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婚庆庆典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毕业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江夏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冷兵器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装备论坛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网商联盟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货币战争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聚焦热点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江汉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信封上的大头菜

2416

代写是个老行当,多在邮局附近出摊。少时,一两家;多时,十多家。


这个行当无需太多东西,一张桌,一沓纸,一支笔足矣。讲究的代写人,会使专用笺纸,且以毛笔书之。但多数代写者只用钢笔,纸也就地取材,机关、企业、学校的稿纸都有人用。


代写多是代人写信,偶尔也代写诉状、遗嘱、传记、家史。代人写信并不复杂,顾客口述大概内容,代写人书之。也有代写回信的,不识字的人拿来收到的信,请代写人读信,然后将回信的大致内容告知代写人。


信封上的大头菜

代写冯不是最早的代写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加入队伍。选择代写,并不是因为他已从工厂病退,而是另有他因。


代写冯秉持着自己的原则,每写完一封信,就忘掉内容,在写信的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顾客的想法。加之其价格在同行中最低,所以找他代写的人特多。


与别人不同的是,当有人往台湾寄信时,代写冯写信封前,都会与顾客商议,“同志,请允许我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多数顾客不会拒绝,或者说并不在意,因为别说他画个标志,就是涂满信封,邮资也不变。


代写摊的标志是个大头菜,下面写有“大头菜·冯”。后来为提高效率,代写冯刻了枚章,上置大头菜图案,下刻文字,极易辨识。


解放前,淮城有不少人在南京加入国民党,蒋介石兵败台湾前,有很多淮城籍的国民党军官回乡将亲友带走。所以后来,淮城往台湾寄的信,往往比寄往周边的信还多。


代写冯清楚地记得,他六岁时,哥哥十岁,身为国民党军官的舅舅回乡省亲,在冯家小酌,代写冯和哥哥在院里玩耍,哥俩路过堂屋时,舅舅立即召唤哥哥。谁也没想到,饭毕,哥哥即被带走。从此,一条海峡分隔开哥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掀起寻亲潮。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即便哥哥记得旧址,信也会被打回。而哥哥的地址,代写冯更是一无所知。


令哥俩终身难忘的或许只有大头菜,因为他们小时候,家里有个腌制老卤大头菜的作坊。当年,站在巷口,就能闻到大头菜那极为特殊的香气。


那些年,因为贫困,大头菜被广泛食用。虽然条件艰苦,但淮城人一直乐观,他们尝试着“细做”大头菜,且将腌制大头菜的卤留下来,像传家宝一样传下去,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卤仍在缸里。用老卤腌制大头菜成了当地的习俗。


旧时岁月,老卤大头菜不仅让单调的饮食多了些滋味,还给困窘的生活提了鲜。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老卤大头菜并没消失,它成了淮城人的情结。再后来,它在外地也红火起来。淮城存民谚日,“大头菜不是菜,出门人得外带。”淮剧《补缸调》更为直白,“河北闻名大头菜,招来宁沪大客商。肩挑车运到码头,货到南边用船装。远销南京和上海,还有扬州和镇江。河北地方腌切户,家家都有腌菜缸。”


《补缸调》里的河北,即河下古镇北边的河北村。代写冯家正住在河北村,当年,哥俩餐餐都离不开自家的大头菜。


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一个冬日,梁二拿来台湾亲戚的回信,代写冯照例读给梁二听,除了梁家的信,还有张宣纸,几列隽秀的毛笔字,上书──近日,几位淮城籍友人相聚,席间,谈及家乡的大头菜,梁君便拿出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信封背面钤着大头菜的印。梁君说淮城有个代写摊,所代写的来台的信皆有此印。“大头菜·冯”,代写摊莫非恰是吾弟所设吧,今借梁君的信,附上通联。含泪盼复。


代写冯热泪盈眶,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笨方法竟能找到哥哥。代写冯替梁二写完信,即给哥哥写信,一口气写了十多页。自此,哥俩频繁通信。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哥哥回乡,五十年了,哥俩终于重聚家乡。代写冯做了很多家乡菜,还特意放了碟老卤大头菜。令代写冯意想不到的是,哥哥从包里拿出一个从未开封的小坛。这是当年离淮时,母亲塞给他的。


