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爹妈年是家

910

发布:2021-11-07 08:22:30  来自 夏末的晨曦 觅知友会员

年是爹妈年是家

王建福

每年过年,我发给同事、亲友的贺年短信,都是自己写的。我一般不转发,觉得转发的总有点不贴切。纵是有些好的短信对某个人或人群合适,也难得去一一对号入座。还是自己写,才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

去年我写的短信,有一句是:年是思念年是情,年是爹妈年是家。这句话,在我是有真实体验的。因为,爹妈都在时,我每年过年是必定要回家的。爹去世后,妈在,我也年年回家过年——不管是在爹妈的老屋,还是在老妈居住的弟弟家。但是,自从老妈去世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回家过年这一说了。

我家汉口的老屋很小,进门一块7、8平米的位置,是客厅兼厨房。后面同样面积的一块,是爹妈的卧室。爬上一段嘎吱作响的木楼梯,楼上十几平方的地方,过去是小弟一家三口的地盘。他们分了房子搬走后,就空了出来。老伴和我相识的第一年,陪我到武汉过年,就住在这个破房子里。那一年工厂分鱼,我们俩在同一个班组,有一条没法分的大鱼,正好就给了我们俩。那是物资何等匮乏的年代!我们俩抬着一条尾巴拖到地上的大鱼进家门,把老爹老妈高兴得合不拢嘴。老妈挽起袖子杀鱼派菜,老爹架起油锅炸丸子炸鱼块,热呼呼的年味儿就升腾起来。穷家破屋也过年,是因为家里有爹妈。

爹妈在,做儿女的就想回家过年,但是不一定都能够回家过年。我家九姊妹多在外地,不是公事繁忙,便是受儿女家事拖累,很少一起回家过年。九姊妹一个不少地围着爹妈过个年,是不敢想象的奢望。1986年春节,在广州美院教书的三哥提议: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九姊妹一个不少地回家,和爹妈一起过一个团圆年。怕大家经济上有困难,三哥表示所有公共费用都由他承担。三哥的诚意感动了大家,那一年,我们九姊妹真的都回到了爹妈的身边。最远的二哥,是年三十晚上带着孩子们从贵州赶回汉口的——他们一到家就开始吃年夜饭。看着年饭桌上满堂儿女,老爹老妈脸上的那个陶醉,令我至今难忘!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是多大的一个家呀!我到现在都不能相信,那年夜饭我是如何做出来的?!老少三代40多口人,家里只摆得下一张桌子。于是楼上的地板也成了桌面。孩子们上不了桌子,就沿着楼梯一直坐上去,每个人拿一双筷子,一盘菜从一楼传到二楼,盘子就见底了。我和老婆两人下厨,从晚上7点忙到9点,才把大家的肚子喂饱!

年初三,我们一家46号人(还有几个在外地加班的孩子没有回来呢!)到中山大道品芳照相馆照全家福,把照相馆吓了一跳!他们派出了最好的师傅来招呼我们,并额外加送了一些服务和照片。师傅说:你们可以把照片给《长江日报》,这可是个少有的大家庭!这是我家九姊妹唯一一次团聚在爹妈身边。

1991年4月30号,父亲突发脑溢血,一句话都没有留给我们就匆匆离世。92年春节,按武汉的传统是父亲的清香年,我们一家回汉口过年,把暂住小弟家的母亲接回老屋,挂了父亲的遗像,烧了三天清香。以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回老屋过年。我们随着母亲走:她老人家在哪里过年,哪里就是我们这个小家的家,一直到95年母亲去世。

母亲去世后,我们一家三口基本是在黄石过年。节日期间,也在亲友之间走动,有时候也在姐姐或弟弟家住上两天,但年三十是一定在自己的小家过,不会到别处去的。这种感觉是说不清楚的。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是自己的家,说话、做事都没有遮拦也没有忌讳。母亲一走,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就知道这是弟弟家,那是姐姐家,反正不是自己家了。记得母亲的清香年,我们在弟弟家过。我老伴找不到自己的钱包了——那里面有过年的全部费用和下个月的生活费用!我们俩自然是非常着急,但是又怕引起误解而不敢声张。直到第二天,我家弟妹打扫清洁,在沙发缝里翻出了钱包,说:“姐,这钱包是你的吧?”我和老伴才长出了一口气!其实姐姐弟弟们还是那样热情相待,而我们在无形之中却生出很多客气,觉得自己是客人了。那种感觉,真的是很奇怪!

