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焦虑正在撕碎家长们的耐性!
735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被很多人认同。大家在这个共识下尽一切可能给孩子创造学习机会,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决定权和选择权。于是,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无论孩子愿不愿意、喜不喜欢,都在参加各种学习班。
在学习上,家长普遍比孩子更焦虑。与很多孩子的“无所谓”相比,家长们可谓是急得跺脚。早前有新闻报道,某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被气到心脏出问题,算是“急火攻心”的直接表现。
社会发展到现在,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毫不吝啬,他们花大价钱为孩子请“名师”,给孩子报“精品”学习班。然优质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大家都在争,而能享受的仅有少数人,优质教育资源紧张是家长焦虑的原因之一。
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却让很多劣质教育资源有了市场。这些劣质教育资源经过整合包装,表面上看非常“高大上”,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家长花了大价钱,却让孩子接受了假的优质教育,结果可想而知。鱼龙混杂的教育市场,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加深了家长们的焦虑情绪。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小学的孩子提前学中学的内容;幼儿园孩子上“幼小衔接班”提前学小学的知识;一两岁的孩子,家长教着背诗;还没出生的孩子接受“胎教”。与此同时,一大堆兴趣班的学习任务落在孩子们头上,钢琴兴趣班、画画班、围棋班、舞蹈班、小主持人班……不说孩子玩闹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正常的休息时间也会耽搁。
中小学教育非常注重连续性,幼儿园有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任务,小学有小学阶段的任务,每个阶段又会为下个阶段的学习做些铺垫,而提前学习会打破教育的连续性。
提前学习知识实际上是在做重复的无用功。因为提前学习的内容,等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又会继续学习一次,而且孩子是接受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纠错能力都很强倒没什么,倘若孩子理解能力一般,就会造成认知障碍,不利于知识的建构。再者,孩子提前知晓学习内容,对学校的教学就没有了新鲜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兴趣。某种意义上,提前学习间接地“培养”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重复低效地学习,以及家长的巨额教育投入并没有产生相应的回报,焦虑就不可避免。由于大量时间被浪费在重复学习上,很多孩子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而阅读恰恰是人一生最需要坚持的。在阅读中,孩子可以跨越时空与古人交友畅谈,可以体验社会百态,可以找寻到心灵中最安宁的住所。阅读能丰富人生,使生活更充实。那些坚持阅读,且懂得如何去阅读的人,通常更有修养、更有格调,也更容易成功。若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或许会成为此生最大的遗憾。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国外很多新颖的教育方式被大家了解,人们发现,原来我们的教育机制存在有一些问题。加上部分媒体的渲染,人们对教师的教育方式也有些看法。这些再次加深家长们的焦虑。他们并不知道,即便在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很多人对教育不满意。
教育太庞大、太复杂了,且教育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无数双眼睛盯着教育,任何一个细节没做到位,都可能被放大。很无奈的是,人们总能发现教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却总是无法找到解决办法。家长们的耐性在一个又一个焦虑中被消磨殆尽。
中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在整个教育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思维习惯、思考能力、价值观会在这个阶段渐渐形成。这个阶段不仅关乎以后能考取什么样的大学,更关乎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普遍焦虑的家长并没有心情去认真思考这些,当他们的耐性被焦虑磨灭时,教育就陷入了严峻挑战。
第一,和谐的家庭氛围被破坏,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恶化
与大学生相比,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更需要和谐的家庭环境,而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处在焦虑中的家长不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一点小问题就可能引爆家庭纷争,有时候对孩子发脾气;有时候会与另一半较劲,搅得家里不得安宁。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不仅难以有好的学习成绩,也难以形成好的品格,甚至会与父母一样:焦虑,无法控制情绪。
第二,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家校互信渐渐丧失
焦虑会让一个人失去冷静和理性,在很多问题上只会发表情绪性看法。孩子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成绩下滑、与学生争执、顶撞老师等。这些问题一旦发生,教师、家长需要冷静地坐下交谈,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若此时被焦虑困扰,交流就很难有效地进行下去。时间长了,家校互信便慢慢丧失。
第三,家长和孩子的负担都在加重,“减负”越来越难
大量的学习任务是家长焦虑一个重要原因,那又为何偏要给孩子报考很多兴趣班或课外辅导班呢?因为大家都在努力地学,自己孩子不学,会觉得不合适。于是乎,孩子和家长的负担都越来越重,“减负”越来越难。
第四,学生思考能力和水平在下降,只在乎熟练和准确
很多家长只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孩子考试考了100分,高兴得要买礼物;孩子没考好,气得骂人,这就进入了“学习为考试”的误区。为训练孩子的考试能力,家长们鼓励孩子多做题、多刷题、多背、多记。长期重复机械式训练,让孩子只在乎熟练和准确,却无视思考的过程。没有思考能力,人不就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吗?
当焦虑撕碎家长们的耐性,当孩子成长在布满焦虑的家庭中,对个人、社会都相当危险。而要改变这种普遍焦虑的状态,需要全社会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