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情愫
2375
流淌的情愫
前不久,北京一家媒体的记者通过朋友介绍和我联系上,他采访我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在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你是如何用诗的形式来赞美医护人员医德高尚的?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出版了一本诗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竟是赞美医护人员的?
怎么回答他的提问呢?我略一思考,还是实话实说。
平心而论,我不是诗人,也不会写诗,至于那本薄薄的诗集,不过是多首诗歌的汇编而已。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明一下,诗歌里流淌出来的情愫是真实自然的流露,绽放着的是心灵之花。心里滴着的血,身上淌着的汗,眼角流着的泪,还有死亡的魔影,这些都凝练成了小诗的意韵,幻化成了动人心弦的欢乐音符。
抚摸着散发油墨清香的诗集,翻看着目录上的一首首小诗的题目,浏览着一页页的文字,多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可爱。燃上一支香烟,不吸,静观轻烟一缕的曼妙。沏上一杯绿茶,不品,闻着它的淡香品味。我想,这诗就像香烟绿茶一样须慢慢地欣赏品味,其情其景尽在不言中。此时此刻,我不禁嫣然一笑,笑自己孤芳自赏,笑自己痴情太深。在当今的文坛,写得最滥的是诗,最不值钱的也是诗。说的贴切明白一点,世上又有几人在埋头欣赏现代诗呢?年前年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诗词比赛大会,高手如云吟咏的也都是古典诗词歌赋。
如此说来,我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既然没人欣赏,又为何点灯熬油瞎耽误工夫呢?再者说,眼看就到退休的年龄怎么还废寝忘食地折腾开诗了?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往事越数年,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夏日,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我透过风雨吹破的窗洞朝窗外凝望,茅草房外不远处的牛毛山朦胧一片,眼前那棵果实累累的杏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青黄的杏子滚落一地。少年不知愁滋味,看到雨景心血来潮,见到满地黄杏欣喜若狂,不知哪来的一股神劲儿,小诗顺口而出。“电闪伴雷鸣,暴雨追狂风,牛毛长绿山,杏树下黄铜。”
好,一声赞许,几行板书,初一教语文的刘老师将我的这首小诗写在黑板上,他声情并茂的给同学们讲解朗诵,我的心里跟吃了甜杏一样甜滋滋,美悠悠。老师的赞誉,同学们的赞许,让我人生第一次知道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诗是流淌的情愫,诗能引起师生们发自肺腑的强烈共鸣!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十,十而百,初中毕业,一百首诗汇编成册,老师找县文化馆,寄省市报刊,可叹正值文化大革命,这些迸发着青春活力的小诗如泥牛入海难觅踪迹。此后的惹干年,我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多篇,唯独少见诗言志。
诗浆喷发终有日,自然流露寄心声。2014年初冬,自己的身体得了一场大病手术住院。因祸得福,诗又从医院病床上淌出来。为什么说是淌而不是写呢?原因就是死而复生。人这一生有两怕,一是怕死,二是怕人看不起。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放在和平年代的病房里,当着亲人的面写下遗嘱,何人经得起这生离死别?病体躺在手术台上的那一刻,每一个人只要有知觉,求生的欲望肯定强烈。我当时想,明天的太阳可能会看不到了。哎,此生有憾而无悔,那就让我回归自然吧。
近五个小时的手术,我从麻醉中苏醒过来,慢慢睁开双眼,潜意识里知道我又活过来了,泪水悄悄从眼角流下来。谢天谢地谢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此时,一位医生的话语传入我的耳骨“手术成功了。”一瞬间,我头脑特别清晰,灵感的火花在脑海闪亮,对偶佳句喷薄而出。“上身春意盎然鼾声如雷惊恐惧怕心中苦辣酸甜咸;下体秋风萧瑟挥汗如雨锛凿斧锯髋部钉铛杵尅勺。”听到我的吟咏,医生们笑了,纷纷和我握手,表示欣慰和赞同。
四天四夜僵卧病床,疼痛难忍,我咬紧牙关不出声。术后第七天,我终于能拄着拐杖恢复了身体活动,吃饭不用喂,接手能自理,右手又能拿笔写日记了。这时的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感谢的心绪在剧烈波动,感恩的潮水在心中澎湃。谢医生,谢护士,谢他们又让我的生命之火重新燃烧!晨光微露,心潮激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两首小诗跃然纸上。其一,“美丽的鲜花在医院绽放”。其二,“白衣天使之歌——献给骨科的美女护士们”。
在住院的日子里,我得到了医师和护士们的精心医护,其身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呵护和震撼,久埋心中的诗浆开始喷发,形成了一条情感的小溪在流淌。
感恩的潮水澎湃着心胸,流淌的情思潺潺不息。小诗鲜活形象灵动,她从心中流出来,她从病床上淌出来,她从病房里飘出来,潮湿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医护人员的心田,激发了医患人员的强烈共鸣。
出院后,激情燃烧着我的心胸,生活激发我的灵感,大自然的风光焕发我的写作青春,心里流淌出来的情愫化作诗的浪花。我经过精挑细选,把近百首小诗汇编成册寄给北京一家出版社,诗集的名字就叫“绽放的心灵之花”。
诗集出版了,有朋友问我什么是诗?我的理解是,诗是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情愫;诗是从心里迸发出来的强音;诗是人和自然结合孕育出来的爱婴,男儿可爱,女儿漂亮。诗给人真的情感;诗给人善的感悟;诗给人美的享受。
我写小诗抚慰自己,愉悦朋友,与文友分享诗意快乐,坚持不懈,何乐不为。
2015年5月8日写就,
2019年5月8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