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茶道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生活服务专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BAT互联网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心灵鸡汤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摄影大师达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家教分享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封面设计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美国偶像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生活达人时尚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489

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笨孩子的梦想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罗曼罗兰
他是一位匈牙利木材商的儿子,由于生得呆笨,人们都喊他“木头”。12岁时,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个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写的字被诺贝尔看上了。当时,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谁,但怕别人嘲笑,最后只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假若这真是你的梦,你就有出息了!我曾听说,当上帝把一个美好的梦想放在谁心中时,他是真心想帮助谁完成的。”
男孩信以为真,从此他真的喜欢上了写作。
“倘若我经得起考验,上帝会来帮助我的!”他怀着这份信念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三年过去了,上帝没有来;又三年过去了,上帝还没有来。就在他期盼上帝前来帮助他的时候,希特勒的部队先来了。他作为犹太人,被送进了集中营。
在那里,六百万人失去了生命,他活了下来。1965年,他终于写出他的第一部小说《无法选择的命运》;1975年,他又写出他的第二部小说《退稿》;接着他又写出一系列的东西。
就在他不再关心上帝是否会帮助他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把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他听到后,大吃一惊,因为这正是他的名字。
当人们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谈谈获奖的感受时,他说:“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你说‘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上帝会抽出身来帮助你。”
不抽烟的球王
唯有用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
——丁尼生
世界球王,被人们称为“黑珍珠”的巴西足球运动员贝利,自幼酷爱足球运动,并很早就显示出他超人的才华。
有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累得喘不过气来。
休息时,贝利向小伙伴要了一支烟。他得意地吸起烟,嘴里吐出一缕缕淡淡的烟雾。小贝利有点儿陶醉了,似乎刚才极度的疲劳也烟消云散了。
这一切,全被父亲看到了,父亲的眉头皱起了一个大疙瘩。
晚上,父亲坐在椅子上问贝利:“你今天抽烟了?”
“抽了。”小贝利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但是,父亲并没有发火。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半天,才平静地对贝利说:“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资,也许将来会有出息。可惜,抽烟会损害身体,你现在要是抽烟了,就会使你在比赛时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小贝利的头更低了。父亲又语重心长地接着说:“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面努力,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方向滑去,做决定的是你自己。我只想问问你,你是愿意抽烟呢?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孩子,你该懂事了,自己选择吧。”说着,父亲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递给贝利,并说道:“如果你不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点钱就作为你抽烟的经费吧!”父亲说完便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地哭了。他哭得好难过,过了好一阵,才止住哭声。小贝利猛然醒悟了,他拿起桌上的钞票还给了父亲,并坚决地说:“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当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从此以后,贝利不但与烟无缘,还刻苦训练,球艺飞速提高。15岁参加桑托斯职业足球队,16岁进入巴西国家队,并为巴西队永久占有“女神杯”立下奇功。如今,贝利已成为拥有众多企业的富翁,但他仍然不抽烟。
