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生活达人时尚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职场情感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海亚新军事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手表维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休闲娱乐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生活服务专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热酷群英车友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咨询顾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女神集中营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赏析

1227

发布:2021-08-29 14:29:20  来自 生命一旅程 觅知友会员

这是一首酬答友人的小诗。风景十分优美,情思却抑郁苦闷,渗透着牢骚不平。内容与风格的不协调,使这首诗透出一种意蕴难申的特殊风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

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萧湘意,

欲采苹花不自由。

柳宗元诗鉴赏

题内的“曹侍御”,名不详(侍御是中央监察机构的官吏侍御史的简称,但唐代较高的幕府官也常常带侍御史的官衔,所以这位曹侍御并不一定在中央政府任职,有可能是幕官)。从诗中称他为“骚人”来看,可能也是一位政治上的 者。象县,唐代属岭南道,在柳州东面不远,濒临阳水(今称柳江)。详诗题及诗意,当是曹侍御路经象县,寄诗给在柳州担任刺史的柳宗元,诗人于是写了这首诗作答。或以为柳宗元当时贬居永州(今湖南零陵县)。但象县与永州相去甚远,曹侍御过象县而寄诗给远在永州的柳宗元,似乎难以理解;而寄诗柳州近地(象县属柳州管辖),则比较顺理成章。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头两 点题内“曹侍御过象县”。破额山,当是象县附近紧靠江边的一座山。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也有破额山,但与诗题 “过象县”无涉,并非所指。碧玉流,指青碧翠绿的阳江水。桂林、柳州一带的江水,青碧深湛,平缓沉静,如碧玉在缓缓流动,故说“碧玉流”。三字不单写出水色水势,而且传出质感。骚人,这里指善于作诗的曹侍御,暗寓其志行高洁,不为统治者与世俗所理解的意思。木兰舟,是对曹侍御所乘舟船的美称,因《楚辞· 》中有“桂棹兮兰枻(音义,划船的短桨)”之句。后来常以木兰舟指骚人所乘之舟,藉以象征其品格的美洁。以上两句用了“碧玉流”、“骚人”、“木兰舟” 等一系列澄碧、高洁、华美的 意象来渲染形容曹侍御其人、其境、其物,不但展现出优美的诗境,而且带有某种象征色彩。读来可以想见曹侍御泊舟破额山前、碧玉流畔翘首遥思的情态,其人华美高洁、闲雅秀朗的风神品格也历历在目。“碧玉流”与木兰舟的“遥驻”,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更增添了画面的动人风情。

“春风无限潇湘意”,理解这一句的关键在正确理解“潇湘意”。这里的“潇湘”并非实指地域,而是用典。 诗人柳恽《江南曲》云:“汀洲采白苹,日暮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这里的“潇湘意”,当即指故人的情意。全句意思是说,读着曹侍御从象县寄来的充满故人 情谊的诗章,不禁有春风拂面之感。点出“春风”,固然含有标示时令季节的用意,但更主要的是为了表达 捧读赠诗时如沐春风的温煦感受。因此,诗中虽未直接写到曹侍御赠诗的具体内容,但通过诗人的这种感受,却已不难想见诗中定然充溢醉人的温馨情谊。化实为虚,反而更好地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使曹侍御的赠诗在想像中变得更加优美动人了。这句写“见寄”。

在如此 的季节,读到友人从如此美好的地方寄来的充满温馨情谊的诗篇,诗人自己自然也有无限情意要向对方倾吐,落句便势必要归到“酬”字上来。但诗意至此,却忽作跌宕转折—— “欲采苹花不自由!”苹是一种水草,春天开白花。采苹寄远,如前引柳恽《江南曲》,历来用作向远方友人致意的一种象喻。柳宗元于贬居永州十年之后再次外放柳州刺史,官职表面上有所升迁,而所居更为僻远。他在柳州的处境,从《登柳州城楼》诗中“惊风”、“密雨”等象征性描写可以看出,仍然是非常艰险的。因此,他虽满怀愤郁之情,却不能随意向关心自己的友人倾吐。上句用“春风”极意渲染,用“无限”极尽强调,这句的“欲采苹花”的意愿便显得十分强烈,而紧接着的“不自由”三字却将这种意愿一笔扫却。

