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用骨髓来救你

1925

发布:2021-07-12 15:54:03  来自 青春最珍贵 觅知友会员

2017年8月的一天,王睿从乡下度暑假回到城里,一进门就发现妈妈不在家。当时他也没有多想,可是过了一天仍然没有看见妈妈,王睿觉得不太正常,就问爸爸:“妈妈去哪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王睿的再三追问下,满脸愁云的爸爸只得把实情说了出来:“你妈妈生病了,现在住在医院里。”


王睿急了,追问道:“妈妈生了什么病?”


“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爸爸低沉地说。


妈妈,我用骨髓来救你-民间故事

尽管年仅十三岁的王睿还不能完全理解白血病,但还是让他大吃一惊。王睿从电视上和别人的口中听说过白血病,他知道白血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王睿心里非常着急,心里越想越害怕,急着说:“爸爸!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治好妈妈。”


爸爸叹了口气,说:“小睿啊!你妈妈的这个病很难治啊!”


王睿急切地说:“总会有办法的,我们一定能治好妈妈的。”


爸爸沉默了,呆呆的望着窗外!


得知妈妈住院后,王睿差不多每天都会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妈妈。为了鼓励妈妈战胜病魔和逗妈妈开心,王睿想出了一个办法,与妈妈相对而坐,互相用双手掌心对着掌心,不停地来回旋转,每旋转一次,妈妈问一声:“谁来救我?”王睿就回答一次:“儿子来救妈妈!”


一个星期以后,妈妈的病情开始恶化,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得到消息的王睿忍不住哭了,他问爸爸:“爸爸,有什么办法可以救妈妈呀?”


爸爸摸着王睿的头,说:“医生说了,只有移植骨髓干细胞才能救妈妈。但骨髓配对成功的几率太低了,我们找不到与你妈妈配对成功的骨髓干细胞!爸爸已经尝试过了,爸爸血液中的骨髓干细胞和你妈妈的不配对啊!”


王睿脱口而出说:“那就让我去试试!”


爸爸望着王睿说:“你的年龄太小了,怎么能让你去抽骨髓?再说了,能够配对成功的几率太小了。”


王睿一听就急了:“我不管,只要能救妈妈,我就要去试试!”


难得王睿有这份孝心,但他毕竟才十三岁,身体还没有长开,抽骨髓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生长发育,想到这些,爸爸摇着头说:“不行,你年纪太小了!”


“我是妈妈的亲儿子,骨髓干细胞匹配成功的机会要大很多,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试一试,我不能没有妈妈啊……”王睿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爸爸缓了缓口气,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我们先回去好好想一想,明天再决定,好吗?”


晚上,王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想着怎么样才能救妈妈。爸爸也是一整晚睡不着,天一亮,爸爸就来到王睿的房间。王睿第一句话是:“爸爸,我决定去抽骨髓!”


爸爸带着王睿去验血,经过化验,医生告诉他们说,母子两基因的相似度在99%以上,骨髓是完全可以配对的。爸爸兴奋地对王睿说:“小睿啊!你的骨髓和妈妈能够完全匹配,这下你妈妈有救了!”


为了方便提取造血干细胞,需要往王睿的肌肉注射“动员剂”,用来将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中。可是,王睿在第一天打完了“动员剂”后,就出现了过激反应,出现头晕的症状,接着还发高烧,王睿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王睿住院的第六天,到了骨髓移植日。王睿早上六点就起床完成了每日例行的验血。七点,护士给王睿打了最后一次“动员剂”。十点,王睿病床边的细胞分离器开始运转起来。护士把比普通的针头粗很多的采集针头扎进了王睿的双臂和双腿内侧。王睿顿时感觉到钻心的疼痛,不一会儿,王睿的手臂就发麻了,头也有点晕。


抽取骨髓干细胞的过程并不轻松,抽取干细胞,成年人需要三个多小时才能完成,而对于只有十三岁的王睿来说则需要长达六个小时的时间。面对王睿这个懂事的孩子,医生护士非常感动。他们再三叮嘱王睿说:“小朋友,痛了就捏手中的压力球,这样可以减轻一些疼痛。”


不一会儿,骨髓从王睿的一只手臂里抽取出来,通过机器把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骨髓的其他部分再缓缓地从另一条手臂里流进王睿的身体。尽管整个过程非常痛苦,但王睿心里非常高兴。王睿想着只要自己的骨髓能治好妈妈的病,一家人能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所受的痛苦就值得了!


