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逸事]三和贡茶

1188

民国初年,在临唐州有一家“三和茶庄”,老板姓周。这天,周老板正呆呆地看着门口的洋槐树,那上面有个鸟巢,两只小鸟在枝头间跳跃、鸣叫着,突然他听到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周老板,还认得我吗?”
  
  周老板转过头一看,只见一个太监带着两个士兵走过来,他猛地一激灵,脱口叫道:“高公公?”
  
  高公公嘿嘿奸笑了两声,一挥手让两个士兵守住门口,然后走进茶庄一屁股坐下,说:“废话少说,还有没有三和贡茶?赶紧交出来。”
  
  周老板坐到高公公对面,说:“公公曾是慈禧身边的人,应该知道三和贡茶每年只能制出三两。我已很久没制了,怎么又有人想喝了?”
  
  高公公得意地笑了:“如今大总统袁世凯准备重新当皇上了,所以让我来找你,带些三和贡茶回去。”
  
  周老板叹了口气,说:“有。不过,在交给你之前,我想跟你说说,三和贡茶是如何制成的。这关系到我老婆……”
  
  “好,你说吧。”高公公突然变得心虚起来,说,“不过,你老婆是自杀的,跟我可没有一点关系。”
  
  周老板没有接话,他站起身拿起紫砂壶,泡上一壶茶水后,说:“这三和贡茶,是经过天击、阴合、人间造化这三道工序合成的。我先给你说说天击……”
  
  天击
  
  多年前的一个清明时节,周老板进山采摘茶叶。他爬到一个崖谷,发现在崖壁上长着一棵茶树,而在茶树的两侧,居然还有两株灵芝。
  
  周老板激动得眼珠子几乎都要蹦出来。可如何采摘呢?这崖壁陡峭光滑,就是猴子也没法上去,周老板愁坏了。正在此时,天色暗了下来,突然一声惊雷响起,紧接着一阵奇怪的响声从头顶传来。周老板抬头看去,居然是那棵茶树滚落下来,毫无疑问是刚才的打雷击中了茶树。再抬头一看,周老板不由得叹了口气—那两株灵芝还在上面。
  
  周老板有点不满足,他边采茶叶边想:老天爷你为啥不把灵芝也给我劈下来?
  
  几天后,周老板回到了家,把这批茶叶制作完成后,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这批茶叶的颜色,怎么都透着点红色?周老板慌忙沏了一杯,品了品,有股甜味,怪怪的,但很好喝。莫非是因为被雷劈过?还是因为茶树旁有两株灵芝?无论怎样,周老板都很高兴,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批茶叶可谓极品,能卖大价钱。
  
  但周老板高兴得太早了,自从喝了那杯茶后,连着三天,他精神奇好,根本睡不着觉,直到第四天才恢复正常。周老板吓坏了,莫非是那杯茶闹的?他让老婆也喝了杯,结果老婆也精神得三天没睡觉。
  
  这下周老板彻底明白了:灵芝是大补之品,生长在茶树旁边,茶树吸收了灵芝的灵气,再加上至刚至阳的天雷灼劈,已变成大补之品了。
  
  听到这儿,高公公追问道:“那为什么老佛爷喝了却没事?”周老板说:“三和三和,要经过三道工序,这才是第一道工序:天击。下面该说第二道工序了:阴合……”说到这儿,周老板突然变得悲伤起来。
  
  阴合
  
  自从发现茶叶有奇效后,周老板便将这批茶叶封存起来,只在外面留了一小罐。
  
  这天,周老板出门后回到家,一眼就看到那一小罐茶叶被打开了。周老板大惊,自己临走前告诉过老婆不许动的,于是慌忙去问。老婆想了想,说可能是女儿动了。女儿今年刚十六岁,还未婚配,是周老板最心爱的独生女。
  
  周老板连忙赶到女儿的闺房,问:“丫头,你有没有动过爹房间里的那罐茶叶?”
  
  女儿点头说:“爹,那是什么茶?娘不让动,我就偷偷拿了点……”
  
  “真是该打!”周老板黑着脸说,“你喝了没有?”
  
