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是一季花开

2101

陌上凄寒 我轻声梵唱

    凄凄寒风 回望四壁苍白  

童年漫忆   我的故乡的原始住户,据说是山西的移良,我幼小的时候,曾在去过山西的人家,见过那个移民旧址的照片,上面有一株老槐树,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的住处。
我的家乡离山西省是很远的,但在我们那一条街上,就有好几户人家,以长年去山西做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且一直传下好几辈。他们多是挑货郎担,春节也不回家,因为那正是生意兴隆的季节。他们回到家来,我记得常常是在夏秋忙季。他们到家以后,就到地里干活,总是叫他们的女人,挨户送一些小玩艺或是蚕豆给孩子们,所以我的印象很深。
其中有一个人,我叫他德胜大伯,那时他有四十岁上下。
每年回来,如果是夏秋之间农活稍闲的时候,我们一条街上的人,吃过晚饭,坐在碾盘旁边去乘凉。一家大梢门两旁,有两个柳木门墩,德胜大伯常常被人们推请坐在一个门墩上面,给人们讲说评书,另一个门墩上,照例是坐一位年纪大辈数高的人,和他对称。我记得他在这里讲过《七侠五义》等故事,他讲得真好,就像一个专业艺人一样。
他并不识字,这我是记得很清楚的。他常年在外,他家的大娘,因为身材高,我们都叫她“大个儿大妈”。她每天挎着一个大柳条篮子,敲着小铜锣卖烧饼馃子。德胜大伯回来,有时帮她记记账,他把高粱的茎秆,截成笔帽那么长,用绳穿结起来,横挂在炕头的墙壁上,这就叫“账码”,谁赊多少谁还多少,他就站在炕上,用手推拨那些茎秆儿,很有些结绳而治的味道。
他对评书记得很清楚,讲得也很熟练,我想他也不是花钱到娱乐场所听来的。他在山西做生意,长年住在小旅店里,同住的人,干什么的人也有,夜晚没事,也许就请会说评书的人,免费说两段,为长年旅行在外的人们消愁解闷,日子长了,他就记住了全部。
他可能也说过一些山西人的风俗习惯,因为我年岁小,对这些没兴趣,都忘记了。
德胜大伯在做小买卖途中,遇到瘟疫,死在外地的荒村小店里。他留下一个独生子叫铁锤。前几年,我回家乡,见到铁锤,一家人住在高爽的新房里,屋里陈设,在全村也是最讲究的。他心灵手巧,能做木工,并且能在玻璃片上画花鸟和山水,大受远近要结婚的青年农民的欢迎。他在公社担任会计,算法精通。
德胜大伯说的是评书,也叫平话,就是只凭演说,不加伴奏。在乡村,麦秋过后,还常有职业性的说书人,来到街头。其实,他们也多半是业余的,或是半职业性的。他们说唱完了以后,有的由经管人给他们敛些新打下的粮食;有的是自己兼做小买卖,比如卖针,在他说唱中间,由一个管事人,在妇女群中,给他卖完那一部分针就是了。这一种人,多是说快书,即不用弦子,只用鼓板。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后座做鼓架。他们不说整本,只说小段。卖完针,就又到别的村庄去了。
一年秋后,村里来了弟兄三个人,推着一车羊毛,说是会说书,兼有擀毡条的手艺。第一天晚上,就在街头说了起来,老大弹弦,老二说《呼家将》,真正的西河大鼓,韵调很好。村里一些老年的书迷,大为赞赏。第二天就去给他们张罗生意,挨家挨户去动员:擀毡条。
他们在村里住了三四个月,每天夜晚说《呼家将》。冬天天冷,就把书场移到一家茶馆的大房子里。有时老二回老家运羊毛,就由老三代说,但人们对他的评价不高,另外,他也不会说《呼家将》。
眼看就要过年了,呼延庆的擂还没打成。每天晚上预告,明天就可以打擂了,第二天晚上,书中又出了岔子,还是打不成。人们盼呀,盼呀,大人孩子都在盼。村里娶儿聘妇要擀毡条的主,也差不多都擀了,几个老书迷,还在四处动员:
“擀一条吧,冬天铺在炕上多暖和呀!再说,你不擀毡条,呼延庆也打不了擂呀!”
