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对你的性格造成了什么影响
4807
知乎有一个问题,穷对你的性格造成了什么影响?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写着:比如爱情站到了我的面前,第一反应是逃避。
人是从什么时候变得懦弱的呢?
从见到喜欢的东西,却不敢伸手拿的时候开始。
看上一款种草已久的化妆品,没有钱,连去专柜试色的勇气都没有;
想要报个培训班自我进修,看到价目表就退避三舍;
爱上一个优秀的女孩,怕贫穷的自己不能带给对方幸福,于是连那句表白都藏到心底去。
贫穷,让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穷”成了我们生活中所有不如意的源头:
工作不顺心,因为穷,不然早就选择喜欢的工作不管低薪高薪了;
最近皮肤不好,因为穷,要是敷着前男友面膜,怎会有皮肤不好的时候;
失恋了,因为穷,谁愿意跟穷光蛋挨穷一辈子;
买不起房,因为穷,大概努力一辈子都交不起首付。
我们频频把这些锅甩给“穷”,却不曾为了改变付出一丁点努力,只是心安理得地穷着,感叹自己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
可没有金钥匙,就不能自己赚钱买一条金去打一把吗?
不怕你现在又穷又迷茫,只怕你理直气壮地懒且丧。
想起印度电影《起跑线》中有这么一段话:
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我会教你的,因为我经验丰富:我爸爸很穷,我爷爷很穷,我太爷爷很穷…
前两天看到一篇报道,上海一个5岁男孩的简历,给了众多网友一记暴击。
一份长达15页的简历,囊括了孩子的家庭、性格、经历、爱好、父母教育观、老师评价以及今年英语阅读书目等7个方面。
他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连小猪佩奇看的都是英文版。
不仅如此,男孩两岁就开始听并跟唱学诗,5岁已经读过百首古诗,2018年还没过完,英文书已经阅读超过500本。
孩子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们不要求孩子“每门课学了就要精通”,无论是阅读、绘画,还是游泳、钢琴,只严格在过程中,并不太追求结果。
而且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父母从来没有缺席过。
每周五天,每天两个多小时的有效陪伴,从文到武,从静到动。
很多网友在这面前都自愧不如:
ldquo;我好像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
ldquo;算了,我还是不要孩子了。”
ldquo;说白了就一个字:钱。”
一位网友在底下总结自己的“简历”:
大家好,我今年三十岁了,作为一个典型的“负二代”,我争取能体面地活着。
我识字量一般,性格也比较宅和内向,爸妈总是教育我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兴趣爱好有很多,但是都放弃了,正为生存四处奔波。
有人说:正因为当父母的眼界短浅,孩子目之所及也才只有“生存”二字。
倘若我们能力有限,身边的环境、条件甚至是孩子的能力也会因此有了上限。
穷,在中年人看来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在我们能力所及范围内,还是应该尽量提供到一个最好的环境和最优等的条件。
你奋斗的终点,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孩子若只能凑合着长大,长大后也只能成为第二个我们。
现在咬紧牙关不放松,以后才有机会得到轻松。
不然等人到中年,面对退休的父母,你无力尽到赡养的义务,面对幼小的孩子,你没办法提供好的条件让他们安心长大。
这时你才明白钱的重要性,钱跟你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
日本漫画《银魂》里的银时,在漫画里出了名的穷,同伴新八每次都看不过他的懒,不会主动出去接活,却又无可奈何。
有一次,新八告诉他存款用完了,余额已经为零了。
他还是很心安理得地说:“缺钱这种事儿就好像慢性鼻炎,我们和贫穷的缘分一两天还完不了,我们就安安心心继续没钱吧。”
穷不是罪过,比穷更可怕的是,穷还穷得这么心安理得,不仅理所当然地去“享受”穷,还自欺欺人地希望顺其自然。
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掩饰自己的贫困,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想起《奇葩说》新一季中,辩手奶茶在节目中讲到他的故事。
几年前,他的妈妈把继父带到家里来,原本已经习惯单亲生活的奶茶,虽然一时间接受不了,但也尝试着去接纳一位新的父亲。
本来这已经够难受了,然而这继父也没什么钱,在还没到退休标准的年龄上,就直接跟家人宣布不工作了。
不但这样,也因为要面子,继父不允许奶茶的妈妈出去工作,在奶茶18岁那年,他们决定把奶茶推出去工作,让他负担整个家庭。
直到现在上节目,年仅22岁的他也没有办法让自己去喜欢这个继父。
有一句话说:20多岁不努力,30多岁的你只是成为一个老了10岁的穷人,再过个几年,成为一个又老又穷的人。
不是“年纪越大,越没有人原谅你的穷”,穷本身没有不可被原谅的,不能被原谅的,是懒惰造成的穷。
平庸之人败于懒惰,贫穷之人一样败于懒惰。
大家都是同一条跑道上,也许有人助力较多跑得快,但大部分人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向前。
你付出多少,就会到达什么样的终点。
像《霸王别姬》里有一句台词说道:“要想人前显贵,您必定人后受罪。要想急着脱贫,就必须强制脱懒。”
别让懒惰成为你一生最大的贫穷。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还有一件武器可以使用,那便是双手。
趁还没老时多赚点钱,也许有人笑你穷,但没人笑你狠狠拼命的样子。
想起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情景,他的弟弟王天乐曾回忆道:
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去领奖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
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没有路费去领奖,更没有钱去买自己写的书。
王天乐告诉他:“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外汇我上哪找去?”
路遥只回了一句话:“日他妈的文学。”
像王尔德说的:“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秦桑在这里并不想鼓吹拜金,穷人也不该只因为“穷”而被钉在耻辱柱上,我们都只是向往自由,而事实是,金钱赋予我们更多的自由,拥有更多选择权的自由。
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写道: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钱不是万能的,但拥有更多的钱,你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我希望你们都能拿到那个用钱做出来的“yes or no”的按钮,让你们有足够的底气去选择你所爱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