王睿想睡一会儿,以减轻痛苦。但他又不能睡,因为那样的话,血压就会下降,骨髓抽取就会减速,甚至停下来。这样,机器的警报声也会响起,这是在提醒他必须紧捏着压力球。每捏一次,王睿就痛苦不堪。


爸爸从医生护士那里得知,抽取骨髓干细胞的过程十分痛苦,成年人都很难承受,更何况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爸爸守候在王睿身边心情很复杂:看着儿子顽强地与痛苦作斗争,他感到心痛万分;但又为生了这么好的儿子而感到自豪,更为儿子的坚强所感动……


很幸运,骨髓移植手术成功了!经过调养,妈妈的病情渐渐好转。王睿休息了几天也能一如既往地去上学读书了。一家人终于松了口气。


没想到,2018年9月的一天,妈妈觉得有点不大舒服,去医院检查。经过医生的诊断,得知妈妈的旧病复发了。当王睿得知这个消息,果敢地对爸爸说:“爸爸,既然上次我都能救妈妈,那就再抽一次我的骨髓,我要再救妈妈一次!”


王睿这次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10月的一天,王睿坦然地躺在病床上,再一次顺利地配合医生为妈妈捐献了骨髓干细胞,这次手术的效果比上次更好。


妈妈的病治好了,王睿家里又有了欢声笑语。虽然王睿的学习秩序被打乱了,但是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王睿的学习很快就追赶了上来,成绩也越来越好。


