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保健日:关注六大保健误区
474
1946年2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决定召开卫生方面的国际会议,同年6—7月召开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并于7月22日正式批准了由61个国家签署的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法》。
关注世界保健日
为了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批准日,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每年10月13日为“世界保健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自1950年起,依《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正式确定每年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每年世界保健日都要选择一个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主题,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这一保健领域的认识,借此激发起一项长期宣传活动,促使该领域工作的开展。“世界保健日”期间,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举行纪念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传统养生保健竟然也有错误
误区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饭后散步走,可以促进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同时又增强了体力消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饭后散步。比如冠心病患者,吃饭的时候心跳会加快,刚吃完饭,血压、血脂都会不同程度升高,此时再去散步,本来就供血不足的心脏工作量增加,一下子心肌缺氧,轻者会诱发心绞痛,重者可造成心肌梗死。所以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应改为“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要想消化食,先歇半小时。”
误区二:清晨是最好的锻炼时间
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清晨是最危险的时刻。临床医学表明,上午9时,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比下午1时要高出3倍。冠心病、高血压病人,早晨运动,不仅健身效果难以保证,甚至还会危害健康。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老年人锻炼的最佳时段是中午12时后和黄昏前后。
误区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冬季参加体育运动,是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但也必须重视寒冷对于人的影响。尤其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寒冷使得全身皮肤里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坏阻力增加,血压更高,心脏负担更重,这就很危险了。而夏季气温高,倘若再进行体育运动,也会加重心脏负担。老年人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还是要量力而行。
误区四:立秋后要多多进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许多老年人忙着“秋补”。那种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千万不要随意服用野山参、白参等,以免发生危险。高血压病人还应当忌服刺五加、附子等能升高血压的中药。其实最好的“补药”就是保证正常的饮食营养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误区五:戴口罩保护呼吸道
天气渐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很多,有些老人以为这是冷空气伤了肺,所以他们外出时常常戴一个大口罩。其实,人的鼻腔及整个呼吸道均覆盖着黏膜,其下又有微血管。冷空气经过鼻腔到达肺组织时,经过一系列腔道的预热和升温,已接近人体的体温,所以按理不会对呼吸道有很大的刺激。所以戴口罩只能对面颊部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误区六:心绞痛发生时立即躺下
一位老人正在户外跑步或做运动,突然脸色发白、冒冷汗,你怀疑他是心绞痛发作,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让他躺下,而是应该立即让他蹲下或者扶他坐在椅子上。要是你马上让他躺下了,不但没有减轻心脏负担,反而使心肌缺血缺氧更加严重,弄不好这个人就会发生心肌梗死,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