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中古历史上的“铠甲”是如何兴起,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2510
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行,许多曾经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 的事物,如今皆已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演变和进化。譬如,那跨越了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共数十万年历史的古代冷兵器。一直到鸦片战争爆发,西方的火器开始传入我国之后,冷兵器才逐渐退出了历史的主舞台。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畅谈的话题,便是与这千姿百态的古代冷兵器有关。而这两样造型极其相似的冷兵器,正是古代重甲兵的天敌——鞭锏。虽说从古代实战的角度来看,鞭和锏对人体的杀伤力的确是要略逊与刀、剑等这一类锐器。但是自打 以后重装甲逐渐开始活跃于古代战场,鞭和锏也就开始有了用武之地。
就拿唐代著名的明光铠为例(此铠甲是以优质的钢铁制造而成,因为铠甲表面非常光滑的缘故,烈日照射之下整副甲胄表面便会反射出熠熠光辉,所以才被世人称之为明光铠),一般的刀剑很难将其刺穿砍破。而反观鞭和锏这种钝击类的兵器,却能够将穿着明光铠的士兵轻松击成内伤。
一直到了 的时候,黄铜开被广泛应用于冷兵器的制作。因为铜的硬度要比铁小得多,所以鞭和锏这一类容易折断的兵器大都用铜制成。不过,一般在铸造此类熟铜兵器的时候,所用的铜皆要经过专门精炼(也就是所谓的“四火黄铜”)。
粗略计算一下,若是要铸造的兵器重量为1斤左右,其中光是铜的用量至少也不能少于4斤。而 时期1斤黄铜的估价大概120文上下,再加上雇佣工匠雕刻所需的加工费(一般月俸为500文上下),一件铜制兵器的成本至少也需要1两银子。
而明朝一品官阶的官员,其1整年的俸禄才216两银子。至于那些千户一类的武官,1整年的俸禄更是只有38两银子。反观松江府上等细瓷的价格,1件也才不过3到5钱银子。所以说单从这一件铜制兵器的制造费来看,这在明朝也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了(一般人根本就买不起)。
不过,鞭和锏虽同为我国古代冷兵器中短兵器械的一种。但是鞭在历史上的起源却是更早一些。早在 时期鞭就已经十分盛行,其类别更是有单、双、软、硬之分,其中硬鞭大多为铜制或是铁制。
至于软鞭则分为7节鞭、9节鞭和13节鞭等(与赶牛、策马的鞭子完全不同)。一般的软鞭皆由镖头、握把和若干铁制鞭节或圆环串联而成。 时期已有软鞭的相关记载出现,当时人们还将其视为难以抵御的猛烈暗器。
至于锏的历史则比鞭出现的时间要晚得多,据记载锏即是鞭的简作。不过,锏一般多以双锏合用的形式出现。而且,锏和硬鞭一样分量极重(从20斤到50公斤不等,长度一般为65到80厘米),若没有一把子力气根本不可能将其运用自如。此类兵器对付穿着重装盔甲的士兵同样具有优势,实战中若能用锏击中敌人要害的话,即便敌方有重甲护体也会被活活砸死。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许多的 头锏尖大都采用了类似于佛塔一样的造型设计,其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是由于佛塔本身就有着慈悲和镇压的寓意。
另外,鞭和锏这一类的兵器皆是钝重而无锋。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持鞭(或锏)者不是打在敌人的要害部位,基本上不会立刻使其致命,而这也正是我国自古流传的“王而不霸”之气质的典型代表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