  女儿摇了摇头说:“还没呢。”说着,从床头拿出一个纸包。周老板接过纸包,便回了屋。打开纸包一看:怪了,茶叶上本来有点点暗红,怎么不见了?闻了闻,居然没有任何味儿了。周老板大惊,就沏了一杯品了品,天哪,非常好喝!周老板忍不住一口气喝完了。
  
  当晚,周老板没有任何异常,睡得很香。周老板疑惑万分,那包茶叶经女儿之身后,居然暗红消退,自己喝后也没有任何异常。莫非茶叶经过灵芝滋养、天雷灼劈后,吸收了天地至阳之气,只有女儿的阴柔之身才能化合?
  
  想到这儿,周老板慌忙取出那批茶叶,让老婆封了个大布袋,然后铺在女儿闺房的床上。
  
  第二天天刚亮,周老板就让老婆去女儿的闺房拿茶叶,自己则在院内等着。哪料,等来的却是老婆的一声尖叫。周老板急忙冲到女儿的闺房内,只见女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脸上、身上布满了红色斑点,已经气绝身亡了。
  
  周老板抱住女儿,连声呼叫,突然一口血就喷了出来,那口血不偏不倚,正喷在女儿的床上,顿时一股茶香飘出,瞬间充满了整个房间。
  
  “难道你闺女是这么死的?”听到这里,高公公忍不住打断道,“可为什么死呢?太诡异了。还有那茶香,见血就飘出来?”
  
  周老板悲戚万分:“是我害死了女儿啊。为化合茶叶里的天地至阳之气,却忽略了我女儿的阴柔之身能否承受得住。”说完,两行热泪流了出来,好久才说,“茶香不是因为见血后才飘出来,只要见水,就能挥发出来。”
  
  “为什么?”高公公追问道。
  
  “唉!”周老板长叹一声说,“阴阳之气虽然化合了,却犹如干将、莫邪宝剑,刚刚锻造而成,需要时间冷却、收藏,所以这第三道工序就是:人间造化。”
  
  人间造化
  
  葬了女儿后,周老板一下苍老了许多。虽然他不敢告诉老婆,女儿是怎么死的,但经过这么多怪事,老婆已经感觉到,这批茶叶是不祥之物。
  
  这天,老婆趁周老板不在家,将这批茶叶拿到了山后。总共有三坛,老婆连着倒了两坛,想倒最后一坛时,却停住了。毕竟,这批茶叶凝聚着她丈夫的心血,还有女儿的性命。老婆长叹一声,重新封上口,把这最后一坛埋在了树下。
  
  没过多久,周老板就发现这批茶叶不见了,他几次追问老婆,老婆一口咬定扔了,如此一晃就过了五年。
  
  这天,周老板和几位茶农来到县城,为慈禧太后制作茶叶当寿礼。忙碌好些天后,茶叶终于制成了。县令品尝后,非常满意,当晚便设宴犒劳大家。几杯酒下肚后,周老板有点喝醉了,对身边的人吹嘘道:“我当年制作的茶叶,那才叫极品,人间难寻。”说到这儿,猛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儿,顿时哭了起来,“为了制茶,我那女儿啊……”
  
  周老板这么一闹,惊动了县令。县令询问他所说的“人间难寻的极品茶”在哪儿。周老板说自己喝多了,胡说八道呢。县令哪里肯信,他表面上让手下好好招待周老板,背地里却让捕头去周老板家探口风。
  
  捕头一进周老板的家,就凶神恶煞地吓唬他老婆:“如今,你男人犯了欺君之罪,那是要诛九族的。不过,只要你交出极品茶叶,就没事了。”
  
  老婆临危不乱,坚持说道:“只要把我男人放回来,我就给你。不然,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给!”
  
  捕头连忙赶回县衙,如实禀告。第二天,县令就带着周老板来了。老婆拿出一个小瓷罐交给县令说,这就是极品茶叶。
  
  县令问:“怎么这么少?”
  
