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高能喝红酒吗甘油三酯高有什么危害
3457
一、甘油三酯高能不能喝红酒
红酒既属于酒类,也属于一种饮品,随着人们社交生活越来越讲究品位,因此红酒也逐渐代替了白酒,成为家庭聚会,朋友聚餐时首选酒类。但是对于甘油三脂高的人群来说,他们在面对红酒时,就不知道甘油三脂高的人能喝红酒吗?小编就来简单的说一说甘油三脂高的人群到底能不能喝红酒。
首先,但凡是酒类,肯定是存在酒精的,酒精中又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它可以使甘油三脂高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甘油三脂高的人群是不适合喝红酒的。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会引起甘油三脂高的情况,主要就是和饮食习惯差,比如平时喜欢喝酒等因素有关。而在出现了甘油三酯高的情况以后,就更不能喝,包括红酒之类的含有酒精的东西了。所以对于喜欢喝红酒的人来说,这个时候就应当及时忌口,等到甘油三脂降下来以后才可以少喝一些。
其次,甘油三酯高的人除了不能喝红酒之外,香槟之类的饮料也最好不要喝。因为这类的饮料虽然不含有酒精,但是它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和糖分。这些成分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什么不良影响,但是对于甘油三酯高的人来说,很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造成甘油三脂高加重。但是甘油三脂高的人群可以喝一些新鲜的果汁,因为果汁中几乎没有脂肪含量,而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调节内分泌,所以很适合甘油三脂高的人群。
二、甘油三酯高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甘油三酯高的饮食原则概括为:“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
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饱和脂肪酸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并有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进血栓形成。而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使血液中的脂肪酸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够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并增加抗血凝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因此提倡多吃海鱼,以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血脂。烹调时,应采用植物油。
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摄入过多害很大。植物固醇存在于稻谷、小麦、玉米、菜籽等植物中,植物固醇在植物油中呈现游离状态,确有降低胆固醇作用,而大豆中豆固醇有明显降血脂的作用。提倡多吃豆制品。
3、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甘油三酯高的病人还要注意,蛋白质的来源非常重要,宜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且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在50%以上。
4、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不要过多吃糖和甜食,因为糖可转变为甘油三酯。每餐应七、八分饱。应多吃粗粮,如小米、燕麦、豆类等食品,这些食品中纤维素含量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5、多吃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食物。
应多吃鲜果和蔬菜,它们含维生素C,无机盐和纤维素较多,能够降低甘油三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三、甘油三酯高的危害有哪些呢
甘油三酯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在他汀治疗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甘油三酯增高成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有效管理甘油三酯,对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系统风险,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致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甘油三酯每增高1mmol/L,男性和女性冠心病事件风险分别升高12%和37%。甘油三酯增高不仅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还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甘油三酯增高可能是视 膜硬性渗出和黄斑病变、增生性视 膜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且视 膜病变严重程度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此外,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可促进白蛋白尿进展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极高水平(≥1000 mg/dl)的甘油三酯血症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甘油三酯高的危害最直接体现在动脉粥样硬化上。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血稠”,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血液粘稠,在血管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即我们平时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血管壁上的这些块状沉积会逐渐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血流变慢又加速了堵塞血管的进程,严重时血流甚至被中断。这时,甘油三酯高的危害已经相当严重了。除了血流中断,阻塞物脱落还能造成血栓;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无论发生在哪个部位,对人体损伤都很严重。如果在心脏,可引起冠心病、心梗;在大脑,可发生脑卒中、中风;发生在眼底,会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在肾脏,可引起肾衰;发生在下肢,则出现肢体血流不畅导致坏死。
此外,甘油三酯高的危害还包括引发高血压、胆结石、胰腺炎;还能够加重肝炎、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导致老年痴呆等。研究表明,甘油三酯高的后果还包括一点,它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四、对甘油三酯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
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引起严重危害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研究显示,甘油三酯的增加未能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而如果血液中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粥样斑块。有斑块的血管狭窄或破裂就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并非甘油三酯。
误区二
体检化验单没有“箭头”就是正常。如今很多人都格外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但鲜有人发现自己有胆固醇异常问题,因为化验单上并未发现有“箭头”。为什么流行病学专家的统计数据却如此之高呢?周玉杰教授介绍说,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他们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即“坏”胆固醇LDL-C需低于80mg/dL或者2.1mmol/L。重点人群,即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误区三
胆固醇异常是慢性问题,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胆固醇异常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慢性问题,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一时半会儿不会导致健康出大问题。实际上,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它的特征是:慢性进展、急性突变、全程炎症。“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并且,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不定时*”,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中风。如果不尽早控制,年纪轻轻的患者也同样会遭遇斑块破裂带来的恶果。近年来,影视明星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者中就不乏中青年人。在2004年公布的一项报告中,仅在短短15年内,35~44岁之间的北京男性居民因冠心病而死亡的比率就增加了111%,45~54岁之间女性死亡率增加了40%。
误区四
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无副作用。对于顽固型血脂高患者,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在临床医师的严密指导下,“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