直到腊月二十老几,弟兄三个看着这村里实在也没有生意可做了,才结束了《呼家将》。他们这部长篇,如果整理出版,我想一定也有两块大砖头那么厚吧。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大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竞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话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肪,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于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梭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部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小学生写作文、日记、周记,一开始都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其实,那时候很多人没射过箭,也没有见过织布的梭子。
到四年级,我们的导师才严格规定:不论是作文、日记、周记都不准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要使用那些平常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一时之间,光阴和日月就变得很热闹了。
例如光阴似鱼,日月如鸟。
例如光阴似水,日月如云。
例如光阴似风,日月如电。
也有说光阴似蝴蝶,翩翩飞去;日月如蜜蜂,一次只留下一些甜蜜的回忆。从此,创造力大开。
一直到四十岁以后,才知道光阴和日月都是快到无法形容和譬喻的。偶尔想起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童年岁月,自己也开心地笑了。
光阴似箭,是火箭;日月如梭,是太空梭。
光阴还是似箭,箭箭穿心。
日月依然如梭,梭梭滴血。
“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想起小学的一课课文,现在没有日历可撕了,心里才真的是着急。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散财童子
    这个故事是去甘肃之前才听说的,当时有些心烦就跑到一个佛教用品店里闲坐。刚好遇见我们所说的这位主人公。简单说半老徐娘,风韵尤存,看上去还不错。就是觉得有些薄相
  • 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
    轻轻的听着你来读我为你写的诗,你可知道这首诗中的含意是什么?里面写的都是我与你那段美丽而又浪漫不平凡的人生!那么在这里我想对你说的是:我爱你,我不在乎你是一
  • 谈谈读书
    ,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神圣的事情。以至于我读书写字时内心都是紧绷着的。一开始,我接触的文学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小说,童话一类的。我曾经一脸认真的断定我那捧着《
  • [幽默故事]买件红衣服
    这天,民工张青在路上遇见了老同学刘侃,刘侃拥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是一个成功人士,这令张青羡慕不已,就问他成功的秘诀,刘侃问清了张青的职业后说:“去买一件红衣
  • 遇见清江,遇见唯美时光
    水漾的柔情漫过心房荡起涟漪一汪在经年的诗文里寻找有关你的篇章一片烟雨,一处仙境()是心灵一隅装着的清浅时光一段流年,一方清欢是悠悠岁月深处的一缕暗香一江碧水
  • 小偷遇见灵位上的死者
    有个小偷入室盗窃。开了门,一看,家里空无一人,只有大厅上摆着一个相框,一张老头的黑白照片。目光呆滞,表情阴森。小偷瞅着那灵位,觉得照片里的老头正目不转睛地盯
  •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一】一涧溪声,两岱青山,几谷淡淡的烟云。半亩山花,三四座僧庐,数个冷冷的行人。这种深远的山林,喜欢山林里的清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峰回路转,一山放开
  • 典藏一段雪月风花
    青梅遇竹马,雪月遇风花,这样的遇见,是高山流水的事,是琴瑟和鸣之音,此种的味道,浅浅的,淡淡的,在那一季中,醉了一生,唯想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有一
