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天下足球论坛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雅思学习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雨花台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玄武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鼓楼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海亚新军事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浦口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溧水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时间出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清平乐·村居原文翻译赏析

2390

发布:2021-10-23 13:27:03  来自 果味小可爱 觅知友会员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通: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 ,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释

⑴ (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

⑵茅檐:茅屋的屋檐。

⑶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⑷翁媪(ǎo):老翁、老妇。

⑸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⑹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⑺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⑻卧:趴。

鉴赏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 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

作者这首词是从 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 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上片第一、二两 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 《 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 燕子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 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第二 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 楼》“池塘生 ”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 感到亲切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 :“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一些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 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 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 ,才悠然自得其乐。这实际上是从《 ·马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写化出,却比《 》写得更为生动,更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别是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一首《 》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 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 》就是其中之一。

赏析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 ,“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协、 、惬意的老年夫妻的 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 。“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比坐、躺、趴等用的更妙,就更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 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 ,清新悦目的 ,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 、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词 ,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 ,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zhl201609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左宗棠巧用“洋蒋干”平叛
    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征讨阿古柏叛军。左宗棠率八万余大军压进西北,边陲如同地震。感受到这股冲击波的,还有英国与俄国。三个月前,
  • 《送魏二》赏析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诗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从“橘柚香”见出)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饯宴设在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渡荆门送别》赏析
    作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诗文解释】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
  • 温庭筠惜春词原文及注释翻译及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原文: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译文
  • 李白《妾薄命》
    作者:原文: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惜牡丹花》赏析
    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独断春光的时候,一春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诗鉴赏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 《城东早春》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从诗的第三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下面我们就一
  • 情感散文日志:滥情年代不屑言爱
    自从认识你的那天开始我的生活就变了模样心里装的一切都是你已经不能没有你我费尽心机努力爱你再苦再累再艰难我愿意只要你能开心我愿意用一切来换取可是到最后我却为什么就是留不住你的心。。。自从丢了你的那天起每天最害怕的就是独自一人渡过这漆黑的夜晚
  • 结账者
    阴差阳错之间,二哥就慢慢地落魂了。当初那会,二哥的本事非常大,名声也响亮,在国有企业里面,他是硬凭着手中那支能生花的妙笔,为自己和家人争得了一份殊容。别的都不用提,就家里那套三居室的住房,那是能够和厂领导平起平坐的身份,分房的第一批名单上就有二哥的名字。二
  •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赏析元
  • 描写欢庆场面的四字词语
    欢呼雷动欢声雷动欢声如雷热热闹闹掌声雷动挨山塞海人山人海比肩继踵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人来人往游人如织过江之鲫人如潮涌水泄不通风雨不透熙来攘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人欢马叫震耳欲聋翩翩起舞载歌载舞手舞足蹈载歌且舞鼓舞欢
  • 回族的那些风俗习惯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和社会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
  • 难过的qq说说伤感句子
    缘分,我一直心存一种奇妙的臆想,认为有一些命中注定的因素从中作祟,而非人力可为。譬如驻外观望的尘客,于我终究是一场水月镜花,可望而不可及,包括一眼钟。仿若前世的缘就已镌刻在三生石上,衍生出了“三生石照三生,三生难得一知己”的美谈。那么这场分别也是冥冥中的劫
  • 秋天的大雁
    北方的秋天红橙黄绿紫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秋色迷人大雁无心心儿早已南飞那里有融融的期盼越冬的自然
  • 美丽
    美丽的歌曲谢谢你带我到那个神秘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我有她美丽的歌者谢谢你带我到那个神秘的地方有笑脸有泪水美丽的作者谢谢你写下这么曼妙的歌词使我使她一同回归到逝去的岁月
  • 等待了十二年的爱
    1.她是被他从酒吧捡回来的。那年,她16岁。16岁,花骨朵一样的年龄,却在酒吧里陪酒,令人叹息。当16岁的纤弱腰肢上有一双肥腻腻的手无耻地游移时,他挥着拳头向那双胖手的主人脸上打去。酒吧里,女人的尖叫声,桌椅碰撞声,乱成一团。她躲在他背后,稚气未脱的小脸上
  • 不要把你的幸福寄托在其他人身上
    Shelikeshim.Helikesher.Everyoneknows,exceptthem.她喜欢他,他喜欢她。所有人都知道,除了他们自己。Iknowthatthere’saplacefor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