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休闲娱乐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情感婚姻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苹果维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淘电影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武侠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中国女网娜娜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母婴用品讨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潘多拉电影论坛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天下足球论坛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水桑的故事

1251

木藤巷两旁的老墙上攀满了蜿蜒的绿藤,整条巷子散漫着谜一样的幽远,像一段曲折迂回的故事,从文字的深处走向尘俗。


水桑就是生于藤间的一朵花。


水桑的故事配图

木藤巷的女人们都羡慕易的妈妈,她们说,看,你几生修来的福。看时,水桑正坐在木盆前洗衣服,她清瘦的身影像一条不堪负荷的幼藤,一家老小的衣服全在里面。那时候,易年轻的妈妈是木藤巷最悠闲的女人,属于她的活计水桑全揽下了,包括照顾好弟弟易──妈妈最宝贝的儿子。可是易从来没有看到妈对水桑有过好脸色。水桑美丽清澈的大眼睛在妈面前永远闪烁着恐慌。


易读初一时水桑出嫁了。水桑的男人很有钱,长得有点儿像那时的偶像林志颖。易听大人们说,那男人是被水桑的美迷住了,不然他那样的人可不会来木藤巷这样的老街娶新娘。他那样的人究竟是什么人?这些易都不管,易在意的是他的姐姐以后再不用每天干那么多活儿了,也不用在黑暗中默默地流眼泪了。易好几次都看到水桑在没人的地方悄悄掉眼泪。


易读初三时水桑离婚了。水桑离婚时夫家的财产一分都没要,只带着不满一岁的女儿回到娘家,被妈骂得差点抱着女儿投了巷子东头的那口古井。那个男人在水桑怀孕时就有了别的女人,水桑知道时女儿已经快一岁了。听到这些时,易真想挥动拳头,砸在那张酷似林志颖的脸上。那天易第一次对着妈吼。水桑哭得很伤心,水桑说,他们说只要我留下妞妞,什么都可以给我,但我不能,我决不会让妞妞再走我的路。那时候易已经隐隐约约地知道,水桑在出嫁前考上了江南一所名牌大学,是妈硬生生撕毁了水桑的录取通知书,所以水桑整整哭了两天后决定嫁人。易还听巷子里的女人们说,水桑不是妈妈亲生的,水桑的妈妈,当年是因为易的妈妈突然闯入这个家,才断然丢下水桑走的,至今了无踪迹。


水桑离婚一个月后嫁给了林。


林是我们熟悉的,他是水桑高中时的同学。整个木藤巷的人都知道林对水桑的好,但所有的人都为水桑嫁给林而摇头叹息。尽管水桑已是个离过婚的女人,他们还是把林比着牛粪,把水桑看成鲜花。水桑这朵鲜花在木藤巷,除了易的妈妈,是被所有的人用目光捧着的。而林,他独自住在巷子尽头一间破旧的屋子里,懒懒散散地做着一份可有可无的小买卖,最让人不待见的是,他嗜酒成瘾,逢喝必醉,逢醉必出丑,他这一切怎么配得起水桑这朵花。


木藤巷那些女人们看着水桑走进林那间破屋子,她们似乎比水桑还委屈,她们断定,水桑一定会离开这个巷子的。


那个暑假的天气很热,易坐在通风的窗前读小说,窗外下着夏天里最常见的那种朦胧细雨,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吵闹声。接着易看到高大的林像一只笨熊般倒在巷子里,泥水溅了一身,巷子两侧楼上的窗户洞开着,窗前站满了看热闹的人。水桑正费力地扯着林的衣服,试图把他拉起来,林却一口吐在水桑的身上和脸上,老远就闻到刺鼻的酒气。易怒气冲冲地奔下楼跑到巷子里,他是要拉着水桑走的,他不能容忍姐姐再跟着一个酒鬼过这种生活。但水桑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易,易看到姐姐那原本花一样鲜艳的面孔,如今已变得暗淡无色。


易回家后再一次对着妈吼,看看她被糟践的,是你们,都是你们把她给糟践成这个样子的,她原本可以生活得很好的。整个木藤巷都听到了易的吼声。从此,木藤巷的女人们最关注的事情,就是水桑什么时候离开木藤巷。甚至有善良热心的人悄悄在外面为水桑物色着好人家。


