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隋朝开国太子杨勇为何会被废黜?是因为他太天真了吗?
5149
太子 ,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隋朝在历史上可能没有 鼎鼎大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隋朝(581年-619年)存续的时间实在有点忒短,享国38年。然而隋朝却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余年 分治的局面,隋朝也为后世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之后,晋室南迁建立了东晋,中国历 入了东晋 时期,之后是南北朝(420年—589年)时期,北朝是的第一个朝代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后来北魏皇室改拓跋为 ,之后 为了 和 ,后西魏被 所取代,东魏被 所取代,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南朝则有刘宋、南齐、 、南陈四朝。隋朝与唐朝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从这两个朝代的皇室就可以看出来, 叫 亲姨父,并且隋文帝杨坚和其皇后 对这个外甥甚是疼爱和喜欢。隋唐建立的一个重要的武力基础和支撑就是西魏和北周时期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西魏时期)就是 八柱国(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之一,李渊也后来承袭的唐国公,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西魏、北周时期)为关陇集团中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后来杨坚承袭了随国公,在公元581年杨坚代建立了隋朝代替了北周,公元589年杨坚派兵南下灭掉了 ,华夏一统。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在建立隋朝之前生活在西魏(公元535年―公元556年)和北周(557年—581年)。公元557年,十七岁的杨坚娶了十四岁的独孤伽罗,这对小夫妻在北周时期可谓饱经患难,从公元557年到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的这20多年里,夫妻二人曾数度到了 甚至有生命危险的境地,但是两人始终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公元578年,北周的 帝 继位,此人在做太子的时候娶得太子妃是杨坚的长女 为太子妃。杨坚夫妇本以为自己的女婿当了北周的 后,就可以有好日子了,但是没想到周宣帝却是一个沉溺酒色凶残暴力之人,还 ,其继位后在干掉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宗室和大臣后,又对自己的岳父杨坚横竖看不顺眼了欲除之而后快。在原配皇后杨丽华之后,他一口气册封了四个皇后,并想赐死原配皇后杨丽华。面对灭顶之灾,独孤伽罗一展北方女子的豪气,毅然闯宫“诣阁陈谢,叩头流血”才使得杨丽华免于被赐死。正当位高权重的杨坚试图外放而保命时,长期纵欲与饮酒无度以及性格乖张的周宣帝在580年暴病而亡。半辈 在惊涛骇浪中度过的杨坚以自己的沉稳和老练很快控制了北周的实权,当杨坚在掌握了北周实际最高权力后,杨坚在做个权臣与废周建隋之间犹豫不决时,又是爱妻独孤伽罗给予了他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在公元581年,北周静帝 帝位于杨坚,杨坚建立了隋朝。
对于隋文帝杨坚而言,终其一生,独孤伽罗都是他的爱妻,同时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战友和最亲爱的人。此时已成为隋朝开国皇帝的杨坚如果有 啥的,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是杨坚却不置嫔妾、六宫虚设,一个古代的皇帝为了结发妻子能做到如此,得让多少暴富了之后就换老婆的人汗颜。但是杨坚毕竟是个男人,而且是封建社会的男人,关键他还个皇帝,到了晚年,他就想找一两个宫女作为生活的调剂,曾临幸了叫做 的宫女,这让独孤伽罗嫉妒之火如火山般喷发出来了,直接下令把这位宫女处死,此事使得杨坚负气离家出走。在古代皇权和男权社会的情况下,皇帝被皇后气的离家出走,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了,隋文帝杨坚就是如此地“惧内”。杨坚的“惧内”其实并不丢人,在我看来反而显得那么可爱,其实在多数情况下男人所谓的怕女人并不是真怕,那是爱,那是珍惜。独孤伽罗的嫉妒也是可以理解的,抛开他们的身份,那是一个女子对丈夫的爱情。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东西,那就是爱情,一生不离不弃的爱情。
