历史人物
康熙对汉人真的没有歧视吗康熙宣扬的满汉一体是不是真的
3041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 和汉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爱新觉罗· ,有千古一帝之称,是中国最具有知名度的皇帝之一。在历史上,康熙一直以宽厚和英明而闻名。在他61年的统治时间里,康熙励精图治,将中国从战乱之中拯救了出来,从而开 了 的序幕。
在满汉问题上,学者们一直认为康熙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对满人和汉人一视同仁。康熙明白,人口处于劣势的满人想要统治汉人,不仅要用弓马之霸术,同时还要运用王道,特别是要安抚好 ,让他们 。
因此康熙推行了一整套汉化举措,比如尊孔,跪拜明孝陵,修 祠,重用汉人熊赐履陈廷敬张廷玉等人,在 统治集团中,刻意营造满汉并重的”和谐“气氛。
但是康熙对于汉人的“尊重”,是否真的出乎于内心呢?康熙真的做到 了吗?随着学者对清宫秘档的不断解读,康熙所谓“圣君”的一面也逐渐被剥落。
1673年,清朝三大汉人藩王——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突然发动叛乱,史称“ ”。在以往的语境里,康熙对于“三藩之乱”的镇压被称为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之举。但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根据史料解读,我们发现,清军在镇压三藩之乱时,毫无顾忌地对百姓进行残酷屠杀。而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例如,江西是清军与吴三桂军队作战的主战场之一。而江西百姓,曾遭遇清军惨烈的屠杀。
康熙十八年,浏阳县知县曹鼎新说:
“自甲寅吴逆倡乱,……以至王师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难分,老幼死于锋镝,妇子悉为俘囚,白骨遍野,民无噍类”。
看到这里,笔者气得浑身颤抖,好一个“玉石难分”,竟然把残杀无辜良民说得如此轻描淡写。而在清宫密档中,康熙的回复则更为冷酷:
“江西于贼未到之先,地方奸徒辄行倡乱,所在背叛,忠义全无。绅衿兵民人等,或附和啸聚,抗拒官军;或运送粮米,助张贼势或布散伪札,煽诱良民;或窝藏奸细,潜通消息。轻负国恩,相率从逆。以致寇氛益炽,兵力多分,迟延平定之期,劳师费饷,揆厥所由,良可痛恨!即今田庐荡析,家室仳离,皆其自作之孽。”
由上文可以看出,在康熙看来,江西人在三藩之乱时,帮助吴三桂转运粮食、抗拒官军,导致清军迟迟无法平定叛乱。因此,江西人被屠杀、被奴役、被掠夺,都纯属活该,乃是“自作之孽”。
除了江西人以外,康熙还特别痛恨“首作叛乱”的云南人。清军攻入昆明后,三藩之乱平定。在昆明城内, 军四处掳掠屠城,逼良为奴。对此,云南巡抚赵良栋建议康熙:
“投诚人等不应为奴,已经掳掠在军中的民人应予释放”。
“铲除首恶,从者不纠”是自古以来的惯例,百 已近投诚了,就跟不应该将他们变卖为奴。但对于赵良栋的合理建议,康熙皇帝却 ,他在回信中大骂:
“赵良栋乃一骄纵狂妄之人,尤属悖逆,可谓不知礼矣!”
那么康熙为何会大肆责骂赵良栋呢?这是因为清军对于昆明的掳掠,主要是八旗军做的。而八旗军,乃是康熙以及爱新觉罗皇室赖以生存的基本盘。因此,康熙想要坐稳皇位,必须讨好八旗军。而纵容掳掠云南百姓,必将换取八旗军的忠诚。而赵成栋要求释放良民,则会损害八旗军的“生计”。因此,康熙才会勃然大怒。
在他眼中, 的生计,远比汉人的生命自由更重要。而这就是康熙所谓的“满汉一体”。
而根据其他清宫档案发现,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康熙的某些手段更让人无法接受。康熙十八年康熙曾传谕张勇等西 将:
“自古汉人逆乱,亦唯以汉人剿平,彼时岂有满兵助战哉。”
当时,由于战况不利,张勇等人希望康熙能派八旗军增援,却被康熙以“汉人叛乱需由汉人剿灭”理由搪塞。
很显然,康熙心疼自己八旗禁旅受到损伤,因此让汉人军队作为炮灰。在川陕、湖广、广西等路,均以汉人 兵作为前驱冲锋,满洲军则“相继进剿,接运粮饷”。对此康熙曾对满洲大将 坦言,这场战争是汉人将士替满人破贼。
后世治史者,往往称赞康熙敢于放手使用汉人,而实际上康熙只不过是为了让汉人当满人的垫脚石。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公然宣称:
“幸赖上天眷佑,祖宗威灵,及满洲将士之力,逆渠授首,奸党悉除,地方平靖。”
康熙几乎将所有的功劳,都安在满洲兵头上。对于浴血平叛的汉兵,康熙却只字未提。很显然在康熙心目中,三藩之乱哪是什么维护祖国统一的反分裂战争,而是满人和汉人的战争。而他所宣扬的满汉一体,不过是厚颜无耻地胡言而已。
康熙纵容满洲八旗屠杀、掠夺百姓,用汉人与汉人互相屠杀,完全暴露其虚伪、残忍的真面目。与其说是仁君,还不如说是暴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