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低效的努力拖垮你

615

发布:2021-10-12 01:52:36  来自 青笺画卿颜 觅知友会员

 别让低效的努力拖垮你

文/念一

1

上周末,朋友小聚。年终岁末,大家平时工作都忙,难得抽出点时间相聚,话题自然也离不开“忙碌”二字。

“辛辛苦苦忙了一整年,却发现自己一点进步也没有。”阿May有些沮丧地说道。

几个朋友里,阿May一直都算得上是最敬业的那个。在广告公司担任客户专员的她,不仅平时经常自发自愿地加班,业余时间也在坚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按理说,这么努力工作,收获应该也不会少才是,怎么会毫无进步呢?

阿May告诉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感触,是因为在前几天的一场会议上,自己花了整整三个晚上熬夜写出来的产品计划书,居然被一个新来的同事轻易就给pk掉了。

虽然当时心里觉得很郁闷,但在认真看完同事的内容后,她只能心服口服地接受现实。因为那份计划书里不仅有精准的行业趋势分析,还有相应的对客户管理的启示,这些都是她之前完全没有思考到的问题。

不仅如此,据阿May观察,新同事才来公司两个月,也很少加班,但进入状态却好像特别快。不像自己,总感觉有做不完的工作,一天到晚忙到不行。

“我是真的很努力地在工作了啊,也从来不敢偷懒,但是为什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果呢?”看着一脸倦容的阿May,我是真的相信她的努力和付出。

但是,从她的叙述里,也不难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她的努力没有找到应有的方向和重点,明明花了很多时间,做的却都是无用功。也就是说,这种不经思考的努力,是低效且没有多大价值的。

2

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那两年里,我也曾犯过像阿May这样一味“蛮干”的错误。

那时候,我在一家医药企业的采购部工作。为了能尽快适应工作,我每天很早就到办公室,晚上常常加班到深夜。可即使这样劳骨费神,一段时间下来,我依然感觉自己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始终理不出个清晰的头绪来。

一次, 部门经理通知我,要我准备一份某个区域的市场调研报告,下周跟客户见面的时候用。

一心想做出点成绩的我,自然不敢怠慢,接到指令就忙不迭地开始准备起来。埋头找资料,设计版面,做PPT,终于如期完成了任务。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经理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合上了这份报告。然后,他示意我坐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学生觉得自己总是苦学无果,跑去请教他的教授。教授笑着问他:“如果你去山上砍树,看到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当然是粗的了。”学生想都不想就回答到。

教授笑了笑,继续问道:“如果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会砍哪一棵?”学生又不假思索地说:“那当然砍红松了,红松更值钱。”

教授又发问了:“如果红松长得歪歪扭扭的,而杨树却十分笔直挺拔,你会砍哪一棵呢?”学生有点疑惑了:“那是不是应该砍杨树呢?”

听到这里,教授终于停了下来,说道:“你怎么就没有想到问问我,为什么要砍树呢?如果是取柴,自然就要砍杨树;如果要做工艺品,那就砍红松。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只有先把动机和方向搞清楚,才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这个故事让我至今受益匪浅。也就是从那次起,我才明白,要想在职场上取得成功,清晰的目标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深入的思考比低水平的重复更重要。

3

在职场上,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觉得努力就是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再加上日复一日的坚持。

然而,事实却可能是:你洋洋洒洒写的几千字方案,根本就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思路;你辛辛苦完成了工作任务,却完全就没有get到领导的真正意图;你想方设法地和客户沟通,却始终无法取得对方的信任。

而这种徒功无功的“瞎忙”,不仅会消磨掉我们宝贵的时间,还会让我们产生“努力了却没有任何收获”的焦虑感。

所以,真正有价值的忙碌,并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也不是比谁更拼命做的事情更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松弛有度、有的放矢地去做好一件事情。

事实上,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讲究方法,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那么到头来肯定只能事倍功半。

要避免工作上低效的努力,就要停止流于表面的工作方式,把时间花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要学会找准问题,理清需求,勤思考,多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实质的进步和成长。