不屈服的海伦   海伦·凯勒(1880-1968年)88岁,美国残疾女作家
她自幼被病魔夺去了视力、听力和说话的能力。凭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乐观自信的精神,在老师的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战胜失明、耳聋和口哑的基本技能,还掌握了许多对她来说似乎是不可 思议的本领,如骑马、跳舞、演戏、学会希腊语、德语等。她以优秀的 成绩毕业于拉德克列夫学院,后来又从事写作并成为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我的一生》、《我生活的世界》、《冲破黑暗》、《黄昏的宁静》、《海伦·凯勒日记》、《老师》等。她还积极致力于为谋求改善盲人的居住和工作条件而募捐筹资的工作,是美国盲人基金会的顾问。由于她的卓越成就,全世界众多的大学和机构都授予她荣誉称号。
生活情趣:热爱生活,即使在痛苦的逆境中仍然以积极乐观的态 度对待困难。喜欢和朋友结伴旅行, 旅行使她心情愉快,见多识广。
益寿格言:"我的生活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我有极好的朋友,做着大量有益的工作。"
"我极少想到自己的缺陷,同时这些缺陷也决不能使我悲观。也许不时会有阵思虑闪现,但它并不明显,而像一股微风吹过鲜花丛中。微风吹罢,鲜花仍然千姿百态,灿烂开放。"

养生食物:蔬菜、坚果、奶制品、烤牛肉、火鸡、冰淇淋、面包、龙虾、橙子、樱桃、草莓。
她只享受了18个月正常人的生活
1880年6月27日,海伦·亚当斯·凯勒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坎比亚市附近的一个农场主的家中,她的降生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欢乐。海伦的父亲阿瑟·凯勒曾在联邦军队中服役,退役后便经营了这个农场,是位不太富裕的乡绅。她的母亲名叫凯特·亚当斯。小海伦来到这个世上,就瞪着好奇的大眼睛东张西望,很快她就能分辨父亲和母亲的声音,能从观看父母的面容和屋里的东西中寻找乐趣。每当她高兴的时候,就会发出"咯、咯"的笑声。一旦发起脾气来,又会嚎啕大哭。在她出生后的18个月里,她完全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会哭会笑,能听会看。但是,就在海伦1岁6个月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到这活泼可爱的孩子头上,并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得了场大病。连续的高绕使她处于昏迷状态。她的父母焦急万分,日夜守护在她的身旁,并默默地为她祈祷。时间慢慢的过去了,海伦弱小的生命在同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抗争。几天之后,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小海伦终于从死神的魔掌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父母身边,这让凯勒夫妇激动不已。但与此同时,他们惊奇的发现,原先那个活泼可爱、天真顽皮的海伦不见了,当妈妈呼唤她的名字的时候,她没有任何反应。她那明亮的会说话的大眼睛如今变得目光呆滞、眼前一片漆黑。看到这种情况,凯勒夫妇的心一下子又揪了起来。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场病竟然夺去了女儿的视力、听力和说话的能力,使她由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严重残疾的孩子,他们简理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但他们又必须面对这个现实。为了女儿的将来,他们开始了艰苦的寻医问药和治疗训练过程。
大病刚愈,小海伦就陷入了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中,仿佛又回到了妈妈的肚子里。她不明白为什么周围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都不见了?为什么看不见爸爸、妈妈的脸了?为什么听不到爸爸妈妈的声音了?她急得大声哭叫,手脚乱抓乱踢。但她的哭闹别人根本不理解,她因此而越发地急躁,脾气越来越大,父母也拿她没有办法,常常被她折腾得精被力尽,她成了一个狂躁任性的"难以调教的野孩子。"
在此期间,凯勒夫妇四处寻医问药,始终没有间断为女儿治病。有一天,凯勒夫人意外地读到查尔斯·狄更斯《美国人札记》中的一篇短文,文中描写了盲人劳拉·布里奇曼在波士顿市珀金斯学院的塞缪尔·格里德利·豪博士的训练下成为一名缝纫教师。后来,凯勒夫妇又听说巴尔的摩市的一位眼科医生对治疗盲人很有研究,于是,夫妇二人怀着一线希望,带着不满7岁的海伦上路了。
来到眼科医院,医生对海伦进行了全面检查,然后告诉凯勒夫妇,他可以对海伦进行教育。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他还把凯勒夫妇介绍给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贝尔先生是教人与聋人谈话的权威,他的女婿迈克尔·阿纳诺斯是珀金斯学院的负责人。他们为海伦挑选了一位年仅20的安妮·曼斯菲尔德·沙利文小姐当教师。沙利文小姐是位半盲人,曾在珀金斯学院学习与盲聋人进行交流,方法是通过按摸病人的手心来传递手势字母。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她预感到家里将要发生某种不同寻常的事情。她站在门廊边上,默默地期待着什么。不一会儿,沙利文小组如约来到了海伦家里。海伦给她的第一印象是:褐色的头发乱糟糟的,一只眼比另一只眼大一些,并且明显地突出来,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个盲人。她的脸部没有什么表情,好像缺乏灵魂似的。她的嘴很大,嘴形优美。海伦身上的围裙脏兮兮的,一双黑鞋系着白带子。沙利文小姐正准备拉小海伦的手,突然,海伦猛地从沙利文小姐手中抢走手提包,迫不及待地在包里翻找糖果。当她发现包里没有糖果时,就生气地大闹起来。面对这个粗野的孩子,沙利文小姐并没有灰心,而是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对小海伦进行启蒙教育。正是这位沙利文老师才消除了海伦的坏脾气和恐惧心理,为她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知识的渴望,成了她生命的整个天空
