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简报的日子
2212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原襄樊铁路分局枝城桥工段党委办公室助勤时,就开始编印《枝桥简报》,一干就是8年多,那段青葱岁月至今难忘。
众所周知,简报是用以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沟通情况、传递信息、指导工作的一种专用文体。而我段编发的简报,内容更多,版面更活,深受职工喜爱。简报主要以信息、消息、通讯和简讯等题材为主,有时还包括工作交流、领导讲话、情况反映等内容。简报一般每周出刊一至两期,有时会更多。每期的篇幅可长可短,少则三到五页,多则十几页,以综合简报为主,专期简报为辅,如遇重要期刊,还附有《编者按》或《编后》等。
据说,这份简报创刊于上世纪80年代初,我接手时已有10年时间。当年,我在办公室助勤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编简报。刚开始,因初次接触摸头不是脑,照葫芦画瓢也不行,每次都是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地编。每次编完后,除办公室主任审稿外,时任段党委书记张礼勇还从头至尾耐心地帮助修改。我每次拿到修改得面目全非的简报时,心里既感动又无比惭愧。而张书记从来不责怪和批评我,越是这样越觉得难为情。每次回想,都心存感激。
正当我编出点自信时,张书记调走了,特别不舍。半年后,我在王德仁书记手下被提拔为宣传干事,编简报更是成了分内一项重要工作。那时,王书记也像张书记一样手把手地教我,特别幸运遇到好领导。王书记上任不久,他亲笔题写了《枝桥简报》报头。尽管他没工作两年调走后就换成了杨斌书记,但是一直沿用这个报头,直到2005年段被撤销。
编过简报的人都知道,一期简报的出炉,必须经过组稿、编稿、审稿、校对、打印、装订、分发等诸多环节。在编辑过程中,我经常遇到三难:一是缺稿源要自己写;二是稿件多难取舍;三是排队打印难得等。为简报的事儿,没少给打字员们说好话。然而,简报编得最快的是转发领导讲话;最高兴的事是编发的简报得到大家的认可。
每期简报都要印刷几十份上百份,分别上报分局机关和下发到机关股室、领工区(车间)及工区(班组)。而最脏最累的是手工单面油印简报,每次都累得腰酸背痛,手上、衣服上都是黑黢黢的,有时脸上也有,常被人笑。因办公室事多,大多是独自完成油印和装订及分发工作。这种简陋、落后的办公条件持续了好多年。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记忆中,杨书记对简报关注度极高。他要求,凡是段里重大活动,编发简报不能过夜,加班便是常态。另外,段还将简报纳入政治学习内容之一,每月的学习安排都附在简报后面。一份小小的简报,却是段党委的喉舌,倾注了历任段领导和同仁们的心血和汗水,它为全段的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从事宣传干事(助理)7年多,一直负责编印简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编发了300多期,还有一部分是同事编的。可以说,简报陪伴着我一路成长。至今,我仍保存着几期渐渐泛黄的简报。更值得庆幸的是,《枝桥简报》(总第343期)的图片被永久收藏在段史陈列馆里。
自1997年我任办公室主任以来,基本结束编简报的历史,虽然编稿人成了审稿人,但是仍有亲密接触。
回顾8年多的编简报经历,感慨良多,难以忘怀。一开始,都是手写稿,人工印,特费劲。到了90年代末,随着条件的改善,改用电脑打印,效率高,又轻松。回想当年,特别感谢简报对我的折磨,正是有了这段经历,才帮助我不断提高了编辑水平和写作能力,磨炼了意志,增添了自信,为搞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2年4月,我离开办公室,由当初的简报编辑(审稿)人变成了投稿人,虽然角色又一次转换,但是对简报的那份喜爱依然没变。每当看到熟悉的简报时都很亲切,尤其对采用的稿件更是爱不释手。
2005年4月,原枝城桥工段与荆门工务段两段合并为荆门桥工段后,《枝桥简报》退出了历史舞台,改为《荆桥信息》。随着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荆桥信息》越办越好。
2009年底,新一届段领导班子更加重视宣传工作,于是,停办《荆桥信息》,于2010年1月1日创刊发行了第一期《荆桥报》(内部刊物)。此报为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出版。再次回到办公室的我,在8个月时间里,有幸与党群办同仁一道,共办了169期《荆桥报》。然而,编简报、信息与办报纸不能相提并论,这是时代的进步。说实话,办报纸虽然辛苦,但远好于办简报的日子。
2017年7月,单位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荆桥人》,又取代了报纸,这是时代的产物。平台所发布的新闻信息、工作动态等,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即刻一网打尽。
如今是智能手机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广泛,包围着人们的视线,荆桥段的年轻一代对单位过去办简报(信息)的事情大多闻所未闻,但作为亲身经历的我来说,对简报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它虽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历史不会忘记。
(作者:钱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