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432

·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 》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 。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此词的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 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本应该是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的,而如今只有 ,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 、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身体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 所感之凄凉,是别有一番 在心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上片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下片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 》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了;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 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这是构成“人比黄花瘦”的原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 不如菊花之意。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便成为千古绝唱。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 人的境界。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 ,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 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 》),“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 》)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 本篇写得这样 。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喻巧妙,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小小说]放不下的一件事
    小镇的街上新开了一家理发店,门面、招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独特的是店主人,他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眉宇间有一块黑色的胎记,就像二郎神的那第三只眼一样,非常有特点。然而,小伙子却是一个右腿残疾的残疾人,需要架拐助行。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
  • [幽默故事]救命的猫叫声
    张强和小丽曾在同一家工厂打工,两人结婚后相亲相爱,真是幸福的一对。可谁知就在婚后第二年,小丽突然得了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症。为了给小丽治病,张强辞了工作,带着小丽辗转各家医院,花光了所有积蓄,可小丽这病还是不见好转。为了方便小丽治病,张强干脆在镇医院边上租了
  • [开卷故事]给爱一个理由
    最近看到两则故事,有些巧合,都和孩子有关,都和取名有关。有个七岁的小女孩,她很孤独。爸爸偶尔会带她去野外钓鱼,女孩每次都期盼爸爸能带她探险,但爸爸总是聚精会神地盯住钓鱼线,不和她说话,于是女孩只好自己玩。她偷偷从装鱼饵的盒子里掏出一条蚯蚓,让它在手
  • [新传说]显灵
    赵爷年轻的时候在生产队赶马车,大鞭子甩得跟炸雷似的,再“龙性”的骡马,几鞭子下去都老实了。赶车的好把式脾气都暴躁,赵爷在家里更是说一不二,跟活阎王一般,两句话不对付就瞪眼睛,下一步就动拳头了。他儿子赵大虎那时候刚十二岁,挨的揍数都数不清,看自己爹跟
  • [幽默故事]两个媳妇
    从前,村里有两个媳妇,因为差不多时间进的门,又都守了寡,所以村里人很喜欢拿她们作比较。这年村里闹饥荒,饿死了好多人。先说张家媳妇,她是个孝顺媳妇,问人乞讨来吃的东西,都先给婆婆,自己饿得皮包骨头。一天晚上,门外炸雷爆响,张家媳妇正清点剩下的粮食,却