刚开始教学时,沙利文小姐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海伦把词语同物体或某种活动联系起来。在这方面沙利文小姐想了许多办法。为了让海伦知道什么是水,沙利文小姐把她带到井房,让海伦把手放在水管下面。当清凉的水流过海伦的手面时,沙利文小姐就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出水字。起初慢慢地拼写,接着就迅速拼写。小海伦静静地站着,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手指头的运动上。渐渐地她体会到,"W-a-t-e-r"(水)意味着某种美好清凉的东西,它正流过自己的手掌。这个活生生的词,唤醒了她的灵魂,给她带来了希望和快乐。通过这种方法,海伦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词语。她们的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在繁花似锦的季节里,她们一起越过田野,坐在河边温暖的草地上,老师让海伦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恩惠、懂得是阳光雨露让大地长出了树木、草、花和粮食。她们一起到田野里采摘鲜花。在果园里收获成熟的桃子和苹果。她们还一起捉住小鸡、青蛙、蚂蚱和蟋蟀等小动物进行比较。通过生动形象的接触,使海伦很快就能分辨出这些东西。
沙利文小姐是一位出色的老师,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传授知识的机会。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同情心使小海伦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快乐。
但是,生活中并不总是阳光灿烂。有时,当海伦狂躁任性的脾气发作时,沙利文小姐对她绝不心慈手软。有一次在饭桌上,海伦企图抢走沙利文小姐坐的椅子,当目的没有达到时,她一边发出惊恐不安的尖叫声,一边扑上去使劲地掐沙利文小姐。沙利文小姐知道,如果她想训练海伦,就决不能宠着她。如果现在对海伦让步,以后就更难管都教。于是她毫不手软,每当海伦掐她一下,她就煽海伦一个耳光。过后,沙利文小姐让海伦坐好,并递给她一个汤匙。海伦愤怒地将汤匙扔在地上。沙利文小姐立即命令她从椅子上起来,迫使她捡起汤匙。下午,在叠手绢的问题上,师生之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一个小时以后,沙利文小姐终于成功地迫使海伦叠起手绢。当海伦做完手工到室外晒太阳时,沙利文小姐则精疲力尽地倒在了床上。
但是,一旦海伦变得平静安详,她那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就无法满足。她可以在数小时里学会几十个单词,即使是一些抽象难懂的词。比如"爱"的意思很难掌握,但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她都学会了。接下来海伦便开始了阅读阶段,沙利文小姐先给海伦一些印着凸出字母的纸板,然后教她把这些单词组成完整的句子。1887年5月,海伦阅读了第一篇故事。从那以后,她就如饥似渴地用手指阅读印刷纸板上的一切东西。
海伦的进步十分迅速,1888年5月,她第一次来到波士顿城的珀金斯学院。在那里,她学习阅读盲文,并与其他残疾儿童相处。1890年春天,霍勒斯·曼学校的萨拉·富勒小姐开始教海伦如何交谈。她让海伦把手轻轻地经过她的脸,让海伦感觉她发出每个音素时她的舌头和嘴唇的位置,然后再让海伦模仿每一个动作。富勒小姐发现,10岁的海伦有着超人的悟性,她的模仿能力极强,她能在1个小时里学会6个音素,而在别的孩子看来是根本做不到的。接下来,海伦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学习"说话"。当她第一次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天气温暖"时,她惊喜得又蹦又跳,她终于可以同周围的人进行交谈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海伦说的话都要经过沙利文小姐的翻译。因为只有受过特殊训练的耳朵才能准确地分辨这些声音。有时,当海伦使用单音节很慢地说话时,她的话才能轻易地被人听懂。后来,海伦又学习进行唇读,即将她的手指放在同她交谈者的嘴唇和喉咙上帮助交流。
尽管这种方法速度很慢,每一个字都要仔细的发音,但这些技能进一步开阔了海伦的心灵视野,扩大了她的知识面。
面对海伦所取得的每一项进步,她的父母和老师都感到十分满意。他们觉得,能把一个又聋又哑的盲孩训练到如此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小海伦来说,她已从学习中得到了许多甜头,尽管在得到这些的同时她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但她是个不服输的孩子。每取得一次进步,她高兴地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她总是在不停地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攀登!
