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

2839

2011年的一个冬夜,我狂奔过日本东京繁华的新宿街头,寻找一个名字奇怪的私人美术馆,只为一幅画。

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 这家东京安田火灾东乡青儿美术馆,只剩闭馆前的最后30分钟。满头大汗的我急切寻找,终于看到被一幅大画独占的白壁。

这座美术馆藏有文森特·梵高现存七幅《向日葵》真迹之一,作于1888年。对很多人而言,去看它是一种朝拜。

我屏住呼吸走近它,轻轻在它面前坐了下来。隔着玻璃,金黄的花瓣张牙舞爪,像我的老朋友。

刚进大学时,经历过“中国式教育”的我,只希望以后能赚钱,越多越好。我知道怎么分析段意、写历史主观问答题能拿高分,却不知道未来的生活。直到我真正遇到梵高先生。

大二的一个晚上,清华老图书馆鲜有人到的顶楼,放映了一部梵高的传记影片。

那是一个魔法时刻。片子都是景物,梵高眼中的欧洲街道、乡村原野。全片都没有出现梵高本人,只是在画外音中念着他给弟弟的几百封信。

坐在银幕前,那是我第一次听这个画家说话:“亲爱的提奥,从我的窗口看造船所的景象,真是漂亮极了。白杨林中有一条小径,白杨的苗条树身带着纤细的枝蔓,以优美的姿势,出现于灰色的傍晚天空之上。水中间是一座古老的仓库,寂静得好像以赛亚书里‘古老池塘中不流动的水’……”

在我的家乡,大人口里羡慕的成功,都是哪家企业老总、哪个书记局长、哪所大学的教授。我和我的很多同学,虽然不喜欢,也只知道这种活法。但是,梵高完全不一样。

看完影片,当我走出老馆,迈下石头阶梯时,夜空飘起点点小雨。忽然间,图书馆周围的所有树木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我能听见了。世界顿时变大了。梵高就在空气中,他问我:“你知道自己一辈子想做什么吗?你知道怎样才是不辜负生命吗?”

我骑车到学校超市的花摊,那里没有向日葵,却有四种颜色的非洲菊,金黄、肉桂红、粉红和大红。我带回寝室去,送给室友每人一朵。它们都被插在书桌前,怒放了好一阵子。

后来我看了梵高的书信集,才知道,他是一个普通人,原来也可以平凡挣钱度过一生。

他出生于荷兰乡村,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传教士。但这个艺术门外汉下了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

他拼命练粗糙的笔,练眼睛,练某种忠诚。到最后他越来越依赖艺术对艰难生活的净化,所以越来越多采用纯粹的明黄。那是最丰盛、最纯净、最透亮的阳光,好像可以净化所有的苦。

大学毕业时,我放弃了一个离家近、多金的工作,留在了北方。同寝室的婧婍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一句瑞典语也不会的她,孤身到瑞典念大学。不是斯德哥尔摩,那个地名谁都没听过,叫乌普萨拉。

那年后,“毕业后修行一年”、“辞职去旅行”的同龄人越来越多了,新名词“间隔年”也慢慢被社会接受。网络上一些年轻人讨论的未来也不再是升官发财,更多的是怎么“趁年轻追点梦”,让自己不后悔。

我们愿意过一种火焰燃烧般的生活。我想,没有梵高,我们不会这么勇敢,爱生活,爱尝试。

之后一晃两年,我不时收到寄自法兰克福、柏林、马德里的明信片。我知道婧婍背着包几乎走遍了欧洲,甚至,她还到了北极圈内。利用“沙发冲浪”的社交网络预约,她凭诚信睡过很多陌生人的沙发,和不同语言、肤色的朋友们萍水相逢,把酒言欢。在马德里参加项目时,宿舍窗外就是湛蓝的海,她可以跳下去游一圈再上来吃早饭。

我也没落后于她。我独自去过了国内20多个省的44个市,不少是农村和山区。每到一个城市,我不会去名胜景点,会在寻常人家的巷子里遛遛弯,抬头炊烟,低头落花。

安徽的田埂、台州的公路、贵州的山沟,我都在“摩的”后座上风驰电掣。去年夜进云南矿难的山村,紧张地把黑车的车号发短信给主编。今年12月进大凉山,10个小时被颠得内脏挪位。穿越寒风和暗夜的拼命,是生命满意的活法。

