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故事]老习俗
2769
有些习俗虽老,却香气四溢……
过年了,韩亮高高兴兴回了家,他在城里一家大酒店从事白案工作,也就是制作面点,城市离家不远,所以春节回家并不拥挤。
回家后,韩亮就兴致勃勃地展示起手艺来,他要为全家蒸馒头包子吃。年前蒸馒头包子是乡村流传已久的习俗啦,有“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祝福。
可是家里没有蒸笼,妈妈便跟邻居张大爷借了来。韩亮一边使劲揉着面,一边说:“妈,以后我会经常回家做点心给你们吃的,光跟人借蒸笼也不是个事,最好等有空了置办一套。”妈妈口头上答应着,一边帮着儿子剁馅,爸爸则笑眯眯地在灶膛下烧着火,过年的气氛真好,一家人团圆的气氛真好!
不大工夫,馒头包子出笼了,城里大酒店的点心师傅手艺就是好,不仅花色好看,味道也特别鲜美。爸妈一边吃一边笑得合不拢嘴,说:“亮子,咱过了大半辈子啦,还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哩,嗯,得让大伙儿尝尝咱儿子的手艺。”妈说着拿了好多馒头包子,喜滋滋地出去了。有好吃的送给邻居尝尝味,算是又一个乡村老习俗吧。
过了一会儿,妈妈笑吟吟地回家了,显然是收到了不少的感谢和赞扬。然后妈妈把蒸笼收拾好,说:“亮子,我得赶紧把蒸笼还给你张大爷,过年了,跟他借蒸笼的人家多着哩。”妈妈一边说一边往笼里放了至少有20个馒头包子,韩亮惊问道:“放这么多干什么?”
妈妈说:“还人家蒸笼时不作兴空手的,懂不懂?20个馒头包子,多吗?一点也不多。”
韩亮无奈地摇摇头,是的,家乡是有这个习俗:无论哪家办红白大事,家里桌子、板凳、杯碗茶盏不够用,哪怕是柴米油盐,都可以跟邻居借,但归还时一定不能空手,香烟、点心啊,总得带上点什么。
过了年,韩亮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城里继续工作。过了好一阵子,韩亮又想爸妈了,反正离家也不远,便又坐车回了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点心。韩亮眉飞色舞地说:“爸、妈,我的手艺又进步了,不是吹牛,现在做的点心比过年时做的好吃多啦,我还学会了三丁包子、蟹黄包子,保证让你们鲜掉牙。”
爸媽听了很兴奋,可是问题来了,家里还是没有蒸笼。
韩亮说:“妈,我上次让你们置办的蒸笼呢?也没多少钱,要不我现在去买一套?”
妈妈听了,赶紧说:“买什么买嘛,你一年能回来几次?买了老不用会坏的,再说镇上也没得卖。”
这回蒸笼还是借的邻居张大爷的。韩亮做的三丁包子果然鲜美得不得了,妈妈又请老少爷们尝了,逗引得大伙儿个个啧啧称奇。归还蒸笼时,妈妈照例在蒸笼里放了20个包子给张大爷。
当韩亮再一次回家时,恰好在镇上看到一家杂货店里有卖蒸笼的,心想现在好了,给家里置办一套,省得老跟人借。
可回家后意外出现了:妈妈坚决不肯用新的蒸笼,说新蒸笼有味道,不好闻,还是张大爷家的好。爸还认真总结道:“亮子,有些东西还是老的好,像老蒸笼、老铁锹、老菜刀,越用越顺手,当然,最好的还是老朋友、老习俗和老家了。”
韩亮纳闷极了,可也只能听爸妈的,那套新蒸笼只好搁置了起来。
当又一个春节到来时,想家的韩亮却回不了家了,因为这回韩亮来到了一座相当遥远的城市做面点,他供职的大酒店过年时生意特别忙,根本走不开。回不了家,自个儿想家倒是小事,关键是爸妈吃不到自个儿做的点心了,现在手艺比起以前又大大进步了,看着像工艺品,味道更是没话说,一旦亮相肯定会得到全村人的称赞的。如果是那样,爸妈的脸上肯定又会增添无穷光彩吧?
这一滞留就是两年,当第三个春节到来的时候,韩亮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坚决地请了假,日夜兼程地回了家。一脚踏上老家的一刹那,闻到空气中飘着的无比熟悉和亲切的味道,韩亮的心都醉了。
这一次,韩亮自然要比以往更精心地制作点心,可是找不到蒸笼。韩亮问:“妈,我以前置办下的蒸笼呢?以前你嫌蒸笼新有味道,现在摆了几年,应该好用了吧?”
妈笑吟吟地说:“被人家借去啦,这家借、那家借的,那套蒸笼就像你一样,都好久没归家了。”
就在这时,打外进来一个人,是邻居张大爷的儿子张大哥,他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好几个春节都没回来,家里就剩下张大爷一个人,想不到今年回来了。
张大哥怀里捧着高高的蒸笼,原来是来还蒸笼的。一见韩亮在家,张大哥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亮子回来啦?哎哟,你是做点心的高手,我家的包子恐怕入不了你眼啦,吃着玩、吃着玩,不要嫌丑。”
原来张大哥还蒸笼的时候,在笼内放了好多包子。说实话,张大哥家做的包子根本赶不上自个儿做的好吃,不过吃在嘴里倒也别有一番风味,那是一种遥远的深入骨髓的乡土气息。韩亮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说:“妈,张大哥家不是有蒸笼吗?他怎么跟咱家借了?”
爸听了光笑,妈也笑,这对老人笑得有点意味深长的,韩亮一头雾水,说:“你们笑什么嘛?”
妈停住笑,声调异样地说:“傻儿子,你张大哥来借蒸笼时,说他家的坏了,可我敢保证他家蒸笼好好的,他这是想办法送包子给我们哩。”爸也说:“亮子,你没回家的两个春节,大伙儿都来跟咱家借蒸笼,我们就这样吃到了香喷喷的各式各样的馒头、花卷、包子和年糕。”
韩亮静静地听着,猛地灵光一闪,明白了,难怪以前妈一直跟张大爷借蒸笼哩,难怪大伙儿以前都跟张大爷借蒸笼哩,那时张大爷的儿子儿媳不回家过年,张大爷吃不到点心,妈妈和大家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张大爷一起乐呵乐呵。
爸说得对,有些东西真是老的好,比如老家、老习俗,暖人心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