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联手做大事
3157
刚刚丢下饭碗,天已经黑下来了,村头的几盏太阳能路灯睁开大眼,吐出雪白的光,寂静的山村多了几分灵气。忙了一天,家住村头的郝娟收拾着用木板搭起的摊子,把柿子、花生、土鸡蛋等土特产往仓库里搬,丈夫福平坐在堂屋里木椅子上抽着烟。
“抽,抽,一天从早到黑抽烟,不抽烟会死了你啊。”郝娟收拾完后,狠狠地瞪了老公一眼,嘴里唠叨着。
“我说的话你就是不听,旅游旺季过了,这柿子花生卖不出去,都留给你自己吃啊,我看还是让妹妹来帮个忙。”福平嚷嚷道。
“你一个大男人,什么都害怕,藏得千年货,总有变钱时。你急啥。”郝娟回应老公道。
原来,郝娟住在这九峰山,山地宽广,土地肥沃,山上种什么长什么,漫山遍野是一片片板栗、柿子、桃子、李子。近几年来,山村旅游红了起来,人们春天来看花,夏天来看绿,秋天来看红叶。这人来车往的阵势,郝娟借机销售土特产,她家每年生意最红火。
乡亲们都说郝娟家外面有福平这个“耙子”,家里有郝娟这个“篓子”,发财是必然的。郝娟高挑个儿,圆圆的脸蛋,心里好像总有装不下的喜事,成天笑容满面,一张甜甜的嘴说什么话都动听,在这九峰山是出了名的俏媳妇。而身体瘦小的丈夫福平虽说言语不多,但他可是种植、养殖的高手,果树嫁接,防虫治病,家禽养殖技术样样精通,山上栽了几百亩板栗、柿树、杏树,还种上花生、红苕、芝麻,家里还养了猪和鸡,每年家里油满缸、粮满仓、畜满圈。
乡村旅游逐渐红火后,特别是满山红叶时,正是农副产品成熟的季节,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乡村看红叶,赏美景,郝娟的家在红叶中心区域,这正是她发挥自己特长的时候,凭着她的一张美丽的脸,一张甜甜的嘴,一些令人嘴馋的山货,总是把家里的鸡蛋、板栗、花生、芝麻油等土特产销售得精光。
观赏红叶时,土特产像俊俏的山妹子,处处被人追捧,可是等到秋风起,片片红叶落下时,游客就逐渐少了,昔日红火的土特产也慢慢地冷落下来。
“郝娟妹子,你家小姑不到外面找工作,回家来搞电商做生意,和你对着干呢。”村里平时多事快嘴的刘嫂经常在郝娟耳边说。村里一些群众经常在她面前议论村里的电商店,夸赞这新鲜玩意操作方便,销售货物快,而电商店主就是自己的小姑叶儿。
对于小姑回家做生意,最初反对的就是福平。郝娟心里清楚,公公婆婆早早离开人世,福平和叶儿相依为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全靠福平卖土特产省下来的几个钱。当听说妹妹回家办电商时,福平火冒三丈,大声吼道:“人往高处走,鸟往亮处飞。你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回到家里来卖土特产,别人不笑掉大牙,骂你我无能啊。”
“哥啊,现在国家提倡大学生回家创业,再说电商是热门行业,给乡亲们销售是好事,妹妹我不会给你和嫂子丢脸的。”叶儿笑着回答。
对于老公和叶儿之争,郝娟没有太多的评判。她总是心里想:人硬没有货硬,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还怕你抢了我的生意不成。
虽然郝娟大度,但经常听乡亲们夸赞叶儿,心里还是不舒服,闲下来时,她也去电商店偷偷看看。只见平日文静的叶儿,店里店外,忙上跑下,拿起照相机,把乡亲们的土特产照成照片,活生生的土特产发在网上去销售,跟着她干的,还有一群小伙子小姑娘,装货的送货的,每天忙得不亦乐乎。郝娟心里想:小姑还真有一手,没准这事还真能干成大事。
几次,村里妇联主任王晶晶来到家里,给郝娟嘀咕,要她与叶儿合伙做生意,一起销售土特产。王晶晶劝说道:“姑嫂同心,其利断金。你们发挥各自特长,一起做生意,搞销售,土特产销售不会再难。”
可郝娟不屑一顾地回答:“我们做哥嫂的,可不与她合伙。她走她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冬天来了,阵阵北风袭来,山乡阴冷而潮湿,往日热闹的山乡,每天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游客,看到压在家里成堆的土特产,一时不能换来花花绿绿的票子,福平总是在家里发无名之火,抱怨家里土特产卖不出去。
“大嫂,大嫂在家吗?”大清早,就听到叶儿清脆的喊声。郝娟出门一看,果然是身体瘦小、文静能干的叶儿站在门口,身后还有村妇联主任王晶晶。
“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郝娟笑盈盈地说。
“嫂子,有几个外地客户,急需要大批的香油花生,还有甜柿子,你家里的这些土特产,我们全给你销售了。”叶儿说着拿出几个购货的订单。
“这,这能行吗?”郝娟半信半疑地问道。
“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赶快装货吧。”福平说完,从家里推出三轮车,把红彤彤的柿子、香喷喷的芝麻油往车上装。
“好,好,我听你的。”郝娟结结巴巴地回答,急忙帮丈夫福平把一筐筐甜柿子往车上装,妇联主任也上前当帮手。
看到哥嫂还有妇联主任忙碌的样子,叶儿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