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逸事]皇帝不知美滋味

4336

一日三餐,早餐清清淡淡,午餐随随便便,晚餐汤汤水水,却尽显鲜味、风味和口味……

PART.1皇帝思美味

  乾隆皇帝爱下江南,每去一次,都忙坏了大臣富商们。这年春天,乾隆又宣布要南巡,摆驾扬州。

  消息传来,扬州府那些富可敌国的大盐商们各显神通,争相接驾。其中有个姓汪的盐商捷足先登,不知用何手段,竟让乾隆答应到他的“湖山草堂”小憩一日。

  汪盐商知道,只要接驾接得好,皇上一高兴至少要赏件黄马褂,没准还能赏个官当当,那自己便可成为盐行的龙头老大了!

  他也心知肚明,皇上南巡,无非就是借机出来,溜一溜透透气,所以看好、听好、玩好、吃好是最重要的!说到玩乐,那不是难事,他这座“湖山草堂”,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应有尽有。且草堂紧邻扬州名胜瘦西湖,登楼便可将湖光山色一览无余!草堂里还有自己家养的昆曲班,都是名角名旦,定会让皇上耳目一新!难就难在招待皇上的吃喝上—百人百味,只不知皇上的胃口喜好如何?

  汪盐商只得找到皇上的心腹沙太监。只听那沙太监长叹一声,说:“实不相瞒,皇上常感慨不知天下美味如何?他最嫌烦的就是宫中御膳,说‘华而不实、淡而无味’!”

  汪盐商眼瞪得似铜铃一般:御膳可是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御厨们又都有惊天绝技,还怕烹调不出天下至美滋味来?

  沙太监又提醒道:“此次皇上就是听说天下美味在扬州,铁定了心要饱尝一番,可这几日总督、巡抚他们招待皇上的菜肴都不称他心意。这回就看你的了!”末了,沙太监向汪盐商提了个建议,“你最好还是向尚膳正鄂尔昌打听打听,他专门负责皇上的膳食。”

  汪盐商又急忙托人送给鄂尔昌千两银票。鄂尔昌忙里偷闲同他匆匆见了个面,不阴不阳地说:“皇上的胃口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什么猴头燕窝之类的皇上都吃厌了。一日三餐嘛,只要早餐清清淡淡,午餐随随便便,晚餐汤汤水水就行!”说完,拂尘一甩,转身走了。

PART.2秀才献美味

  鄂尔昌的一番话令汪盐商如入云里雾中,好不愁闷:怎样才能让皇上尝到美味呢?这一急,他想起一个人—自己府中的毛举人。这毛举人本是才学满腹的绍兴学子,进京赶考途经扬州被这儿的美食迷住,竟不去赴考了,就地当起了汪盐商的幕僚,品遍了扬州的名菜小吃。

  平日里,毛举人除了有一肚皮“美食经”之外,对其他大小事务都不太上心,汪府的同行们都瞧不起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老馋猫。可今天,没想到这老馋猫倒派上了大用场了!

  汪盐商立马叫人请来毛举人。那毛举人难得这么露一回脸,顿时来了兴头,伸出了三根枯枝似的手指头,道:“老爷,毛某几十年来食遍佳肴,对美味自然略知一二。您可知松软焦脆酥嫩肥浓滑—此‘九滋’乃食之滋味;酸甜苦咸辛香—此‘六味’乃食之本味,而食之美味就尽在这‘九滋’和‘六味’揉搓在一起,从而形成的鲜味、风味和口味,此乃美味的最高境界!”

  汪盐商忍不住打断他的酸文:“你直说了吧,怎么才能让皇上吃到美味?”

  毛举人依旧摇晃着三根手指头:“不妨早餐让皇上品个鲜味,尝尝咱们扬州的‘春三鲜’:豆腐衣包笋、焖烧老蚕豆、清蒸刀鱼。豆腐衣包笋要用大东门豆腐店天不亮揭下的第一张豆腐皮,佐以郊外观音峰下正萌芽的竹笋。豆腐皮切成卷,竹笋旋成片,用武火一煸便包成了团,鲜呐!

  “焖烧老蚕豆,则要命人快马加鞭,采摘邻府没下秧的下灶蚕豆,粒大饱满、皮薄味正,在紫砂罐中连荚焖煮之后,鲜香满口!

