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太极拳,养生太极拳的功法特点
1436
一、养生太极拳的概述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演练时立身中正,轻灵洒脱,拳势舒展大方,动作柔顺,架势可高可低,适合各种年龄层次、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养生太极拳对人身体起到的健康作用极大。
养生太极拳是拳术。让太极拳达到了能够产生攻防实效。养生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术。
按张三丰太极丹诀、王宗岳太极拳论内外兼修。内练意气劲力,运太极阴阳;外练拳势招式,显气势神态。通俗说法:形体力量和精神气质同时锻炼。
养生太极拳具有中华传统哲学理性。以《道德经》、《内经》、《易经》,太极阴阳原理说拳理。养生太极拳是传统养生功法。吮李道纯、张三丰等道家丹诀法乳,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练身、心、意三家,合精、气、神三元的太极修炼功法。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
二、养生太极拳的功法特点
养生太极拳理精法密,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由浅入深,逐阶进修,层次修炼,真修实证。按层次功阶进修,功夫深浅,各有功效。练一式得一式,练成一阶进一阶。进门学习,学一式练一式,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以迅速显效。
由于太极拳将意、气、形结合成一体,使人身的精神、气血、脏腑、筋骨均得到濡养和锻炼,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保证人体健康长寿。
练拳
练拳:变著转接是关键。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上下左右相间,左右相行。阴阳虚实。顶劲虚实,拳到身到,静入水动如海啸。
练意
练意:有为以始,无为以成。练拳要练意。形体、动作、精神宁静、乐观,则百脉通畅,机体自然健旺。太极拳调气机,以养周身。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
练松
练松:随息放松是锻炼逆腹式呼吸、拳势呼吸的过渡功法。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基。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
练气
练气:养生太极拳练拳练气和静功练气,动静相修,这是疗疾健身和功夫性锻炼的太极修炼基础功夫。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脏腑、皮肉皆得其养。太极拳动形体,以行气血。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
三、养生太极拳对人身体起到的健康作用极大
1.腹式呼吸,扩大了肺扩量
所谓腹式呼吸多指逆式呼吸,即吸气时内气,沿脊椎督脉上行。呼气时内气沿前胸任脉下沉,小腹则是吸凹呼凸。内气前下后上循环一周,功家称之为一周天。腹式呼吸并非功家所创,实乃所有动物先天之本能。一般动物都能活到自然寿命,即发育期的七倍.惟有人类只能活到发育期的三至四倍。人类之所以不能尽享天年,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即与后天呼吸方式的改变相关。
婴儿出生之前,在母体中生存为胎息,呱呱落地后即转为腹式呼吸,稍后从学步起便转人了以胸式呼吸为主的生存期。胸式呼吸大大限制了人的肺扩量,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人体机能的强健度。科学实验表明,肺扩量的太小与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长短成正比。诸如,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呼吸深、细、匀、长的必是强健者,而呼吸短促无力或长、短不匀者,非病即弱无疑。呼吸波的长短、粗细是一个人的体质强弱的标志。所以说,无论气功健身还是武术健身,无不重在改变呼吸方式、加大肺扩量上下功夫。
2.气达四梢,强化了血液循环功能
人体外而四肢八节、筋骨皮、内而五脏六腑、精气神,须臾不离血液的滋补润泽。良好的血液循环、充盈的血液供给,既是人体各部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决定人体生命长短的根本条件。同呼吸方式的后天变型一样,人体的血液循环功能也存有后天不足的问题。身体直立、双足行走,在人类发展史上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这一*一方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但一方面也从此终止了周身运动。
四、养生太极拳与一般太极拳有什么不同
养生太极拳与一般太极拳有什么不同?
太极拳是一种具有深邃文化内涵的武术和健身运动。太极拳修法内外,文修于内,武修于外。武能成上乘武功,文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功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生命活力,完善人的德操品格。
养生太极拳是虚无子四十多年练拳实践以及健身研究,并经亲身体验和实践证明是功效最好的健身运动。养生太极拳是在继承杨式太极拳的套路结构和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经络养生原理、太极阴阳法改进而成,是一种注重意气运动的练拳健身运动;是精神意识和形体力量同时锻炼的性命双修术,
养生太极拳内外相修,练拳行气,能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脏腑,提高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维持气血阴阳平衡的能力,即中医称之为“阴阳自和能力”或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的能力”,是一种维持健康的自我修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