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长安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新城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开福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长沙县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岳麓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天心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智能家居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灞桥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网站设计兼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杨昌新巧戏县太爷

675

发布:2021-12-03 06:23:30  来自 萌心菇凉 觅知友会员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山西临汾县翟村有一文人名曰杨昌新。此人博学多才为人正直,常叹世道黑暗官场昏庸。当时地方恶霸勾结官府祸害百姓,受害者到县衙告状反遭毒打,甚至坐牢。杨昌新常常到为穷人打抱不平,并揭露官场黑暗。每任县官最怕杨昌新到公堂为民申冤,失了面子、丢了官帽。但对杨昌新又无可奈何。


话说有一任县官名曰刘自强,刚刚上任,向师爷了解本地情况,为保好自己的官位并了解哪些绅士需要安抚。师爷眨了眨眼睛道:“有一人许认真对付,如不然恐老爷官位不保。”“何人有如此能量?”县官问师爷道。“杨——昌——新”师爷诡秘的说道。县官刘自强倒吸了一口冷气。“那本官应如何对付此人?”县官道。只见师爷不紧不慢的说出一番话,顿时刘自强眉开眼笑,连称“妙哉、妙哉。”


某日杨昌新吃过早饭正在家中看书,突然县衙的两个捕差闯进屋来,不由分说要杨昌新到县衙走一趟。杨昌新镇定自若的问道:“不知县太爷召草民有何等之事?”休得啰嗦,去了便知,捕差蛮横的说道。走到大门前杨昌新恳求捕差要带一件东西,捕差应允。只见杨昌新顺手在台阶上提了一只柳罐(古时候在井里吊水的器物,相当于现在的水桶。)二捕差觉得好笑


进了县衙,快到公堂,只见杨昌新把柳罐戴在头上。


县官喝道:“堂下何人?为何戴柳罐?”


杨昌新道:“草民杨昌新因行为不端羞于见人,故尔用柳罐遮面请老爷见谅。”


县官哈哈大笑,“好你个杨昌新原来竟是如此之人。本官问你,你可知罪?”


 “草民不知身犯何罪,请老爷明示。”杨昌新道。


“好,把人犯带上堂来。”县官喝令道。


衙役们带上来三个戴枷的罪犯。


“你们从实招来,还有同党吗?”县官一拍惊堂木对三名罪犯道。


三人齐声回答道:“还有一人是我们的头儿,每次行窃都是他出的点子。”


“叫什么名字?”县官喝问三名罪犯。“杨昌新。”三名罪犯齐声回答。


“不得冤枉好人,堂堂名人杨昌新那会干如此勾当。”县官喝问三名罪犯。


 “小的不敢瞎说,每次行窃都是杨昌新给我们出谋划策。”其中一名高个子的罪犯回答县官说。


 “好你个杨昌新,你还有话可说,还不从实招来,免的受皮肉之苦。”县官拍着惊堂木对杨昌新说道。


“老爷我有话要讲。”杨昌新道。


“大堂之上但说无妨。”县官道。


“我们经常一块干事吧?”杨昌新对众贼问道。


“我们经常在一块混,吃喝不分。”众贼回答道。


“请问我杨昌新长的什么模样?请诸位回答。”杨昌新质问众贼。三位贼人略加思考,觉得杨昌新是位文人,便答道:“你杨昌新白面书生,四方脸盘,大眼睛,谁人不知。”

