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文化名人访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闲聊灌水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形象空间设计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中医食疗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动漫宅学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影视吃瓜基地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韩影思密达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盆景养技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平行宇宙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传闻轶事]李卫当官

5039

奔丧认亲
  
  康熙年间,徐州府丰县有个叫李卫的人,一心想当官,可他连个秀才也考不中,他一咬牙,花重金捐了个五品员外郎。后来,等他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吏部,一打听才知道,候补的官要有大官佬举荐才能得到实缺,否则,只怕要“候补”到猴年马月。
  
  李卫心情郁愤至极,在一家酒楼痛饮,不禁感叹自己做官无路,报国无门!这时,有个中年人找上了李卫,说可以举荐他当上有实缺的官,但李卫必须先为他办一件事。李卫一打量这个中年人,只见此人四十来岁,衣着普通,但举手投足间的气质绝非一般人,定是朝中权贵!李卫略一思忖,就答应下来。中年人不再多言,抬脚就走,只留下一个叫魏星的手下向李卫交代所办事宜……
  
  只说山东巡抚鄂东昌,担任封疆大吏多年,儿子鄂勒却不学无术。鄂东昌望子成龙,为儿子把秀才、举人的功名一路买下,今年又在京城买通了春闱大比的主考官,以保儿子中进士。不料鄂勒进京后狂吃狂赌、滥嫖滥淫,很快弄了一身病,结果没进考场就翘了辫子。他的奴仆怕担责,便将其尸身安厝在葫芦庙里后逃之夭夭。有个叫黄三的乞丐倒讲义气,一路讨饭前往济南府报丧。鄂东昌闻讯悲恸无比,只得命手下进京城接回儿子的灵柩,随之发丧三日。至于黄三,则被他安排做了门房。
  
  发丧之日,鄂府冷冷清清,没有一个来为鄂勒送丧烧纸的朋友,鄂东昌好不尴尬。第三日正午时分,鄂府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痛哭声:“鄂兄啊!”随之有个吊丧客进来就哭道:“鄂兄,你与我李卫在京城萍水相逢,却侠肝义胆,救助小弟于穷愁潦倒之中……”
  
  这下,鄂府上下都愣了:鄂勒向来自私,让他救助别人,只怕要太阳从西边出来!不料鄂东昌听了,竟激动得嘴唇乱抖:“快请客人厅堂说话!”李卫进了厅堂,对鄂东昌大礼参拜:“世伯在上,请受小侄一拜!”鄂东昌倒是没有贸然答应,他要先盘一盘这个来历不明的李卫。
  
  李卫对鄂东昌刁钻古怪的提问对答如流。他说自己来自徐州府丰县,本在京城候补官职,却因无人举荐而一无所获,银子花完、走投无路之际结识了鄂勒,鄂勒慷慨资助了他返乡的银两。临别之日,两人义结金兰,约定鄂勒金榜题名后,李卫定来京城祝贺。不料回乡后惊闻鄂勒不幸离世,李卫就将京城之约改为济南奔丧……
  
  鄂府上下如听天方夜谭,鄂东昌则不动声色,边饮茶边向李卫问起儿子的衣着、相貌、举止和性情等。李卫侃侃而谈,对鄂勒一番惟妙惟肖的描述,居然丝毫不差。最后,李卫拿出一枚黄玉扳指,说当时与鄂勒互赠了信物……这下全对上了号!
  
  “世侄——”鄂东昌忍不住老泪纵横,下了太师椅,一把抱住李卫,两人哭作一团。奴仆们见主人举哀,也都较劲似的干号起来……
  
  就这样,李卫成了鄂府当晚的座上宾。席间,鄂东昌要李卫在山东挑个实缺的知府走马上任,可李卫却把酒杯一放,道:“我与鄂兄义结金兰,如今能替鄂兄在府中侍奉世伯父、世伯母,心愿已足,夫復何求?”这番话听得鄂夫人眉开眼笑,鄂东昌则眯起眼睛沉吟道:“既然你不愿外出做官,那就在本巡抚衙门里做个贴身书吏吧,老夫也好早晚看顾于你。”
  
  “多谢世伯!”李卫急忙离座,大礼参拜。他身后几个衙门师爷眼珠子都红了: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再肥的知府也抵不上巡抚衙门里的一个小书吏!各州府和士农工商进贡给巡抚的银钱无不打贴身书吏的手中过,随便截留一些,就能攒个不少,这小子刁滑着呢!
  