  “至于清蒸刀鱼,不妨夜半即命渔夫驾艇出江,划至上游江焦山下急流之中。艇中要备好锅釜柴草,厨师和刀工随时等待。捕得刀鱼后剔净,汤料连同刀鱼放入釜中。如此一来,待小艇抛锚靠岸,正好汤沸鱼熟,入口即化,鲜美无比!这春三鲜岂不就是鄂尔昌所说的清清淡淡?”

  汪盐商闻所未闻,鼓掌称妙,随又问:“午餐呢?”

  “午餐嘛,”毛举人还是摇晃那三根手指头,“那就做‘三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清炖蟹粉狮子头要做出‘三香’—肉香、蟹香和菜香;扒烧整猪头要做出‘三品’—咸中品香、香中品甜、甜中品咸;拆烩鲢鱼头则要做出‘三滋’—嫩、肥、浓。让皇上品品咱们扬州菜的风味!”

  汪盐商忍不住又连声叫好:“晚餐呢?”

  毛举人淡定地说:“晚餐只需请到瘦西湖畔‘一碗汤汤馆’掌勺子的管大一个厨师就行了!”

  见汪盐商有些愕然,毛举人三根手指头举得更高:“不是说晚餐汤汤水水就可以吗?这管大做得一手好汤菜,他的骨董汤、鱼糊涂汤和清汤鱼翅都闻名天下!管大还有绝活,他能根据一个人的身姿体态、年龄籍贯等特征,准确判断出这个人的口味喜好。到接驾那天,老爷不妨叫管大悄悄看一眼皇上,保管他做出的三汤符合皇上的口味!”

  汪盐商是彻底服了:“毛举人,你真是个老馋猫!皇上那天的三餐就全交给你了。你这就去账房支银子,爱支多少支多少!”

PART.3三次坏美味

  乾隆终于大驾光临“湖山草堂”,汪盐商陪着小心忙碌了一天,送驾时扯住沙太监,悄声打探情形。沙太监告诉他,皇上今日看的、听的、玩的都很好,只是仍对吃不满意,说没尝到什么美味!

  汪盐商惊得眼珠子差点儿掉下来,当即传来毛举人,一顿臭骂:“你给皇上整的美味呢?”

  只听那毛举人连连叫屈,又伸出他那三根枯瘦的手指头,讲述今天发生的一切。

  早餐时,小厮正要将“春三鲜”呈上去,不曾想鄂尔昌却拦住了,手一挥叫过来几个跟班的太监,用个银叉子将豆腐衣包笋剥开分离,又把老蚕豆也全剥了荚,至于清蒸刀鱼,他们几人又换用银筷子戳了好几下,最后才端过去给皇上食用。

  毛举人抱怨道:“老爷您想,豆腐衣包笋须裹在一起才好聚其新鲜;焖烧老蚕豆也须自个儿啃荚尝豆,方能品出其鲜香;而清蒸刀鱼这么一戳,已成了烂鱼,哪里还有丝毫鲜味?可鄂尔昌却说这是御膳前要验毒的规矩,叫验膳!”

  “午餐呢?”

  “午餐更惨。‘三头’已经做好,鄂尔昌来到厨房,翻翻眼珠,说盛‘三头’的盘器不可用,须用有龙凤花纹的盘器才符合御膳的规矩,命小太监换了盘器。

  “这么一折腾,‘三头’凉了,鄂尔昌便说上笼再蒸一蒸,不然皇上闹肚子怎么办?老爷您想,‘三头’本就是煮、炖、焖、蒸做出的,口感已是恰到好处,可这么再一蒸,岂不全都散架稀烂走了味?”

  汪盐商气得一跺脚:“晚餐呢?总不会把管大的三汤也蒸了吧?”

  “小老儿吸取上两餐的教训,早早从鄂尔昌那里讨来有龙凤花纹的御用紫砂罐,一一将汤盛好。可那鄂尔昌竟然差人先尝了几口,又干脆抓起红砂糖,每个紫砂罐里各撒一把——糖是败味之物,汤中用红更是着色大忌,管大的三汤全完了!小老儿忍不住叫嚷起来,鄂尔昌竟一巴掌打过来,说小老儿没资格同他说话。还说后天中午在扬州府明月楼请老爷您,有话要对您说!”毛举人说完,那三根手指头忍不住去捂着肿胀的脸颊。

  这鄂尔昌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汪盐商心里不由又七上八下的。

PART.4不得吃美味

  两天后,汪盐商如约来到明月楼。鄂尔昌早已独坐在雅间里,面前摆着一桌子佳肴,一见汪盐商便笑脸相迎:“皇上斋戒,无需我这个尚膳正侍候,难得偷得半日闲,咱俩唠唠心里话,趁便也还你的人情!”