从大学生到女作家
1894年,海伦14岁时,她开始接受正规教育。最初,她进了纽约市的赖特·赫马森学校,这是一所为聋人设立的学校。接着她又进了马萨诸塞州的剑桥青年女子学校。1900年,海伦决定报考拉德克利夫学院。她的这一惊人之举把她周围的人吓得目瞪口呆。因为这是一所正规大学,像海伦这样严重残疾的人,要想在这所正常人的学校里学习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奇迹出现了,1900年的金秋时节,海伦在沙利文小姐的帮助下参加了正常人的入学考试,并顺利地考入了这所大学。当她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激动得哭了,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她此刻的心情。在场的家人和老师也被感动得哭了,他们知道,海伦能有今天的成功是多么地不容易啊!她付出了比正常人多出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努力。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在谈到大学生活时说:"有许多次我退缩了,摔倒了,但又站起来,向暗藏的障碍险阻进攻。我发了脾气,但又恢复正常,并变得更好。我艰难地走着,取得一点进展,于是劲头倍增。我越来越急,攀登得越来越高,并且看到日益扩展的地平线。"
更令人震惊的是,1904年,海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她的德语和英语尤为突出,因此受到表彰。当她领取用百折不挠的拼搏换来的毕业文凭时,沙利文小姐同她站在一起。
沙利文小姐对海伦取得的成功感到十分欣慰,因为她十几年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她激动地望着海伦。她突然发现,眼前的海伦与她初次见到的那个狂躁任性的小姑娘简直判若两人。如今的海伦身材高挑、仪态优雅、性情沉稳。她的脸上常常带着微笑,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乐观主义精神。正是这种充满自信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精神成为她取得巨大成功的力量源泉。
海伦从大学时代起就开始了写作,她要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各种事物感受写出来,告诉人家。许多观察她的人发现,很难相信如此严重残疾的人,能够获得那么多渊博的知识,具有极敏锐的认识能力,并展示出卓越的写作天才。海伦的第一部书是她的自传《我的一生》,这部书在《妇女之家》杂志上连载,1902年编辑成书出版。这部书主要是以海伦在大学所学的英语作文课的作业为基础编写的。大学毕业以后,海伦继续写作。1908年,她出版了《我生活的世界》,1910年出版了《石墙之歌》,1913年出版了《冲破黑幕》,她成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地的作品大多是即兴而作的文章,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后来,在沙利文小姐的帮助下,海伦又登上了演讲台,她的演讲是由沙利文小姐逐句转译的。在回答别的人提问时,海伦显示出超凡的机智和才能。当有人问她:"你入睡时闭眼睛吗?",她就幽默地回答:"我从不醒着看东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海伦在沙利文小组的帮助下,又开始尝试戏剧表演,并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她开始演轻歌舞剧,并在杂耍剧中担任角色,她的杂耍表演十分出色。从1920年至1924年间,海伦随轻歌舞团在全国巡回演出,她从演出中得到了极大的享受。同时,她还结识了几十位着名人物,如索非·塔克、查利·查普林、恩赖科·卡鲁索等人。后来,海伦的演出登上了大剧院的舞台。在她和沙利文小姐演出的剧中,幕布徐徐上升,一间客厅映入眼帘,法式窗户外面有一个花园。伴随着门德尔松的《春之声》的乐曲,沙利文小姐走上舞台,讲了一些有关海伦的事迹。接着,海伦来到台前,讲了好几分钟,然后开始表演。对海伦小姐在大剧院的初次演出,《时代》译论说:"海伦·凯勒又次大获全胜。星期一下午在大剧院看戏的观众,是世界上最挑剔、最会讥笑人的观众,但他们被海伦征服了。"