隋文帝一生的五子五女皆是与发妻所生,这也是让这对夫妇引以为豪的事情,但是这对夫妇没有想到的是在权力面前,亲情依然显得那么脆弱不堪。杨勇是杨坚的长子,在581年二月十四日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朝,三日之后,杨勇便被立为太子,并让杨勇参与隋朝的军国大事的决断,可见隋文帝对这位长子的喜爱和期望。杨坚夫妇对子女都是比较溺爱,尤其是对这位嫡长子杨勇。杨勇是个什么性格呢?根据《 》的说法:“性宽仁和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宽厚是没有问题的,关键率真就有问题了,其实封建社会的太子绝对是个高危职业,表现的太好,获得大臣的喜欢,皇帝父亲会觉得这小子是不是想提前“抢班夺权”,表现的不好,皇帝父亲便会觉得这江山怎么能交到这样的废柴太子手里,另外封建社会的太子无论表现的好坏,很多都会面临其他兄弟各种不择手段的“竞争”。有一年百官“朝见”太子杨勇,杨勇也乐呵呵地接受了百官的“朝见”,隋文帝杨坚问大臣们是用什么礼仪拜见的太子,大臣们说是“朝见”,太常少卿辛亶对曰:“于东宫是贺,不得言朝。”杨坚认为太子也是臣子,冬至朝贺只朝见皇帝就行了,至于东宫太子就免了,隋文帝开始对这个儿子有了戒心和不满。另外,杨勇喜好奢侈,喜好华丽的衣服,其实也并能算奢侈,也算是正常吧,只是相对于一生崇尚节俭的隋文帝杨坚算是“奢侈”,对于杨勇的“奢侈”,隋文帝也是不满的。但是以上种种,也并未让隋文帝决心废掉自己的这个长子,毕竟废立太子是件大事。
我觉得杨勇在当了近20年太子后被废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他的母亲独孤伽罗。杨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喜欢美色,这也算人之常情吧,毕竟杨勇是个正儿八经的男人,毕竟那是在封建社会,并且杨勇还是个正儿八经的太子。杨勇纳了很多妾,对此作为母亲的独孤伽罗也不便说什么,独孤伽罗不让隋文帝杨坚纳妃,那是因为隋文帝杨坚是她男人,而杨勇则是她亲儿子,身份关系不一样,也不好管太多。但是杨勇却冷落正妻元妃,对很多妾却很宠爱,尤其是宠爱一个叫云昭训的小妾,这个云昭训的待遇甚至与正妻元妃的待遇相当。偏偏杨勇的正妻元妃不耐气,后来气的一命呜呼了,这就引起了有着严重一夫一妻倾向的独孤伽罗的严重不满了,杨勇的正妻元妃死后,独孤伽罗又是派人暗访,又是对太子杨勇严厉斥责啥的,她怀疑是杨勇害死了这位元妃,从此就更讨厌这个长子。对于这一切,有着夺嫡之心的隋文帝的次子 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杨广是个什么性格呢?《隋书》:“矫情饰貌,肆厥奸回”,《 》:“初,上自以蕃王,次不当立,每矫情饰行,以钓虚名,阴有夺宗之计。”,就是说杨广这个人虚伪、有心机、伪君子,反正就是很阴险。于是善于 实力演技派杨广隆重登场了,他在母亲面前大秀演技,假装没有小妾,只和正妃萧妃在一起,还装出了一副很恩爱的样子,同时杨广对谁都恭谨谦卑,穿着朴素,朴素这一点也甚得隋文帝杨坚的欢心,这一切更得其母独孤伽罗的欢心。杨广又拉拢了当时朝中的重臣 协助自己,不断诬陷杨勇,于是隋文帝杨坚开始有了废掉太子杨勇的意思。在隋文帝杨坚废掉太子杨勇的过程中,独孤伽罗应当说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独孤伽罗在隋朝有着重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她与隋文帝被称为“二圣”,并且杨坚一向对自己的老婆言听计从,在公元600年,杨勇被废,杨广被立了太子。事实证明当一个人的本性被压抑久了,爆发出来后都是极其变态的。公元604年杨广继位后,杨勇及其儿子们都先后被杀, 杨广也穷奢极欲,事实证明杨广当年在他父母面前的“朴素”以及“对感情的专一”都是装出来的,公元618年,杨广于江都被叛军 所杀。
天真与宽厚其实是两个概念,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人有着基本的善良和正义,善良宽厚的人一样可以击败虚伪阴险的人,但是前提是不能天真,就是不能傻。空讲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要举个例子, 的一个例子 。 一生媳妇众多,但是他最爱与最尊敬的媳妇是他的结发妻子 ,1382年马皇后病逝后,狠人朱元璋伤心的一塌糊涂,从此再也未立皇后。朱元璋的儿子们也是一箩筐,但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应该就是他的嫡长子 了,很早就被立为了太子悉心培养,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此时已经年老的朱元璋又是一阵痛哭。为朱标守孝时,朱标的儿子 因为过度伤痛瘦了一圈,看着这个性格宽厚的 ,朱元璋对着朱允炆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就这一年,朱元璋把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正统继承人。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1399年,朱元璋的四子燕王 起兵反抗建文帝的大明正统朝廷,史称 。由于建文帝缺乏谋略,公元1402年燕军攻破了大明帝都 (今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燕王朱棣登上了皇位,是为 。