  随即鄂尔昌又吃又喝,连赞扬州菜名不虚传。

  汪盐商哪有心思陪他吃喝,酒过三巡便忍不住问道:“鄂大人,不知汪某这几日接驾有哪里处置不当,还请您直言解惑……”

  鄂尔昌酒杯一放,道:“早知您要有这一问的。待我给你讲个太祖爷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原来,明末,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在关外浴血奋战几十年,终成气候,建国称帝。可开国不久,朝臣们发现努尔哈赤渐渐迷恋美食,对朝廷大事越来越不感兴趣。

  幸运的是,汉臣范文程有一次在朝会时,给努尔哈赤讲了春秋时的齐桓公,贪图美味宠爱厨庖,以致国乱身死的故事。努尔哈赤听了幡然悔悟,同时对管食膳的大厨警觉起来,把他抓起来细审。果然,那大厨是明朝派来的细作,任务就是用美食美味让努尔哈赤沉湎于安乐之中!

  努尔哈赤勃然大怒,要杀掉那大厨。为了活命,大厨哀求道:“皇上且慢,小臣能让您沉溺于美味之中,也能让您和后世的皇帝不再沉溺于美味,一心治理天下!”最后,努尔哈赤赦免了大厨的死罪,并任命他为第一任尚膳正。大厨见努尔哈赤心胸如此宽广,便转而死心塌地效劳,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皇帝御膳制度,代代相传下来……

  汪盐商听得目瞪口呆:“你的意思是说尚膳正的职责,就是让皇上吃不到美味?”

  “对!”鄂尔昌道,“乍一看,御膳用料精宏,品类繁多,确能体现皇家气派,但每一道菜用什么料,用多少,放哪些佐料,火候如何等等,第一任尚膳正早作了明确规定,丝毫也不能变动,再高明的厨师也难发挥水平。再者,他还为皇帝量身定做了一套堂而皇之的用膳规矩,比如验膳和尝膳,其中最厉害的莫过于‘吃菜不许过三匙’—无论哪道菜,即使它再可口,皇帝都不能连吃三口,否则膳桌上将永远不会有这道菜了!这么一来,谁都不晓得皇帝的口味,既不能投其所好,也不能轻易下毒。你想,这么多的用餐规矩之下,皇帝能尝到美味吗?”

  汪盐商若有所思,连连点头。

  最后,鄂尔昌酒杯一放,话题一转:“汪老爷,今日这桌酒宴,点的全是你们扬州菜的佳肴名品,把你那张千两银票花了个精光—实在是你请我呢,鄂某多谢了!但看得出,你吃得味同嚼蜡。可见味从心生,人要知足,贪欲太多也是品不出美味的!”言毕,他哈哈一笑,一拍桌子,拱手告辞。