“看准了?”杨昌新问众贼道。

“看准了。”众贼回答道。

“认清了?”杨昌新又问众贼

 “认清了。”众贼回答道。

只见杨昌新把头上的柳罐一掀,露出本来面容。众贼和县官大惊。杨昌新怒斥道:“找你们的白面书生,大眼睛的杨昌新,与我这黑油麻脸,小眼睛的杨昌新如何相干。”说着大踏步的走出公堂,师爷见状瘫坐在太师椅上,众贼顿时目瞪口呆,县官无可奈何,哑口无言。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草姑烧肉
    明朝崇祯年间,天福县有位县太爷叫周德年。这天,他的那颗“火牙”又痛了起来。这颗牙奇怪得很,平时好好的,一碰上什么烦心事,就疼得要命,事越大,牙就越疼。周老爷
  • 精彩的祝福三句半台词
    1、我们几个台上站,表演一段三句半,少了一个怎么办,——我干2、锣鼓叮咚牛年到,领导同事都欢笑,举办联欢会,----热闹3、辞旧迎新又一年,今天大伙来团员,先给诸位鞠个躬,——拜年4、自编自演不在行,还请大家帮帮忙,多给我们捧个场,——鼓掌5、二
  • 陆琪情感语录大全
    1、信任是的基础么?并不是。两个互相猜疑的人,却可以爱的死去活来。两越是吵架越是难分难舍,越是怀疑对方却越不舍得离开。这种猜疑,其实是爱情的一部分。而信任,却是的基础。因为爱情可以跌宕起伏,婚姻却稳定。当爱变成信任,就不会有
  • 幽默道歉短信大全
    1、别生气了,我给你猜个好吗?你欠我五元,却还我十元。(打一礼貌用语)猜不出来了吧?谜底是……我倒欠(道歉)!2、还不肯原谅我吗?你就划个道,设个套,挖个坑,我就往里跳,让豺狼虎豹把我吃掉!3、气球太饱会爆,虽然你的皮厚,但是也不能撑太久啊,放点气
  • 李白身世之谜
    关于诗仙李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闪烁其辞,故布疑阵。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从历史的尘幕中看出了蛛丝马迹。最早提到此事的是唐梓州刺史于邵,他最早在李白故
  •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出林杏子落金盘》年代:宋作者:周邦彦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南陌上,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作品赏析【注释】:此词以空灵的笔触,传神地描绘
  • 悲伤的个性说说
    1.注定要走远的人,硬拉到你身旁也不会太快活。2.你不会知道,我的整个青春给了你,你却毁了我的整个青春。3.心里藏着一个人,不敢说、不敢碰。4.这个世界上最不开心的,是那些懂得太多和想得太多的人。5.我不过就是爱上了你,所以比你卑微,比你渺小,被你轻视,被
  • 母亲
    母亲,她是这上最伟大的人:她给了我,他让我接受,自从我出生以后对我点点滴滴的悉心照顾,使我不由得为此而感激她。不可能每一所得到的都是那样地轰轰烈烈,都是那样地刻骨铭心,但是,从母亲对我中的细微关心却可以照见出
  • 关于思念的唯美诗句
    有关思念的现代唯美诗句《我期待......》我期待黎明,期待微凉的风/把遮盖着树林和田野的夜吹开。我期待你就像归乡的游子,穿过树林,穿过田野,向我走来。我期待,有时含着微笑,有时含着眼泪,我期待一个从未开启过的春天,我期待你沿着明媚的小路走过来。
  • 这十句话有没有感动到你?
    第一句如果我们之间有1000步的距离你只要跨出第1步我就会朝你的方向走其余的999步第二句通常愿意留下来跟你争吵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第三句付出真心才会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第四句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
  • 林黛玉赞
    你,用充满眼泪的一生,唱出了封建妇女的悲歌你,叹身世如风吹落花,题素怨问谁解秋心?没落的时代,没落的阶级,造成了浓重的哀伤“锦囊收艳骨,冷月葬诗魂”,从你那如花正开的年岁,发出如此苍凉的人生咏叹一个“混世魔王”闯入了你的生活他欣赏你的“孤标傲世”他了解你的
  • 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
  • 生活需要和谐
    在的路途中;在知识的海洋里;在浩瀚的天空中;和谐无处不在。题记和谐是创造的前提,和谐是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是语言的基础。阳光明媚的早晨突然变得阴暗起来,四周刮起了让人颤抖的风,天空越来越低,像是想要直压在地面上。此时,四楼发
  • 感动是一缕春风
    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事情已随时间的消逝而褪色但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不已——那一份深沉的。那天上午,我背着书包正要上学,妈妈突然从屋里急匆匆地跑出来递给我一把伞,说:“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你拿着伞吧!”我抬头看天空,天空万里晴空,怎
  • 承诺再多,做不到,那也只不过还是谎言
    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就算给我整个世界,我所在乎的,不过是你看着我时的微笑。爱上你,不是因为你给了我需要的东西,而是因为你给了我从未有过的感觉。有没有一个人,会对我说:别装了,我知
  • 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周国平母亲八十三岁了,依然一头乌发,身板挺直,步伐稳健。人都说看上去也就七十来岁。去世已满十年,自那以后,她时常离开深上海的家,到北京居住一些日子。不过,不是住在我这里,而是住在我妹妹那里。住在我这里,她一定会觉得,因为
  • 好习惯成为追求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好慢慢养成。有一位文学家曾说:“是否真有,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可见他是非常注重好习惯的。对许多来说,好习惯在人的当中是不可的。对我们来说,好习惯是
  • 感情要用文火慢慢“炖”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很多人看木心的这首《从前慢》,都觉得是上个世纪的感情模式了。这种印象,应该说,还是挺普遍的。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太快了,做什么都喜欢讲究时效性,很多感情也是来去匆匆,还没有经历起承转合就结束了,慢慢走
  • 妈妈的辛苦
    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看见妈妈还在忙个不停,我就跑过去,抢过妈妈手中的扫把,说:“妈妈您忙了一整天,休息一下吧,我来帮您!”妈妈高兴地说:“好,你会帮妈妈做家务,当然很好,但现在你只认真,妈妈就很高兴了!”从此之后,我养成了一个
  • 走弯路才是人生的常态
    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佛学院的一名禅师在上课时把一幅中国地图展开问:“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偏要走弯路呢?”学僧七嘴八舌:有人说,弯路,为了拉长流程,河流也因此拥有更大的流量,当夏季洪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