很多时候,成果都是检验职场努力的重要标准。如果迟迟看不到成果,别急着抱怨,也别泄气,它可能只是在提醒你,是该反思和调整努力方式的时候了。

来源:写手圈(ID:xieshouquan010) | 作者:念一,80后女子,自媒体写作者,现居福州。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玉枕怨
    绵绵玉枕怨,此恨缘尽时....绵绵玉枕怨,此恨缘尽时.....此恨缘尽时.....朦胧中,我被阵阵的幽怨声惊醒!怀中似有一物,软绵绵的,底头细瞧,我愣住了!
  • 命运谜团
    床头闹钟突然间滴滴作响,荻蓦然从梦中惊醒,耳边似乎仍然回荡着那个声音:“6096985”。她怔怔的盯着房顶出神:“6096985?”她努力的回忆着梦中情景,
  • 命运谜团
    床头闹钟突然间滴滴作响,荻蓦然从梦中惊醒,耳边似乎仍然回荡着那个声音:“6096985”。她怔怔的盯着房顶出神:“6096985?”她努力的回忆着梦中情景,
  • 女孩,你为什么不沉住气奋斗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该有沉得住气的远见和毅力。看见周围的人谈恋爱了,看见谁又去KTV了,看见谁又在宿舍呆了几天上网。于是,你就沉不住气了,你怀疑现在努力是为了
  • 男人30岁之前要知道的事
    1,事业永远第一  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虽然这句话很俗,但绝对有道理,所以30岁之前,请把你大部分精力放在你的事业上。  2,别把钱看
  • 因为奇葩老板,我没了工作
    阿美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个每天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一心只想着加薪升职赚钱买包的新时代女青年,有天会被老板和老板娘联手逼到想辞职的悲惨境地。不是她没搞定客户。谁
  • 情迷姐妹花
    一年前,阿康从封闭落后的小山村来到上海打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一家歌舞厅做音控师。歌舞厅里每天轻歌曼舞,看着一对对情侣牵手相伴
  • 为自己的梦想执着追逐,不言放弃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件物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梦想,而这这些似乎看起来有时庞大的梦想,却十分渺小,渺小到让人不堪,因为这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可当它们经过人的千
  • 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
    成功只能靠自己不断地努力进取一个人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要有一个明确的理由有三个少年跑到少林寺,要求主持收他们为徒。主持问第一名少年:你为什么要学武功?
  • 职场励志哲理小故事3则
    1:贵在米琳大专结业后,前往南方某市求职,颠末一番,她和别的两个被一家公司初步录用,尝试使用期为一个月,尝试使用合格,将被聘用。在这一个月之内,米琳和那两个
  • 房奴鲁迅
    民国房贷利息五四运动那年,鲁迅在北京买四合院,总价3500块大洋,他刚上班,没那么多积蓄,把绍兴老家的祖宅卖了,还是没凑够,只好去银行贷了一笔500块大洋的短期贷款,为期3个月,月息“一分三厘”。一分三厘就是1。3%,折成年息是15。6%。现在去银行办按揭
  • 熊福章的管理经:让员工当主人
    熊银匠2006年从襄阳进入武汉市场后,短短6年时间,就从一个地方性的银饰小店发展成了拥有4家分公司、300多家连锁店的著名品牌公司。扩张如此迅速,这在中国银饰行业可谓独此一家。那么,草根出身的熊福章到底有何管理秘诀?或许,从熊银匠发家之地——湖北襄阳的熊银
  • 真孝子
    柳升上中学时,父亲就死了。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供他念书,直到他上了大学。大学四年,学校离家太远,假期他又一直打工赚钱,没时间回家。就这样,一直到参加工作后,他才有时间回乡去探望母亲。他离开家乡时才十八岁,再回来已经是二十四五岁的小伙子了,村里人都差点
  • 起名
    王老板为给儿子起个好名字,来到闻名遐迩的“环球”起名公司找李大师。李大师说,起个好的名字,能改变人的一生。王老板说,那是,那是。要不怎么能慕名来找你呢?李大师说,名字就是命运,起好了,一世通达,起不好,不但命运坎坷,甚至还会丢掉性命!王老板吃了一惊,
  • 郭敬明:光鲜背后的奋斗
    文笔好,有头脑,这是郭敬明被喜欢的理由。事实上,一旦跟这个精致小生面对面接触,你就不得不承认,这个混合着文人气质和优雅范儿的作家兼商人,其成功并不仅仅源于幸运。郭敬明出现在公众场合时永远都是一副娱乐明星式的穿戴;即使是面对陌生人,也会彬彬有礼地问候致
  • 商场暗战儿媳卧底,“处女证明”酿血案
    2008年6月,25岁的姜妍从上海复旦大学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历后毕业,进入余氏医疗器械公司实习。在一次公司晚宴上,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对她一见倾心,展开了激烈的追求。当得知这就是自己所在的这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老总的独子时,姜妍觉得老天实在是太眷顾自己了。美女
  • 总是那么倒霉
    我总是不太明白,我怎么会成了剩男。按说,我长的不是最丑的,个子不是最矮的,挣的不是最少的,住的不是最差的,要求对方也不是沉鱼落雁的。好心的朋友开导我说,适当地降低一点条件吧。我都快哭了:总不能是个女人就行吧?更让我悲催的是,就连我一贯看不上的林忠飞,
  • 父爱就是良药!惊见五年日记换一个梦想
    从一个躁狂型抑郁症患者到一名心理咨询师,如此不可思议的转变,从一本长达五年的心情日记开始……和所有的父亲一样,邓世敏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女儿邓莉娇。本以为青春活泼的女儿被保送浙江大学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却没想到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女儿突然患上了躁狂型抑郁症
  • 战地独眼女记者:用生命控诉战争
    人物名片玛丽·科尔文,当代最资深的战地记者,生前任职于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12年2月22日,在叙利亚政府军炮击霍姆斯市时被炸身亡。她为报道而生、为人性而战:直至在战火中得到永生。总在奔赴下一个战场的路上科尔文曾经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
  • 去看苏小小
    我对朋友说,不用去机场接我了,我们还是约个地方见面吧,请在西湖畔,在孤山下,在西泠桥边,在苏小小墓旁,等着我。每次来杭州,都忘不了来看看苏小小,我不是自作多情的风流文人,我是把苏小小当成是一个遥远的知己或者前世的姐妹,我喜欢这个只为美和自由而活着的女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