  • 这一生,许给谁的温柔
    1.遇见你的那一刻,世界轰然倒塌。听到你喃喃的声音似有若有的绕在我的耳畔,自此沉沦,没有归途。刹那芳华里,我曾是你一见如故的戏子,婉转水袖间的珑玲绣线,高歌
  • 油纸伞--改编诗
    撑着油纸伞走来一个身穿旗袍的佳人,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街上,我希望是遇见玫瑰一样的女人。她有玫瑰一样艳红的颜色,玫瑰一样的芬芳。玫瑰一样的孤独。在街
  • 小女孩作者:夜瞳
    “啊!!!”萧明大叫着醒来,满头大汗,唉,已经是第六次了。最近,萧明老是做恶梦,奇怪的是每次都是做同一个梦!!梦见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老是跟着自己,拉着自己的衣服喊痛。今天她又来了,萧明摇摇头,想甩掉那个梦,可是那梦是那么的清晰,就好像印在头脑里一样。“
  • 献血
    近大暑的天儿了,天气格外的炎热,穿着鞋子也感得到地面的滚烫,街上的行人大都是匆匆而过,如同躲避瘟疫一般。身着白大褂的实习生小王坐在太阳伞下险些睡着,可是酷热左右折磨着他的身体,根本不可能舒适地睡下,他在心底暗骂那些办公室里高坐的领导,同时埋怨自己学历低微,
  • 吸血鬼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你是不是每天都做一个同样的梦?而且是一个非常的梦。李燕又从睡梦中惊醒,梦中的情景依稀浮现在她的眼前使她的心狂跳不已,她心有余悸的擦了一把汗,看看表才三点多,离天亮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又重重的倒在被窝里。一闭眼那张苍白的脸就浮现在她的脑海使
  • 与死神同行
    浩东和女友小雯一同坐大巴去大青山游玩。汽车疾驰着,刚拐过一个大角度的弯道,一位半裸美女赫然出现在眼前,原来是一幅巨大的香水广告牌。小雯耳朵眼里插着耳机正闭眼听mP3,同时车上几乎所有的乘客都被那美女画吸引住了,就在这时浩东看到迎面开过来一辆重型卡车,卡车上
  • 不要翻开书本最后一页作者:夜幕
    高辉拿着遥控器使劲的按着,换了很多台就是没有一个好看的节目!的确,现在都11点了。睡不着,闲着又无聊。突然想起了楼下对面有家书店。高辉掀开窗帘看到书店还开门着,就下去买书去了。‘老板!有没有什么好看的书啊?推荐一部!’由于都是熟人,高辉进门就大大咧咧的喊了
  • 见鬼之事
    编者按:鬼的事见多了,不是有真正的鬼,而是自己的内心在做怪。诉说着生命的脆弱,有些事不是我们所预料的到的。文笔很朴实,期待佳作,加油,问好作者!对于鬼故事我写了一部分,虚构的少,听来的多。有点的味道,听说蒲松龄老人也是去求教的,写出了那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鬼
  • 孤墓鬼影
    某山区岳县有一个叫作溶洞的村庄,去年秋天一天,溶洞村的村民吴泰若77岁的老母亲因病去世了,吴泰若是个独生子,他父亲死得很早,母亲一人将他拉扯大,由于家境一直很穷,44的他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吴泰若是一个孝子,他尽心尽力地在一个山丘旁,为死去的母亲精选了一块
  • 记往事(鬼故事)
    “来吧,来吧。”一个声音对着枣树下的姐姐喊道。姐姐四处张望,看到一个漂浮在空中的身影在召唤她。一身白色衣服,看不清面貌。姐姐尖叫一声,慌乱的跑进了,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一脸不可思议的妹妹。最后嘴里突然冒出一句:“我要走了。”中午的时候,姐姐在家里烧起了开
  • 情陷病梅馆
    (一)这儿,就是病梅馆?也太安静了吧?静得甚至都能听见自己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站在种满梅树的庭院里,苏菲不觉皱紧了眉头。要不是空气里飘散着丝丝缕缕福尔马林的味道,她还真以为走错了地方。迟疑间,一个白口罩蒙住了大半张脸的女护士走来。“你好。我想咨询一下这儿
  • 赶吊颈鬼作者:彻夜狐狸
    我小学的时候,是建造在镇子的中间的一个叫三街的地方的。三街,相当于是一个比较大的巷子。中间是条大道,路两边则住人。而我们学校的大门就开在巷子的最底上。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个住在这巷子里的人,因为下雨天出去钓鱼,结果把钓鱼线甩到身后的高压线上,触电而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