  此时,偌大雅间,只剩下汪盐商一人呆坐在宴席前,对鄂尔昌的一番话回味不已……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眼泪知道什么是爱
    很多时候,过去是无从的。遗失了发黄的照片,遗失了曾经保存很久的东西,遗失了枯萎的记忆。伸出手,抓不到任何东西。也许,总有些东西会留在最深处,深深浅浅的痕迹,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传闻逸事]鸽哨传奇
    奇人嘉庆年间,京城有个叫福铎的八旗子弟,为了玩鸽子,几乎散尽家财。不过,他也玩出了水平,尤其在鸽哨方面,造诣无人能及。前些日子,福铎费了好大的劲,买到了一对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幽默故事]谁是老公的情人
    马丽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她听说老公找了情人。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那女的究竟是谁,谁也没说清。马丽就把传闻中的三个女人请到家里搓麻将。这天晚上,三个女人如约
  • 小鬼阿獠
    (一)十五年前的冬季,我去九江的姑婆家做客,姑婆住在西苑。那时西苑还是一片老房子,巷陌深深,地上铺着石板,斜挑檐的人家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旧的铜镜。我姑婆
  • 乾隆私闯松鹤楼
    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到苏州,青衣小帽,乔装改扮,在城里到处游逛,走到观前街,看见前面有一爿小饭店,这饭店门面虽然小,店堂里却人头济济,座无虚席,还有勿少顾客挤
  • 康熙二次东巡的故事
    康熙皇帝平定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后,于1682年农历二月十五,率皇子(胤礽)、皇妃及王爷大臣两万余人,开始第二次东巡。这次东巡,不仅仅是为了告祭
  • 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汉献帝刘协
    刘协被贬到山阳后,皇后曹节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人携手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虽无法与宫中生活相比,却也成就了一段佳话。百姓出于对他俩的
  • [传闻轶事]吃馒头
    初招伙计安宜城内有个富商,人称李大东家。他名下有两大产业,其分号遍布全城,一是当铺,二是粮庄。李大东家手腕毒辣铁石心肠,在当铺经营上是锱铢必较,落井下石;在
  • 学会调整心态让心情平静
    第一:学会让安静,把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对事物的欲望适当的降低,会赢得更多的求胜。(所谓退一步自然宽.)第二:学会关爱自己,只有多关爱自己,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去关爱
  • 我们曾相爱过,想起来我就难过
    我知分手后的想念是犯贱。能不能允许,我偷偷地想你。偷偷地。最后的温柔,就是不再打扰了。▲我把你移到很多人的分组去,你不在是唯一,我才不会想注意。▲我把网名签名资料都换了,我跟自己说要开始新生活。▲我
  • 面对挫折请微笑
    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连繁星也将要错过.——题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对挫折的;"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是裴休对挫折的理解;"会当击水三千里,
  • 雄鹰展翅
    看,远处有一只幼鹰,默默地彳亍在河边的岩石上。它抬头仰望天空,迷茫又彷徨,它幻想着空中的一切美好!它多想,他多想挥动矫健强劲的双翼,不受羁绊地翱翔于天际他多想穿越浩瀚的天地,叱咤变幻的风云,飞翔于天地风云之间!但是它不能,它低着头,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它
  • 你今天不做的或许就是永久的遗憾
    所谓的成长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只有到了未来,才知道今天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那都是你理想的未来。每一次的考验都有一份收获1、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2、注释:“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
  • 阳光代表着每一个人的理想
    ,生活在里,没有阳光,就如同降临了灾难,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而因为它,我们也变得阳光.追梦的艰辛,的喜悦,挫折的痛苦,的……阳光的出现,一切困难都得到了解决.追梦是每的必经路,而没有了这个梦,似乎阳光永远也不会出
  • 个人总是努力使自己不被群体压倒
    不要逃避问题正视问题畅想如果没有脚,是走不远的,我们不能停止奋斗的步履,虚废太多的光阴,为明天的人生走向而发愁。不要忽略对当下的珍惜,走好眼下最坚实的那一步,前面才会海阔天空。痛苦迷茫往往是因为心过分执着和在意1、我开始怀念,那些四处散
  • 赶夜路遇索命鬼
    张华是村里的一个石匠,早年间,靠四处给人打刻石雕养家糊口。随着年岁渐长,技术越发精湛,在十里八乡渐渐有名起来。请他做工的人自然越来越多,早出晚归成了常态。这天,张华又像往常一样,给人做完了一项小工程。因雇主是他家的一个远方表亲,加之是结尾工程,收工本就有点
  • 艺术节的演出
    今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院看艺术节演出。到了电影院后,郭了一会儿,灯全都灭了,眼前一片黑暗。只见一个主持人走了出来。首先,他宣布了这次到电影院表演的节目名单。接着,他又说了第一个节目:大合唱:《让我们手拉手》、《哦,十分钟》。接着,拉开了幕帘。演员们
  • 一名军人的艰难爱情
    春节的探亲假眨眼过去一多半,木子才由家里的亲戚介绍和云见了面。云婷婷地站着,用白眼珠翻着木子的身体几个来回,才说:“年底能退伍吗?能退伍咱们就谈,不能退伍就别浪费时间了。”木子用军人队列那种标齐排面的眼睛余光充分“标”完了云,咬咬牙说:“能!”云这才落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