明成祖共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幼殇,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都是嫡子,皆为朱棣的正妻仁孝文皇后 所生。朱元璋虽然儿子众多,但是还是非常喜欢其第四子燕王朱棣的,对于燕王的几个儿子,朱元璋也是比较关注的。朱高炽这个人生性宽厚仁爱,非常能理解别人的痛苦,所以对待其下属的官员和士兵都是非常的体恤,朱元璋对这个孙子也是甚是喜爱。但是朱高炽这个人从小喜欢静,不喜欢动,加上生活条件不是一般的优越,所以就很胖,后来连走路时都常常需要两人人扶着,而英明神武的明成祖朱棣则是一生好武,所以对于这个长子其实是不喜欢的,但是朱棣的 朱元璋却非常喜欢这个仁德的孙子,很早就把朱高炽立为了燕王的世子,明成祖朱棣再英明神武,比起英明神武的明太祖朱元璋还是要逊色不少,对于这个老爹,燕王朱棣是打心眼里敬畏和害怕的。在朱高炽做了燕王的世子后,朱高煦和朱高燧这哥俩就颇为不服气,在他们看来他们那个走路都点费劲的大哥朱高炽能做世子不就是因为比他们早从娘胎里出生嘛。朱高煦和朱高燧这兄弟两个还是太肤浅了,朱元璋之所以亲自指定朱高炽为燕王的世子,看重的是这个孙子朱高炽的仁厚,聪明以及行政能力。
1399年靖难之役爆发后,朱高炽留守北京,而朱高煦和朱高燧则跟随其父朱棣率燕军南下,尤其是朱高煦和其父朱棣不仅长相相近,还是非常勇武,经常打前锋,多次率军救朱棣于危难,可以说立下了 。朱棣是打心里喜欢这个“类己”的次子,也是真心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这个次子的,朱棣曾对这个次子朱高煦亲口说过:“勉之!世子多疾。”,这简直让早就有觊觎世子之位的朱高煦心潮澎湃,在靖难之役中打仗打的那叫一个空前高涨,能不高涨嘛?在听了他父亲的那句话后他简直就是觉得那是在为自己的帝位在战斗。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绝非浪得虚名,他亲自把自己的这个孙子朱高炽定位燕王的世子是眼光独到的。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镇守大本营北京,当时北京城里的燕军只有1万,当时朱高炽团结部下以1万军队成功抵挡了建文帝的大将 率领的50万明朝朝廷中央军的围攻,我觉得这从侧面也证明了大将李景隆就是个废物,保住北京对于朱棣整个靖难之役可谓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用离间计,向在北京的朱高炽下“赐世子书”,许诺他当燕王,争取他的归顺, 朱高炽不傻,这燕王本来就是他的,用建文帝许什么诺。当时其三弟朱高燧的人马得知此事后,向朱棣建言“世子勾结朝廷”,但是朱高炽却将这封如同地雷般的书信未予 封就直接交给了其父朱棣,不仅破了建文帝的离间计,更是把其三弟的阴谋给破了。1402年明成祖朱棣成为了皇帝后,太子之位之争便开始了白热化了,由于朱高炽的仁爱,他获得的一众文官的鼎力支持,而在战争中与众多武将结下深厚“友谊”的朱高煦则获得了众多武将的拥戴。此时的朱棣也处于矛盾纠结中,毕竟他曾对朱高煦亲口说过:“勉之!世子多疾。”这样的话,他也真心想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是朱高炽的世子之位毕竟是朱元璋他老人家生前亲定了,虽然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早就死掉了,但是朱棣对他老爹朱元璋的那种敬畏依然在他心里,那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并且面积很大,而且朱高炽也没有犯过错,还深受文官集团的支持。从公元1402年到1404年两年的时间了,朱棣一直在犹豫徘徊。那为什么最后朱棣依然选择了让朱高炽做太子呢?朱高炽得感谢他的嫡长子 ,朱瞻基不仅人长的“帅”,武功好,还聪慧异常,虽然朱棣不喜欢自己的嫡长子朱高炽,但是对于这个“好圣孙”朱瞻基简直喜欢的不得了,在此期间当时著名的大臣解缙在说服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过程中就抓住了这一点。隔辈亲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在公元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在公元1411年朱棣亲自确立自己的“好圣孙”朱瞻基为皇太孙,朱棣还经常带着这个“好圣孙”经常到处打仗,锻炼朱瞻基的军事能力,对于朱瞻基而言,朱棣真是他的“好爷爷”。
但是朱高炽在被立为太子后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还是觊觎之心不死,到处上蹿下跳,搞阴谋诡计,拉拢大臣,经常对着朱棣打朱高炽的“小报告”。朱棣喜欢打仗,而且喜欢自己亲自带兵出征,这时就由太子朱高炽“监国”,“监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被其父朱棣“盯着”,也被他那两个兄弟朱高煦和朱高燧时刻“盯着”,稍有差错,这兄弟两个就打“小报告”搞陷害。可以说在朱高炽当太子的20余年中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两人实在是有勇无谋的武夫而已。在公元1423年,朱棣生病,在此期间急了眼的朱高燧竟然想密谋杀死其父朱棣,夺取帝位,幸得有人告密,这时在宽厚的朱高炽的说情下,朱棣才没有深究,朱高炽在继位后,还是对这两位兄弟进行了优待,可谓“好哥哥”。1424年,朱棣去世,朱高炽继位,他继位后就开始进行改革,虚怀纳谏,减轻刑法,平反冤狱,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但是天不假年,仅仅在位10个月,体弱多病的朱高炽就病逝了,但是他却为后来明朝的“ ”打下了基础。读历史总要读出点启示来,隋朝的太子杨勇虽然宽厚,但是却天真,还有点有小任性,又碰上了有点偏执和强势的妈,而明仁宗坏人朱高炽虽然宽厚仁爱,但是却不天真,心思缜密,谨小慎微,能识破奸计。最后总结一下,坏人很难变好,好人也很难变坏,人可以厚道,但是不能天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