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避讳
2248
古人的避讳
陈宣章
避讳起源于何时?学术界认为起源于西周。史料记载,春秋时已有鲁国大夫关于“取名六忌”。《礼记》:“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但是,战国时避讳尚未形成制度,避讳也不严格。秦汉的大一统政局,皇权至高无上,百姓不能随便称呼君王名字;封建家庭不能轻易书写尊长名字。这种想方设法避开的做法,称为“避讳”。《礼记•曲礼上》:“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秦汉以后,避讳被明文写进法律。“唐律”规定,直呼皇帝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轻则遭谴,重则罹祸,乃至灭家灭族。例如: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眼。无意犯讳就要受剁腿、破肚、拉肋、锯颈等酷刑。太医令程延配药时,被问及所需人参的质地和多少,程延答:“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因“不具”犯大讳,苻生勃然大怒,先将程延的双眼凿出,再将他杀死。
从先秦到清末,避讳源远流长,花样百出。不仅给后人读史制造种种麻烦、误会,也闹出很多笑话。例如:秦始皇嬴政讳“正”,一律改为“端”:正月叫“端月”;琅琊台石刻不用正平法度、正直效忠,而是“端平法度”、“端直效忠”。又如:汉高祖刘邦讳“邦”,故改“邦”为“国”,于是,“相邦”就改为“相国”;汉文帝刘恒讳“恒”故改“恒娥”为“嫦娥”;汉景帝刘启讳“启”,于是,“启封”就改为“开封”;汉武帝刘彻讳“彻”,故改“彻”为“通”。《史记》等古书,否定词常用“弗”,如:“弗能禁也。”汉昭帝刘弗陵登基后,都改成“不”。汉光武帝刘秀讳“秀”,故改“秀”为“茂”;汉明帝刘庄讳“庄”, 庄子改为“严子”,庄周改为“严周”,楚庄王改为“楚严王”。
晋文帝司马昭讳“昭”,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杜甫《咏怀古迹》诗句生长明妃尚有村”; 宋•王安石有《明妃曲》诗;故改“蔡昭姬”为“蔡文姬”。唐高宗李治讳“治”,故改“治”为“理。唐太宗李世民,柳宗元《封建论》国民的“民”字以“人”代之;观世音菩萨改为“观音菩萨”。封建朝廷掌管户口、财赋的官署,三国至隋朝称为度支、左民、右民、民部,因讳“李世民”,李治改称“户部”,应用直至清朝末年。清•康熙讳“玄”,故李世民弟弟李玄霸改为“李元霸”。
清朝皇帝如果有兄弟,他们的名都要改,例如:雍正帝胤祯继位,他的兄弟“胤*”都改成“允*”:允禔、允礽、允祉、允禩、允禟、允䄉、允祥、允禵等等。 ( : )
封建社会,朝廷诸臣、地方长官的大名也得避讳,不能直呼其名,也不能提及同音字。例如:五代时期的冯道,后唐、后晋时任宰相,讳“道”。有一次,他命门客讲《道德经》,只能把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念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古代家庭避讳长辈称谓。例如:南朝范晔讳父名“泰”,推辞太子詹事官职,因“太”与“泰”同音。宋•刘温叟讳父名“岳”,终身不听音乐(与“岳”同音),也从不去三山五岳游玩。唐•李贺,讳父名“晋(肃)”,与李贺争名者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与“晋”同音)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林黛玉讳母名“敏”,改“密”。
古代元宵大放花灯,以示歌舞升平。有常州太守田登,讳“登”、“ 灯”,将元宵告示写成“本州照例放火三天”。于是就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传说有个贾良臣,严格要求家人避讳“良臣”。其儿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读成“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有个私塾生,讳父名“谷”,改读“爹”,把《管子•牧民》“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读成“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爹也”;把刘禹锡《上杜司徒书》“百谷之仰膏雨”读成“百爹之仰膏雨”。同窗听了,取笑他:“你一会儿‘五爹’,一会儿‘百爹’,到底有多少个爹啊?”
唐武宗李炎,凡遇到有两个火字相重的“炎”字,都要避讳,另选其它字来代替。于是出现以“谭”代“谈”的现象,以至后来“谈”和“谭”就相通了。此说质疑:1.《庄子•则阳》:“夫子何不谭我于王。”2.《管子》:“不称而祀谭,次祖。犯诅渝盟,伤言。”3.西晋•陈寿《三国志》:“此老生之常谭。”
袁世凯称帝后,吃元宵改称为“吃汤圆”,因为元宵音同“袁消”。所以,古人避讳三原则:“为王者讳,为贤者讳,为长者讳”,是是非不分。
值得表彰的是:有的皇帝通情达理,继位后自己改名,方便百姓。例如:嘉庆帝永琰继位后改名“颙琰”。否则,书法字帖都是“永”字。道光帝绵宁继位后改名“旻宁”,否则这个常用字“绵”怎么办?
还有一个问题,大多数避讳不是皇帝自己琢磨出来的,而是下面的人使然。201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