儿子结婚后,过年就热闹一些了。尤其是孙子出世,更是给这个家增添了无穷乐趣。本来对他们来讲,爷爷家和外公家都是家,在哪边过年都无所谓。但是对我来讲,他们是应该在我这里过年才对的。即使要到外公家去过年,也得先在我这里吃罢年饭再走。因为,现在,我就是他们的年,我就是他们的家。

我就是年了,就有了许多过去得不到的体验,就可以揣摩到为什么爹妈是儿女的年了。一般情况下,家里办年,爹妈是主力军。采买年货,洒扫庭除,烧茶做饭,都是爹妈。所谓“水往下流”。孩子们在外面忙,当爹妈的,就愿意让忙了一年的孩子们回家好好休息,好好享受。吃的玩的用的,都是尽自己所能而倾其所有。这种浓浓的温暖和爱意,是爹妈最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儿女愿意围着爹妈过年。

说我就是家了,是因为我这里有血缘的根基,有家族的传统。从进入腊月开始,什么时候要干什么,给孩子们准备什么特色食物,都是有谱的,都有一套爹妈的爹妈那儿传下来的基因和程序。这种基因和程序的运行,严格区别于别的家庭,携带着孩子们从出生到     成长   所有熟悉的“家”的味道。这种“家”的味道一旦被唤醒,就会在儿女的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驱使着他们象候鸟一样,必须在年三十夜之前奔向父母奔回家。

现在条件好了,“家”的概念已经并不局限于物理意义上的家乡或老屋。我有一个老同事,女儿女婿在北京,儿子媳妇在广州。去年春节,孩子们在海南三亚包下一个别墅,要把三个家庭的爹妈们都接到那里过一个旅游年。老人们不愿意大过年的往外地跑,就对孩子们说:“你们借着过年长假去旅游,挺好。何必非把我们这些老家伙带上?麻烦。”孩子们却说:“没有爹妈在一起,那叫什么过年?!”

爹妈在哪里,年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再野的孩子,到了过年,也会想爹、想妈,想自己那个不论贫富都温暖的家。

