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衰竭会出现a出血性发绀全心衰竭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1315
一、全心衰竭会出现出血性发绀吗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压塞等原因,使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脏不能将回流血液充分排出,因此引起的循环障碍。此时,身体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新鲜血液,而静脉淤积了过多的血。
心力衰竭会干扰其他身体器官,让过多的液体滞留在器官中。因此,根据心脏血液来源来区分出左心衰及右心衰。
左心衰症状有:
①劳动或上楼梯时,发生呼吸困难;
②睡眠时突然呼吸困难,坐起时又有好转;
④没患感冒却咳嗽、痰多、心慌、憋气;
⑤失眠、疲乏、食欲减退;
⑥病情加重,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紫绀,但发作后,又马上恢复正常;
⑦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
⑧呼吸极度困难,有窒息感,咳嗽、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对上述症状如有1-5项能对得上号者,为早期心衰的典型表现,应引起注意;若全部都有者则为急性肺水肿的表现。
右心衰症状有:
①咯痰、哮喘
②面颊口唇发紫
③肝肿大
④颈静脉怒张
⑤下肢浮肿
(全心衰则同时出现上述所有症状)
心衰发作时不能乱动,可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如出汗多时,要注意保暖,有条件者应及时供氧。还可用布带轮换 结扎四肢,5—10分钟换一次,这样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病人的情绪要稳定,精神要乐观,待病情缓解后可送医院请医生诊治。
二、全心衰竭是因为什么原因引得
心肌受到严重的伤害,令心脏无法正常地泵出足够的血液来供应身体各个器官活动及代谢的需求,心脏因此渐渐变得肥大,失去心脏功能,这样叫做心脏衰竭。可能导致心脏衰竭的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等,另外,还有些心脏以外的病也可引起心脏衰竭,如急性肾炎、顽固的高血压、慢性肺脏病。
心脏输出量的正常范围为每分钟每平方米2.6~3.6公升。按照输出量的高低区分衰竭,对于临床医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实用的方法。容易造成高输出量心脏衰竭的疾病有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动静脉瘘管、脚气病等。而低输出量心脏衰竭的原因多半是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症、瓣膜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包疾病等。聪明的读者或许会问,高心输出量对于周边组织的灌流量怎么会不足呢?其实高心输出量心脏衰竭的成因很复杂,以贫血为例,由于血红素过低,心脏必须射出异常大量的血液才能供应全身组织足够的氧气,这种额外增加的血流量对于心脏是一个负担,会对心肌造成不良影响,长期下来就会造成心脏衰竭。
以时间进展的快慢来区分心脏衰竭。一般来说,急性心脏衰竭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脏瓣膜破裂;而慢性心脏衰竭多半发生于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这样的分类能够让一般人了解心脏功能丧失的快慢,却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
三、全心衰竭有哪些主要的临床表现
心脏衰竭早期的一个症状是呼吸急促,运动时更易发生。当病人的情况恶化,肺部充血而呼吸也变得困难。心衰早期常常是一侧心脏发生衰竭,因此临床上可分为左侧心衰和右侧心衰,随病情发展最后导致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是心衰中最主要的类型,疲乏,无力,呼吸困难,是左心衰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症状。这一组症状往往逐渐加重而显示出来,刚开始仅感体力不如以前,在一般的活动时容易疲劳,倦怠,或在进行以往能胜任的工作时即感咳嗽气喘,心悸,后来从事轻体力活动,或在急走,上楼等情况下也感气喘,心悸;部分病人可表现为白天活动无明显不适,但夜间睡眠常须高枕,不然就感到憋气,甚至熟睡中突然憋醒,需要坐起来几分钟才觉缓解,或者不明原因的干咳,而且睡下去明显,临床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自觉右上腹饱胀,便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夜尿增多或尿少,双下肢浮肿且下午明显,睡一晚上至次晨水肿消失或减轻,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浮肿,并可有胸水、腹水。
随着病情的发展,左、右心衰最后均可导致全心衰竭,而出现左、右心衰的综合临床表现。
四、全心衰竭有哪些主要的治疗方案
要治疗心脏衰竭,首先要控制及医治导致心脏衰竭的原因,如控制血压,减低摄取胆固醇等。减低摄取盐及水份,以减少积水。避免过劳受过渡刺激,减少心脏的工作量。药物治疗可减少心脏的负荷,这些药物包括利尿剂、乙型抑制剂、肾活素转化酶抑制剂、洋地黄、螺旋内酯(spironolactone)等。末期病患者需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哺乳类的心脏分为左右两个完全隔开的房室,人类也不例外,按照左右侧功能的差异来区分早期心脏衰竭是一个实用的方法。左心室异常负荷的初期,血液容易在肺部郁积而产生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的症状,称为左心衰竭;相反的,右心室异常负荷的初期,血液容易在肝脏、四肢郁积而产生全身水肿的症状,称为右心衰竭。然而这样的分法对于末期的心脏衰竭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因为心脏虽然左右隔开,却共用中央的房室肌肉,不论是哪一侧先产生衰竭,最后都会导致整个心脏机能的退化。
“输出性或回流性心脏衰竭”这是早期医师对于心脏衰竭机转的两派说法,Fames Hope于1832年首先提出回流性心脏衰竭的学说,认为心脏衰竭是由于心室无法正常射出血液,使得心室之前的心房及静脉系统压力与容积上升;而Mac Kenjie于1913年提出输出性心脏衰竭的学说,认为心脏衰竭是心室不能朝动脉系统射出足够量的血液所致。不论是输出性或回流性的心脏衰竭,结果都是全身组织的灌流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