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代理加盟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阎良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深空探索者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盆景养技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河北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银河情报局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设备租赁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科技斑马线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心理话题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安于途中

3114

    从起点到,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

    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水流入海;

    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

    自从起点以后,生命就是总是在途中。在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情愿与不情愿,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的或未知的终点。

    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总有日落,有起点当有终点,这很自然。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也都难逃此劫。

    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要有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成了漫长的,总是在途中成了生命最大的煎熬和。

    然而抵达真的那么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真的那么吗?等待或许会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真的就只有无奈吗?

    水气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具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通常就是死亡。

    即使水气是因为空气的抵达而成为彩虹,即使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它们的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为虹和化蛹为蝶的。是过程成就了它们最终的美。

    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就是生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确实就是一个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或者说是无数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寓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但是生活,我们往往是在度过,而将最美好的寄予终极。仿佛最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我们对此的风景因此常常忽视,并于生活总是在别处。

    每一个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一个地方而赶一段路程。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凋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一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品质愿望的生命,有可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

    因为生活并不是总是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生命的途中才成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

    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经历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这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
(文/连玉基)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阿P故事]阿P当市长
    阿P投资煤矿发了家,摇身一变,成了县城里数得着的富人。有了钱,阿P也想享受一下生活,于是和小兰报名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夫妻俩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旅程。这天,旅游团来到一个法属群岛,导游告诉大家,这个岛上的阿桑蓝市因为财政赤字,出台了一项规定,只要交十万元
  • [情节故事]讹的就是你
    郭大爷是小区的清洁工,这天在清理积雪时,他用铁锹拍死了一只老鼠。这老鼠腿上还绑着根红布条,郭大爷也没在意,把死老鼠铲进装雪的小推车里,继续干活。第二天一早,郭大爷刚到物业办公室拿工具,崔经理就来问他:“老郭,昨天你在七号楼干活,是不是打死了一只老鼠
  • [中篇故事]关东茶王
