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故事]老习俗

2799

有些习俗虽老,却香气四溢……
  
  过年了,韩亮高高兴兴回了家,他在城里一家大酒店从事白案工作,也就是制作面点,城市离家不远,所以春节回家并不拥挤。
  
  回家后,韩亮就兴致勃勃地展示起手艺来,他要为全家蒸馒头包子吃。年前蒸馒头包子是乡村流传已久的习俗啦,有“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祝福。
  
  可是家里没有蒸笼,妈妈便跟邻居张大爷借了来。韩亮一边使劲揉着面,一边说:“妈,以后我会经常回家做点心给你们吃的,光跟人借蒸笼也不是个事,最好等有空了置办一套。”妈妈口头上答应着,一边帮着儿子剁馅,爸爸则笑眯眯地在灶膛下烧着火,过年的气氛真好,一家人团圆的气氛真好!
  
  不大工夫,馒头包子出笼了,城里大酒店的点心师傅手艺就是好,不仅花色好看,味道也特别鲜美。爸妈一边吃一边笑得合不拢嘴,说:“亮子,咱过了大半辈子啦,还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哩,嗯,得让大伙儿尝尝咱儿子的手艺。”妈说着拿了好多馒头包子,喜滋滋地出去了。有好吃的送给邻居尝尝味,算是又一个乡村老习俗吧。
  
  过了一会儿,妈妈笑吟吟地回家了,显然是收到了不少的感谢和赞扬。然后妈妈把蒸笼收拾好,说:“亮子,我得赶紧把蒸笼还给你张大爷,过年了,跟他借蒸笼的人家多着哩。”妈妈一边说一边往笼里放了至少有20个馒头包子,韩亮惊问道:“放这么多干什么?”
  
  妈妈说:“还人家蒸笼时不作兴空手的,懂不懂?20个馒头包子,多吗?一点也不多。”
  
  韩亮无奈地摇摇头,是的,家乡是有这个习俗:无论哪家办红白大事,家里桌子、板凳、杯碗茶盏不够用,哪怕是柴米油盐,都可以跟邻居借,但归还时一定不能空手,香烟、点心啊,总得带上点什么。
  
  过了年,韩亮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城里继续工作。过了好一阵子,韩亮又想爸妈了,反正离家也不远,便又坐车回了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点心。韩亮眉飞色舞地说:“爸、妈,我的手艺又进步了,不是吹牛,现在做的点心比过年时做的好吃多啦,我还学会了三丁包子、蟹黄包子,保证让你们鲜掉牙。”
  
  爸媽听了很兴奋,可是问题来了,家里还是没有蒸笼。
  
  韩亮说:“妈,我上次让你们置办的蒸笼呢?也没多少钱,要不我现在去买一套?”
  
  妈妈听了,赶紧说:“买什么买嘛,你一年能回来几次?买了老不用会坏的,再说镇上也没得卖。”
  
  这回蒸笼还是借的邻居张大爷的。韩亮做的三丁包子果然鲜美得不得了,妈妈又请老少爷们尝了,逗引得大伙儿个个啧啧称奇。归还蒸笼时,妈妈照例在蒸笼里放了20个包子给张大爷。
  
  当韩亮再一次回家时,恰好在镇上看到一家杂货店里有卖蒸笼的,心想现在好了,给家里置办一套,省得老跟人借。
  
  可回家后意外出现了:妈妈坚决不肯用新的蒸笼,说新蒸笼有味道,不好闻,还是张大爷家的好。爸还认真总结道:“亮子,有些东西还是老的好,像老蒸笼、老铁锹、老菜刀,越用越顺手,当然,最好的还是老朋友、老习俗和老家了。”
  
  韩亮纳闷极了,可也只能听爸妈的,那套新蒸笼只好搁置了起来。
  
  当又一个春节到来时,想家的韩亮却回不了家了,因为这回韩亮来到了一座相当遥远的城市做面点,他供职的大酒店过年时生意特别忙,根本走不开。回不了家,自个儿想家倒是小事,关键是爸妈吃不到自个儿做的点心了,现在手艺比起以前又大大进步了,看着像工艺品,味道更是没话说,一旦亮相肯定会得到全村人的称赞的。如果是那样,爸妈的脸上肯定又会增添无穷光彩吧?
  
  这一滞留就是两年,当第三个春节到来的时候,韩亮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坚决地请了假,日夜兼程地回了家。一脚踏上老家的一刹那,闻到空气中飘着的无比熟悉和亲切的味道,韩亮的心都醉了。
  
  这一次,韩亮自然要比以往更精心地制作点心,可是找不到蒸笼。韩亮问:“妈,我以前置办下的蒸笼呢?以前你嫌蒸笼新有味道,现在摆了几年,应该好用了吧?”
  
  妈笑吟吟地说:“被人家借去啦,这家借、那家借的,那套蒸笼就像你一样,都好久没归家了。”
  
  就在这时,打外进来一个人,是邻居张大爷的儿子张大哥,他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好几个春节都没回来,家里就剩下张大爷一个人,想不到今年回来了。
  
  张大哥怀里捧着高高的蒸笼,原来是来还蒸笼的。一见韩亮在家,张大哥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亮子回来啦?哎哟,你是做点心的高手,我家的包子恐怕入不了你眼啦,吃着玩、吃着玩,不要嫌丑。”
  
  原来张大哥还蒸笼的时候,在笼内放了好多包子。说实话,张大哥家做的包子根本赶不上自个儿做的好吃,不过吃在嘴里倒也别有一番风味,那是一种遥远的深入骨髓的乡土气息。韩亮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说:“妈,张大哥家不是有蒸笼吗?他怎么跟咱家借了?”
  
