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为雷军破戒入股市,小米破发仍是英雄?
728
吴晓波在小米上市前一天预测,“小米破发,如同巴西输给比利时一样,并非不可能。”然而,曾信誓旦旦绝不炒股的吴老师,还是购了20万美元的小米股票。他说:“看不清小米到底值多少钱,但我赌雷军的未来。”
小米破发能说明什么问题?年仅8岁的小米到底何德何能,让吴晓波为之破戒?来看看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传播机构首席顾问孙健耀的分析。
7月9日上午,小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1810,作为港股首支“同股不同权”的上市股票,开盘价竟为16.6港元,较17港元的发行价下跌2.35%,惨遭破发。而且最低跌到16港元/股,尽管有所回弹最终收盘报16.98港元/股,依然未能触及发行价关口。
按开盘价计算,小米集团市值达到473.26亿美元,相比于此前香港投行对小米700亿-850亿美元的定价预测,估值近乎腰斩。
对于小米上市当日的破发,各路专业人士评价不一,有的认为是大盘低迷所致,“包括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大家对市场都不太看好”;也有的分析系估值过高所致,“今天实际上港股指数都在上涨,我能用不到20倍的价格买苹果,为什么要用40倍价格买山寨苹果”。
雷军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他昨天回应:6月21日在IPO路演中所声称的小米估值应为腾讯×苹果,“是一种开玩笑的说法,也表达了我们的自信”,最近大势不好,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的确,商业的本质是价值,而企业经营是一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马拉松,但是,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怪像,如同7月8日晚(即小米上市前夜)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所发微信中说的,“很多中国企业把上市以及上市之后的一夜暴富,作为成功与伟大的标志”,似乎当下的股价与市值就是衡量企业的唯一标准,严重扰乱了人们的视线。
公司上市的首要功能就是融资,以利于企业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创造价值。因此,低开破发反倒成了一件好事,可以让我们回归理性、重拾初心。
小米是什么?
用雷军的话说,小米是一家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
小米2017年的营收达1146亿人民币,同比增速67.5%,利润54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收入和利润来自互联网服务。
雷军说,“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小米每一寸血管里都流淌着创新的血液”。但是,不要忘了,小米的根是产品。无论是用互联网模式开发产品、还是用互联网模式营销产品,这个创新的落点都是产品,最终都需要用产品来说话。
在过去八年时间里,小米初步展现出较强的品类拓展能力,除了生态链产品多达百余款外,电视、手环、充电宝、空气净化器、平衡车等产品都已成为中国甚至全球市场第一。小米第一又何妨?小米上市又何妨?小米破发又何妨?仅仅八年而已,这一切都不足以证明小米人有或没有长期经营、永葆活力的能力。
“小米新征程”是这次小米上市的主宣语,准确的说,这不能算是新征程,而是“小米刚开始”、“小米路还长”、“小米请继续”。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的愿景,是小米不变的征程,就像雷军在上市致辞中说的,“我们要努力做好产品,回报全世界支持我们的米粉;做好公司,回报我们的员工和广大的投资者”——这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也是小米长期价值的真正体现。
资料链接:吴晓波投资小米的四个理由
小米上市前一天,吴晓波发文《亲爱的雷军,你可要对得起我的20万美元》。文章本身并无惊奇之处,令人震惊的是,曾信誓旦旦不炒股的吴老师,居然为雷军破戒,连吴晓波公司的资深老员工,收到消息时都惊呆了。
很多分析文章都提到,小米这时候上市,并不是好时机。虽然创业仅8年的小米,凭借其在商业模式,产品再造、组织形态和企投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走上上市之路,但小米再强,也敌不过风云变幻的大环境。
为什么吴晓波已预测到小米的破发,仍破戒购入小米股票?他自己说了四点原因,其中第一点,就是小米的“粉丝文化”。
众所周知,小米的销售几乎就是靠粉丝撑起来的。小米公司一直提倡“和用户做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他们真的做到了,“米粉”不仅遍及中国,在世界各国都遍地撒,而且数量巨大,忠诚度极高,而且积极参与到小米产品的开发和改进中。小米的企业文化,就是建立在“米粉”基础上的。受众思维,让年轻的小米品牌不但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还比一些成熟的品牌,网罗了更多忠实用户。
“最成功的老板是小餐馆老板,因为每一个客户都是好朋友。”——雷军
吴晓波说,小米手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个真正在口碑的意义上被引爆的千亿级硬件产品,它用米粉重新定义了消费者关系。吴老师是知名财经作家,表述得很高大上。而雷军自己谈到“粉丝文化”的时候,说得要通俗得多。他多次提到,自己在小米一直坚持“小餐馆”理论,并说“最成功的老板是小餐馆老板,因为每一个客户都是好朋友。”
吴晓波投小米的第二个理由,是雷军的品牌比价哲学,符合当今中国新中产的需求。说到小米的价格优势,规模优势是一部分,其团队对品质和审美的把控,也功不可没。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与“粉丝文化”一脉相承的“去KPI”。小米没有KPI,以用户的反馈来驱动开发,响应快速,用户公认的设计,才是好设计。“去KPI”带来了一种力量的循环互动,既提升了用户满意度,也激发了团队创造力。都说投资其实投的是团队,吴老师赌的,除了雷军的未来之外,未必没有这个团队的未来。
独特的企投模型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是吴晓波投小米的第三个理由。小米创办之时,即成立顺为资本,通过孵化和天使投资的方式,构成独特的企投模型。
小米能够保持激进的跨界打击和破坏者姿态,是吴晓波投小米的第四个理由。保持这种激进劲头的力量,则来自于小米公司和它的200多家生态链企业,形成了以价值观、消费者关系和资本为链接的泛商品集团。这样的公司,内生淘汰机制和组织的扁平化,自带“跨界破坏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