(责任编辑:立暖)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悬疑故事]一枚戒指探真凶
    突闻噩耗暑假到了,海涛从县一中刚回到家里,就兴致勃勃地对爹妈说他要到舅舅的林场里去玩几天。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去,就传来了不幸的消息:舅舅从林场回家,不慎失足
  • 舅舅智斗人贩子
    李元家有四口人,爹妈、姐姐和他,他十八岁的时候,姐姐远嫁河南郑州,如今将近两年了,前几天姐姐打来电话,说很快就是他的小外甥生日了,问他能不能来给小外甥过个生
  • [新传说]再打一眼井
    PART.1报恩打井做人得知恩图报,不论现今的社会上有多少千奇百怪的变化,这个做人的道理是世世代代永远不能变的。单说皇天村有个后生仔,名叫曾小山,他从小死了
  • [小小说]智者之死
    很久以前,在一个叫“东岭”的偏僻小山村,有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他们养了一大群鸡,有公鸡,也有母鸡。一天下午,阳光明媚。一只金喙大公鸡带着他的妻子——一只芦花鸡惬意地晒着太阳。这时男主人对女主人说:“今天晚饭不要替我煮了,我去二舅家。”说完,男主人披
  • [小小说]郎朗的人生不可复制
    李福海赴法探亲,却无意中发现,那把对儿子的人生具有非凡意义的特制小提琴,居然被丢弃在杂物间……一、儿子成名了李福海在他老家的县城里是个传说。他本是个乡镇音乐教师,中年丧妻,为了不让儿子李显丰受委屈,终身未再娶。不过这事也有另一个版本,那就是
  • [民间故事]锁魂影
    一、诈死遇救星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孙士举的南方秀才赴京求取功名,连续六年名落孙山。这年的考试结果出来后,得知自己依然榜上无名,他来到江边把身边的行李和书籍、纸张、笔砚一一抛落江中,随后自己也跳进了水里。孙士举一步步向深水区走去,就在江水将要
  • [悬疑故事]双重谋杀
    牛耕野是一家身价过千万的建筑公司老板,他经常开着自己的宝马车载着女秘书梅子四处兜风。梅子名为他的女秘书,实际上已成为他多年的情人。他向梅子许诺,尽快跟结发妻子乐桂芬离婚,然后和她结婚。可乐桂芬也不是省油的灯,她不愿跟牛耕野离婚。因为结婚前他俩曾进行
  • [幽默故事]富贵命
    张扬相亲认识两个女孩,分别叫小丽和小薇。两人的长相和条件不相上下,这让张扬一时难以抉择。张扬只好求助在外地工作的好友李四。李四建议他找个算命的给两人各算一卦,看看她们谁的命好,谁能旺夫。张扬便找到了吴半仙的卦摊。吴半仙先问了小丽的生辰八字,
  • [幽默故事]陌生人的电话
    张生拿到驾照后,就从车市上买回了一辆新车。张生的女朋友见张生买回了新车,第二天就非要张生开车和她一块去商场购物。张生虽然说拿到了驾照,但开车的技术心里还是没有底。但自己正和女朋友热恋中,也不好推辞,所以就答应了。这不,从车库里倒车时一个方向没有打好
  • [新传说]倭瓜和手镯
    本来,倭瓜和手镯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可有一天,它们突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在农村,一到深秋,田头地堰种的老倭瓜就熟了,金黄的、赤红的、黑绿的放进锅里一炖,又面又甜。住在县城的李文才是从农村来的,来到县城还不到五年。他每天早起上山去溜达。山在
  • [幽默故事]我不是贼
    午休时,一群工人在天南海北地吹牛,捷卡静静地听着,不时跟着大伙哄笑。可当他听了托雷特的一番话,却变得紧张兮兮,一下午都心神不定。总算熬到了下班,捷卡没急着回家,直到深夜,他确认完全没人之后,才背起一个简易木梯走出来,悄悄溜到一间房子的窗前。可他刚准
  • [幽默故事]易局长的眼泪
    在群众路线教育查摆问题,开展自我批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易局长面对县电视台现场直播的镜头,敢于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谈得十分深刻。他边说边不停地用手背抹眼睛,特别是说到铺张浪费问题时,他说:“我是农民的后代,在组织精心培养下,才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是走上了领导岗
  • [新传说]城里来了个牧马人
    毕友三曾是边防线上的养马兵。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他受了伤,为不拖累部队,他主动打了退伍报告,回家乡小城自谋生路。出人意料的是,毕友三是带着一匹马回来的,这匹红色的西南马,马蹄坚实、擅跳跃,长于走山路,毕友三给它取名“胭脂虎”。毕友三把楼下的车
  • [幽默故事]虎口夺金
    银星马戏团最近生意清淡,团长老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新节目,叫“虎口夺金”。所谓“虎口夺金”,就是让一只猛虎叼着巧克力,然后由美艳的驯虎女郎,荡着秋千从虎口掠过,用双唇吻住虎嘴,将巧克力“夺走”。由于猫科动物不能吃巧克力,一旦老虎齿间的巧克力受热融
  • [幽默故事]夏日里的“艳遇”
    那天中午在宿舍里吃饭,姐突然打来电话,未闻其语先闻其笑,而且半天也没刹住。“干嘛,吃错药了?”我莫名其妙地问道。“我的乖妹妹,隔壁学校的小覃老师看上你了,说要我帮着追你呢。”谁知,她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回过来。我一听,差点没把嘴里的饭喷
  • [民间故事]一粒纽扣
    发现三姨太红杏出墙后,马老爷碍于脸面不便声张,老谋深算的他想到了一个低调的办法去掉这块心病……1。寻找奸夫“恒升”茶庄的东家马文彰马老爷近日发现三姨太有点不同寻常,要么打扮得花枝招展风摆荷叶似的,一双眼睛更是柔若春水,要么红肿着眼睛好像刚刚
  • [新传说]阿三找情人
    1。酒吧巧遇阿三和几个朋友打牌时,有人说起了一夜情的事,听得他心里直痒痒。心说:我什么时候也要去酒吧里碰碰运气,说不定也能碰上一个风情万种的女郎……想到这,阿三禁不住心里喜滋滋的。这天晚上,阿三趁老婆不在家,偷偷来到了“情缘”酒吧。他一进去
  • 春天的气息
    今天,我骑着我的“蓝豹”(自行车)和爸爸一起去郊外游玩。明媚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风儿刮起了柳条,从脸上抚过,柔柔的,软软的。我顺手拉过一枝柳条,啊,那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已经从枝条里探出了头,看来没几天,它们就会变成柳叶了。我们来到了河边,我把“蓝豹”
  • [中篇故事]夜海黄金鱼
    一条价值百万的大鱼,撞上一叶风雨困阻的孤舟,船上三个各怀心事的男人,心底的波澜比海浪更澎湃……1。鱼生事端罗大力在远洋渔船上当水手,每年大半的时间都在外洋捕捞作业。这次船归母港,他喜滋滋地回到家,却接到个噩耗:几天前,他的父亲罗老憨在海上捕
  • [海外故事]卖报姑娘
    维塔斯住在俄罗斯远东小城拉斯克,是一名无线电专家。这天上午,他正赶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并要在会议上发言。这个季节的拉斯克,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30度了。维塔斯在去参加会议的路上,经过了一家小报亭。他决定买一份报纸,于是叩开了报亭的小窗,里面露出一张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