每一次的成功,都给海伦带来莫大的喜悦,同时也更增强了她战胜困难的决心。人们在佩服她取得成功的同时,总是要向她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作为一个有严重残疾的人,你为什么能如此幸福地生活?"海伦感慨地说:"我的生活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我有极好的朋友,做着大量有益的工作。"
在谈到对待疾病的态度时,她接着说:"我极少想到自己的缺陷,同时这些缺陷也决不能使我悲观。也许,不时会有一阵思虑闪现,但它并不明显,而像一股微风吹过鲜花丛中。微风吹罢,鲜花仍然千姿百态,灿烂开放。"
正是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使海伦能够摆脱疾病的折磨,像一个健康人一样快乐地生活。尽管她的身体失去了健康,但她心灵永远健康。
"如果我的眼睛能够复明,那么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婚。"

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海伦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她对社会问题越来越关心。她从沙利文小姐的丈夫、一位社会问题评论家约翰·梅西先生那里了解到,在世界上的贫困地区,有许多穷人因病得不到治疗而双目失明,她决心为他们做些事情。她把自己在纽约福里斯特希尔斯的家作为她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的基地。为了募捐,她在天主教堂、犹太教堂以及市镇礼堂进行演说。她不仅筹集资金,而且谋求改善盲人的居住和工作条件。她走遍了工业贫民区,了解人们的疾苦。在海伦的努力下,盲人的教育、居住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直到逝世,海伦一直是美国盲人基金会的顾问,她在为残疾人所做的慈善事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她成为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
1916年,在海伦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令她终生难忘的事情。那年海伦36岁,她爱上了彼得·费根。彼得29岁,是个新闻记者,并且担任海伦的临时秘书。爱情就像萌发的春草,不让它冒尖也要冒尖;爱情又如奔流的春水,想阻止也阻止不住。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不论他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总要考虑自己恋爱和婚姻问题。海伦对这迟到的爱情十分珍惜,她和彼得情投意合。为了避免社会上的流言蜚语,他们决定举行秘密的婚礼。没想到,当这对情侣领取结婚证书的时候,被一名波士顿的记者得知,他立即发表了一篇不明智的文章来描写他们的罗曼史。这个消息吓坏了海伦的母亲,她怒气冲冲地赶来,勒令彼得马上离开海伦。在各种压力的迫使下,海伦刚刚燃起的爱情之火被扑灭了。
海伦在她的书中凄惨地写道:"这突如其来的爱情之花,还没来得及尽情欣赏,便随着一场暴风雨的降临而消失了。"
这段爱情始终埋藏在她的心中,成为"惊涛骇浪包围中的一个快乐的小岛。"
多年来,最令海伦沮丧的就是一直独身。尽管在她周围有许多像沙利文小姐、富勒小姐等关心爱护她的人,但她仍为没有能够完整地体验人生而感到遗憾。她向往着能像正常的女人那样恋爱、结婚、生孩子。她痛苦地说:"如果我的眼睛能够复明,那么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婚。"

尽管在生活上受到了如此大的打击,海伦仍然振作精神,以乐观平和的态度对待一切。她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些年里,她与沙利文小姐、汤姆森小姐周游了世界。每到一处,她都代表盲聋人发表演说,会见当地的重要人物。她那活泼的幽默、热情的握手,轻而易举地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好感。她还学会了跳华尔兹和狐步舞,学会骑马,她的杰出才智得到了充分展露。当你看到海伦优美的舞姿和骑马奔驰的矫健身影时,你根本不会想到她是一个残疾人。她属于这个世界,她充分地、幸福地享受着生活。
