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第一超模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电影票房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影视人物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手表维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美丽说时尚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电商经验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盆景养技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人力资源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体育快报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民间故事]厨斗

3327

发布:2021-11-16 08:04:05  来自 我叫叶良辰 觅知友会员

1
  
  清朝乾隆年间,黄淮府古砀县有两家饭店特别有名,一个是城东汪家“醉仙楼”,一个是城西刘家“会客居”。两家饭店生意十分兴隆,掌柜都是大厨出身,所做的菜各有特色,因此名气不相上下。为了争得“第一”,两家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可暗地里却不停争斗,怎奈两人水平在伯仲之间,几年来谁也无法超越对方。
  
  这年元宵节刚过,县太爷就召集全城有名气的饭店掌柜,宣布三日之后,在县衙门外举办一次厨艺大赛,所有飯店都可派大厨参赛,获胜的饭店不仅能获得县太爷亲笔题写的“首屈一指”的匾额,还可以得到二百两银子的奖金。
  
  奖金虽少,可名声事大,“醉仙楼”掌柜汪春平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争得“第一”。他偷偷瞥了一眼“会客居”掌柜刘天领,只见他双手紧握,咬牙抿嘴,做全力一搏状。看来,这场厨艺大赛,肯定是一场激烈地角逐。
  
  举办厨艺大赛,在古砀县可是破天荒的事。自消息从县太爷口中传出后,很快便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从县衙回到家后,汪春平就犯了愁。如果此次大赛,他不幸败北的话,那“醉仙楼”名声就会一落千丈,达官贵人们吃饭,谁愿意去“第二”的饭店呢?如何才能赢下“会客居”的刘天领呢?如果单从厨艺上看,想赢他还真不容易。刘天领这个人他了解,性格跟他一样,争强好胜,且厨艺精湛,做的各种特色菜,味道都不比他的差。为了“醉仙楼”的招牌,汪春平决定舍下尊严和脸面,找县太爷通融通融。
  
  赛事由县衙操办,评委当然由县太爷指定,如果县太爷说谁的厨艺好,评委们谁还不跟着奉承?既然两人厨艺不相上下,那菜味的高下就由评委说了算。普通老百姓如果有人不服,就是尝了菜也分不出高低,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就能赢得比赛。有了第一的金字招牌,损失的银子很快就能补上来。
  
  这两天,汪春平一边练习厨艺,一边筹集银两。待一切准备停当,比赛前的那天晚上,他怀揣着一千两的银票去了县太爷的官邸。
  
  县太爷听了汪春平的来意,面色一沉,直言不讳地说道:“王掌柜,你这是什么意思?公然行贿父母官,如果本官上报朝廷,你能担当的起吗?本官说过,厨艺大赛,凭本事获胜,公平、合理。你这样做,坏了规矩,即使胜了,也胜之不武,传扬出去,让老百姓怎么看?赶紧收回你的银票。今日之事,就当本官什么都没看到,回去好好准备明日的比赛吧。”
  
  县太爷一番义正辞严的训斥,让汪春平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不等县太爷送客,他急忙起身告辞。一路上,汪春平思绪翻腾,不少人说县太爷是贪官,他现在说什么也不信。
  
  到家后,汪春平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县太爷如此清正廉明,送钱的事会不会影响明日的比赛呢?
  
  2
  
  汪春平一夜没睡好。第二天起床,满脸都是倦意,匆匆吃过早饭,他便带着厨具出发了。根据比赛规则,第一天比两样——菜和汤,食材和配料全部由县衙提供。
  
  赛场设在衙门外,一字摆开了几口大锅。虽为时尚早,但场地旁早已人山人海。看热闹的百姓分成两半,一半支持汪家,一半支持刘家。别的饭店自知不是对手,也没人跟着凑热闹。
  
  时辰到了,县太爷宣读了比赛规则:“今日赛程,上下午各一场,上午做菜,下午炖汤。汤和菜都是本地特色风味,每种做一道。至于做什么菜和汤,须在本官处随机抽取,抽到什么做什么,每人抽一次。评委五人,支持者多的为胜。”
  
  菜由汪春平先抽,他忐忑不安走上前台。因为昨晚之事,心中发虚,可箭在弦上,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应战了。菜名出来了,是“奶汁肥王鱼”。肥王鱼又名淮王鱼,是淮河名产,这道菜是淮南王刘安的最爱,也是徽菜中一道名菜。这菜达官贵人喜欢吃,汪春平常做,他略微松了口气。
  
  选鱼、备料、生火、炖煮,汪春平一气呵成。“奶汁肥王鱼”要想做好,除了配料之外,还要注意两点:一是鱼要欢蹦乱跳,二是炖煮火候。汪春平收敛心神,按部就班地专心做菜。一个时辰后,刘天领竟举手示意,说菜已经做好了。汪春平心中暗喜,这菜主要靠文火慢炖,刘天领竟急于求成,味道定会大打折扣。
  
