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北辰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红桥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足球迷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塔罗牌占卜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河西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和平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滨海新区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宝坻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西青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传闻逸事]要命的剽窃

2461

发布:2021-08-24 18:35:53  来自 清风竹间行 觅知友会员

江宁城外有个长安村,据说是盛唐诗人王昌龄的故乡,村里文风昌盛,几乎代代都有通过科考入仕做官的。

        到了明朝末年,村里出了个叫“王秦关”的人,自打识字起就整天埋在书堆里,15岁中了秀才,乡人都说这神童前途无量。

        然而世事莫测,王秦关年年赶考年年落空,一直考到45岁,却连个举人也没考中。

  眼见年近半百,王秦关为科考拖累得家徒四壁,只好忍痛放弃学业,另寻出路,为一家人挣口饭吃。

        可他除了读书,再无一技之长,凭什么挣钱?思来想去,自己有一肚子墨水,何不著书立说,卖文养家?于是他决定为老祖宗王昌龄写一本传。王秦关从小就对王昌龄顶礼膜拜,名字也是入学以后自己取的,暗含了王昌龄《出塞》诗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之首尾两字。平时读书,只要碰到有关王昌龄的资料,不管出自正史野史,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他都随手记录下来,所以为王昌龄立传对他来说,应该不是太难的事。

  果然,王秦关很快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状态,不管室内饥寒交迫,更不管窗外春秋更迭,呕心沥血,历时三载,硬是拿出了一部洋洋十万言的书稿。

  然而光有书稿还不行,还要把它送到坊间印刷,成书上市卖了才能换来银子,王秦关家里早已一贫如洗,哪来这么多银子?这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谁?本家京官王加爵。

  王加爵与王秦关曾在一个书馆读书。王秦关赶考年年落空的时候,王加爵的科考之路却异常顺利,中了秀才中举人,中了举人中进士,中了进士之后就被留在了翰林院。即便后来满人入主中原,他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依然在翰林院供职。眼下,王加爵正回乡省亲,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和他说说?想到这里,王秦关携了书稿就去登门求援。

  但是王秦关有所不知,王加爵向来从骨子里看不起他,认为他是死读书的呆子,所以当王秦关憋红着脸说明来意之后,他根本不相信王秦关能承担得起这样的大作来,鼻子里“哼”了一声,话中有话地说:“为老祖宗立传,可是慎之又慎的事啊!”

  王秦关连连点头:“所以才恳请大哥拨冗一阅。如果大哥认为小弟考证有据,写之有理,就请为小弟的拙作作个序,并请族中赞助一些银两,尽早付梓面市。谁都知道,大哥在老族长面前说话是有分量的……”

  王加爵一听,忍不住鼻子里又“哼”了一声,心说:你这呆子倒挺会拨拉算盘,又想名利双收,又舍不得花银子,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吗?于是,他敷衍着对王秦关说:“你把书稿留下,我看看再说吧。”

  然而,王加爵一打开这部书稿,就再也放不下了。他没有想到王秦关的笔头还真有些功夫,写王昌龄一生的行迹脉络清楚,写王昌龄与朋友的交往活灵活现。赞叹之余,王加爵当即决定把书稿带回北京,立即付梓上市。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年。

  王秦关天天抬着头盼啊盼,可是盼了一年也不见王加爵那里有什么动静。正心急如焚的时候,王加爵回来了,不过不是专门为这本书来,而是因为族里要重修家谱,他这个京官是被老族长特地请回来商讨家谱重修大计的。

  商讨会开始前,王加爵给在座的每一位送了一本新书《王昌龄年谱》,嘴里还连连说着:“请指教!请指教!”正在这时,王秦关来了。王秦关在族里好歹也算是个落第秀才,老族长认为他抄抄写写还不错,可以为重修家谱出些力,就把他也请了来。王加爵没料到王秦关也会来,愣了愣,脸上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王秦关起初还没在意,忽然瞥到别人手里正在翻看的新书,凑上去一看,竟然就是自己的心血之作,印制装帧十分考究。新书终于出来了?他激动万分,正要朝王加爵磕头谢恩,却突然从旁边一位族人刚合上的书皮封面上发现,署名处竟印着“王加爵”三个字。啊?这家伙居然把自己的心血之作窃了去?王秦关顿时怒火攻心,冲上去一把扯住王加爵的衣服,要他说个明白。

