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铁匠

1529

发布:2021-08-29 12:47:08  来自 森里伊人 觅知友会员

在这座素有“小香港”之称的美丽园林城市里,却有一个低矮、狭小的铁匠铺在倔犟地生长着,好像给城市光滑的肌体打上了一个“补丁”。这块“补丁”,就是铁匠铺主人祥叔打的。

最后一个铁匠 铁匠铺门可罗雀,祥叔一个人坚守着,看上去很孤单。

一个周日的下午,我闲着无事,就到铁匠铺找祥叔吹水。他正在打铁,见我到来,马上泡了一壶铁观音,招呼我喝茶,然后就自个儿忙开了。我想帮他,围着他转。脸庞正被炉火熏得通红的他,马上摆手止住我:“别转别转,你碍手碍脚的,会越帮越忙。”我只好乖乖坐下喝茶。

祥叔本名张春祥,现年67岁,满头银发。虽年事已高,但腰板硬朗,挥锤打铁赛过壮小伙,是东莞响当当的铁匠。他16岁就跟父亲学打铁,一打半个世纪,前后带出二百多名徒弟。改革开放后,祥叔靠打铁打出两幢楼,一时风光无限。而今,二百多个徒弟无一人愿意继承衣钵,儿子宁愿打工也不愿打铁,只留祥叔一人在“孤军奋战”。

“六月炉边铁匠,勤能致富;腊月水面渔翁,俭能持家。”这副由他自撰的对联,就挂在铁匠铺里。祥叔自嘲道:“别看我只有小学文化,可我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算是半个文化人了。”

祥叔的铁匠铺里有一个大炉子,一副铁匠台,一部击打机。炉火呼呼直叫,把铁烧红后,他用钳子咬住铁,放在击打机上锤打;稍打出形状后,就把铁放在铁匠台,挥动锤子,“哐啷”、“哐啷”连续击打;把铁打成形后,再回炉淬火。炉火把他的脸映得通红,汗顺着脸颊直淌。

打完铁后,祥叔擦了擦汗,呷了一口茶,和我摆起了龙门阵。小王,我只读了个小学,不是我读书不行,而是家里没钱让我读,只好作罢。父亲是个铁匠,我16岁就跟父亲学打铁,那时大伙叫我“小铁匠”。打铁还须自身硬,主要有“三硬”:腰板要硬,不管再苦再累,腰板要挺直,腰板挺不直,就打不成铁;腿要硬,有个电影名叫什么来着,对,站直喽,别趴下,腿若不硬,趴下了,也就完蛋了;双臂要硬,双臂不硬挥不动锤。初学打铁,一锤下去,虎口生痛,腰板发软,双腿打颤。16岁的孩子哪经得起“三硬”的折磨,我不想干了,打个鸟铁。但为了吃饭,必须打下去。跟着父亲学打了4年铁,没少挨骂,但总算打出来了。我很快另立门户,在万江、中堂等地带了3个徒弟,大伙不再叫我“小铁匠”了,改口叫我“小师傅”了。

祥叔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用袖子抹了抹嘴,把茶杯重新满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东莞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河涌,河水清澈见底,用手捧起一捧水就可以喝;稻田纵横交错,绿油油的稻子一望无际,整齐地随风摇曳,美得让人流泪。那个年代,打铁挺吃香,我和几个徒弟打农具,今天到这个大队,明年到那个大队,吃了东家吃西家,而且还有点工钱。我把工钱平均分给徒弟,他们对我感激得不行。我凭打铁这门手艺,混得不愁吃不愁穿,还能贴补家用,我很满足。

祥叔边呷茶,边叹息。我打铁技术过硬,打的农具耐用,人又实在,名声也好,是东莞屈指可数的铁匠。我的徒弟越来越多,先后带了二百多个徒弟。他们跟着我,看的是我的技术和人品。要不,谁愿做你的徒弟。改革开放初,我迎来了铁匠生涯最为辉煌的时期。那时,工地多如牛毛,厂房如雨后春笋般一间间冒出来。我的铁匠铺门庭若市,我给工地打钢钎、长铁钉、马钉等,每天面对熊熊炉火,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我靠打铁的双手,打出两幢楼,村里人对我刮目相看。