    1。第一次斗茶上个世纪30年代初,奉天市北市场有一家时利和茶庄,老板叫谢连升。谢连升出身茶商世家,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他爷爷的爷爷就在北市场卖茶叶,传到谢连升这一代,在奉天城大大小小上百家茶庄中,时利和茶庄已经名列前茅了。谢连升不是那种安于现
  • [小小说]狼性训练
    狼心齐,吃饱肚皮;人心齐,泰山能移!狼性团队最终爆发出的能量让老板大跌眼镜……刘炳发是一家私人企业的小老板,为了节约用人成本,他雇用的人,大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或是街头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流浪人员。事实上,这些员工远没有刘炳发想象的那么好
  • [传闻轶事]射王弩
    南北朝时期,柔然汗国日渐强大,成为雄踞北方的一个大国。这一年,老可汗病逝,其子豆伦即位。豆伦年少,国相铎铎辅政。然而在这表面的稳定下,高成王却在秘密策划谋反。高成王是豆伦的亲叔叔,天生神力,尤善骑射,双臂膂力过人,能拉开强弓硬弩。不过他脾气暴躁,目
  • [幽默故事]嫂子开门
    惯偷华术天生一个小白脸,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华术每次行动之前,都要对下手的对象进行详细的踩点,从对方的活动规律中寻找出最佳作案时机,加上他那非常灵活的脑袋瓜子,出道以来,他还从没有失过手呢。
  • [海外故事]在娘肚里哭的孩子
    在印度北方一个名叫巴雷利的小镇上,有一个医生叫桑塔拉姆。十年前,他在垃圾堆旁边发现一个肮脏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已经失去了知觉,桑塔拉姆便把她背到自己的诊所里救治。等小女孩儿醒来后,他才发现,小女孩儿是个疯子,她时哭时笑,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叫什
  • [传奇故事]杀九砣
    在河北与山西交界,高高的山峰上住着一伙强盗,时常在山下的村庄抢粮、抢钱、抢家畜,最不能容忍的,是抢人。在上下村里,都住着他们的眼线,谁家过红白喜事随时报信。响马头目带着他的手下到主人家,要当主客,百姓们谁敢吭声?响马们杀人不眨眼,大刀随身带着。过完红事,走
  • [传奇故事]脱裤侠妓
    民国初年,下川东的万州城有一个仁勇兼备、救人于难的妓女,名叫向兰子。此人脱裤行侠的故事至今流传。向兰子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熟背《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古文诗词。15岁那年,她父亲一个同窗就任四川省财政厅厅长,在大总统黎元洪那里力荐她父亲做了万州
  • [幽默故事]小闹钟
    小林的老婆快生了,这天晚上老婆被推进了产房,小林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他暗自祷告:快点生吧,可别等到下半夜。为啥小林会有这样的想法?原来明天就是清明节,要是过了夜里十二点,孩子就成清明节出生的了,迷信的小林觉得这很不吉利。小林这边越着急,那边
  • [新传说]离娘被
    村里有个习俗:儿子结婚时,都得请人缝制一床离娘被。意思是成了家就得离了娘,靠小夫妻俩自己过活。王师傅年轻时颠沛流离,后来到这儿便落了脚,娶妻生儿。虽是个大男人,但方圆十里,王师傅缝制的离娘被却最受欢迎。不少人慕名而来,只求王师傅为他们的儿子缝制离娘
  • [新传说]夜访农户
    小李在镇政府上班,前阵子下乡时扭伤了脚,休息了大半个月才好。这天刚回单位上班,镇长就对他说:“小李,你总算回来了,全镇就差你还没完成夜访农户的任务。明天,县里要派人来检查我们镇夜访农户的情况,今晚你必须到帮扶的农户家去,记住,一定要拍几张照片。”
  • [幽默故事]鸡爪定律
    大鹏在庭院里散养着几只鸡,其中有一只母鸡特别肥美,性情也很温顺,是儿子小鹏的心头肉,小鹏还给它取名叫“花花”,平时总是抱着一起做功课、一起玩,对它喜欢得不得了。不久后,大鹏一家要外出旅游几天,他们就请邻居帮忙喂鸡,然而邻居很懒,很少去喂鸡。当大鹏他
  • [幽默故事]吃点苦头
    菲菲是个富家女,虽然还是个中学生,却天天穿名牌、化妆,而且隔三差五就要换新的。妈妈心里清楚,再也不能惯菲菲了,可不给菲菲买,她就以辍学要挟。妈妈没了办法,看样子,得让菲菲吃点苦头才行。转眼到了暑假,妈妈安排好生意后,带着菲菲去了乡下外婆家。
  • [幽默故事]乔装打扮
    张大妈原是剧团的化妆师,退休后,她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对此,老伴张大爷是一百个不放心。这天早上,张大妈穿着睡衣下了楼,不到半个钟头,她拎了一袋大米回来,对张大爷说:“今天,大超市里大米特价销售,每人限购五斤。”说完,她就坐到梳妆台前化妆,
  • [幽默故事]老公出差了
    刘强是个赶集会卖日用杂货的,这一天他正准备收摊,有个长相漂亮的年轻女子走了过来,刘强笑着问:“靓妹子,要点啥?”年轻女子没有说话,看了看摊子上的物品,目光落到了一摞青花细瓷碗上,一番讨价还价后,年轻女子买下了十只,但要刘强给送过去。刘强一问地址,正
  • [幽默故事]高跟鞋平底鞋
    王达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发了:名车、豪宅、小三。本来这日子过得挺爽,可这个小三有点麻烦,缠着他要转正。想到创业之初妻子董梅跟着自己那风雨飘摇的难心日子,王达一次次扇着自己的嘴巴,承认自己是缺德了,可只要如花似玉的小三一发嗲,他就把积阴德这事又推迟到了
  • [幽默故事]逼出来的结果
    大王村有个赖皮叫阿三,在村里横行霸道,专门欺负老实巴交的村民。村民王青是个老老实实的养鱼户,阿三就想在他身上捞点便宜。这天,他找到王青说:“我想在你的渔场里当个保安,你看行不行?”王青说:“对不起老弟,我的摊子小,现在还没能力雇工。”
  • [幽默故事]别这么讲究
    这天,大鱼邀请小王到家里吃饭。小王是个很讲究卫生的人,进屋后,他小心翼翼地脱下鞋子,想换上干净的拖鞋。不料大鱼见了,连忙阻止道:“哎呀,来我家就别这么讲究了,直接进来就是!”说着,他一把将小王拉进了屋子。小王十分惊诧。坐下后,大鱼端出果盘,
  • [民间故事]建文帝迷雾
    1。太监失踪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兵变,夺了他侄子建文帝的江山。之后,南京城里展开了一次大清查,皇宫里每个人的身份都要经过反复核实。这可忙坏了锦衣卫统领赵克用,皇宫里太监宫女有好几万,想要统计清楚,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赵克用查来查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