跌宕转折之间,充分体现出诗人当时身遭摈弃,连倾诉孤愤的自由都没有的艰险处境,和诗人对这种境遇的强烈的愤郁不平。

尽管如此,末句所包蕴的深沉愤郁并没有破坏全诗优美的风情。人们倒是从前后的鲜明对照中感受到诗人虽身处 ,仍然执着追求 中美好事物的情操,从而对诗人这种峻洁高华的人格美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zhl201703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送魏二》赏析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诗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从“橘柚香”见出)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饯宴设在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渡荆门送别》赏析
    作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诗文解释】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
  • 温庭筠惜春词原文及注释翻译及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原文: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译文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惜牡丹花》赏析
    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独断春光的时候,一春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诗鉴赏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 《城东早春》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从诗的第三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下面我们就一
  • 《听邻家吹笙》赏析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诗鉴赏先生《通感》一文,列举李贺等唐代诗人作品,详细分析了“批评家和修
  •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赏析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
  • 关于赞美母爱的诗歌:豫章行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三军
  • 爱上一座城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
    时间也会让你逐渐习惯曾经多么深情的习惯,一旦无法不戒掉,时间也会让你逐渐习惯。我不想抹去人生每一个美丽的情节1、你从来不知道我是谁,我在等待中憔悴清廋,然后欣然坠地,腐化成泥,埋藏我所有的期许。千年万年,我会整天含着泪水等在这里,陪
  • 《新婚别》赏析
    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事
  • 母爱,把苦难的铁磨成幸福的钥匙
    20岁那年,我伸出梦想的手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哨所打开一扇小天窗,憧憬的眼眸通过天窗看到的是一个神秘的世界——阳光,蓝天,白云,河流,神鹰,雪莲花。然而,我很难想象当我的小天窗突然被一场来势凶猛的雪崩关上后,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了解史铁生的人,都知道他20
  • 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
    别让人生,输给了心情。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乱了。我们常常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坏心情贬低了我们的形象,降低了我们的能力,扰乱了我们的思维,从而输给了自己。控制好心情,生活才会处处祥和。好的心态塑造好心情,
  • 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
    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爱你的人,不管你接不接受,你都应该感谢对方。赢得竞争靠的是自己的实力1、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2、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3、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4、
  • 看惯花谢又花开,却怕缘起又缘灭
    谁描柳叶眉,谁解花间语。谁知月中情,谁晓风中意。谁弹往昔古筝一曲,与伊同享世间春秋。怎奈,弦已断,曲空传。谁书今生情话一首,和君共看万千繁华。怎叹,情已灭,空留恨。谁种余生荼蘼一园,同子并肩花下成眠。怎知,花已谢,香已散。谁嫁来世红妆十里,予卿许下诺言一世
  • 素缘
    稻孙李叶竞相研,俊伟永世留其名。柏嘉梅子傲霜雪,你我石刻三生缘。
  • 骆驼之死
    骆驼在沙漠中自由自在地吃草,我和叶赛尔坐在一根木头上抽莫合烟。我带来的"红河"烟已经抽完了,便抽叶赛尔的莫合烟。叶赛尔对我抽烟有,他觉得我"过一会儿便点一根,过一会儿便点一根"实在是太麻烦,从早到晚嘴就不
  • 自学成才的赫胥黎
    赫胥黎(1825~1895),英国博物学家,曾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伦敦大学校长。终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积极宣传和扞卫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是第一个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学者。赫胥黎生於英国伦敦西部的伊林,8岁时开始上学读书。由於家境贫寒,赫胥黎只读了两年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