祥叔又端起茶杯,脸色有些不自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人打铁,到了九十年代打铁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好多徒弟放下铁锤“下海”去了,劝都劝不回来,让我很伤心。进入21世纪,二百多个徒弟竟无一人继续打铁,只留下我一人坚守。我想把打铁传承下去,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没考上大学,我想让他继承我的衣钵,继续学打铁。没想到儿子死活不肯,说打铁没出息,宁愿去打工也不学打铁,这让我百感无奈。儿子不打铁,我再收徒弟。1984年和1986年,我收了两个四川徒弟,可他们不争气,打了几个月,嫌累,撒手不干了,说打铁太原始、不是人干的活。那一刻,我感到世道变了。

“世道真的变得好快,我现在连一个徒弟都收不到,我的这门手艺恐怕要失传了。”祥叔的叹息声比山还重,“儿子说得对,在当今社会,打铁是没有出息的。而今,在东莞只有我一个人在坚持打铁,我成了东莞最后一个铁匠。”

祥叔双眼黯淡,一脸落寞,再次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而后拿起铁锤,“哐啷”、“哐啷”打起铁来。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中篇故事]死去活来
    1。大黄“疯”了大河村在大山深处,有条河从村东的山脚下静静流过,河水很深。这里几乎与世隔绝,村里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村里有个打铁匠老夏,给村里人打造、修补
  • [民间故事]七连珠
    徐州城郊有条王府街,名字叫得气派,街上住的却多是些平民百姓,贩夫走卒。街东头有家铁匠铺,替人打些农具,手艺倒还过得去。店主是个黑瘦汉子,孤身一人,不善言辞,
  • 缘分
    天快亮的时候,张强才回到家躺到床上,刚刚有了睡意,就被母亲的一阵敲门声给吵醒了。虽然被母亲吵醒了,他却不得不穿上衣服爬了起来。因为,已经快30岁的他今天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去完成。尽管这项任务张强已经在母亲的安排下经历好几次了,但每一次任务是完成了,可缘分还
  • 春风十里,不如记忆
    爱这个东西谁能说得清呢,遇上了,彼此就是对方的劫数。烂醉如泥的女一号没遇到孔子鸣之前,是林晨一生最狼狈不堪的时候。她徜徉在一场接一场的酒局里,上一场还在莺歌燕舞,下一场已经不辨南北西东。人来人往的背景板中,她永远是烂醉如泥的女一号。女人沉迷酒色的唯一理由就
  • 板桥三娘子
    板桥三娘子,唐传奇之一。出自《河东记》第十篇,作者:薛渔思。收录于《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八十六,幻术三。唐朝时,汴州西面有一座板桥,板桥旁边有一间客栈,叫“板桥客栈”。客栈老板娘名唤“三娘子”,年纪三十岁上下,模样说不上非常漂亮,但也秀美动人。她没有儿
  • 供儿子上大学父亲做人体模特
    这是一个中国西部的普通家庭。儿子考入了大学美术专业,一家人为高昂的学费犯愁。无奈,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走进大学艺术系的课堂,给学生们当人体模特赚钱……举债万元送儿子艰难地上大学这位父亲叫杨显明,53岁。今年春节的一天,他和儿子杨晓勇来到著名油画家万启
  • 预算把关
    老张当上了学院的总务处长,这可是个炙手可热的位置,承包单位工程的几个包工头都忙着和老张套近乎。几天下来,老张这人软硬不吃,让人不知深浅,搞得几个包工头心里七上八下。这天,李老板拿着刚刚做完的工程造价表,堆着笑脸,小心翼翼地走进总务处。头一次与老张打交
  • 训练“道德”
    吴奶奶是一位退休工人,养老金不高,房子也不大,住在杭州富阳的一个社区里。汶川地震后,她捐了一笔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以“日日捐”向社会献爱心。虽然捐的钱不多,每日只有区区一元钱,但她说,这一元钱带给她许多快乐,只要有一日不捐,心里就会空落落的。前几
  • 刘欢刘啸手足情:哥是“欢歌”,弟是“笑语”
    刘欢在直播间讲了个笑话:“有一回,我没在家,有朋友打电话来,是刘啸接的,他老实地回答‘刘欢不在家’。我朋友急了,‘刘欢你装什么呀,你自己接电话还愣说自己没在家!’”2006年6月9日下午5点,著名歌星刘欢的家人出现在上海浦东机场,他们是来为刘欢的演唱
