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炊烟袅袅岁月长》
925
文/亦珺
看尤今的《炊烟袅袅岁月长》,我深为文中的那股质朴的味感染。
一位围着厨房,为了一日三餐操持的,爱就流动在袅袅炊烟里、就融入饭食菜肴中。
尤今说“每到傍晚,母亲便会坐在厨房的矮凳上,拿着一把笨重的斧头劈柴。薪柴燃烧时,发出了一种很好闻的气味儿,母亲拿着一把蒲葵扇,猛力煽风,风势一强,火势便旺,那原来涩涩硬硬的柴,便在旺旺的火中转成了绚烂的金黄色。“沙沙沙”的声响,伴着菜肴的香味,飞满了整间厨房,兴味盎然地坐在一旁的我,总在这一刻强烈地感受到家的。由于家里经济情况不好,所以烹煮的都是很普通、很简单的菜肴。然而,全家人坐在简陋的木桌旁,捧着沾了锅气的白饭大口大口地吃着,总觉得扒入口里的每一口饭、每一筷菜,都是人间的美味。”
尤今说“傍晚时分,那的身影,更多了几分凄怆——在浓浓的暮色里,只见炉子里的炭块老实木讷地红着,母亲呢,守着一锅食物,若有所思地愣着。有时候,母亲煮好了那一锅食物,便在房里和我们草草分食;留给的那一份,盛在描了蓝色花纹的大碗里,装得满满、压得实实的。夜晚,父亲回来,疲惫和饥饿,明明白白地写在缠满红丝的双眸和微微下凹的双颊上。夜已深,重新起火烧炭加热食物已不可能,父亲只有将就着把全然冷却的食物囫囵吞枣地扒进口里。倚坐桌边,围在四周,一灯如豆,满室温馨。对于此刻的父亲来说,饭菜虽冷,可是,有了浓浓的,每一筷食物,都是甘香可口的。”
尤今说“第一回母亲把煤气炉点着时,我觉得那一圈圆圆的火焰,很像一朵蓝色的莲花,艳丽得让人心动。经历了劈柴的艰辛、买炭的麻烦,体验了烧柴的狼狈、烧炭的琐碎,母亲对于“用手一扭、煤气便来”的这一份便利,涌满了感谢的情怀。”“这时,烹饪对母亲来说,已乐趣大增,她买了许多菜谱,兴味盎然地大煮特煮。在煤气炉前立着的那个身影,终日散出像蝴蝶一样的气息。桌子上摆着的菜肴,缤纷如孩子们的心。”
爱有时真的很质朴,没有什么壮举,就在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却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里。
我是个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我是个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我是个的女孩,我是个心中有爱的女人;我曾经是下厨的女孩儿,如今是个喜欢下厨的母亲,所以我能读懂尤今文字里母亲给予一家人的和爱。
能成为伟人能将一生奉献给大众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但平凡将一生奉献给的人却很多很多。
都知道大爱无疆、大爱,可知道小爱无形、小爱暖心?用心去爱,去付出,哪怕再微弱也动人。
这一生或许不可能轰轰烈烈,但我想,平凡、繁琐、枯燥的生活,只要用真心去面对、去走过,留下的足印总是耐人寻味的。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对别人、对生活太苛求了,以至于活得如此感伤劳累。所谓者常乐,快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己本身,而不一定是外在因素,期望值越低心就越容易和快乐。
只要付出,总会得到,或多或少而已,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而已。在我看来,那些平实的生活小细节,它是我们丰富的组成部分。
炊烟袅袅岁月长,用一颗的心去感谢生活,去好好体味生活,这一生里定会有许许多多的温暖、感慨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