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榴莲不糖友不能吃哪些水果
4278
一、糖尿病能吃榴莲不
1、榴莲含有的热量及糖分较高,每100克榴莲所含碳水化合物 (28.30克) 是苹果(13.6)的2倍多,是西瓜(5.8)的将近5倍,是属于含糖比较高的了,不适宜高血糖患者食用。正常人每天最好也不要超过100克。
2、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日常的饮食禁忌是非常需要注意的,食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最根本的方法之一,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这方面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整控制。高血糖患者可吃适量水果。要少吃,切莫大量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续时间长的话,则会加重胰岛负担。高血糖持续2个小时,加重高血糖的细胞毒作用,会使胰腺损伤、水肿等到。
3、 高血糖患者忌空腹吃,切忌餐后吃水果。一般上午9点到9点半,下午3点到4点;晚上睡前9点左右为宜。最好选在加餐时间吃,也可直接作为加餐食品,既预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发生大的波动 。
二、糖友不能吃哪些水果
其实,除了榴莲外,糖尿病患者最好也要少吃芒果、火龙果等水果。
美国提子
提子皮和提子籽内含有抗氧化物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预防作用。糖分含量高,十个提子的热量相当于二两米饭的热量,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芒果
芒果和菠萝都是常见的热带水果,升糖系数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二者又同属于致敏食物,过敏体质的人仅仅接触果皮,也有可能过敏,因此过敏体质者要慎食。菠萝和芒果用盐水浸渍后食用,并不能减少过敏发生机会,只能改善口感。
智利车厘子
糖分多,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含铁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是补铁、益脑良品,糖尿病患者不宜贪嘴。
火龙果
富含维生素b1、b2、b3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花青素,并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可预防便秘、助通便,也被作为“减肥水果”。但由于含有的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糖尿病人一餐不宜多吃。有肠胃功能紊乱、容易腹泻的人,也应少吃。
桃
性热,含糖量高,属阴虚火旺之体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吃。
芦柑
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类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木糖,多食易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吃。
荔枝
含大量葡萄糖、果糖,多食血糖会升高,且性湿热,属于阴虚内热之体的糖尿病患者慎食。
三、高血糖的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1、低钠高纤维素饮食
高钠饮食可增加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应以低钠饮食为宜,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而可溶解的纤维素有利于改善脂肪、胆固醇和糖的代谢,并能减轻体重,可以适量多吃这类食物。
2、限富含淀粉食品和忌高糖食品
富含淀粉的食品(大米、白面、薯类、豆类、谷 类),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它虽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因其可直接转化为糖,因此必须限量。否则,病情将无法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忌食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水果糖、麦芽糖、奶糖、巧克力、蜂蜜)、糖类制品(蜜饯、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果脯)。因为这些食品可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扰糖尿病的治疗。所以,必须禁止食用。
3、限制脂肪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本身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又因糖尿病易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鱿鱼、虾、蟹黄等多脂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以免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
4、忌辛辣食物
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饥、烦渴多饮,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芥末、胡椒等性质温热,易耗伤阴液,加重燥热,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这类调味品。
5、远离烟酒
酒性辛热,可直接干扰机体的能量代谢,加重病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如果饮酒,可使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治疗。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忌酒。
四、高血糖可能会有哪些危害
1、 对血管的危害: 血管升高一方面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另一方面会是血管变细、变脆、弹性降低。以致整个循环系统出现障碍,血流不畅、堵塞,甚至使人体的整个 机体出现问题。高血糖引起的缺血缺氧,是导致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2、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血糖升高使神经细胞内的糖醇出现堆集,循环系统障碍使神经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氧供应直接造成神经细胞的营养不良和障碍性改变。从而引发末梢神经炎、植物神经紊乱等等神经系统疾病。
3、对代谢系统的危害: 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三大基础物质,高血糖导致糖代谢紊乱,打破了系统代谢平衡,进而往往导致脂代谢紊乱,致使整个代谢系统出现问题。
4、对免疫系统的危害: 高血糖和由高血糖引发的代谢紊乱,使白细胞吞噬和杀菌力下降,使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生成能力降低,减弱血液杀菌力。同时,细胞和器官的活力下降,机体自愈能力下降,造成了免疫功能失调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