  参与家谱重修的都是族里的头面人物,他们怎么能容忍一个落第秀才在祠堂里撒泼,对京官如此粗暴无礼?于是根本不由他分说,老族长就把他赶出了祠堂,并宣布从此不得再参与重修家谱之事。可怜王秦关有冤无处诉,出了祠堂就吐血,回家后一病不起。

  眼见王秦关被赶出了祠堂,为了永绝后患,王加爵故意对老族长说:“这样的败类,辱没了先人,也辱没了全族,留他何用?依我看,不如把他清出家族,还族里一个清白!”以王加爵的地位,他在族里说话自然是一言九鼎,于是趁着重修家谱的时机,王秦关就被永远开除出了这个王氏家族。

  时间又过去了半年,王加爵剽窃王秦关而来的《王昌龄年谱》,终于被送到了大清皇帝顺治的手中。不过,这可不是他要去邀功请赏,而是有人要借此弹劾他。他们说王加爵居心叵测,居然明目张胆地要反清复明,证据就是印在《王昌龄年谱》上的那首《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们说,秦朝、汉朝都是汉人统治的盛世,秦始皇、汉武帝更是汉人皇帝的佼佼者,而“胡”指的是胡人,当然也包括满人,是自古以来中原汉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王加爵在清朝开国之初就为王昌龄这个边塞诗人写传,又把这首诗印在醒目位置,其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怀念汉家天下,号召汉人****满清统治—“不教胡马度阴山”。

  顺治皇帝对此自然是龙颜大怒,挥笔就写下“灭九族、斩立决”的御批,拿王加爵的脑袋开了清初文字狱的先河。王加爵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剽窃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事已至此,也只有引颈受戮了。

