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宝山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广告设计分享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大学生活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和平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中国名酒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家居装修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静安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越野e族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中医食疗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传闻逸事]举人经商

2333

巧卖干柴
  
  清朝嘉庆年间,皖北有个举子叫于树青。这年他进京赶考却名落孙山,最后连返乡的盘缠也凑不齐了,无奈之下只好寄居在齐化门旁的葫芦庙里,每天为僧人们抄写经书换碗饭吃。
  
  一个初春傍晚,有个游方僧,自称法号道空,想到庙里投宿。可葫芦庙本就僧多粥少,方丈老大不高兴,一个劲把他往外面赶。于树青见这道空年近八旬,衣着破烂袈裟,头戴济公帽,颤巍巍拄着根拐杖,极是可怜,便走过来代他向方丈求情,情愿自己每天为寺庙多抄一卷经文,好说歹说,终于将道空留了下来。
  
  从此道空对于树青满心感激,常来同他攀谈,两人极是投缘。得知于树青没有盘缠回乡,道空劝道:“人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你考不中进士,可以做生意赚路费嘛。”于树青愁叹道:“我一介书生,哪儿是做生意的材料。况且囊中羞涩,全部家当也不出十两银子。”
  
  道空想了想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住的这座破庙里,便有一个发财的宝地——老衲看这庙后的菜地足足有十来亩,你不妨包下来……”
  
  没等道空说完,于树青便连连摇头:“这块菜地全是贫瘠的粘土,不长菜苗,倒疯长野树条。庙里的种菜和尚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连买菜种子的钱都收不回来……”道空呵呵一笑:“老衲何曾让你种菜?老衲也算是个‘老北京’了,让你种什么你就种什么,准没有错。”
  
  于树青见道空一脸真诚,还真动了心:道空没理由骗自己的,不妨放手一搏。当下他便来到前堂找到老方丈,要求包下这片菜地。老方丈求之不得,便一手接银子,一手在契书上签字画押。
  
  春暖花开,正是耕田种地的好时候。于树青问道空种什么,道空笑道:“你不是说这块地疯长野树条吗?咱们就插树条子。”当下两人砍来随处可见的柳树枝、榆树根、野荆棘,见缝插针,全移栽到了葫芦庙里的菜园里。这年夏天,雨水格外足,野树条可着劲地长,入秋后便长成了胳膊粗的树棵子。道空又叫于树青砍下树棵子,晒干后码成堆,枝枝叉叉地堆得好像座小山包。
  
  这下,庙里的和尚们终于明白道空和于树青两人要干啥了——入冬后要把这些树棵子当干柴卖呢!可在北京城,家家户户烧炕取暖向来用的都是西山炭民挑进城来的煤块和木炭,这些不赶火又起烟的干柴,白给都没人要。怕是于树青这个穷举人穷疯了,也亏得道空这歪嘴和尚还自称是“老北京”。
  
  听着和尚们的讥笑,于树青心头忐忑不安,道空却气定神闲。过了霜降,皇城北京突然天气转寒,鹅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奇冷无比,更要命的是九门提督忽然下了一道紧急禁门令:严禁西山炭民入京。
  
  这是为啥?大伙儿打听了半天,才知道原来九门提督府侦知一条绝密消息,一直活跃在西山炭民中的天理会教徒要趁炭民入京的机会二打紫禁城——八年前他们就曾在皇城根下起事造反,差点攻下了紫禁城呢。
  
  这下可好,京城炭柴奇贵,价码成倍上涨,往年根本没人看上眼的干柴也成了香饽饽,于树青的那堆干柴不到半月便全卖光了,直看得葫芦庙里的僧人们羡慕不已。于树青心中也连连称奇,一个劲问道空如何能料事如神。道空一笑,痛痛快快地揭了底……
  