  半个时辰后,汪春平呈上菜肴。五位评委品尝后,一致认为刘天领的“奶汁肥王鱼”更胜一筹。汪春平不服,亲自品尝后,不由得大惊失色。刘天领的鱼肉肥嫩细腻,味道极鲜,醇香无比,况且汤浓似奶,色泽鲜亮,的确比他高出一截。
  
  汪春平懵了,知道今日比赛很难取胜了。做“奶汁肥王鱼”,他并没出什么差错,刘天领为什么能做得更好呢?正疑惑时,刘天领走过来,抱拳道:“汪掌柜,多蒙承让,才让小弟胜了一局!”汪春平抑制住心中的慌乱,小声问道:“刘兄,你这菜里用了什么法宝?能否让在下败得心服口服?”
  
  刘天领并没隐瞒,如实说出了原因。鱼肉鲜嫩醇香,是因为菜里点了几滴上等好酒,至于熬的时间短,那是因为比赛用的是新锅,自然是比平时快了些。汪春平听后,方才明白,自己败在了墨守成规上。
  
  下午的汤赛,刘天领抽到的是“中和汤”。此汤是徽菜名汤,主要原料是豆腐、虾米和香菇。虽然汪春平烧过好多次,可这次因为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汤烧得一点也不顺手。熬汤要用文火慢炖,汪春平几次出神,差点把汤熬过了。
  
  两人的汤烧好了,呈上去之后,汪春平自认必败无疑。可不知什么原因,刘天领烧的汤竟比他更差,比分变成了一比一,汪春平侥幸逃过一劫。
  
  最后一项比赛是做“白肉片”,各自在家做好后,第二天巳时带到衙门,由评委最后决出胜负。
  
  3
  
  回家后,汪春平身心俱疲。虽然嘴里不说,可他心里明白,第二场比赛是刘天领有意让他。可不管刘天领有什么目的,他也不管了,做好“白肉片”是当务之急。这“白肉片”乃是京菜中的一道名菜,汪春平虽不常做,可做法他是知道的。
  
  吃过晚饭,汪春平马不停蹄,精选上等五花肉二斤,备好料后,就开始做“白肉片”,这次无论输赢,定要竭尽全力。正文火炖肉时,家丁来报,门外有人求见,说他有办法让“白肉片”做得更好吃。
  
  来人是京城的一名厨子,现在县城一家饭店做大厨,曾亲眼见过京城大厨做“白肉片”,因敬仰汪春平,特来相助。汪春平感激备至,按照此人的方法,精选一只活猪,杀了之后整个放进大锅里煮,因为这样做出来的“白肉片”才更好吃。
  
  汪春平半信半疑。待两种方法做出来的“白肉片”一对比,煮全猪做出来的“白肉片”,配上调好的酱后,果然比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烂可口的传统风味更好吃。
  
  第二天比赛,刘天领用的还是老方法,汪春平靠煮全猪的方法胜了他,不仅获得匾额和奖金,还得到一个光荣的任务。三天后,皇上宠臣福康安去徽州,途经古砀县,因此人最爱吃“白肉片”,就由他来烹饪。
  
  汪春平获胜,吃饭的人云集“醉仙楼”,一时间人满为患。汪春平感念刘天领的恩情,早已没了当初争强好胜的想法,不仅没说刘天领的坏话,还推荐坐不下的客人去城西“会客居”吃饭。
  
  三天后的上午,汪春平早早来到接待点。他听说福康安这个人爱耍威风,對“白肉片”的味道特别计较,如果不合他胃口,大厨轻者治罪,重者杀头,因此丝毫不敢大意。
  
  一切准备停当后,汪春平带着几个厨子耐心等待这福康安的到来。接到福康安到来的消息后,他计算好最佳时间,便开始煮肉、调酱。
  
  午时,肉锅中要加硝时,汪春平怎么也找不到准备好的硝了。没有硝,肉煮不烂,“白肉片”肯定不好吃,按照上菜时间,再去找硝已经没有可能。汪春平面如土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乱转。
  
  危急时刻,一个人突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我有办法!”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他就一步跨上锅台,松开裤带,撒了一泡尿。汪春平看到此人举动,浑身筛糠般地缓缓倒在地上。
  
  那人走过来,扶起汪春平,摘掉胡须,理理头发,安慰道:“汪兄,莫怕,硝的问题解决了。有人想暗算你,他的阴谋不会得逞的。”汪春平缓过神来,眼前之人竟是刘天领,他刚才化了装,自己只顾着煮肉,没认出来。
  
  尿中含硝,汪春平知道,可福康安如若知道了真相,后果不堪设想,可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白肉片”按时端上去了,汪春平胆战心惊地等待结果。饭后,福康安传下话来,说“白肉片”味道甚好,赏下“绝佳厨艺”匾额一块。
  