  • 做不成夫妻,可以做邻居
    最近一个周日,在位于布鲁克林的一栋公寓楼里,两个家庭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42岁的育儿院老师萨拉·柯蒂斯女士以及她与前夫所生的10岁女儿埃勒,与柯蒂斯交往6年多的男友约翰·彼得里尼,以及彼得里尼与前妻所生的13岁女儿拉莫纳和9岁儿子乔。所有人都在柯蒂斯
  • 宿舍住着美校花
    001大三那年,女生宿舍楼扩建,我们一群人被安置在男生宿舍顶楼几个空闲的寝室,原来的每个寝室8个人,现在变成了12个。而更尴尬的是,新进的4个室友当中竟有蒋涵函。蒋涵函可是学校里的名人,人称“八面玲珑美校花”。不仅长得漂亮,弹得一手好钢琴,而且舞功了
  • 记忆中的那年“严打”
    多年以来,坊间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就是:1983年“严打”的“震中”恰是在唐山。诱发这一场全国性声势浩大严打的导火索起自唐山的“菜刀队”。“菜刀队”关于唐山“菜刀队”有多疯狂,当年被誉为是唐山市公安局一支笔的王克俭曾有过这样的记述:1983年的六七月间
  • 局长出事了
    星期一早上刚上班,局里就传出消息,说王局长出事了。大家先是惊讶,继而就有人说风凉话。后来听说王局长其实是出车祸了。原来,上个周末,王局长坐局里配给他的小汽车回老家,半路车翻进沟里去了。大家纷纷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看来又要“破费”了。去年王局长的痔疮犯
  • 路遇乞丐
    天空飘洒着细碎的雨丝,风中夹杂一丝阴冷。走在冷清的街头,我不时扯扯衣领御寒,来到出租屋楼下,冷不防被一个沙哑且苍老的声音喊住了:“行行好,行行好,我又饿又冷……”瑟瑟凄风苦雨里,刚“驻扎”在楼道的年迈乞丐双肩在簌簌抖动,蓬乱的白发一根根竖起来,眼神里充斥着
  • 男歌手遭遇“潜规则”,凄然自尽痛了谁
    2008年10月23日中午,四川省宜宾职业培训学院附近的山林里,一位年轻男子上吊自杀了。经警方调查,死者名叫孙钦予,是位颇有才华的流浪歌手,曾在深圳、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闯荡,并出版《浪迹天涯》原创CD歌碟。是什么,让他走上了绝路?草根歌手的追梦之旅孙
  • 救救那些疼痛的懒熊
    莫提克是印度一家财经报的记者,2010年,在一次度假旅游时路过一个叫“卡兰达”的村子,遇到了一只名叫拉鲁的懒熊(当地人称之为“跳舞熊”),拉鲁的悲惨遭遇,深深震撼了他。懒熊拉鲁出生刚满3个月时,就被偷猎者卖到了卡兰达村,那里是吉普赛人的聚居地,300
  • 难忘的遗憾
    小时候,村里的碎娃们,还不会下象棋,也没有跳棋、军棋那类玩艺儿。我们常耍的,叫顶杠——是一种携带乡风村俗,饶有趣味儿的棋类游戏。就地取材,随处可玩。随便找个地儿,在地上横划几道印几,竖划几道印儿,成了方方正正的棋盘。棋子呢,石头子儿、杏胡儿、土疙瘩、柳条节
  • 梁山英雄排座次大揭秘
    水泊梁山众英雄在及时雨宋江的领导下,屡次打败官军的袭扰,各方豪杰纷纷慕名上山入伙,队伍日渐壮大。头领们个个喜笑颜开,惟独分管人事工作的入云龙公孙胜心事重重。这天山寨众头领在聚义厅中开例会,公孙胜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入伙英雄越来越多本是
  • 母爱温暖一座城:“面具妈妈”闹市举牌求整容
    幼年时因为一场医疗事故,一个“变异”的鼻子和一张丑陋的面孔就开始伴随着她。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深爱她的男人,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身体残缺带来的阴影逐渐远去。但是,当她有一天得知儿子因为自己的鼻子被同学歧视,她突然四处奔波,疯狂“求整容”……
  • 机智的哲学家
    1927年普法战争,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正好到英国旅行,落在了愤怒的英国人手里。英国人喊着:“把他吊死!把他吊死!”伏尔泰被抓起来,带上绞架台。幸亏他的英国朋友赶来。大叫着:“他是学者,不参与政治,不能把他处死。”“但他是法国人!是法国人就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