哥俩夹起大头菜,老泪纵横。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婆婆鼓励老公出轨当我面夸赞第三者
    因为每次我跟丈夫有所争执,婆婆都会参与,好像我在欺负他的儿子,有时候我在想,我们夫妻之间的问题让我们自己来解决就好了,您就别瞎掺和了。可是,每次争吵,婆婆都来数落我一顿,说都是我的错,不知道体谅他的儿子,他儿子赚钱养家,而我还跟他吵个不停,说我不知好歹,每
  • 幽灵航班
    一、被诅咒的航班警长鲍尔似乎天生就拥有洞察他人情绪的技能。即便对方是优秀的演员,他也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最的情感。所以当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在冰冷的海水里深情告白时,鲍尔根本无法和其他观众一样感动落泪。因为杰克演员流露出的厌恶和忍耐,阻止了鲍尔融入这个凄
  • 刘罗锅吟诗
    据说,刘罗锅刚当上宰相时,朝中大臣多有不满,尤其是另一位宰相和珅,有好几次,他都当着朝中的大臣说:“刘墉为相,本中堂不理解,他要文才没文才,要长相没长相,而且他还是一个汉人……”“他虽然是汉人,可他却是太后的干儿子。”接了和珅的话,有大臣也直言不讳。同时他
  • 鲁班借龙宫
    鲁班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能工巧匠。有一次,他为了建造一座壮观漂亮的房屋,听从弟子的意见,去向东海龙王借一座宫殿来作模样。鲁班水遁到东海龙宫,向海龙王说明借官殿的来意。海龙王赞赏鲁班的好手艺,答应把龙宫借给他三天,日子一到就得归还,一个时辰也不能拖延。这座宫殿庄
  • 齐白石三遇画神
    齐白石20多岁后才开始画画,原来当木匠,可是画了十几年,到了40岁的时候,还是没有画出名堂来。先后拜教过的几个画师,见他虽然有恒心,只是太过笨钝,不是块料儿,大多都放弃了他。他呢,倒是没灰心,继续画,画了还上街上卖,当然很少有人买。这天他又坐在街上卖画,快
  • 骆驼山的传说
    在苇子峪镇北14华里的地方,有一座形如骆驼的山丘叫骆驼山。在骆驼山的“驼峰”后面有一条小土岭叫土门岭。提起这土门岭,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一带的山都是大堡村一个叫尚怀仁的财主家的。这尚怀仁,为富不仁,整天想怎么才能挣到钱。对穷人又狠又刻薄。人们
  • 落榜秀才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穷秀才叫路兴,自幼父母双亡。他白天下地干活维持生活,晚上点灯学习。由于他聪明好学成为当地有名的才子。这年赶上大考,他变卖了家产做路费来到京城参加科考。由于当时朝廷腐败,科考制度不严,行贿受贿严重,尽管他满腹经纶仍然名落孙山。他没脸,也没有路费回乡
  • 秀才郝梦溪写匾
    清朝末年,吉林的扶余五家站镇出了一个秀才,姓郝,名梦溪。他文才出众,写得一手好字,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书法家。当时,扶余这个地方叫新城府。这一年,新知府上任,一心想写一块匾,悬在衙门口,显摆显摆威风。可找谁写呢?知府当时就想到了郝梦溪。堂堂的知府大人,怎么能放
  • 傻柱子接媳妇
    很久以前张家村老张家有一个傻子人们都叫他傻柱子。傻柱子娶了一个漂亮媳妇刘氏。由于他傻,只知道傻干活,日子过得很累。结婚一年后,刘氏生了一个胖小子。有了孩子,生活就更困难了。柳家村的财主柳仁要给孩子雇个奶妈,找到村里的李媒婆让她给找个合适的人。李媒婆来到张家
  • 真武大帝成仙
    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修仙圣地,可是真武大帝却不是出生在这里,而是出生在天的西头,大海的那边。原来那里有一个美丽的净乐国,国王清廉,善胜皇后善良,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太太平平。那一天,善胜皇后正在御花园里观景,忽见青天闪开一个门,众位仙人捧出红红的太阳朝下一扔,