  受命执行灭族任务的满人官员,带兵包围长安村之后就把老族长带到祠堂,逼他按《家谱》上的人挨个点名,点一个杀一个。

        杀到最后,村里只剩下王秦关一家了,因为当年重修家谱的时候被开除,所以家谱上根本没有他的名字。

        王秦关因祸得福,一家人的性命就此保住。

        那满人官员看看空空荡荡的村子,又看看村外大片的土地,想了想,竟信口将病恹恹的王秦关委任为长安村的村长,让他招募流民,管理耕作,负责为朝廷完粮纳税。王秦关死里逃生,终身不敢再提自己《王昌龄年谱》书稿被剽窃之事,一心一意打理土地,最终富甲一方……(故事会在线阅读)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传闻逸事]鸽哨传奇
    奇人嘉庆年间,京城有个叫福铎的八旗子弟,为了玩鸽子,几乎散尽家财。不过,他也玩出了水平,尤其在鸽哨方面,造诣无人能及。前些日子,福铎费了好大的劲,买到了一对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幽默故事]谁是老公的情人
    马丽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她听说老公找了情人。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那女的究竟是谁,谁也没说清。马丽就把传闻中的三个女人请到家里搓麻将。这天晚上,三个女人如约
  • 小鬼阿獠
    (一)十五年前的冬季,我去九江的姑婆家做客,姑婆住在西苑。那时西苑还是一片老房子,巷陌深深,地上铺着石板,斜挑檐的人家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旧的铜镜。我姑婆
  • 死在坑里的女人
    李富贵40岁了,穷的要命,父母已经去世,他因为穷的吱吱叫,一直没能娶上个媳妇,自己守着一亩半薄田过日子。哥哥结婚以后住了父母的房子,他只好住在村尾的一个破房
  • [传闻轶事]吃馒头
    初招伙计安宜城内有个富商,人称李大东家。他名下有两大产业,其分号遍布全城,一是当铺,二是粮庄。李大东家手腕毒辣铁石心肠,在当铺经营上是锱铢必较,落井下石;在
  •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这句话:原谅生活的不完美
    01一个读者说,她办公室有个大姐,人挺好,就是有个毛病:每天午睡很久,还鼾声如雷,特别影响别人。虽然大姐屡次表达歉意,但读者还是不爽,每天一听大姐打鼾,就烦
  • [传闻轶事]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
  • [民间故事]草姑烧肉
    明朝崇祯年间,天福县有位县太爷叫周德年。这天,他的那颗“火牙”又痛了起来。这颗牙奇怪得很,平时好好的,一碰上什么烦心事,就疼得要命,事越大,牙就越疼。周老爷
  • 和老万相爱的那个夏天
    认识老万相当富有戏剧性。那年夏天刚来这座城市工作不久,休息日去居住在这里的表姐家做客,表姐的双胞胎儿子非常淘,在楼上拍球、骑车、大喊大闹,表姐见自己的管束一点也不起作用时,压低了声音说:“如果再不听话,我就让老万过来收拾你们。”两个八岁的男孩相续噤了声。我
  • 死亡预言
    罗伯茨是镇上的塔罗牌算命师,他算出自己这几天会有血光之灾,于是在门外张贴了一张告示:本人最近一周内会死于意外,即日起不再接待任何顾客,望谅解!告示很快传遍全镇。凯维尔的妻子温莎看着丈夫,问:“你说,罗伯茨没亲没顾,如果我们帮他料理后事,他那些财富?”
  • 妻子当了女秘书
    自从妻子当了厂长秘书以后,罗阳心里一直堵得慌,因为社会上关于厂长与女秘书之间的风流韵事传得太多而且妻子又是长得那样小鸟依人,以前下班回家都是她烧饭做菜管孩子,现在却倒过来了,他倒成了“马大嫂”。这且不说,她还常在家里人等她回来吃晚饭时,挂一个电话回来,而
  • [中篇故事]古塔盗影
    1。夜探古塔清嘉庆年间,河东一带发生地震,一时间天下大乱,一些心术不正的“地老鼠”趁乱活跃起来,黑五就是其中的一个。这黑五阅历多、见识广、手段高,江湖上还流传他盗墓不过五的说法,就是盗再大再难的墓,也不超过五夜。如今世事艰难,黑五做梦都想干
  • [幽默故事]鬼房出租
    李才在百货市场租了一间门面房,经营广告材料。由于李才脾气好、会经营,所以生意很是红火。这天,李才接到房东老张的电话:“小李啊,生意忙吧?”李才忙诉苦:“今年全世界经济危机,生意不好干啊!”老张说:“不要哭穷,谁不知道你很发财啊!对了,你看今
  • [幽默故事]最高的稿费
    一帮同学相聚在一家五星级大酒店里,几十年没见了,分外亲热。酒喝到一半,有个叫赵楠的同学先吹开了:“兄弟我是个作家,靠稿费养家。”有人便问:“老同学,你一年的稿费收入不错吧?”赵楠得意地说:“我主要给大刊物写稿,也就千字千元吧!”这时,有人把
  • [中篇故事]不义之财
    1。巧遇美女青山是一个小装修队的头头。十年前,他从家乡带了几个小兄弟来到城里搞装修,经过这些年打拼,虽然还没有混出个公司名头,但由于他们干活认真、开价公道,凭着客户间的口口相传,倒也不缺活干。这一天,青山带着兄弟们正给一家客户做收尾时,手机
  • [新传说]陪你重走青春路
    最近,大学刚毕业的李东急需一笔钱,因为他接到消息,当初资助他上大学的人家遭遇了不幸,叔叔出了车祸,阿姨患了重病住院。李东想趁此机会,好好回报一下恩人,可是自己眼下工作还没着落,手里哪有钱呢?后来,李东找了份晚上替班开出租车的活儿。这活儿虽然辛苦,但
  • [新传说]算错命
    娄江村有俩名人,一个是娄铁嘴,一个是娄娃子。娄铁嘴六岁时,一个算命先生路过,对他“一见倾心”,认为他是个学算命的奇才,不惜冒险,将他拐跑,一去就是三十五年。那一天,娄铁嘴终于回到了村里,开了家相面算命馆,很快便声名远扬。而那娄娃子呢,却是个头顶生疮
  • [海外故事]珍妮太太的旅行
    生日礼物在加拿大的西北地区有个约克小镇,这里环境优美,四面高山环绕,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小镇静静淌过。小河边有座木头房子,房子的主人叫珍妮,是个五十多岁的妇人,独自一人生活在这里。这天珍妮太太一早就忙碌起来:她修剪了门口的草坪,把家里打扫得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