  事实正是如此。李卫当上贴身书吏之后,山东大小官吏要找鄂东昌办事,必先通报李卫。自然,他们的贡银李卫也毫不客气地“笑纳”了,但他极有分寸,每回只抽取十分之一,而每过几个月,总有人偷偷来到李卫房里取银子……
  
  狱中对酌
  
  两年后,康熙驾崩,雍亲王即位,年号雍正。雍正一上台,就整顿吏治,严惩贪污。一天夜里,李卫突然被钦差抓捕,他一看,那钦差竟是魏星!
  
  李卫情知事有蹊跷,便拉长了嗓音问道:“钦差大人,小吏何罪啊?”魏星笑道:“鄂巡抚举告你卖官受贿、截留饷银,总数高达二十万两!如今满朝文武无不称颂鄂巡抚大义灭亲!皇上特派本钦差连同三法司来济南会审,委屈你蹲两天黑牢,等大堂上把事情说清。”
  
  李卫被关进大牢的当天夜里,典狱长领着几个衙役,抬着一桌丰盛的酒菜走了过来,随之而来的是威风凛凛的鄂东昌!
  
  鄂东昌喝退众人,欲与李卫对酌一番。面对美酒佳肴,李卫毫不客气,举起戴着镣铐的双手,狂饮豪嚼起来。鄂东昌笑道:“世侄果然是聪明人,看出这是你的断头饭了?要知道,明日会审不过是形式一场,本巡抚早把你的罪证备好了——衙门里那些眼红你的师爷个个都愿意做人证;至于物证,按察使会指证那二十万两银子是从你屋里搜出来的,你屋里可是有两口大箱子?记得当初你买来时,便口口声声说是要盛银子的,这可是巡抚衙门人人皆知啊!”
  
  李卫嘴里还嚼着东西,漫不经心地说道:“我那两口箱子,可从来没盛过银子,全是空的。那二十万两银子定是你栽赃,按察使是你的属下,他自然听你的……”
  
  鄂东昌一声冷笑:“不错,那二十万两银子确实是本巡抚栽赃于你,但这两年下属送给本巡抚的银子,你可是十留其一的,本巡抚估算着,这两年你整整截留了三十万两银子呢!”
  
  李卫“咕嘟咕嘟”又灌了两口酒,道:“你儿子与我义结金兰,你挖坑让我替你背贪污受贿的黑锅,未免太绝情了吧?”
  
  鄂东昌冷笑连连:“休怪老夫心狠手辣,实话告诉你,两年前你来吊丧,老夫一眼就看穿了你是要冒认官亲!知子莫若父,要让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对别人施以援手,简直痴人说梦!再者,他的金玉首饰向来只送娼妓,岂能落入你一个大男人之手?可见你用心良苦,为谋官没少下功夫!当日你千里迢迢来吊丧,也算为老夫讨回点脸面,因此老夫顺水推舟认下了你这个世侄,也不失为一段官场佳话。当初老夫要授你实缺的知府,你不干,非要在老夫府里当书吏不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怪得了老夫吗?唉,毕竟你我伯侄一场,这上路酒老夫还是要给你摆的!”
  
  李卫点点头:“你的来意我明白——人证物证皆有,就差我的口供了。明日大堂上,我会招供!”
  