  • 张秀才和狐狸精
    从前有位张秀才,父母早死,靠嫂子抚养成人。那年,他到外地去读经馆,被一个美貌女子迷住了。这女子总是子时来,卯时走;不说自己的姓名,也不告诉她住的地方。弄得张秀才恍恍惚惚,心神不定。一天夜晚,卯时刚交,女子就要走。张秀才死死拉住,说:“今天不把实情告诉我,就
  • 小媳妇惩色狼
    从前,河北沧州有个张家庄,庄里有个张员外,这人没别的本事,只靠着祖辈留下的家财吃喝嫖赌,十几年下来,家里的银子和田产其实已经让他折腾得差不多了,只剩下28间大瓦房还撑着张家在村里的气派。这天,张员外在外面混了一天,快傍黑时才慢慢朝家走,快到张家庄时,他突然
  • 柳二舍智斗官绅
    传说明朝时,惠北某村有一个名叫柳二舍的秀才,为人豪爽正直,又喜打抱不平,那些倚势凌人、仗富欺穷的事,他最是深恶痛绝。这天,柳二舍前往丈人刘安庆家中拜寿。酒宴后,一个叫张龙图的举人,轻摇着手中的玉坠绢扇,嘻皮笑脸地对柳二舍说道:“听说你有点小聪明,爱替穷小子
  • 林半仙看手相
    这一日,白云山脚下来了位老人,自称林半仙。这位老人长得仙风道骨,广州府方圆十几里的百姓听说此人,都来看热闹,有人找他看手相,非常精准,几天之后,来求看手相的人越来越多。林半仙相手有个怪癖,从不看对方的真手,只需让对方双掌涂墨把掌纹印在白纸上即可,相完后把结
  • 杨昌新巧戏县太爷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山西临汾县翟村有一文人名曰杨昌新。此人博学多才为人正直,常叹世道黑暗官场昏庸。当时地方恶霸勾结官府祸害百姓,受害者到县衙告状反遭毒打,甚至坐牢。杨昌新常常到为穷人打抱不平,并揭露官场黑暗。每任县官最怕杨昌新到公堂为民申冤,失了面子、丢了官
  • 狗头帽的由来
    清朝末年,宁波小江一带有一户姓李的人家,父母早已过世,留下桂根、桂生兄弟俩。不久,兄弟俩先后成家。弟弟桂生生了两个儿子,非常开心。可不久自己却得病死了。哥哥桂根快近六十,还不得一子半女。桂根和娘子商量,想把侄子过继来当儿子。第二天,夫妻俩吃过早饭,就兴冲冲
  • 少年郎妙联中进士
    宋朝时期,苏州地界出了个神童,叫刘逸少。刘逸少5岁时,拜潘阆为师。潘阆为宋初有名的隐士、诗人,众人赞其“文辞精敏,老成有体”。5年之后,潘阆渐觉学生刘逸少才思敏捷、聪颖过人。那年春天,师生闲聊,潘阆不经意间问学生:“日后作何思想?”刘逸少恭敬有加,朗声回答
  • 一夜诱惑,生死相依的爱恋竟不堪一击
    校园里的爱情,往往像一场焰火,因为纯净,显得格外灿烂迷人。也因为纯净,往往经不起诱惑、距离和世俗的折磨。年轻时经历过的那场焰火一样的爱情,仿佛就在眼前。1995年高考失利,我拒绝了老师和父母要我复读的建议,收拾好简单行李,带上北京一所不出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仇人作证
    矿井下发生人命关天的意外,作证的却是自己的仇人,他会说出什么来?张大铲在煤矿当运料工,每天的工作就是从地面把坑木运到井下。这工作应该是两人一组的,但大铲为人霸道,没人愿意和他搭伙,于是他仗着自己身体强壮,一个人干俩人的活,乐得挣双份钱。这天,大铲临上班前在
  •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
    直到五十年代初,我的老家枫杨树一带还铺满了南方少见的罂粟花地。春天的时候,河两岸的原野被猩红色大肆入侵,层层叠叠,气韵非凡,如一片莽莽苍苍的红波浪鼓荡着偏僻的乡村,鼓荡着我的乡亲们生生死死呼出的血腥气息。我的幺叔还在乡下,都说他像一条野狗神出鬼没于老家的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