  周老板连忙说:“为制这些茶叶,连我女儿也……”说到这儿,又哭了。县令转了转眼珠,好言安抚了几句走了。
  
  三个月后,县令满面笑容地又来了,身后跟着一位太监。原来,慈禧喝了临唐州送来的茶叶后,连声叫好,当场就下懿旨:以后就喝这茶了。可当她知道只送来一小罐后,很失望,便宣周老板夫妻进宫,想问问怎么回事,能不能多制点。
  
  “后来的事我都知道了!”高公公接话道,“当年就是我去临唐州传的旨,领着你们夫妻俩入宫的。现在我才搞明白,为啥你每年只进贡三两。”
  
  周老板哈哈大笑道:“当然,那坛茶叶在树下埋了五年。老婆挖出来开封时,茶香满山。她料到这茶若贡奉上去,必会要求年年进贡,所以才留了这么一手。”
  
  毒茶飘香
  
  听到这里,高公公两眼放光,急切地说:“这么说,一定还有存货?”
  
  周老板拿起茶壶,倒了一杯茶,盯着高公公说:“你着什么急?我还有一句话想问问你。我老婆是怎么死的?”高公公转了转眼珠,说:“你什么意思?”
  
  周老板怒视着高公公,说:“还给我装糊涂?当年你为了逼我多制茶叶,让慈禧把我老婆留在宫中。老婆为了救我,不肯说出三和贡茶的秘密,被你活活折磨而死。实话告诉你,我早已用三和贡茶,买通了太医,得知了真相。”
  
  高公公脸上的肉突然跳了几下,他阴森森地说:“当年我就料到你们夫妻俩玩猫腻,只可惜没查出来。如今你知道了又能怎样?还不是在我掌心里。老老实实告诉我剩余的三和贡茶在哪儿,不然我让你生不如死!”
  
  周老板仰天大笑道:“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当年我采摘茶叶时,眼里只有那两株灵芝,而不是茶叶;我用女儿的处女之身,化合茶叶里的至阳之气时,满脑子只想着如何制成极品茶叶,换来金银满屋;在县令府酒后的那些话,也是因为我想着若是献出茶叶,便能换来荣华富贵,所以故意装醉,引来县令注意。直到老婆被你害死了,我才明白过来,但一切都已太晚了……”说到这儿,他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高公公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一下子站了起来,吼道:“你喝的是什么?”
  
  周老板笑着说:“当然是三和贡茶了,你不是一直想献给袁世凯换来荣华富贵吗?那就成全你吧。还有最后的半斤,在门外槐树上的鸟巢中……”说到这儿,他嘴角溢出了鲜血,随后一头栽倒在地,七窍流血而亡。
  
  高公公吓得连退几步,脸色惨白,好久才缓过神来。他走出门让士兵上树掏鸟巢,果然,鸟巢内有个油包。高公公打开后,顿时一股醉人的茶香直钻高公公的鼻孔,他贪婪地闻着,浑身有股说不出的舒服感……
  