  案情急转
  
  次日,李卫被三堂会审,魏星、鄂东昌以及三法司的官员高坐审案台。大堂之上,人证、物证俱齐,李卫却矢口否认那些是他的银子。魏星一拍惊堂木,喝道:“按察使亲口指证赃银就是从你屋内这两口箱子里搜出,休得抵赖!”李卫笑道:“那请拿一锭银子来放进箱子里,事情自然就清楚了。”
  
  魏星一挥手,衙役将一个银锭扔进了箱子,过了一会儿拿出来一看,那银锭居然变黑了!原来,李卫曾在箱子内侧涂过一层防虫吸潮的硫黄粉,而银子一沾硫黄粉,表面很快就起反应,会蒙上一层黑色。可是堂上这二十万两赃银却是白花花的,显然不是李卫的。这下,按察使慌了手脚,“扑通”一跪,直指鄂东昌道:“这、这全是鄂巡抚让下官干的,这些银子全是从他自己密室中拿出来的……”
  
  鄂东昌张口结舌,却见魏星又从怀中掏出一份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魏星及三法司共同查证鄂东昌贪贿一案,李卫协助之。钦此!”
  
  这下案情急转直下,鄂东昌被拖下了审案台,半天才回过神:原来这都是皇上设的局,让李卫来当卧底!鄂东昌困兽犹斗:“李卫他、他当真截留了我三十万两银子,全偷偷送走啦……”
  
  李卫刚要自辩,魏星一拍巴掌,大堂侧门走进一个人,竟是黄三!只见黄三一身京城捕快的打扮,拱手道:“下官是吏部捕快,可为李卫作证。李卫从鄂东昌收受的贿赂中截留的银子确有三十万两,但悉数交给了雍王府的密使。”
  
  鄂东昌彻底傻眼了:闹半天连黄三也是皇上的卧底!鄂东昌瘫倒在地,一旁的李卫也惊出一身冷汗:皇上派自己暗中查证鄂东昌,却又早布下黄三这个眼线暗中监视自己,套中有套啊!
  
  原来康熙末年,官场上下贪腐遍地,众多贪官中,鄂东昌是最狡猾的一个,每当风声一紧,他就推出下属当替罪羊,自己反成了惩贪的清官楷模,连连升官。这回雍正惩治贪污,他又故伎重演……
  
  鄂东昌一案水落石出,想当初雍亲王出手调查鄂东昌,派府中长史魏星结交鄂勒,以便套出鄂东昌的贪贿内幕,不意鄂勒一病而亡,線索中断。恰巧在酒楼遇到闹着要当官的李卫,雍亲王计上心来,一边让黄三借报丧之机打入鄂府,另一边则命李卫去鄂府认“官亲”,双管齐下,彻底查实鄂东昌。
  