在旅行途中,海伦仍然坚持写作,1927年发表了《我的宗教》,1932年发表了《黄昏的宁静》,1938年发表了《海伦·凯勒日记》,1955年发表了《老师》。《海伦·凯勒日记》是海伦最光彩夺目的一部书,它展示了30年代海伦思想的敏锐和广度。书中她对政治方面、社会方面和文学方面的许多问题加以评论。
她始终对生活抱着乐观的态度
1936年,与海伦朝夕相处了近半个世纪的沙利文小姐因病去世了,这对海伦来说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她十分尊敬和佩服沙利文小姐,并终生称之为"老师"。正是这位恩师,把她从黑暗无声的世界带入了阳光灿烂的世界;把她从一个粗野任性的孩子培养成性情沉稳、乐观向上的大学生、女作家。海伦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沙利文小姐的帮助。她们同甘苦、共患难。正是由于沙利文小姐天才般的教育方法,才使得海伦的杰出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展露。沙利文小姐去世以后,接替她帮助海伦的是波利·汤姆森小姐。她们把家搬到康涅锹狄格州的韦斯特,海伦在此度过了她的余生。她在当地结交了艺术家乔·戴维森和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他们为海伦雕刻了塑像和写了传略。
1950年,海伦和汤姆森小姐与戴维森夫妇一同到法国和意大利旅行。在戴维森先生的指导下,海伦用手指参观了法国和意大利的雕刻珍品。戴维森夫人在谈到这次旅行时激动地说:"与海伦和汤姆森小姐生活在一起,真是莫大的享受。每天,海伦都使我们愉悦不已--她高贵而又质朴,她能细致入微地体验生活,她充满自信,朝气勃勃。"

在中年和晚年,海伦的收入来自她写书的版权税和盲人基金会的津贴。直到1962年,海伦仍然积极地为盲聋人的利益而工作着。由于她在倡导慈善事业中所做出的贡献,全世界众多的大学和机构先后授予她荣誉称号。
海伦的晚年生活是在受人尊敬的氛围中度过的。1960年汤姆森小姐去世后,她的大部分事务由威尼弗雷德·科尔巴利夫人处理。尽管海伦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她仍然保持着自己一贯的个性特点,坚信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正确的。她在临终时说:"我相信,在这些黑暗的静寂的岁月里,上帝一直在用我的生命来为我所不知晓的目的服务。一旦我理解了上帝的旨意,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1968年6月1日,海伦在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家中安详地死于睡眠中,享年88岁。她的事迹被写成各种文学,编成剧本。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彩色土豆泥   我家刚搬到一个新镇子,当焊接工的爸爸就丢了工作。爸爸很卖力气地四处求职,妈妈则想方设法填饱我们兄妹3人的肚子。很快,父母的积蓄用光了。当一切濒临绝望时,一位附近的农民把他地里的土豆免费供应给我们。于是,我们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土豆:早晨煎土豆,中午烤土豆,晚上土豆泥。几周过去了,爸爸仍然失业。进餐时的气氛也越来越沉闷而阴郁。
一天早饭后,爸爸推开椅子,大步流星走了出去。我尾随其后,看见他钻进汽车,把所有的座椅下面都翻找了一遍。他弄到数枚硬币,放进口袋,对我说:“告诉你妈我要进城去一趟,晚饭前赶回来。”
要干什么?我很纳闷。
爸爸回来时,紧握着一个棕色小口袋。他对妈妈耳语了几句,妈妈就发着嘘声把我们赶出了厨房。
“我们要吃一顿特别的大餐来庆祝。”爸爸宣布说。
“庆祝什么?”我问。我们还能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爸爸的工作要是有了眉目,他肯定会告诉我们的。
“生活,罗伊。我们要庆祝生活。目前,情况可能很艰难,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怀着信心和希望,努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渡过难关的。上帝一直保佑我们。”
不久,妈妈隆重地端出了晚餐。只见盘子里盛着一堆五颜六色的东西,粉的,绿的,蓝的,橙的……天哪!这是什么啊?