我们也都会疲惫。梵高在信里承认:“我快到40岁了。对于情况的变化,我确实什么也不知道……我的作品是冒着生命危险画的,我的理智已经垮掉了一半。”

1890年,当梵高离开这个世界时,他37岁。生命总是短暂,但他做到的事如此伟大。请容我引用一句泛滥的泰戈尔诗句:“生如夏花”。

梵高在信里说:“如果生活中没有某些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就不会留恋生活。”

而当年手拿非洲菊的四个姑娘,已经分散到四大洲。我在北京,时常奔波赶往一些匪夷所思的地方。婧婍在瑞典,12月刚换了新工作。和我床相连的何婧飞去了世界另一端的巴西利亚高原,睡对角线的曼桐还在下雪的纽约奋斗。

2011年11月17日,我在怒放的向日葵面前静静望了30分钟,直到微笑的白发馆员用日语招呼我离开。本以为见到真迹会激动流泪,但我最后却只是回头笑了一笑。

我想,我们都在燃烧生命呢。向日葵丛中的梵高叔叔,你满意吗?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那一年,15岁的花季
    引导语:那一年,我们15岁。一起度过向日葵般的少年时光。一群幼稚的孩子,是的,我们还是孩子。这些年的点滴,我会记得。一辈子。15岁的我们,下雨天。无论雨多大
  • 追忆
    美好的过去都已终止美好的熟悉却很陌生也许是时间的浅移让人忘了怎样的开始在那个难以释怀的夏日难以忘怀的曾经略带忧愁脸上的你逐渐隐陌在日落后的群岚越来越远思念浮起彼岸潮起潮落只为倾听你醉人一笑痛彻心扉
  • [新传说]难得聪明
    陈晓阳是公司里的一名普通员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整天无声无息。其实,陈晓阳在别人眼里还是有点儿特别的。工作之余,陈晓阳喜欢写写画画,算是文艺青年,常有文章见诸报端。这不,一大早,传达室老李就给陈晓阳送来了两张汇款单,一张200元
  • [幽默故事]骗不下去了
    这天,胡九的牌瘾又犯了。他骗老婆说晚上要陪领导喝酒,暗地里却约牌友打起了麻将。刚打了几盘,胡九的老婆便来了电话。胡九竖起食指“嘘”了一声,接通电话说:“正喝酒呢!”旁边的牌友立即配合道:“来,我再敬你一杯。”另一个牌友也拉开嗓门说:“来来来,满上满
  • [幽默故事]大胆向前冲
    职业粉丝不好当啊!见到偶像比热情、表达崇拜拼体力,最重要的是,任何情况下,都要豁得出去,不顾一切——前些天,阿勇加入了一个新行当:当职业粉丝。所谓职业粉丝,就是在文化经纪公司的安排下,替一些二三流明星撑场面。每次,经纪公司都会根据他们临场的
  • [幽默故事]关系户
    市农行珠江路支行新来了一个保安,大家都称呼他为老苏。老苏五十多岁,走路一瘸一拐的,看这年纪和身板,大家估摸着是个关系户,心里对他都没多大好感。不过老苏干活挺勤快的,你别看他腿脚不利索,每天一上班就打扫清洁、忙里忙外,比以前那个小青年强多了。忙完琐事,老苏便
  • [幽默故事]跟着锻炼
    老胡退休后,不是这里酸就是那里疼,身体没几天爽利。正巧老同事老秦家就在老胡家对面,中间只隔着一条大街,老秦就对老胡说:“你呀,跟着我学养生操,保管你一年到头不生病。”老胡一听,心动了。这天早晨,老胡见老秦在阳台,一会儿拉弓步,一会儿扩胸,老胡弄不清
  • [开卷故事]再试一次
    這个故事来自泰国短片《豆芽》。有一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一次,她和妈妈去菜场,小女孩看到许多人围着一个摊位在买豆芽,就问妈妈:“为什么豆芽卖得这么好?”妈妈说:“因为整个菜场只有这一个摊子卖豆芽呀!”小女孩突发奇想,问妈妈:“那我们
  • [新传说]一枚金币
    吉特里奇是小镇上的穷汉,整天为吃穿发愁。这天,吉特里奇走在一条土路上,忽然眼睛一闪,前面不远处一个东西亮了一下。吉特里奇好奇地走了过去,扒开地上的灰尘,啊,那个闪闪发光的东西竟是一枚古金币!吉特里奇一阵狂喜,早就听人说过,像这样的古金币目前存世量很
  • [传奇故事]荷花大盗