  不久,朝廷任命李卫为户部郎中——这可是看管皇家银库的官啊!从此,李卫受到雍正的重用,做出了一番青史留名的事业!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民间故事]巧破明日案
    陆浑县有个叫刘霸天的人,仗着自己姐夫在京城当官,衙门不敢管他,就在县里胡作非为,惹是生非。因此人称“躲着走”,意思是别人一听见他的声音就赶紧躲着走,生怕招惹
  • [传闻逸事]鸽哨传奇
    奇人嘉庆年间,京城有个叫福铎的八旗子弟,为了玩鸽子,几乎散尽家财。不过,他也玩出了水平,尤其在鸽哨方面,造诣无人能及。前些日子,福铎费了好大的劲,买到了一对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幽默故事]谁是老公的情人
    马丽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她听说老公找了情人。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那女的究竟是谁,谁也没说清。马丽就把传闻中的三个女人请到家里搓麻将。这天晚上,三个女人如约
  • 小鬼阿獠
    (一)十五年前的冬季,我去九江的姑婆家做客,姑婆住在西苑。那时西苑还是一片老房子,巷陌深深,地上铺着石板,斜挑檐的人家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旧的铜镜。我姑婆
  • [传闻轶事]吃馒头
    初招伙计安宜城内有个富商,人称李大东家。他名下有两大产业,其分号遍布全城,一是当铺,二是粮庄。李大东家手腕毒辣铁石心肠,在当铺经营上是锱铢必较,落井下石;在
  • 人物开头与结尾的方法
    一、形象刻画法:1.回忆式开头:《有这样一位好班长》的开头:她叫王静虹,是我读时的班长,尽管我们分别一看多了,但班长的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2。外貌
  • [传闻轶事]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
  • [传闻轶事]斗锅伙
    讨份子旧天津那会儿,有一种人惹不起,那就是锅伙。锅伙是嘛?就是丐帮,头儿叫团头,谁要是惹了他,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天津南市属三不管地区,有三条街是团头陈三爷
  • [幽默故事]占据主动
    亚历山大是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这天公司要和一个供应商谈判。临出发前,老秘书告诉亚历山大,公司有一个成功的秘诀,就是在谈判前,装作接电话的样子,在电话里教训一下其他商家,这样,公司就会在谈判时占据主动。到了谈判桌上,亚历山大屁股还没坐热,就开始表演了
  • [新传说]撒娇的新娘
    PART.1嘿,留个电话吧苏珞是个乖巧的南京姑娘,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到现在连男朋友也没有谈过,可苏珞毫不在意,似乎已经习惯了她的单身生活。这天苏珞下班很晚,路上几乎没有人了,她骑电动车刚上一座小桥,竟意外地被台阶卡住了,一时间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
  • [幽默故事]请警察代驾
    这天晚上,袁海在市区有个饭局,朋友打开一瓶好酒,袁海立刻眼睛放光,心想:干了,大不了今天在市区找个宾馆住下。饭局结束了,朋友见袁海晕晕乎乎,怕他开车出意外,袁海摇摇脑袋,发现还能数得清一二三四五,于是他一咬牙,开,自己开!应该不会那么巧,查到自己头
  • [幽默故事]听乡长的没错
    大庄村地处大山深处,消息闭塞,但牛乡长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来村里看看,带来山外面的新精神。这天,牛乡长又来了,在村里一直转到天黑,回不去,就到村主任周通家吃晚饭。周通拿出家酿烧酒,两个人喝着喝着都喝高了,牛乡长看看周通的老婆,拍着周通的肩膀,说:“你小子行
  • [生活故事]一张哭泣的火车票
    腊月二十一,我送同事上了火车。正当中午。我到车站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准备充饥。邻桌的客人一家三口。看样子是外地打工的,穿的很薄。身子不住地哆嗦,神情灰暗,无精打采。女人身材瘦小,怀里的儿子沉沉地睡着了。女人问服务员:“面条多少钱一碗?”“大碗3元,小碗2
  • [民间故事]三文钱
    PART.1赊账这事发生在古代,那时候群雄逐鹿,狼烟四起。伏牛山下有一座小城,由于地处偏僻,暂时还算太平。小城里开着一家不大的当铺,老板姓金,五年前为躲避兵祸来到这里,雇了个当地伙计叫吴仁,两人操持着这买卖,其实也就是糊个口。这天,吴仁独自在柜
  • [新传说]六个鸡蛋
    王刚与小梅是一對小夫妻,同在小城的医院工作。今年,新冠肺炎气势汹汹,席卷大地,连小城也有了确诊患者,王刚与小梅都写了“请战书”,要求到抗疫第一线去。但医院领导说,小梅是呼吸科的大夫,她去更合适。尽管如此,王刚还是与小梅一起参加了抗疫培训,主要就是学
  • [新传说]不管钱的事
    林晓艳是新大路储蓄所的一个小职员,前些日子银行存款利率上调了零点二七个百分点,那些赋闲在家的老头老太们一个个都出动了,有的把以往的存单转存,有的把家里的一点闲钱拿来开户。这天,林晓艳忙了一上午,抬腕看看表:十二点四十分,是该祭祭自己的“五脏庙”了。她刚
  • [阿P幽默]阿P的苦肉计
    阿P的妻子小兰在百货商厦找到了一份卖化妆品的新工作,这可愁坏了阿P,因为妻子比以前爱臭美了,还总是拿回很多写满英文让阿P看不懂的各种护肤保健品试用,每当小兰浓妆艳抹的问阿P自己好看不,阿P只能冒着冷汗光点头不说话。其实最让阿P挠头的是小兰自从干了这份工
  • [新传说]请领导还钱
    这几天,郑爽最闹心的事就是能想出个什么法子,让领导还他的1500块钱。郑爽是局里的办事员,上个月和李局长一起出差时,李局长遇到一位大学女同学,老同学久别重逢,李局长十分热情,离别前,还在一家高档酒店请这位同学吃饭,可到了付款时,李局长傻眼了,摸遍身上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