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从横史诗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剪纸才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江夏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就是爱旅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盐田区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微信小程序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南山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家庭医生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蔡甸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传奇故事]龙之本

4787

发布:2021-11-18 14:30:57  来自 野区帅叔叔 觅知友会员

在辽河口,当地人把最粗的缆绳叫作“本”。为什么不叫缆绳,要叫作本呢?这背后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早年间,辽河口有一个叫开龙沟的地方,那里的渔民以出海捕鱼为生。可海上的风浪如鲨鱼的利牙,总是咬断帆船缆绳,把船拍翻在大海里,所以渔民不敢出远海捕鱼。而近海的鱼早都捕光了,渔民捕不到鱼,日子过得紧巴巴。
  
  开龙沟有一对双胞胎:渔哥和渔妹,他们想解决这个难题,就试着加粗缆绳,又把缆绳辫子拧得更紧,但一出远海,缆绳还是会绷断。眼看着渔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渔哥、渔妹急得直跺脚。
  
  常言说,越怕啥越来啥,渔民的日子不好过,偏又遇到大灾之年。那一年,辽河口大旱,海水退潮几十里,滩涂都干裂了,太阳烤得人睁不开眼睛。渔民们靠着草根充饥,饿殍遍地。
  
  有一天,人们在干涸的滩地上发现一条被困的小黑龙。小黑龙的鳞片耷拉着,乱蓬蓬的龙须纠结在一块儿,无助地扭动着身子。看见人们围过来,小黑龙张张嘴,没发出声音,眼里水汪汪的,似乎含着晶莹的泪。
  
  渔民们看到这种情况,心生不忍,主动搭起一个草棚,为小黑龙遮阳。小黑龙微微颔首,似在感谢。有渔民问:“小黑龙,你想要什么?”
  
  小黑龙转头看看干涸的浅滩,无奈地摇摇头。渔哥和渔妹看懂了小黑龙的需求,他俩动员大家伙儿去海边提水,把小黑龙身边的滩涂浇湿。
  
  因为大旱退潮,从村子到海边要往返四十多里,一天只能往返一次,然而,水刚浇上去,马上渗入地下,啥都看不见了。见此情景,人们都泄气了,想要放弃,眼尖的渔妹却发现,浅滩里的小黑龙动了动,有些欣喜的样子。渔妹就和大家說,咱们多挑些水,看能不能给小黑龙浇开眼前的路。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远的路,人饿得浑身没力气,走路都费劲,更何况还要挑水。为了多挑水,渔哥和渔妹晚上也不休息,每日坚持多挑一趟水。脚磨破了,肩流血了,兄妹俩都咬牙坚持。渔妹怕渔哥坚持不住,偷偷省下自己的口粮给渔哥。粗心的渔哥没发现,他只想让渔妹多休息一会儿,自己挑着水在前面飞奔。他琢磨着,自己多挑一担水,渔妹就可以少挑一担水。
  
  渔妹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她不敢歇息,怕自己一旦坐下了,就再也起不来了。她每挑回一担水,浇开一小片干涸的滩地,小黑龙就往前靠一步。渔妹望着小黑龙身后那一条长长的深沟,心里像开出了一朵花。
  
  整整七七四十九天,小黑龙身后的沟越来越长、越来越深,小黑龙的活动能力也越来越强,以前每桶水下去它只能前行一小步,现在都能前行很远。当渔妹把最后一桶水浇下去,她再也坚持不住了,一口鲜血喷在小黑龙身上,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小黑龙发出一声长啸,好似天崩地裂一般,本来烈日炎炎的辽河口,顷刻间乌云翻滚,大雨倾盆。小黑龙在雨水中翻滚腾跃,然后腾空而起,身子在空中变长变大,它沐浴着风雨,扶摇而上。海水涌出滔天巨浪,像迎接小黑龙,又像在快乐地舞蹈。汹涌的海水吞没了滩涂,吞没了开龙沟,吞没了一切。等海水涌到村庄,却生生止住了脚步,在小村前后打着旋儿。
  