  • [传奇故事]踩药渣
    民间一直有“踩药渣”的习俗,将煎过的中药渣倒在路边,让来往行人踩踏。相传,踩药渣的人越多,服药者的病就好得越快。关于“踩药渣”来历众说纷纭,本篇则从鬼郎中的角度提供了另一种说法……自从药王孙思邈著成《千金要方》后,中药在民间得到广泛推广,不说富贵之
  • [小小说]肉多别耍横
    十字路口,两个骑电动车的撞到一块儿。一个又高又壮,一个又矮又瘦,两个人都三十岁左右。高又壮骑电动车撞着了矮又瘦的腿。矮又瘦“哎哟”一声,说,你咋撞我啊?高又壮看了矮又瘦一眼,说,我撞你咋了,你找揍啊?说完,他把车子往地上一扔,抓住矮又瘦就动手。
  • [幽默故事]唐僧想吃啥
    唐僧与徒儿们去西天取经,这日走得腹中饥渴,便吩咐徒儿们化些斋饭来。沙僧忠厚老实,很听师父的话,自告奋勇去化斋。斋饭化来了,唐僧吃得很少。沙僧问:“师父,是不合口味?”唐僧看了看沙僧,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第二天,沙僧又主动要
  • [幽默故事]要债
    麻赖人如其名,是个无赖。两年前,他向王柯借了1000元钱,一直没还。这天,王柯给麻赖打电话,向他要钱。麻赖一改常态,很爽快地让王柯带着欠条来拿钱。隔天,王柯带着一个哥们一起去了麻赖家。见到王柯,麻赖说:“先把欠条拿出来。”王柯微微一笑:“常言道一手
  • [一千零一夜]嫁个好老公
    明天,董事长的女儿要把男朋友带到家里让老爸老妈“面试”了,这无疑成了一家上下议论的热点。若是按照“门当户对”的标准来看,这个未来的女婿估计是要扔到太平洋去的:出生山东泗水农村,父早亡,母残疾,姐姐在外打工,弟弟在家务农……席先生叩开房间门,便看见董事长长吁
  • [幽默故事]有什么就说什么
    城郊有一座旧民宅,最近被市文物部门认定为清代初期的地主庄园。民宅的主人现在是李老汉。虽然此庄园占地面积不是很大,建筑也没有什么特别风格,但由于这个区的文化遗产实在太少了,所以,区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特地吩咐当地电视台制作一档专题节目。电视台派来的主
  • [幽默故事]养殖收入
    太平乡要举行一次“农民收入擂台赛”的活动,消息一传开,可忙坏了各村的干部们,这可是他们争脸露脸摆政绩的时机呀!西关村的村干部通过走访调查,最后一合计,一致认为本村的张大奎是首屈一指的“冒尖户”,这个张大奎靠种菜发了家,家里不仅盖起了两层小洋楼,而且各式家电
  • [幽默故事]做个城里人
    陈浩和李增是村里从小玩到大的好伙伴,从他们踏入小学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父母就没少在他们耳边嘀咕:“好好上学,以后考出去做个城里人,当农民是没有出路的!”可是天不遂人愿,在高考中两人双双落榜了。没办法,他俩只好又回到了村里,接过父母手中的锄头,做起了农活!
  • [幽默故事]下跪
    林业局新调来的范局长走马上任了,局里不少人提着大包小包走马灯似的到范家拜访。只有宣传科的李晓不但没去,反而在一次喝酒时说:“范局长几年前我就认识了,他还向我下过跪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人把李晓的话添油加醋地告诉了范局长,范局长打了个寒颤:三年前,
  • [幽默故事]功夫
    苏珊是个留学生,酷爱中国武术,还正儿八经跟别人学过几招,只是从没机会跟别人交过手。这天深夜,苏珊从一个酒会回来,正穿过一条僻静的小路,往学校里走。突然,她觉得身后有些不对劲,扭头一看,见后面有个男的正一步不落地跟着她。苏珊有些心慌,紧走了几步,可一
  • [幽默故事]特殊人才
    大刘上班时,发现公司门口围了一大帮人,过去一看,那里贴着张“招聘启事”:总经办要招一名助理。大刘只瞄了一眼就走了:能当经理助理的,不是能写会画的笔杆子,就是熟悉软件硬件的电脑通,自己只是销售部一名业务员,根本没指望。没想到,中午去吃饭时,总经办
  • [新传说]这个骗子我喜欢
    一说起骗子,大家都恨得咬牙切齿,的确,他们的骗术五花八门,令人防不胜防。最近,耿利民就碰到了一个骗子,不过,这个骗子还挺特别的……耿利民是个工人,退休后,将自家的三间大瓦房重新翻修、扩建,开了个家庭式养老院,叫“利民”养老院。老耿夫妻和下岗的女儿算是养
  • [幽默故事]少来这套
    一连丢了几辆自行车,我一生气,就改坐公交车上下班了。冥冥之中注定我这辈子要跟贼不停地打交道似的。那天在车上我的手机被偷了。好在这部手机是老式的,不值什么钱,所以我生气归生气,倒也不是很心疼。那天去电信大厅办了有关手续,接着就挑了一部新手机。付款时,
  • [中篇故事]证明
    1。捡了条狗命小涛今年十九岁,年初来到城里打工,一晃十来个月过去了,眼看就是春节,他每天都盼着和家人团聚。腊月二十三,小涛终于忙完了最后的收尾活,赶紧去买了车票。这天一大早,他从被窝里爬起来,背着简单的行李赶去车站。一踏出房门,冷空气便如刀
  • [幽默故事]意料之外
    马强新买了套房子,房子还在施工,这天闲着无事,他打算到施工现场看看。到了那里后,只见工地中央矗立着一座塔吊,高得有些吓人,马强站在下面仰头估摸了半天,也说不准塔吊有多高。正在看的当口,有个矮胖的男子走了过来,扫了马强一眼,说:“老兄,敢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