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如何治疗怎么预防口蹄疫
4980
一、什么是口蹄疫
口蹄疫是世界上危害偶蹄动物的头号传染病,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曾经取得了“攻坚克敌”辉煌业绩的传统口蹄疫疫苗在应用中弊端逐渐显现,急需更新换代。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力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通过三年攻关,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针对我国目前流行的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缺损腺病毒表达疫苗。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毒变异和流行传播速度都极快,可感染70多种家养和野生的偶蹄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对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在一类动物传染病的首位。疫苗接种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口蹄疫的最有效手段。传统的口蹄疫灭活疫苗虽然在控制我国口蹄疫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存在着免疫期短、有副作用以及活性病毒容易从工厂逃逸或因灭活不彻底而散毒的风险。
二、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方法介绍
1.选择好疫苗:选择与当地病株同血清型疫苗,后备种猪每年50日龄首免,100日龄二免,以后每隔4-6个月首免一次。商品猪50天首免,一个月后进行二免。
2.要增温保暖:要保持畜禽舍地面干燥,减少或停止栏舍冲洗,减轻舍内湿度;在栏舍地面加垫料,不让畜禽睡卧在潮湿阴冷的地方。在做好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干燥舒适,同时要保证事宜的光照。
3.加强常规饲养管理:坚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猪防疫观念,坚持自繁自养制度,严禁从疫区买猪及其肉制品,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隔离,无关人员不准随便进入生产区。
4.加强卫生和消毒工作:猪舍内外应严格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因口蹄疫是一种对酸敏感的病毒,故应选择以弱酸性为主的消毒药,如食醋、过氧乙酸等,带猪消毒用0.3%的过氧乙酸。
三、口蹄疫应该怎么治疗
对最急性型反应:建议迅速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视病情缓解程度,20分钟后可以重复注射相同剂量一次;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500毫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30毫克(孕畜不用)。对已休克牛,除应迅速注射上述药物外,还须迅速针刺耳尖、大脉穴(劲静脉沟前三分之一处的劲静脉上)放血少许、尾根穴(尾背侧正中,荐尾结合部棘突间凹陷处)、蹄头穴(蹄冠缘背侧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即三、四蹄上缘,每蹄内外各1穴,共8穴)。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将去甲肾上腺素1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0毫升静滴,如体温低于36.5℃的患牛除可用上述药物外,另加乙酰辅酶A1000单位、ATP(三磷酸腺苷)200毫克、肌苷3000毫克、25%葡萄糖2000毫升静滴。待牛苏醒,脉律恢复后,撤去此组药,换成5%葡萄糖盐水2000毫升,加入维生素C5克,维生素B63000毫克,静滴,然后再用5%硫酸氢钠液500毫升,静滴即可。
急性型反应:一般只须迅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500毫克、地塞米松磷酸钠30毫克(孕畜不用),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即可,病畜很快康复。
四、口蹄疫会出现哪些症状
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病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一41℃。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该病型叫良性口蹄疫。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极高。
除口腔和蹄部病变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性炎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