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造反为什么失败那么快只能说安禄山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2100

发布:2024-11-19 17:16:30  来自 夏末的晨曦 觅知友会员

很多人都不了解 造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 正式爆发!

由于安禄山起兵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所以叛军开局非常顺利,只用几天时间就席卷整个河北。

从起兵之日算,安禄山只用了二十三天就成功渡过黄河,又用了十二天时间,直接攻克东京洛阳,又用三四天时间,一路追杀大唐政府军,来到潼关脚下。

到目前为止,大唐中央政府正式进入一级警戒状态:潼关一旦失守,长安就将门户大开。

image.png

面对此情此景,唐玄宗大惊失色:一直认为安禄山没有造反的资本,因为从关东到关中,是一块非常广阔的领土,怎么有可能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全部沦陷呢?

别说那个年代没有电子通讯设备和现代交通工具,就算有,这种惊人的速度也完全称得上教科书一般的“ ”。

十一月,甲子(初九),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擒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经过安禄山的精心准备和运作,外加可遇而不可求的运气,此次造反开局完全可以称得上近乎完美。

处于安禄山的位置上,还有谁能比他干得更好吗?这样的人恐怕不好找。

但无论安禄山的开局有多完美,我们都必须意识到一点:安禄山的战争潜力,到此时已经被挖掘殆尽了。

image.png

攻城略地不是玩战略游戏,并不是你占领了一个地区,那个地区就能百分之百地为你服务。

从理论上讲,当你占领了一个地区之后,这里的军队和百姓自然都归你管辖。

可问题是,如果这个地区到处都是骑墙观望、随时准备背叛你的人,你说这个地区的军队和百姓真能算是你的吗?

如果这个地区的军队和百 处于这种状态,你得留多少军队维持当地治安呢?

在这种背景下,你想继续向前推进时,能用于前线的军队和物资自然会越来越少。到了那个时候,一旦前线战事不顺,后方也会随时面临危机。

很多话一说透,再这么仔细一咂摸,不禁会令人感到后背发冷。

从理论上讲,安禄山起兵之后,只用了三四十天的时间,就迅速占据了现在的河北、河南和山西三省。

但是在这三个省,到底有多少人愿意真正站在安禄山的身后呢?安禄山自己也没有信心。所以这种地方得到时很快,失去时可能更快。

如果抛开思想道德和忠君爱国等因素,单纯就利害关系来分析,我们也会发现:沦陷区军民绝不会真心实意地站在安禄山一边。

别看安禄山现在闹得挺欢,但他毕竟起兵时间太短,大唐政府没反应过来。一旦大唐政府稳住神,从 调集大军围剿安禄山,他还能坚持几个回合?

你现在站在安禄山一边,自然可以避开安禄山的威胁,甚至还能吃香喝辣。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安禄山明天就失败了,大唐政府跟你算后账怎么办?

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就是:比厚度,论底蕴,大唐中央政府显然远胜安禄山叛军。

事实上,当大唐政府军收复长安和洛阳之后,各种清理叛徒的工作立刻就展开了:曾与安禄山合作的人,都必须主动站出来认罪,争取政府的宽大处理。

如果认罪态度好,而且真有不得已的苦衷,政府会宽大处理;如果认罪态度差,或是曾死心塌地与叛军合作过,那么对不起,政府必然严惩不贷!

上入居 。御史中丞崔器令百官受贼官爵者皆脱巾徒跣立于含元殿前,搏膺顿首请罪,环之以兵,使百官临视之……广平王之入东京也,百官受安禄山父子官者陈希烈等三百余人,皆素服悲泣请罪。以上旨释之,寻勒赴西京。己巳,崔器令诣朝堂请罪,如西京百官之仪,然后收系大理、京兆狱。其府县所由、祗承人等受贼驱使追捕者,皆收系之。

正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安禄山虽然占领了一大片领土,但是敢坚定地站在安禄山一边的人,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image.png

作为沦陷区军民,此时有上中下三策可选。

上策激进,那就是拒绝妥协,誓死效忠大唐 ;

中策中庸,那就是骑墙观望,哪头风大朝哪头倒;

下策保守,那就是放弃抵抗,老实跟着安禄山混。

再次强调,上中下三策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是代表不同性格之人的不同选择。

因为历史通常是站在胜利者的角度去记录,所以类似的选择通常总会被描述成正义大战邪恶。

总而言之,选择誓死效忠大唐皇帝的就是为了追求正义公理,选择站在安禄山一边的就是为了自己的现实利益。

实际上,如果完全基于利益的考量,大多数人都会迷茫,因为上中下三策各有利弊。

站在叛军一边,难免会被正义之士拉出来杀掉;站在大唐中央政府一边,难免会被叛军拉出来杀掉。

基于这两个原因,所以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通常是骑墙观望,哪头风大朝哪头倒。

这样一来,虽然会令安禄山对沦陷区时刻 ,但同时也无法被大唐中央政府寄予厚望,唐玄宗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都常常感叹河北无忠臣。

禄山反,河朔尽陷……玄宗始闻乱,叹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

幸运的是:颜真卿兄弟后来振臂一呼,所以河北地区有十七个郡重归大唐。要知道,整个河北也才二十四个郡而已。

是时,从父兄杲卿为常山太守,斩贼将李钦凑等,清土门。十七郡同日自归,推真卿为盟主,兵二十万,绝燕、赵。

我这样说,似乎会给大家一种错觉:骑墙观望真是一种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吗?