  没过几天,高公公就疯了,据说是因为闻了周老板泡制的毒茶香气……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传闻逸事]鸽哨传奇
    奇人嘉庆年间,京城有个叫福铎的八旗子弟,为了玩鸽子,几乎散尽家财。不过,他也玩出了水平,尤其在鸽哨方面,造诣无人能及。前些日子,福铎费了好大的劲,买到了一对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幽默故事]谁是老公的情人
    马丽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她听说老公找了情人。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那女的究竟是谁,谁也没说清。马丽就把传闻中的三个女人请到家里搓麻将。这天晚上,三个女人如约
  • 小鬼阿獠
    (一)十五年前的冬季,我去九江的姑婆家做客,姑婆住在西苑。那时西苑还是一片老房子,巷陌深深,地上铺着石板,斜挑檐的人家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旧的铜镜。我姑婆
  • [传闻轶事]吃馒头
    初招伙计安宜城内有个富商,人称李大东家。他名下有两大产业,其分号遍布全城,一是当铺,二是粮庄。李大东家手腕毒辣铁石心肠,在当铺经营上是锱铢必较,落井下石;在
  • [传闻轶事]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
  • [传闻轶事]斗锅伙
    讨份子旧天津那会儿,有一种人惹不起,那就是锅伙。锅伙是嘛?就是丐帮,头儿叫团头,谁要是惹了他,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天津南市属三不管地区,有三条街是团头陈三爷
  • [传闻逸事]豆腐宴
    有个叫黄高的佃户,租种了本村杨员外家几亩薄田,农闲时就做豆腐卖。他无论种地还是做豆腐都有一套,被大家称为“小能人”。这名号传到杨员外耳朵里,惹得他不太开心,
  • [传闻逸事]谁是赢家?
    冯安献计徐贵妃和刘贵妃是皇帝的宠妃。两人都想当六宫之主,因此一直明争暗斗。论姿色、论心计,两个人都不相上下。究竟谁能当上皇后?关键得看哪个先生下皇子。皇帝原
  • 怀想眼帘里那抹暖
    红尘里,人们总把爱,当作一首老歌去传唱;把念,当作一副山水丹青去描摹。而情,当作一坛醇香的女儿红去储藏,这样,经的发酵和催化,酒香越发沁人、醉心。----题记曾说:用一秒钟的转身离开,用去
  • 淡淡忧伤的伤感句子
    微微悲伤的语句1、若借口只是应付,那我宁愿你简简略单的谢绝。2、那些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恋情。3、就算有一天我真的废弃了,我的心里也仍然有你的地位。4、记忆?无法抹去的,终究无法变成空缺。5、原来一直以来只是我的两厢情愿,我学不会她的铁心塌地
  • 一辈子还没到你怎么可以说分手
    你说;不喜欢吃醋的女生我改了你说;不喜欢话好多女生我改了你说;不喜欢吃葱的女生我改了你说;不喜欢爱闹的女生我改了你说;不喜欢爱疯的女生我改了你说。你说。你说。什么都是你说什么我改什么为什么从来没有见你为我改变什么我们之间经历了好多好多爱过也伤过。气过也
  • 小动物过夏天【儿童益智故事】
    步行虫有变换能力。夏季,它身上长出一层深色甲壳,防止紫外线照射,控制体内水分蒸发。夏日中午,蝴蝶采用并拢翅膀的办法,倒挂在树叶背面,避开烈日照射。蜻蜓把尾巴对着太阳,避免太阳直照头上,以防中暑。撒哈拉大沙漠有种蜘蛛,酷夏一到,就在沙漠里掘一口“深井”,吐丝
  • 棋
    梨花树下茶一盏,翁侄招乎棋盘搬;围席看座移兵转,山前支车危变天;浮云内敛忘其险,驱炮击天昏地掀;月华浮动怡情园,痴迷棋中忘时间。
  • 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没有什么事情有象热忱这般具有传染性,它能感动顽石,它是真诚的精髓。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1、时间是宝贵的,抓住了时间就抓住了成功。2、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3、有时,成功就在我们眼前,但却被
  • 爱之花
    <爱之花>爱的花儿匆匆开放晶莹的露珠曾湿润了它的面颊彤红的朝阳曾深情地把它照耀它欢乐诱人地绽放还有那微风那雨滴都曾在它的身边驻留,并发出由衷的赞叹:啊,它是多么的娇美,惹人怜爱,并让人心驰神漾爱的滋味,就如同花瓣的芬芳,让人陶醉天地的精华
  • 迟到
    好多年过去了,我是多么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呵。北京或许已物是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却日渐清晰起来。我对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英子画外音(童年):我的父亲很疼
  • 人前人后
    科长与科员甲和乙都是笔杆子,不时有大大小小的文章在报刊上露面。这天,甲不在家,办公室只有科长和乙。无事可做,科长静坐品茗,乙在浏览当日送来的报纸。“科长,您看,甲的文章又见报了。”乙把报纸摊到科长面前。“是吗?”科长漫不经心地看着报纸。末了,说
  • 李白《独坐敬亭山》
    作者: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