  村民们跪在雨里,对着天空叩头。小黑龙望着地上的渔妹,飞舞盘旋,恋恋不舍。终于,小黑龙像下定了决心,驾云而去,很快隐进云里消失不见了。
  
  小黑龙一走,立即雨收云散。村民们哭着把渔妹安葬在村里的一棵大柳树下。
  
  旱灾过去了,村民们顺着小黑龙开出来的深沟出海打鱼,总是顺风顺水,收获满满。虽然还是不能出远海,但大家已经很满足了。
  
  转过年来,开龙沟来了一个黑衣黑须的老者,老者的长须浓密黑亮,似乎整个脸都掩在黑须里。一进村,老者就说,自己是从外地来的,到开龙沟找亲戚。
  
  村里很少有外地人来,人们围着问他找谁。他说找女儿,他女儿叫渔妹。人们告诉他,渔妹去年就死了。老者大吃一惊,怎么也不信,非要去渔妹坟前看看。村民们只好把他领到安葬渔妹的那棵大柳树下。
  
  老者一见渔妹的坟,就一头扑过去,放声大哭,口口声声说自己来晚了。村民们看老者哭得这样伤心,纷纷劝解,老者还是止不住流眼泪。他的眼泪流出来,掉在地上,变成一粒粒珍珠,晶莹闪烁。
  
  晚上,渔哥出海捕鱼回来了。老者一见渔哥,老远就喊:“看,我儿子回来了。”
  
  渔哥一看老者黑须黑发,满面风霜,喊自己儿子,猜他可能是一个失去儿子的可怜老人,脑筋糊涂了,就没否认他的话,反而扶着他进了屋。
  
  渔哥把老者让到炕头上,给他做了热乎的饭菜。老者胡须长,吃饭不方便,他就拿出两个小钩子,钩起两侧胡须,然后端起饭碗吃饭。渔哥看老者用钩子把胡须钩起来大吃大喝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等吃饱喝足了,老者和渔哥坐在炕上叙话。老者问,渔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渔哥说,现在日子好多了,因为小黑龙的庇佑,渔民生活倒也富足,只是辽河口的缆绳不结实,不敢出远海。要是缆绳结实,真想去远海闯一闯。
  
  老者说:“我有办法解决缆绳的难题。”
  
  渔哥乐得蹦起来,问老者有什么办法,老者却笑而不答。渔哥沉不住气,再问。老者干脆歪着身子,躺下睡觉了,不一会儿鼾声如雷。
  
  渔哥一宿也没睡好,天快亮时才眯了一会儿,等醒了,发现老者不见了。他赶紧披衣起来,顺着路找。找到渔妹坟地那棵大柳树下,发现老者坐在坟边上,正往地上插着什么,等走近一看,只见老者一根一根在拔自己的胡须,连血带肉地种在地上,血流了满地。种在地上的胡须经风一吹,变成一种红绿相间的不认识的草。
  
  渔哥赶忙上前阻止,说:“老人家,您这是干什么?”
  
  老者抬头,脸上的胡须已经不见了,变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少年郎笑了,说:“这草叫龙须草,把这草加在缆绳里,缆绳就不会断了。”说完,少年郎一抖衣袖,龙须草随风而长,很快长满了开龙沟。
  
  渔哥还没醒过神来,少年郎已然踪迹不见。
  
  渔哥试着把这种草编到缆绳里,果然格外结实,闯远海也不会断。更神奇的是,所有海怪精灵见到这种缆绳,都远远地躲开了。
  
  有一天,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巡游东海,见辽河口龙气升腾,非常诧异,便按落云头,化作乞丐来到开龙沟。当他看到那棵大柳树下渔妹坟头长满了密密匝匝的龙须草时,叹了口气,说:“唉,这哪是草啊,分明是九十九根老龙筋啊!”
  
  一旁的村民听到了便说:“老人家,这不是龙筋,这龙须草是一个过路老者的胡须所化。”
  
  铁拐李正色道:“那老者就是小黑龙,他的胡须就是龙筋。龙筋乃龙之本,舍了这九十九根龙筋,小黑龙怕是修行一万年,也修不回来啊!”
  
