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想起从前的冬天
2208
身在北国,集中供暖已开始了20日,从昨天开始才算真的冷了,凌晨第一次上冻结冰,今天早上天空飘起了雪花——地温高,地面上还是没有。
新闻说黄河正式进入2018到2019的凌汛期,比常年晚了14天。
总觉得现在的冬天不太像冬天。
央视正轮番轰炸着《我们一起走过》,致敬着刚刚过去的40年,沧桑巨变的40年。
那时候的冬天真是冬天,家家户户都是棉袄棉裤地捂着,孩子们还是难免被冻得流鼻涕,冻手冻脸都是正常的;雪是经常的,而且还很厚,脚下的棉鞋回到家底子帮子基本上都是湿的,换下来偎在火炉边烤着,第二天早上穿的时候暖烘烘的;棉袄棉裤睡觉前脱下来要塞到两层棉被间,起床前还要让爸爸妈妈给在炉火上烘一下,趁着热乎劲穿。
“各人自扫门前雪”,大伙一起扫庭院,因为大家穿的鞋大都是布底怕湿,即使是为了自己也没人偷懒的;到了春节时候,街坊之间互相拜年,如果赶上下大雪,也会拿笤帚铁锨敛出一条窄窄的走道来。 ( : )
那时候路边的土多树大,街边的水多坑深。冬天坑里结冰一寸多厚,完全禁得住成年人走过,年年孩子们在冰上玩闹,故意去跺裂冰面,看那花纹;温度上升时候往薄冰面上投掷砖头,看它重新冻硬在那里。
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是必须的,秋天时候还打土坷垃仗呢,现在有雪了,当然玩得更嗨。淘气的男孩子会在路上做陷阱—— 路面不平处用硬纸板什么的给衬平,找点浮土压住边角,等雪覆盖了就是个完美。
挖洞不是冬天的游戏,那时候的冬天地是死硬的,摔倒是很痛的——只有下雪了才好些。
冬天教室里上学第一件事是点炉子,好有趣的!学校有木工,不知道哪里弄的劈柴,完美自己的废旧作业纸,阴天的早上还很黑,看着燃烧的炉火,故意快速挥手穿过那高高的火苗,听着小女生的惊呼,享受着幼稚的满足。
下雪天会减少很多原来室外的地面活动,不能“呼四角”,不能弹球,不能滚铁环,不能“藏宝”,不能跳房子……但也有冬天特有的,“挤暖和”,最简单,不需要任何道具,只要热情和力气,只要是在角落里有三两个人,只要一声吆喝:“挤暖和啰”,马上旁边人就围过来,往这个角落里挤,人多的时候有十几个,以被挤的人龇牙咧嘴为乐。
也有滑雪这类高级的室外活动,但需要道具了,就是把自己坐的板凳倒过来放到雪地上,一人坐在上面,另一人在后边推,要跑起来,最后当然是要撒手的,看板凳失去方向翻歪才是重点和乐处。
现在的冬天,没有了当年的低温,没有那么厚的积雪;现在的孩子们也没有了那时候的热情(应该说是比当年的我们成熟了吧,不像那时候的我们幼稚?),更多的投入到电子产品中,这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化,只不过我不知道这部分属不属于也应该“致敬”的那一类。
下雪了,领导发到群里“下雪路滑,提醒员工千万小心行走,下班路上最好结伴同行,注意安全”。
嗯嗯,谢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