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递]题扇桥等
5093
神州大地上有数不清的古桥,有些桥的名字非常奇怪,正所谓一桥一传说,每一座桥都有着属于它的传说和故事。
题扇桥
浙江绍兴有座题扇桥。一个炎夏的傍晚,王羲之访友回家,途经蕺山街东侧的一座石桥,见桥栏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提一篮六角竹扇,满面愁容地叫着:“卖扇,请买一把六角竹扇!”
王羲之心想,这老婆婆中午时就在这儿叫卖,怎么卖了半天,还剩这么多扇子呢?于是王羲之快步走上前去,捡起其中的一把看了看,问道:“老婆婆,这扇子多少钱一把?”老婆婆见有人问价,眼里充满希望,回答道:“二十文钱一把,少几文也卖你。”
王羲之听了,便向老婆婆要了五把扇子,跑到桥上的一家茶肆里,向伙计借来笔墨,在这些扇面上写下了“清风徐来”四个行书大字,并在左旁落款署名,然后把它们还给了老婆婆。
老婆婆见自己洁白的扇面被王羲之“糟蹋”了,就忙拉着他的衣袖不放说:“我全靠这几把扇子过日子,你在上面胡乱写了字,非赔我钱不可!”王羲之见她不解己意,就笑着安慰老婆婆说:“婆婆不要急,有人来买扇,你只要说是王羲之亲题的,每把售价可达一百文钱!”
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桥上就挤满了买扇的人,老婆婆卖得高价,对王羲之感激不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王羲之的这个善举,便把他题过扇的这座石桥,取名叫“题扇桥”。
一碑三孔桥
雍正年间,运河万年闸有个闸官,叫杨允让。此人为官清廉,性格耿直,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有一年灾荒,饿死了很多人,杨允让见此光景,就恳请县令放粮赈灾。县令不敢做主,就请示知府,可是迟迟没有回音。眼看饿死的人越来越多,杨允让又愁又急,整天唉声叹气。
就在这时,县令接到圣谕,要在万年闸附近建一座一百三孔桥,限期半年,圣上南巡之前一定要竣工。建桥的粮款由朝廷拨付一半,另一半由知府、县自行筹集。县令接到圣谕后非常为难,心想,眼下建这么大的桥真不是时候,不建吧,那就是抗旨,死罪一条;建吧,本来灾荒饿死的人就不少了,如果再筹粮款建桥,老百姓饿死的就更多了,到时候,地方官罪责难逃,也是死路一条。
县令左思右想,也没想出好点子,就去找杨允让商量。杨允让说:“既然建也得死,不建也得死,横竖是个死,不如建!您就等着喝竣工酒好了。”县令说:“难道你不怕死
?”杨允让说:“怕就不死了?谁让我是闸官呢。”两人就这样说定了。
不久后,朝廷为建桥拨下了粮款,县令全部交给了杨允让。可杨允让并没有用粮款来建桥,而是全部拿出来救济了灾民。五个月过去了,杨允让请县令喝竣工酒,县令来到万年闸一看,呆了,哪里有那“一百三孔桥”的影子?他迫不及待地问:“桥呢?你把它建在哪了?”杨允让说:“走,跟我去看桥。”
县令跟着杨允让,七转八弯地来到一条小河沟边。杨允让指着河沟上的一座三孔小桥说:“这就是一百三孔桥。”县令看了半天,才发现桥西立了一块石碑,上刻:一碑三孔桥。他忽然明白了:“什么一百三孔桥,原来是一碑、三孔桥啊
!”
后来雍正南巡,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有火发不得,也只能一笑了之。
高桥
高桥,上海地区有两座,一座叫北高桥,一座叫南高桥。
相传当地有一位乡绅外出,有人问起他家住何地,他得意地回答说:“住高桥。”对方听了,好奇地问道:“高桥,到底有多高?”乡绅为了给家乡争面子,就摆噱头地说:“假使你站在桥顶上,投一个铜板到河里,初一投下去,月半‘咚’声响,你讲高桥高不高?”对方听了,连连点头说:“高,高桥果然高。”
这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后来传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里。乾隆皇帝喜欢游山玩水,喜欢欣赏各地名胜古迹,听说有如此高的高桥,就决定出游江南,亲自去看看这高桥有多高。
乾隆皇帝要看高桥,这事非同小可。高桥当地乡绅个个坐立不宁,因为他们晓得,欺骗君王,一场天大横祸就要落到头上。
乾隆皇帝经淀山湖,进黄浦江,一路乘舟而下,直驶奉贤来了。一日,经过得胜港,游船稍停片刻,乾隆皇帝欣赏着浦江景色,问道:“此处是何地?”随从回答说:“此地是得胜港。”乾隆一听“得胜”两字,认为大吉大利,一时心花怒放,也不知怎么的就心血来潮,不想再前进了,就这样他没到高桥就中途回朝了。
乾隆皇帝不看高桥,乐煞了高桥乡绅,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卢沟桥
古代,永定河畔有一个姓田的船老大,每天靠摆渡生意过活。
镇上有个姓卢的生意人,很有经商头脑,做买卖赚了很多钱。这年秋天,他想回家看看,于是就收拾行李,带上盘缠,启程返家。来到摆渡口,正巧遇上那姓田的摆渡人,两人讲好价钱后,生意人就上了船。摆渡人见生意人钱财不少,便起了歹心,故意慢慢腾腾地磨蹭。那时永定河上风大浪急,船到河心摇晃得很厉害,摆渡人就三摇两晃地把姓卢的生意人给晃到水里去了,从此这个摆渡人不再干摆渡了,他私吞了生意人的钱,做起了大买卖。
后来摆渡人生了个儿子,儿子很聪明,特别招人喜欢。可是到了八岁的时候,这孩子就变了,每天都要打他爹爹六个嘴巴子,一边打还一边说:“天也大,地也大,你贪财把人推下河,伤天害理出人命,我不打你长不大。”为此这个摆渡人非常苦恼。
孩子是怎么会念这段的呢?原来是一个老和尚教的,这老和尚住在河边的一个寺里,那天他亲眼看见摆渡人害死了姓卢的生意人。于是老和尚待摆渡人的孩子长大懂事后,就教这个孩子这么做。
摆渡人常常做恶梦,每次都梦到那个姓卢的生意人。他痛苦不堪,只好去寺里向老和尚求救,老和尚闭着眼说:“你把你所有的钱财都拿出来,在这儿修一座桥吧,你儿子就不会再打你,你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摆渡人听了老和尚的话后,回去就把买卖收了,他请了很多工匠,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建了一座桥。桥叫什么名字呢?老和尚说:“你这桥是还姓卢的账,但愿桥建成了,这账能一笔勾销,这桥就叫卢沟桥吧。”
断桥
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湖上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一对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姓段,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但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恳求留宿—夜。
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吃饱喝足后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丹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丹,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丹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过去了。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在家里长住,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辞。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
!”说罢,老人便踏着雪向小桥走去。
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目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打滑,桥板断了,老人身子一歪,跌进了湖里。
老人被淹死了,段家夫妇十分伤心,想起老人临别时说的话,他们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了。
后来,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和“断”同音,此桥便被称为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