等到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咽地吃下第一口后,我就明白了:是土豆泥。虽然如此,由于有了这么多绚烂的颜色,腻味的土豆泥吃起来也格外有趣。哥哥、姐姐和我都边吃边咯咯地笑。长久以来笼罩在餐桌上的阴霾顷刻消散了。
几周后,爸爸找到了工作。我们高高兴兴地摆脱了“土豆大餐”。
那天爸爸用硬币买来的只是食用色素,然尔他带来的色彩却使我们的餐桌为之一亮,而他的人生哲学更从此点亮了我的生活。现在,每当遭遇困境,我都会做上一盘彩色的土豆泥,它总能唤起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并提醒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公交车上的艳遇
    “今天真是幸运。”我暗暗地对自己说。顺便又偷偷地瞧了旁边那位打扮入时,一袭长发的美少妇几眼。“正是我喜欢的类型。”刚上公车不久,她便坐在我旁边的位置。瞧她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圆润的成熟丰姿,身上时而传来馥郁的香气:更让我心情荡漾,神思千里。只见她在她的挎
  • 蚯蚓与蟒蛇
    一个下着蒙蒙细雨的午后,一条蚯蚓钻出了洞穴,在路旁闲逛。逛着逛着,蚯蚓看见一条长长的蟒蛇正在睡觉。自己一向对这庞然大物敬畏不已,而且一直想好好观察一番,而如今机会就在眼前,蚯蚓岂能轻易放过?蚯蚓贪婪地注视着蟒蛇,那大家伙修长的身材使自己羡慕不已,他心
  • 把自己当成一颗种子
    史蒂芬?威尔逊不仅是美国维斯卡亚机械制造公司的CEO,还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机械制造工程师。他的求职之路,是从清洁工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起,维斯卡亚公司就极负盛名,学机械制造的史蒂芬和几名同学从哈佛大学毕业后,非常希望能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便一起给公司写了自
  • 找感觉
    近年来,我日甚一日地胖起来,很多人劝我减减肥,唯有老公不为所动,从未流露过丝毫的不满。我想,还是老公贴心,知道减肥是件痛苦的事,怕我吃不消。总之,理解万岁吧。这天,老公的好哥们小杨来我家做客。这小子一见面就来了一句:“嫂子,多日不见,你简直成了杨贵妃
  • 16岁的表白
    植草16岁的时候,也是在久世山这个地方,干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天夜里,植草孤身一人站在这久世山上,因为他给一位女同学写了封情书,说好在这里等她。他上了久世山,俯视阎罗堂那条山道,伫候良久。但是,尽管约定的时间过了好久,那女同学还是踪影全无。他想,再等1
  • 被追捕的救命恩人
    鲁华是个老板,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这一天,他从外地出差回来,下了火车之后,先给孤孤单单守候在家里的老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身体不好,鲁华在外一直悬着心。电话拨通了,但一直没人接听。他有点急了,开着车紧着往家里赶。等进了家门,喊了几声没有反应,却在房间里看
  • 美丽的谎言
    前天回家,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托我给其爷爷捎一些新年礼品。满满的一包,品种倒是不少:新郑的大枣,新疆哈密瓜,开封的年糕和一些其他地方的土特产以及两瓶包装简易的白酒。东西虽多,但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在市面上很容易买到的,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总共也就价值五十多元吧。
  • 大师手里的那盏油灯
    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未
  • 郭沫若巧戏特务
    1928年,郭沫若因受到蒋介石的通缉,被迫离开上海远赴日本,开始了“海外十年”的流亡生活。然而,东京警视厅得知郭沫若是个“左派要人”后,立即将他拘留。虽然关押三日后被释放,但警视厅从此派出便衣特务对他进行看管和监视。一天,郭沫若在和他的一个日本友人闲谈中无
  • “失落”的银针
