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补贴砍一半 地方补贴全取消,政策“踩刹车”!新能源车还能跑吗
662
6月25日是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过渡期的最后一天。
从6月26日开始,新能源汽车的地方政府补贴将取消,而国家补贴标准也将降低50%以上,整体的补贴退坡幅度将超过50%。
今后,新能源车会涨价吗?消费者又会如何选择?财政补贴的盛宴终结,众多新能源车企谁又能扛到最后?
6月25日晚,《央视财经评论》节目,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与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解析。
车企买单 消费者买账吗?
王 青:新能源车市场将迎来一轮洗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王青:从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来看,大概25%左右的需求是来自限行、限购地区的个人用户,有一定的刚性;另外,有34%左右是企业购买的,它也有一定的刚性。
此外,非限行限购地区大概整个占到市场销量比重的40%左右。所以,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需求的刚性还是比较突出的。尽管目前部分企业可以给消费者一个短期的承诺——不会涨价,但是从长时期来看,补贴取消后,价格可能会涨,但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而在车企调整价格的过程当中,消费者的选择也会出现分化,整个新能源车市场可能会迎来一轮洗牌。
刘 戈:补贴退潮 部分车企难以消化成本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对于汽车厂商来说,现在补贴的一部分没了,如果通过涨价去覆盖成本,很可能就没人买你的车了。因为一方面,新能源车之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再加上燃油车的竞争,所以涨价这句话,现在哪个企业都不敢说。没有哪个品牌的汽车可以拍胸脯说,涨价我还可以卖得很好。
俗话说,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有一些车企,虽然市场占有率大,但是接受补贴比例也高,以北汽新能源为例,补贴占到它总收入的30%多,如果没有这部分补贴,就意味着企业的收入会减少几十亿元。这么大的窟窿,能不能补得上肯定会是一个问题。
盛宴终结 谁能扛到最后?
王 青:谁能扛到最后 市场说了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王青:在新能源车发展的过程中,不存在国家队还是地方队,只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适应技术革命的一些发展方向,同时带给用户更多的便利,它就是有可能扛到最后的企业。
当然这个企业要扛到最后,还得有自己一些必要的求生技能,比如,怎么去通过创新,怎么去通过打造自己的品牌,怎么去构造一个新的、更开放的商业模式,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动力,这些都是企业必须要做的功课。
刘 戈:新能源车“断奶” 更考验车企竞争力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补贴退潮,好比是给新能源车“断奶”。“断奶”了以后拼的是什么,就是你真正的竞争能力。
在这样一个新的竞争格局里面,原来传统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可能就要发生一个转化。尤其是一些所谓造车新势力,原本跟汽车行业没有关系,通过社会融资、通过资本推动的方式,杀到这个行当里面来。对于他们来说,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就可能对整个市场的格局带来新的变化。这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也是对车企竞争力的全新考验。
王 青:应尽快实现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王青:客观来说,补贴退坡对于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来说,有两方面的作用,既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对下一步怎么去更加优化和完善这个市场,增强市场的发展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动力。
比如,像以前,有一些地方可能会存在地方保护的问题,有一些企业可能会躺在补贴上,甚至会出现骗补的现象。下一步,这些东西都没有了,企业要把自己的精力、资源,投入到怎么开发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上,怎么去提升自己的品牌,完善自己的销售渠道,优化自己的商业模式上去。
下一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还是要强调市场驱动。从以前过多依赖政策驱动,包括限行、限购、补贴,转向靠市场来驱动。当然,这并不是说补贴退坡以后,政府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其实在拿掉补贴的拐杖之后,还要有新的支撑手段,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方面,政府要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