    清朝嘉庆年间,泾县柳树村里有位秀才名叫陆向山。他到了30岁出头的年纪,仍然没能考中个举人功名,不免心灰意冷,于是放弃了继续科考的念头,一门心思画起画来。陆向山的父母早就双双过世,他独自一人过活,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他却没忘了时常接济同样独自一人
  • [中篇故事]用生命还一个清白
    如果同事间失去了信任,那代价也许要用生命去偿还……1。与对手同行景城市朝阳区派出所的副所长李涛,这天接到老家邻居打来的电话。邻居说,李涛的爹病了,上不去床下不来地,让李涛回去看看。李涛一听就急了。他的老家在青山县农村,母亲去世得早,
  • [幽默故事]智能手表
    老毛独自带着儿子小毛生活。今年小毛生日,老毛花了一百多元钱在网上买了块智能手表送给他,并说道:“这块智能手表,能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解题,相当于百科全书呢,你自己去研究吧!”小毛欢天喜地接过手表拨弄着,这时,老毛又嘱咐了一句:“你放学之后老是不先
  • [开卷故事]做父亲的老师
    有个男孩叫顺子,家住大山深处的村寨里,和父亲相依为命。顺子在镇上念小学。可他讨厌学习,在一次测验中,两门课都得了“大鸭蛋”。顺子没敢把这事告诉父亲,他怕挨打。但两天后,老师趁着白天来家访,告了顺子一状。顺子父亲低着头,一言不发地默默挨训,脸
  • [民间故事]反晦气
    从前,村里有个叫二蛋的后生,聪明机灵,眼珠一转就是一个主意,村里人遇到啥解不开的麻烦事,都喜欢去找他。这天,住在村东头的表叔王大找到二蛋,扔给他一吊钱,气呼呼地说:“太欺负人了!二蛋,你一定要帮我出个主意,好好治住他!”原来,王大的对门邻居
  • [海外故事]博物馆名画失窃之谜
    一桩匪夷所思的失窃案,一段九死一生的洗冤路。当苦觅的真相缓缓浮出,为何他却选择了缄默?清白无价,还有什么比清白更宝贵?一、蒙冤入狱1922年春,法国巴黎一家有名的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大型画展,展览了几百幅名家画作,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毕加索、莫奈
  • [传奇故事]胡知府智破井尸案
    秦氏失鞋受惊这一年五谷丰登,秋收之后,晓玲娘家的村中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会以祭祀社神,村民还凑钱从城里请来一个戏班子,搭台演戏,很是热闹。适逢晓玲的婆婆王氏的病情也稍有好转,秦父便托人捎信给女儿,希望能接她回家玩几天。王氏一口应允。常伍虽然很不情愿,但
  • [新传说]比酒定亲
    因为一顿酒,李一瓶对赵半斤生了心结。赵半斤想解开李一瓶心中的结,便又请他喝了一顿酒。赵半斤的儿子和邻村李一瓶的姑娘好上了。李一瓶知道后放出话来:“我姑娘就是留在家里养一辈子,也不给赵半斤家!”这是为啥呀?两年前,赵半斤找李一瓶收割水稻,干了
  • [传奇故事]绝命珍珠
    一颗稀世珍珠,夺走几多性命。莫问缘何如此,一切均乃天意。一、应允婚事,旧情郎失踪北宋仁宗年间的江南某县,当时正处和平年间,倒是国泰民安,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这天打安徽凤阳来了一对母女,因凤阳连年干旱,母
  • [小小说]烩面飘香
    在豫东这个小城,烩面算得上最大众的美食了。小城西街有一家杨记烩面馆,门面不大,生意却好得不得了,顾客常常多得排队。生意这么好,全仗掌勺的烩面师傅老高。老高干这一行近二十年了,手艺十分了得,做出的烩面真是绝了,面筋软透亮,汤鲜香四溢,盛进大海碗里,再
  • [幽默故事]懒惰的邻居
    玛丽太太养了一条叫豆豆的狗,很乖巧,还会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常逗得她“哈哈”大笑。这天下午,玛丽太太在家正逗豆豆玩,邻居艾莉丝来了。这个艾莉丝,是出了名的大懒鬼。玛丽太太问艾莉丝有什么事,艾莉丝说:“早上我父亲来我家了,所以我想带你家豆豆去我那里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