然而人们不会想到,水桑这么快就要离开木藤巷了,和她一起离开的,还有林。水桑离开前回娘家把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然后对易说,以后,不许再对妈吼。易却指着林说,为什么还带上他,他让你受的罪还不够吗?水桑走近易的面前低着头轻声说,不许乱说,他对我和妞妞是真心好,他是怕我离开他,只要我们永远在一起,他会越来越好的。水桑走出门时,妈追了出来,易看到妈把一个镶着绿宝石的戒指放在水桑的手心。易听妈说过,那是妈出嫁时外婆送给妈的。


水桑的身影在蜿蜒的绿藤间消失时,易看到了开在老墙上的那朵花,鲜艳,饱满。而之前,易确定木藤巷的藤从来没有开过花。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送民工父亲回家
    我在北京读大学,父亲在天津一家建筑工地上打工,十天前,父亲打来了电话,让我买两张上周五晚上从北京西站到老家江西赣州的火车票,并强调让我回去的目的是“帮他拿行李”,父亲反复叮嘱我去天津找他时“一定要先打个电话”。挂了电话后,我心里隐隐地不安起来,因为从
  • 独自的夜晚
    美国男士挽着的东方佳人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的名言:什么是漂亮的女人。那就是穿黑色筒裙,黑色高领衫,臂弯里挽着位自己心爱的男人。在我居住的旧金山湾区,常可以观赏到中国女人挽着位美国男人。而老外身旁的那位中国女人往往其貌不扬,属于被中国男人贬为黄脸婆
  • 我的哥哥董小宝
    A父母不是亲生的,是养父母,她跟着他们的时候,已经6岁,什么都记得。她6岁那年的清明节,父母回乡下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再也没有能够回来。他们乘坐的客车出了车祸,父母一同遇难。6岁,她尚且不能阅读人生苦难,只是为父母的不再归来任性哭闹。14岁的哥哥董小宝、一
  • 九尺观音像
    南安和尚淫浸丹青几十年,尤其擅长人物画,已达炉火纯青。这一年,南安云游至京城,在城西浮云寺挂单。一日,南安刚用完早斋,住持方业大师就神色慌张地闯进禅房,说:“南安师兄,快随我从后院离开吧!”南安大吃一惊:“出什么事了?”“慈禧太后派人来宣你进宫作画。
  • 躺着睡觉的马
    一匹马累了,它决定休息。它把两条前腿跪下,再将两条后腿蜷起。它在草原上弛然而卧,像猫一样团着身子。它是草原上唯一一匹躺着睡觉的马。它是一个异类,没有马喜欢它。它告诉其他的马,其实躺着睡觉远比站着睡觉舒服。可是没有任何一匹马相信它。自盘古开天辟地,马
  • 秦始皇陵 建造之谜
    秦始皇13岁即位时,便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但是,直到他死时,修了近40年,陵墓还未修好,可以想见秦始皇陵墓的规模及豪华程度。关于秦始皇陵的建造,还有许多问题需深入研究,如秦始皇陵的建筑有没有设计蓝图是谁主持了这一宏大的工程秦始皇陵究竟有多深秦始
  • 剩女突围:我能做的就是有勇有谋
    如今剩女的出路无外有三:独身、相亲或者“猎婚”。而想靠自由恋爱吸引眼球,并在海量剩女中脱颖而出,除了相貌、背景、性情,恐怕还得有一身“进可攻,退可守”的本领……与“婚猎”斗法,搞定法国派已经32岁的我,在上海一家外企做高级顾问,俗称“猎头”。虽然挑挑
  • 温暖一生的灯光
    那一年,我正读高二,因为临近高考,学校里几乎取消了所有高中二年级、三年级的假期。不仅如此,一周还要上六天晚自习。我家离学校较远,途中有一段近百米的土路。白天还好说,晚上那段土路两旁没有路灯,且行人稀少,这让生性胆小的我为此忐忑不安。在我的软磨硬泡下,
  • 状元郎断案
    道光三十年,江苏太仓人陆增祥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被任命为福建龙岩知府。在陆增祥到任前的一个冬日,龙岩长汀县东山村锣鼓喧天,唢呐齐鸣,一户山民家中正在操办喜事。新郎宋茂恩迎娶南庄姑娘朱玥瑛,宋茂恩时近三旬才娶得一房妻室,因此虽家境清贫,但也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
  • 她的名字叫妈妈
    我到西北去采访,即将返程的那天早晨,坐在一个只有3平方米的楼梯间里,跟这个做饭的阿姨闲聊。她在孩子年幼时,丈夫就去世了。她既当爹又当妈地把孩子拉扯大。十几年后,儿子出息了,大学毕业后进了国防部直属的飞机强度研究所工作,离家几千里。50多岁的她接下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