    一位乡下的小朋友告诉我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是我从未听说过的,小朋友也不知道出处,我就把它记录了下来:从前有个国王,他有7个女儿,7位公主各有一千支用来整理她们头发的扣针,每一支都是镶有钻石且非常纤细的银针,扣在梳好的头发上就好像闪亮的银河上缀满了星星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识,连三岁大的小孩子都懂得。而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还是一种可以推广的理论,也就是教师常说的举一反三的道理,这就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所以值得一说。单位单身宿舍楼是前年夏天装修的,资金控制在牛处长手里,牛处长找马老板接
  •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博大的胸怀以及一颗充满爱的心灵,一定可以让一个人活得足够漂亮。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白一半脸黑。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教书先生,却有一位很漂亮的太太。年终岁末,班里组织一
  • 小盆与大海
    师父打发他的一个年轻弟子到集市上买东西。弟子回来后,满脸的不高兴。师父便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这么生气?”“我在集市里走的时候,那些人都看着我,还嘲笑我。”弟子撅着嘴巴说。“为什么呢?”“人家笑我个子太矮,可他们哪里知道,虽然我长得不高,但我的
  • 你已有多久没有抬头看天空了
    前不久,我坐歌诗达游轮在海上漂了几天,这段旅行,给我留下最深记忆的,不是船上每天供应五顿的意大利美食,也不是每晚都有的美艳异国风情表演,更不是靠岸之后商业化到牙齿的各种旅游景点。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每天晚上静夜之中无边无际的星星,这是我这辈子所见过的最美景
  • 幻灵鼓声
    刀光剑影,时在眼前闪现;恩恩怨怨,尽在曲笔之中。江湖上的不死神话、一百零八岁的灵虚宫宫主天机老人终于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离开了这个让他眷恋不已的世界。天机老人的死,在江湖上引起了一次不小的震动,因为他不仅天资机敏,练就了永不衰老的不死神功,虽名为“老
  • 我所经历的失败和艰辛
    我的生活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完美。有的人说杨澜你一直很顺利,我都只是无奈地一笑。我没有办法跟每个人去解释我的艰辛和失败。从2000年到2005年,长达5年的时间,我都曾经处于这种状态。无论从事业上还是心态上,都是如此。1996年,我从美国哥伦比亚
  • 流浪汉的宁静夜色
    每当夜幕降临时,在德国城市汉诺威主要的几条街道上的商店、超市的走廊里都会睡着一些流浪汉。夏天还可以,但冬天一到,流浪汉们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为此,从2005年起,每年冬季一到,汉诺威的警察局便会出动一小部分警察,晚上到街头巡逻,试图劝服流浪汉住到由政
  • 乡村鱼事
    大寒在村头的公路边开了个农家鱼馆,生意很是兴隆。因为每天要用不少新鲜的鱼,大寒就在鱼馆门前砌了个敞口的大水池。水池里注满了水,养鱼人送来的鱼都投放进水池里。大寒要用鱼了,就去捞几条,方便得很。可最近一段时间,大寒发现,水池里的鱼隔三差五的就会丢一条,而且都
  • 上帝不会偏爱一头鲸
    5岁那年,她上幼儿园。小朋友们喜欢聚在一起嬉戏,她却总是一声不响坐在角落里。有时,仅仅是一张小纸片,也可以被她折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一副乐此不疲的模样。9岁时,她读小学三年级,成绩一塌糊涂,唯一能考及格的,只有手工
  • 爱,你用什么证明
    阿宝是个愚蠢的青年,不明白所有急需被证明的东西,都是虚弱的,比如姜阿那所谓的执恋。立秋,可是气温高到能把人蒸熟。昨夜姜阿梦见罗立了,裸着上身,在她的浴室里洗澡。他转身,看着身后的姜阿,向她微笑。然后他们拥抱,亲吻,缠绵。忽然一帮人冲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