【故事完】


小编语:一个十三岁少年两次挽救了身患白血病的母亲直至康复痊愈,既创造了医学奇迹也用爱和孝心谱写出母子最朴素最浓厚的人间真情。小小少年以一颗澄澈晶莹剔透的心无私地回报慈母的恩情,懂得爱和感恩才是生活给予一个人最大的福报和激赏!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本命年
    常言道:本命年是个劫!妈妈是个非常传统的女人。所以提早给我准备了红色的衣裤,包括袜子。据说红色可以避邪。谁知道呢?反正我对这种颜色单一的服饰一点都提不起兴趣
  • 外婆的经历——夜幕
    这是外婆给我讲的自己的亲身经历!绝对!!!!外婆年轻的时候,很穷又有三个孩子:妈妈,姨,舅舅。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外婆每天晚上趁没人就去山里挖野菜,带着
  • 蛇仙
    我心理素质特差,逢考必怕。今年,将面临高考,我怕得夜不能寐。我对妈妈说,如果考不上,我就不活了。妈妈给了我一巴掌说:“我小学都没毕业,不照样活?”我和妈妈相
  • 孩子
    话说有个女孩小时候算命。那个算命对她妈妈说,这孩子一生只有两个小孩,17岁会有第一个。她妈妈有点吃惊,不相信地说17岁的小孩怎么会有孩子,又不是解放前。于是
  • 扮死人
    她从小就喜欢扮死人,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像是少吃了一颗奶糖啦,妈妈不给她买洋娃娃啦,她就会屏住呼吸,直挺挺地倒到地上去,装作自己已经死了,直到奶糖到嘴,娃
  • 孩子
    话说有个女孩小时候算命。那个算命对她妈妈说,这孩子一生只有两个小孩,17岁会有第一个。她妈妈有点吃惊,不相信地说17岁的小孩怎么会有孩子,又不是解放前。于是
  • 镜中鬼
    小丽喜欢照。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她都要照照镜子。小丽的爸爸看到小丽照镜子,就想笑,但是又不好说小丽。小丽的妈妈则笑着说:“瞧啊,咱这女儿,还没长大,就喜欢打
  • 命运的公正之处
    命运总爱跟我开玩笑,可我最终发现,它其实是公正的。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做饭,喜欢写完作业后抢在妈妈面前淘米做饭,尽管妈妈不让,我还是坚持,并且无理
  • 灵异故事:替死人接生
    小茹自小就跟着王婆生活,王婆是村里一个有名的老产婆。那一年王婆帮小茹的妈妈接生小茹,但是出生后不到一年的小茹发现患了中度地中海贫血,也因此而变成中度智障,王
  • 你们结婚,我等你们离婚
    ▲她爱了他七年,等了七年,可他从没回应什么。她累了,放弃了。和一个对她很好的男人结了婚。婚后两个月,她回娘家。她的妈妈把一箱东西交给她。“这是什么。”“是他
  • 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荷城那条衣裳街上,出过几位杰出人物,摆过服装摊的刘思劲就是其中一位。如今他去琼岛闯荡,已有三年没回家了。刘母思儿心切,频频央人代笔修书要儿子回家看看。这天,刘思劲终于抽空回到老家。刘母看到年过三十、略呈富态的儿子,喜极泪涌,抱着儿子的肩头,说:“孩子,你把
  • 请听着我的声音去旅行
    凉志是在夏末的一个午后,收到邮局寄来的盒子的。他的女儿15岁了,吵着要看里面是什么。不过,盒子里的东西,让她大失所望。那是一台很旧的复读机,上面整齐地码着四盒卡式录音带,每一张封面,都有不同的地址。一张白色的卡片,静静地躺着,写着隽秀的笔迹:如果有时
  •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在湖边看见小朱时,她一个人蹲在水边,望着湖水,凝神发呆。她安静、沉溺,似乎在另一个世界9年后,我第一次正视便笺上的笔迹,它是随同小朱的遗书留下来的,原来出自并不太知名歌手李杰的专辑《谁都看见了希望》中的《笑容》,歌词哀婉,旋律却摇滚洒脱,如流浪远行。
  • 在爱里慢慢成长
    那一年她15岁吧,读初三,小小的心里那种极强的自尊与妖娆的青春一样,来得猝不及防。她是个温驯又寡言的女孩子。每天除了学习,几乎不会像其他女孩子一样,爱跟新来的年轻班主任聊天、开玩笑,甚至请他去吃门口小店里的冰淇淋。她看到他被花儿一样缤纷的女孩子簇拥着的时候
  • 妈妈,别为我哭泣
    我们在周日学校的野餐会上切开西瓜,孩子们吃完粉红的西瓜片,用绿色的瓜皮做出咧嘴大笑的表情,滑稽的样子让我忍不住发出阵阵大笑。旁边的一个女人问我:“你看起来如此开心,发生了那么多事之后,你怎么还能这样?”人们一遍一遍地问我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知道我的三个
  • 借钱
    连老汉一辈子在家务农,乞下有二子,老大连民,老二连生。老俩口辛辛苦苦把两儿抓养成人,娶妻荫子。虽住在同院,但已分家另过,兄弟两除连民在外工作,其他五人户口均在农村。前年,国家建设征地,宅房赔偿百十万,按规定,户口在农村的每人赔偿12万元。连老汉给连民
  • 最后的礼物
    真的很快,一眨眼,老爸走了一年。三百多天,一切历历在目,真的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我记得,最后一次跟他聊天,他躺在病床上,胸腔积水,呼吸困难,问他:“等病好了你想去哪儿啊?”他说:“回家。”最后还是没能回家,从医院直接去的殡仪馆。火化的时候我也没敢去,怕
  • 租房
    从滨海城市来到这座滨江城市,谷满仓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租房。对于租房,谷满仓毫无经验可言。从老家远赴那座滨海城市,谷满仓是到远房亲戚家开的一家玩具企业打工,先是做保安,后来做销售,提供吃住,自然不用自个儿去租房。到滨海城市前几年,谷满仓还曾到过另一座城
  • 职场方糖主义
    三年前,大学毕业的我到一家软件公司应聘,职位是前台。好多朋友不解,在学校里一向成绩优异、事事领先的我,怎么会甘心做前台这样平庸的工作?其实我早就听人说过,要想在公司里干好,从前台做起是最明智的选择,前台虽小,学问大着呢。虽说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前台的工
  • 唐伯虎巧对来客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自幼机敏活泼,勤奋好学,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而且掌握了作诗属(zhǔ)对的技巧。他虽然年少,但在家乡吴县一带却颇有名气。一次,客人来访,父亲拿出甜瓜和炒豆来招待,他侍立一旁。来客见他年幼乖巧,很是喜欢,又早听说他小小年纪便能舞文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