  爸听了光笑,妈也笑,这对老人笑得有点意味深长的,韩亮一头雾水,说:“你们笑什么嘛?”
  
  妈停住笑,声调异样地说:“傻儿子,你张大哥来借蒸笼时,说他家的坏了,可我敢保证他家蒸笼好好的,他这是想办法送包子给我们哩。”爸也说:“亮子,你没回家的两个春节,大伙儿都来跟咱家借蒸笼,我们就这样吃到了香喷喷的各式各样的馒头、花卷、包子和年糕。”
  
  韩亮静静地听着,猛地灵光一闪,明白了,难怪以前妈一直跟张大爷借蒸笼哩,难怪大伙儿以前都跟张大爷借蒸笼哩,那时张大爷的儿子儿媳不回家过年,张大爷吃不到点心,妈妈和大家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张大爷一起乐呵乐呵。
  
  爸说得对,有些东西真是老的好,比如老家、老习俗,暖人心哩。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传奇故事]唢呐王雪冤
    1。吹出官非罗有礼是县里最出名的唢呐手。他吹的唢呐,充满悲声,一吹一哭断人肠,最适合在丧礼上吹奏,人称“唢呐王”。据说,他的唢呐之音还非常灵异:如是安然去世的,死者的灵魂会被唢呐声导往极乐世界;如是冤死的,灵魂就会附体在人身上,诉说自己的冤情。因为
  • [幽默故事]聪明的狗
    老张住在燕华小区,是三号楼的楼长,他家楼下是一户姓李的人家。李家的李老太养了一条狗,当亲骨肉一样宝贝着。这天,老张送孙子去幼儿园,正好遇见李老太出门遛狗。那条狗见到老张的孙子,猛地向前一扑,又“汪汪”叫了几声,把老张的孙子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 [开卷故事]特别的石头
    和大家分享两则关于石头的小故事。明清之际,有位很有名的学者叫傅山,他也十分精通医术。一天,有位男子找到傅山,求他帮忙。原来,男子和妻子新婚不久,原本十分恩爱,可渐渐地,两人总因各种琐事拌嘴,妻子为此闷闷不乐,竟一病不起。傅山听后,捡了一块鹅卵石递给男子,让
  • [幽默故事]抓逃犯
    一名案犯在一家银行作案后,携带巨款潜逃。警局查清了该案犯逃跑的方向,马上出动人马准备进行追踪抓捕,而这个任务落在了警官詹姆斯头上。局长要詹姆斯带领警员即刻出发,一旦将案犯抓捕归案,詹姆斯不光将得到银行的重赏,他还可能得到职位上的晋升。據很多目击者反
  • [海外故事]上帝的旨意
    忘不掉的记忆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南段海滨,矗立着一座不起眼的棕褐色小楼,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摩萨德总部。摩萨德全名“情报及特殊使命局”,是以色列的情报机构,专门从事秘密活动,打击以色列的敌人和居住在海外的前纳粹战犯。这天早上,特工蕾切尔·斯坦恩被叫
  • [海外故事]鬼火
    李愚赫,韩国魔幻小说的先驱。代表作《退魔录》在韩国销量超过1000万册。自从一年前和女友银叶分手后,东俊的身边就频频发生火灾。第一次在办公室发生火灾,公司当成普通意外处理了。半个月后,东俊的办公室又发生了火灾,好端端的公文箱忽然起火。又过了
  • [小小说]职业点灯人
    的哥小边最近正头大呢,他催女友赶紧结婚,女友便催他赶紧买房子。眼看这盘黄花菜就要凉了,幸亏乡下的老爹老娘雪中送炭,东拼西凑,连棺材本都算上,总算离首付不远了。小边自己也是咬紧牙关,攒足劲,起早贪黑拼命加班。这天傍晚,小边刚到车站,迎面看见一
  • [新传说]准岳父的兰花手
    小李处了个女朋友,兰心蕙质,把小李迷得了不得。为了尽早确定两人的关系,小李提出要到女友家进行一次婚事访问。女友一听就蹙起了蛾眉,说:“还是不去的好,我家是养兰世家。”小李一咧嘴,顿时满脸苦相。兰花是何等吉物?那是花中隐士,高洁幽雅的象征。而他是个烟
  • [中篇故事]卧底歌手
    1。特殊任务梁晓是一名酒吧驻唱歌手,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去模仿各路歌星。久而久之,他能将别人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几乎到了难辨真假的地步。这天晚上,梁晓在台上化身为一位摇滚巨星,用慷慨激昂的歌声引爆了全场,得到了台下观众的疯狂应和,但梁晓注意
  • [新传说]瞧这老哥俩
    住高楼华厦、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都抵不过至亲在身边的关怀。老李头住在福禄家园,是个旧小区,设施简陋。他的棋友老孙头住在对面“东方之珠”,是栋高档电梯公寓。他们俩经常在楼下广场的一个亭子里下棋。如果老李头输棋,他总想找点平衡,他知道老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