其实未必,因为这是典型的庸人选择。基于利益关系,但凡有点魄力的人,都不屑于做出这种选择。

富贵险中求,面对这种改天换日、风云际会的时代,想当主角的人居然做出如此中庸的选择,显然不利于他实现理想抱负。

更重要的是:在任何一个时代,墙头草都是标准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面对强权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因为他始终摇摆不定,所以无论是安禄山还是大唐中央政府,都不会对他放心。要么他被驱赶到前线当炮灰,要么他就被排挤出权利核心之外,乱世结束再秋后算账。

比如说,当 死守睢阳城,最终弹尽粮绝的时候,最先死的都是什么人?是一心 到底、名垂青史的张巡、 和雷万春吗?显然不是的。

根据史书记载,在睢阳城内有无数炮灰级的顺民,早被他们当成两脚羊吃掉了。如果这些两脚羊当时有点大无畏精神,估计也会获得吃人权利,而不是坐等着被人吃掉。

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

只要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就会理解:为什么在那种年代,人们更容易有大无畏精神。

因为在那种标准的乱世,无论你怎么选择,通常都要面对流血牺牲。

如果用大无畏的精神面对流血牺牲,未必会早死;如果用处处退缩和回避的态度面对流血牺牲,却未必会活得更久。

许多时候,你越是怕死,死神就越喜欢找你。

我不敢说颜真卿兄弟是为了 或死中求活,这样未免唐突先贤。但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在那样一个时代,无论勇敢还是懦弱都会被无限放大。

太平盛世的颜真卿兄弟未必敢检举贪官,但烽火乱世的颜真卿兄弟却敢举义旗对抗叛军,勇气可嘉。

image.png

在这种背景下,大唐帝国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希望,因为各地都开始反抗叛军:

叛军进入中原,张通晤拿着安禄山的委任状到睢阳当太守,但是很快被贾贲率人火并。

禄山以张通侕之弟通晤为睢阳太守……单父尉贾贲帅吏民南击睢阳,斩张通晤。

代表安禄山到河北各地巡抚,结果很快被颜真卿抓住杀了。

李憕等死,贼使段子光传首徇诸郡,真卿斩子光。

刘道玄拿着安禄山的委任状到景城当太守,没过多久也被人火并了。

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传檄郡邑,多有应者。

严庄跟着安禄山造反,他的全家则被大唐政府杀光。

携道玄首谒长史李暐,暐收严庄宗族,悉诛之。

在这种背景下,原本计划亲自攻打潼关的安禄山立刻改变策略:自己在洛阳稳定局面,派部将带兵攻打潼关。

初,禄山欲自将攻潼关,至新安,闻河北有变而还。

更可怕的还在于:留守范阳老巢的最高军政长官是安禄山亲信贾循,他居然也开始蠢蠢欲动,试图让范阳改旗易帜,以响应颜真卿兄弟。安禄山无奈,只得派 回去坐镇范阳。

初,禄山以贾循为范阳留后,谋归顺,为副留守向润客所杀,以思 之。

在此期间, 和 率 杀入关东,并且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是时,禄山虽据河洛,其兵锋东止于梁、宋,南不过许、邓。李光弼、郭子仪统河朔劲卒,连收恒、定,若崤、函固守,兵不妄动,则顺逆之势,不讨自弊。

最初一个月,安禄山春风得意;三五个月后,安禄山就感受到了绝望。

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尚、庄惧,数日不敢见。

image.png

在安史之乱的相关记载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之处,那就是传统史书总会极力夸大叛军的优势,整个大唐帝国看起来犹如风中飘萍,随时都会被风吹散。

在这种背景下,大唐军民团结一心共渡难关,最终战胜了邪恶昏庸的安禄山,这就是传说中的 啊!

事实上,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大唐中央政府显然会极力贬低叛军的实力,反复告诉军民们:叛军都是一帮脑门上刻着“害虫”两个字的家伙,实力并不强,大家别害怕!

这种做法,显然是非常现实也非常正确的政治宣传方式,而传统史书这样记载,无非也是为了突出大唐天命不可夺,安禄山只是跳梁小丑之类的论调。

image.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高拱:明朝内阁首辅,他是怎么治理贪官的?

高拱:明朝内阁首辅,他是怎么治理贪官的?

陈维崧:明末四公子之一,清初时被誉为词坛第一人

陈维崧:明末四公子之一,清初时被誉为词坛第一人

段景住是什么人?他在梁山排名多少

段景住是什么人?他在梁山排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