  原来,初春的时候,京城上空就响雷不断,这可是罕见的天象。不久,一条谣谚在百姓中流传:开春打雷,遍地反贼,雪花一飘,改天换地。这不是鼓动人们造反吗?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传闻逸事]鸽哨传奇
    奇人嘉庆年间,京城有个叫福铎的八旗子弟,为了玩鸽子,几乎散尽家财。不过,他也玩出了水平,尤其在鸽哨方面,造诣无人能及。前些日子,福铎费了好大的劲,买到了一对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幽默故事]谁是老公的情人
    马丽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她听说老公找了情人。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那女的究竟是谁,谁也没说清。马丽就把传闻中的三个女人请到家里搓麻将。这天晚上,三个女人如约
  • [幽默故事]饿死也不跟你学推荐
    魏冬下岗后一直找不到事做。现在用人单位门槛高得很,像他这种双无人员(既没学历又没技术)根本没人要。魏冬想自己创业,可是具体干什么他心里没谱儿。魏冬决定去找他
  • 山村蟒祸
    1、飞来横财张大力是靠山寨里的第一号富人,他富起来不靠务农也不靠经商,而是靠着父辈留给他的一手打猎手艺。最近几年,国家不让打猎了,村里的人都把打猎工具上交了
  • 小鬼阿獠
    (一)十五年前的冬季,我去九江的姑婆家做客,姑婆住在西苑。那时西苑还是一片老房子,巷陌深深,地上铺着石板,斜挑檐的人家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旧的铜镜。我姑婆
  • [传闻轶事]吃馒头
    初招伙计安宜城内有个富商,人称李大东家。他名下有两大产业,其分号遍布全城,一是当铺,二是粮庄。李大东家手腕毒辣铁石心肠,在当铺经营上是锱铢必较,落井下石;在
  • [传闻轶事]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
  • [传闻轶事]斗锅伙
    讨份子旧天津那会儿,有一种人惹不起,那就是锅伙。锅伙是嘛?就是丐帮,头儿叫团头,谁要是惹了他,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天津南市属三不管地区,有三条街是团头陈三爷
  • [新传说]忘不了您的刀疤脸
    柳水清刚进家门,妻子杨新竹就催着他赶紧去洗澡,柳水清是县水利局副局长,去乡下搞调研搞了半个多月,他一看时间,正好是晚上七点整,这是他必看的新闻联播节目,他要等看完新闻联播再洗澡。柳水清看着看着,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接着他赶紧关闭电视机,拽起杨新竹就
  • [海外故事]小小的手
    这天,餐厅里来了个钢琴演奏家,那双手是如此灵巧,在键盘上不停地飞舞,用餐的客人们都沉醉在美妙的旋律之中。演奏家是个美丽优雅的女士,一首曲子弹完,大家都鼓起掌来。下了台,一位懂行的乐迷凑上前去,赞叹道:“您的演出堪称完美!这么出色的演奏,我愿
  • [新传说]泣血的红灯笼
    墩子跟着城里一个姓孙的老板打工。这天,墩子找到孙老板:“孙总,咱们公司还缺人吗?我一个本家二叔想来打工。”孙老板开的是家政公司,平时最缺的就是人手,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来上班。孙老板问墩子:“你二叔会干啥?厨师?保安?司机?”墩子的脸有些发红:“这
  • [传闻逸事]恶战摩天岭
    清军大举入关后,新皇帝下令拆毁前朝名将岳飞的庙宇神像,还传下密诏:查找岳家后人,格杀勿论!密诏最后传到了一个叫张翼的营千总手里。话说这张翼是明末降将。清兵攻占中原时,他死守城池两个月,弹尽粮绝,为免城中数万百姓惨死,不得已才开城投降。清廷念
  • [民间故事]做贼也有职业病
    一、巧拿飞鸽刘乾隆年间,京城有个铁帽子亲王爷,王府中聘了个护院的戈什(护卫)头儿,姓董,五十来岁了,人称董二爷。这董二爷武艺高强,心思慎密,带着戈什们尽职尽责,偌大王府极少失盗。尤为难得的是,董二爷心存仁善,发觉“高飞绺子”(翻墙贼)潜入王府之后,
  • [东方夜谈]土地神的烦恼
    老莫是灵村的土地神,土地神虽说也是神仙,但在神仙中级别太低,充其量只能算是神仙中的“村官”。最近,老莫却发现自己连村官都不如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天清晨,老莫和土地婆还在睡梦中,忽然听见土地庙外有人在吵闹。老莫睁眼一看,是村里的王大贵夫妻俩,这夫
  • [民间故事]除夕来客
    民国二十八年,日照县西北有一座大山叫奎山,山中有个小村叫靠山屯,村里只有十来户人家。有一个村民名叫王六根,平日里靠几亩薄地种些玉米、红薯度日。农闲季节,他就会扛上一杆传了三代的土铳,上山去打猎。奎山里边动物不多,只有些狐狸、狗獾、野兔之类的小动物,王六根的
  • [幽默故事]福利来了
    新来的乡长一上任,就发现有三个工作人员一直不来上班。乡长决定亲自打电话催促。第一个人叫张迟,乡长打电话过去问:“张迟,你为啥不上班?”只听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柔弱的声音:“对不起,你所拨打的是空号。”乡长对秘书说:“明明是男人装出来的声音,这张
  • [幽默故事]老局长要发挥余热
    李瑞局长要退休了,可他觉得自个年富力强,应该继续为人民服务。接替他的是马副局长,马副局是李瑞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干部,很听李瑞的话。所以,李瑞轻而易举就被局里返聘了。返聘后,李瑞对外称调研员,主要负责接待工作,为马局长分担接待任务。这
  • [小小说]守护亲情
    约翰和杰克是一对父子,他们生活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子里,相依为命。杰克是个傻小子,村里有人笑话约翰养了个傻儿子,但约翰却非常宠爱他的傻儿子。其实,杰克也不是真的傻。一次,在美术课上,杰克画了一幅有关森林的画,老师对杰克的作品啧啧称赞,就连那些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