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保健功效各项运动所起到的不同保健作用
4043
一、运动出汗的7大保健作用
1、排出毒素。 专家表示,主动出汗能加快人体的体液循环和代谢过程,将体内堆积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还能保障鼻子、皮肤、肺脏、大肠这一系统畅通。
2、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由于血管内径变窄、变硬,单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运动出汗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达到降低血压(血压食品)的目的。
3、促进消化。 不出汗、气血运行慢了会影响消化(消化食品),导致人吃不香;神经活动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导致人晚上睡不香。
4、防骨质疏松。 不少人以为出汗会导致体内钙质随汗液流失,对此,专家指出只有水溶性的维生素(维生素食品)才会随汗液流失,钙虽然溶于水,但溶解度很低,不太会随着汗液排出。相反,出动汗有利于钙(钙食品)质的有效保留,防止骨质疏松。
5、增强记忆。 美国针对2万中学生(中学生食品)进行的一项长期教育实验表明,主动运动流汗对学生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记忆力、专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6、健康养颜。 总不出汗的人,皮肤代谢缓慢,一些废弃物难以排出。出汗可以清洁毛孔,达到养颜护肤的功效。
7、减肥。 科学证明,当人体运动并达到一定强度时,脂肪便会燃烧转化成热量,通过汗液排出体外。因此,运动流汗散发热量而促进脂肪更多的燃烧,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通过运动流汗减肥没有副作用,是理想的减肥方法。
二、5项运动的保健功效
1、跳舞——改善平衡能力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跳探戈的人在行走、单腿站立或在有限空间转身能力的表现要比一般人突出,他们的平衡能力、人体姿态和运动协调性都比较好。研究人员指出,因人在跳探戈的时候,旋转的动作能够使舞者加快思考速度,脚步敏捷。
2、瑜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南丹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数万名中年女性进行了为期8年的跟踪调查,对其运动情况等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一些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哑铃、负重锻炼等抗阻力训练,以及瑜伽、拉伸运动等低强度的肌肉调节训练),能够有效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具体来说,每周锻炼3.5小时可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0%~40%:每周锻炼1小时可使糖尿病风险降低13%。其中,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并配合至少1小时的肌肉力量锻炼者,效果最好。
3、踢腿——缓解静脉曲张
一般中老年男性比较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年轻人也可以做些健身运动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做踢腿运动时做站立姿势,双手叉腰或手扶栏杆,左右腿互换向前踢,各16次,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4、游泳——健脑
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发现游泳可增加大脑血流量,有益于大脑健康,当人浸在水里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量增加了14%,大脑后动脉血流量增加了9%,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
5、骑行——预防大脑老化
骑行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现代运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防止早衰及偏废。另外,每天骑单车4英里(约6.4公里)的人,比不骑车的人,患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机率低50%。
三、坚持运动的4大保健作用
1、改善体型
运动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改变体形,通过健身可以令身体的任何部位(只要是有肌肉组织的部位)增大或减小并有效地改变其形状,达到形体漂亮的效果,并且这一过程是可以控制的,这也是常说的减肥塑形作用。
2、运动有利于全身由内而外的健康
活动过少能引起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人情绪不稳定,新陈代谢产生障碍,肌肉萎缩,骨组织成份发生变化,心血管系统急剧恶性化,肠胃功能紊乱,肾功能失调。可见,身体运动有益于健康。
3、运动可延长寿命
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寿命可以延长。经研究发现,每天运动的老鼠比关着不动的同类老鼠,寿命长25%。野兔平均可活15年,家兔只能活4-5年。牧羊狗可活27年,家狗仅活13年。大象在野外可活到200岁,从小捕获喂养的大象最多活不到100岁。野生动物比饲养动物寿命长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经常地保持着频繁运动的缘故。邮局的职工,外勤人员的寿命比内勤坐办公室的人员寿命要长。
4、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增长,有利于长高
有机体的生长主要指细胞的繁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所造成的形体上的变化;发育则包括了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的变化。
身高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四肢长骨不断地加长。在四肢长骨的骨士与骨骺(长骨两端膨大部分)之间,儿童少年时期有骺软骨,这层软骨不断变成硬骨,又不断生成新的软骨。在骨头生长旺盛时期,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对骨的血液供应,使正处于旺盛造骨时期的骨组织获得更多原料,从而加速造骨过程;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过程中,使骨骼受到各种刺激,对骨骼的生长十分有益。
四、参加运动后的5个禁忌事项
1、不宜立即蹲坐休息:
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剧烈运动时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中。由于肢体肌肉强力地收缩,会使大量的静脉血迅速回流到心脏,心脏再把有营养的动脉血压送到全身,血液循环极快。如果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瘀积于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大脑也就会因供血不足缺氧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等症状。该情况多见于那些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如长跑。正确的做法是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多做一些放松、整理活动,如慢行,舒腿等。
2、不在大汗淋漓时洗冷热水浴(或游泳):
运动后大汗淋漓时,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体内热量大量散发。此时若遇冷水则导致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易使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若此时马上洗热水澡,就会增加体表的血流量,引起心脏、大脑供血不足,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
3、不“省略”整理活动:
每次运动后感觉心力俱乏时,应适宜的放松,如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等,会有助于消除肌肉的疲劳,快速恢复体力。
4、不贪吃冷饮:
运动时会损失大量热量,急需补充无可非议。但运动后人体消化系统仍处于抑制状态,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泻、呕吐、并易诱发胃肠道疾病。
5、不宜立即大量喝水:
剧烈运动后如果因渴一次性喝水过多,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天热汗多,盐分更易丧失,降低细胞渗透压,导致钠代谢的平衡失调,发生肌肉抽筋等现象。由于剧烈运动时胃肠血液少、功能差,对水的吸收能力弱,过多的水分渗入到细胞和细胞间质中。脑组织是被固定在坚硬的颅骨内,脑细胞肿胀会引起脑压升高,使人头疼、呕吐、嗜睡、视觉模糊、心律缓慢等“水中毒”症状。一次性喝水过多,胃肠会有不舒适的胀满感,若躺下休息更会因挤压隔肌影响心肺活动。所以剧烈活动后口渴不可喝水太多,应采用“多次少饮”的方法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