  事后,汪春平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厨艺大赛,其实就是县太爷设置的一个圈套。不论哪家抢得第一,都会被安排接待福康安,他从中做手脚,让人扮成厨子偷走硝,然后借刀杀人,饭店自然就落到他手里。好在县太爷有个贪杯的小舅子,喝醉了就胡言乱语。刘天领虽说知道县太爷耍阴谋,但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于是心生一计,故意输给汪春平,还让“会客居”中京城来的厨子去帮忙。直到“白肉片”出锅时找不到硝,他才明白县太爷诡计,于是急中生智,向肉锅里撒了泡尿。
  
  汪春平心有余悸地说道:“你就不怕假厨子告密吗?”刘天领呵呵一笑说:“福康安吃了掺尿的白肉片,即使县太爷知道,他怕福康安怪罪,也不敢声张。”
  
  汪春平为答谢救命之恩,亲手把福康安赏赐的匾额挂在“会客居”门口。从此两家再也不去争什么第一。县太爷有把柄在汪刘两家手中,也不敢再打饭店的主意了。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新传说]微信群
    吕亚萍是微信迷,微信群就有几十个,一刷就欲罢不能。这天一早,吕亚萍准备送女儿紫涵去幼儿园。检查女儿指甲时,她突然发现女儿手背上有几道深深的抓痕。她这才想起昨晚女儿带着哭腔说,让妈妈看看小手。当时她急着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就随口支开了女儿:“乖,妈妈正
  • [新传说]神秘的插花人
    郑静刚到兴业房地产开发公司上班的时候,十分惊异地感觉公司那位年轻老总的长相,和她记忆中的某个男人很相似,不过老板的名字和那个男人不同。在欢迎新员工的大会上见到她时,他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郑静记忆中的那个男人,穷困潦倒,一脸落魄,怎么可能是一家公司的老总?
  • [传闻轶事]天下第一驴
    张二愣有一头大黑驴,他把这头驴当作宝贝,从不让它离开自己的视线,闲暇时,他就骑着驴乱逛。这头驴是张二愣他爹临死前留下的。张二愣他爹是驯驴高手,把这头驴调教得一点脾气没有。张二愣从小脑袋不太好使,娘又死得早,爹临死前不放心,再三关照张二愣,这头驴不一
  • [幽默故事]富豪量体温
    有个富豪生病住院了,他在医院里生活得像皇帝,对待医护人员就像对待自己的员工一样,整天吆五喝六的,整個医院里没有一个人喜欢他。一天,护士长来到富豪的病床前,说:“请配合一下,要量一下你的体温。”富豪嫌麻烦,不客气地对护士长说:“每天都是量体温
  • [民间故事]李莲英中计
    1。鞋底掌嘴结下梁子光绪年间,京城有一个名叫王奇的人,他习武多年,练就了一身好本事。为了养家,他在街上摆擂。他站立在地,双脚分开,运足内力,撩着衣服让人用拳头打肚皮,谁能让他的脚移动分毫,便赔人百倍的“打银”。几年来,挑战者无数,却无一人挑战成功,
  • [新传说]范爷的小九九
    1。刺儿头从卫生学校毕业,阿拉应聘到福利院做了一名护士,没想到上班第一天就遇到个刺儿头。早上阿拉刚换完工作服,班长黄阿姨就带她去看6号房间的范爷爷,他这两天感冒了,需要特殊照顾。进了房间,只见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手上正挂着吊
  • [小小说]不得不防
    贾县长是个狂热的书法爱好者,没事就爱写两笔,还是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这一带城乡,随处可见贾县长的题字。最近,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某家单位的贾县长题字被弄花了,恰好贾县长前来视察工作,看见自己的题字被弄花了,脸立时拉下来了,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 [民间故事]山寨危急
    明朝时,皖西猪头尖上啸聚了一伙强人,打家劫舍,无恶不作。这伙强人中有个前不久刚入伙的,叫张忠,他手脚功夫了得,为人机灵,喜欢四下走动。大当家的“知人善任”,给了他一个“走动”的职位,专门从城里采购盐巴、布匹、药品等山寨的必需品。这天,张忠挑着从县城
  • [新传说]最丢人的事
    这天,四个老同学聚餐,推杯换盏,大家都有些兴奋。趁着酒劲儿,有人提议,每个人都说一件自己人生经历里最丢人的事,说不出来,罚酒三杯。这时大家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再来三杯,可不是好玩的。为了避免被罚,大家纷纷绞尽脑汁,搜寻记忆中最不愿提及的那件事。老班长
  • [传闻轶事]蛇神
    李仲宁是村里的捕蛇高手,捕来的蛇大都卖给附近郎中,作为药用,其中又以当地名医刘郎中买得最多。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友。这天,李仲宁在山上捕到一条大白蛇,这消息很快轰动了全村。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热闹,李仲宁说这蛇是他从山顶的白龙庙里捕来的。他进庙时,那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