  村民听了铁拐李的话,明白小黑龙是舍了龙筋回报渔妹他们的救命之恩呢。
  
  为了纪念小黑龙,辽河口人就把龙须草制作的缆绳叫“龙之本”,时间长了,就叫“本”了。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开卷故事]没做对的一道菜
    阿钟大学毕业后,没去找对口的工作,而是用攒的奖学金报了个烹饪班。学烹饪,阿钟是认真的,他像备战高考似的,钻研着各种烹饪教材;也像小学生用描红本练字一樣,照着教学步骤,反复练习基本功。师傅上实践课时,阿钟紧盯着师傅做菜的每个步骤,无论是切食材下刀的角
  • [民间故事]赖子讹钱
    关家村里有个后生名叫关玉来,常常借机讹人钱财,乡邻们恨透了他,干脆叫他赖子。这天,赖子正在村里闲逛,忽然听到大槐树下有人吆喝:“换盘子换碗,换针头线脑啦——”原来是小货郎来了。他心头一喜,走到大槐树下,伸长脖子看起来。那货郎名叫崔大明,就住
  • [幽默故事]邻居刘贵福
    乔迁丽水小区不久,我就发现对门的刘贵福和我一样,也是个宅男。丽水是小城不错的小区,业主多是公务员,白天忙碌着上班,我和刘贵福就显得与众不同。这年头,宅男要有宅的资本。我贷了一笔款,包租个冷库,等海鲜上市时,我雇人加工好冷藏起来。中秋、春节一到,公务
  • [传奇故事]邪恶的猴尿石
    1。这件玉雕是宝贝宿州的城隍庙前,有一个熙熙攘攘的文物市场。在这里,不管是赏瓶字画,还是铜炉古钱,真是要多少有多少。可是这里的所谓文物,大多都是赝品。贾三今年40岁,长得特像《敌后武工队》里的哈巴狗。他是宿州城有名的古玩虫,趁着全民收藏热,
  • [头条故事]我是你弟弟吗
    林喜远最近有点愁眉不展,母亲老了,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可是又不肯跟他们住在一块儿,宁愿一个人住在老城区的老宅子里。没办法,林喜远只得每天在老宅子和新宅子之间来回奔波,伺候母亲。这段距离相当远,加之工作太忙,时间一长人也渐渐吃不消了。这天,林喜远看到电
  • [中篇故事]骗局
    纵横骗场数十年的老呆有了新计划,他要逼金盆洗手的搭档重入江湖,更要骗得富家女的万贯家产,为了达到目的,骗术高超的他设下了一个惊天——1。两个骗子在爱城有两个骗术极其高明的人,他们是天底下最好的搭档,只要他们联手,没有谁可以从他们的骗局中幸免
  • [幽默故事]能叫的公鸡
    怀海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叫声浑厚嘹亮,怀海引以为豪。这天一早,东邻赵信对怀海说:“你家那只大公鸡呀,叫声可真厉害,打鸣就像喇叭响……”怀海得意地说:“可不,咱庄子里的公鸡,没有一只比得上它。”赵信说:“那你卖给我吧。”怀海一愣:“你想夺人所爱,也把它
  • [幽默故事]列车上
    中秋节前夕,我去北京参加一个座谈会。座谈会结束那天刚好是中秋节,我拒绝了北京朋友的盛情邀请,直奔火车站买了下午的火车票,登上了返回哈尔滨的特快列车。由于是中秋节当天晚上,很多人都提前回家了,车上的乘客不是很多,车厢里很安静,大家都在心里默默思念着家乡和亲人
  • [新传说]凶光
    包进福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子,为人处事一板一眼,而脑瓜里又没啥主見,所以常常惹上些倒霉的事。这天,包进福赶到集市上,左挑右选讨价还价,花两千四百元买下了一头耕牛。这是头四岁口的“大翘角”,身架结实,彪悍健壮,一看就是个干活的好把式。更喜人的是,这头
  • [中篇故事]左脸美丽右脸善良
    1。两个让人难堪的男人程静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到市里一所中学当了美术教师。当教师两年,她除了给学生上课就是独自作画,几乎没与外界交往过。她的生活,闭塞而孤独。市里要办美术节,学校让程静交一幅画到美术节上去参展,周末的时候,程静就一个人背着画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