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好儿子

351

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 、 遭受了挫折和 ,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 ,有力量,有根有本。 的车途上,母亲是 站。

母亲一生都在乡下,没有文化,不善说会道,飞机只望见过天上的影子。她并不清楚我

在远远的城里干什么,惟一晓得的是我能写字,她说我写字的时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苦,“世上的字能写完?!”一次一次地阻止我。前些年,母亲每次到城里小住,总是为我和 缝制过冬的衣物,棉花垫得极厚,总害怕我着冷,结果使我和孩子都穿得像狗熊一样笨拙。她过不惯城里的 ,嫌吃油太多,来人太多,客厅的灯不灭,东西一旧就扔,说:“日子没乡下整端。”最不能忍受我们打骂孩子,孩子不哭,她却哭,和我闹一场后就生气回乡下去。母亲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回去了,我并未思念过她,甚至一年一年的夜里不曾梦着过她。母亲对我的好是我不觉得了母亲对我的好,当我 的时候我 了母亲的存在,当我有委屈了就想给母亲诉说,当着她的面哭一回鼻子。

母亲姓周,这是从舅舅那里知道的,但母亲叫什么名字,十二岁那年,一次与同村的孩子骂仗———乡下骂仗以高声大叫对方 名字为最解气的———她 叫鱼,我骂她鱼,鱼,河里的鱼!她骂我:蛾,蛾,小小的蛾!我清楚了母亲是叫周小蛾的。大人物之所以大人物,是名字被千万人呼喊,母亲的名字我至今没有叫过,似乎也很少听老家村子里的人叫过,但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在家乡有口皆碑。现在有人讥讽我有农民的品性,我并不羞耻,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母亲 我的忍字,使我忍了该忍的事情,避免了许多祸灾发生,而我的错误在于忍了不该忍的事情,企图以委屈求全却未能求全。

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醒来就 ,要买了阴纸来烧。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 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母亲在晚年是 的,我们兄妹就商议了,主张她给大妹看管孩子,有孩子占心,累是累些,日月总是好打发的吧。小外甥就成了她的尾巴,走到哪儿带到哪儿。一次婆孙到城里来,见我书屋里挂有父亲的遗像,她眼睛就潮了,说:“人一死就有了日子了,不觉是四个年头了!”我忙劝她,越劝她越流下泪来。外甥偏过来对着照片要爷爷,我以为母亲更要伤心的,母亲却说:“爷爷埋在土里了。”孩子说:“土里埋下什么都长哩,爷爷埋在土里怎么不再长个爷爷?”母亲竟没有恼,倒破涕而笑了。母亲疼孩子爱孩子,当着众人面要骂孩子没出息,这般地大了夜夜还要噙着她的奶头睡觉,孩子就羞了脸,过来捂她的嘴不让说。两人绞在一起倒在地上,母亲笑得直喘气。我和妹妹批评过母亲太娇惯孩子,她就说:“我不懂教育嘛,你们怎么现在都英英武武的?!”我们拗不过她,就盼外甥永远长这么大。可外甥如庄稼苗一样,见风生长,不觉今年要上学了,母亲显得很失落,她依然住在妹妹家,急得心火把嘴角都烧烂了。我想,如果母亲能信佛,每日去寺院烧香,回家念经就好了,但母亲没有那个信仰。后来总算让邻居的老太太们拉着天天去练气功,我们做儿女的心才稍有了些踏实。

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白日除了去生产队出工,夜里总是洗萝卜呀,切红薯片呀,或者纺线,纳鞋底,在门闩上拉了麻丝合绳子。母亲不会做大菜,一年一次的蒸碗大菜,父亲是亲自操作的,但母亲的面条擀得最好,满村出名。家里一来客,父亲说:吃面吧。厨房一阵案响,一阵风箱声,母亲很快就用箕盘端上几碗热腾腾的面条来。客人吃的时候,我们做孩子的就被打发着去村巷里玩,玩不了多久,我们就偷偷溜回来,盼着客人是否吃过了,是否有剩下的。果然在锅底里就留有那么一碗半碗。在那困难的年月里,纯白面条只是待客,没有客人的时候,中午可以吃一顿包谷糁面,母亲差不多是先给父亲捞一碗,然后下些浆水和菜,连菜带面再给我们兄妹捞一碗,最后她的碗里就只有包谷糁和菜了。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 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 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我和弟弟就同母亲吵,扔了磨棍怄气。母亲叹叹气,末了去敲邻家的屋子,哀求人家:二嫂子,二嫂子,你起来帮我推推磨子!人家半天不吱声,她还在求,说:“咱换换工,你家推磨子了,我再帮你……孩子明日要上学,不敢耽搁娃的课的。”瞧着母亲低声下气的样子,我和弟弟就不忍心了,揉揉鼻子又把磨棍拿起来。母亲操持家里的吃穿琐碎事无巨细,而家里的大事,母亲是不管的,一切由当教师的星期天才能回家的父亲做主。在我上大学的那些年,每次寒暑假结束要进城,头一天夜里总是开 会,家庭会差不多是父亲主讲,要用功学习呀,真诚待人呀, 是怎么讲,古今历史上什么人是如何 的,直要讲两三个小时。母亲就坐在一边,为父亲不住吸着的水烟袋卷纸媒,纸媒卷了好多,便袖了手打盹。父亲最后说:“你妈还有啥说的?”母亲一怔方清醒过来,父亲就生气了:“瞧你,你竟能睡着?!”训几 。母亲只是笑着,说:“你是老师能说,我说啥呀?”大家都笑笑,说天不早了,睡吧,就分头去睡。这当儿母亲却精神了,去关院门,关猪圈, 柜盖上的各种米面瓦罐是否盖严了,防备老鼠进去,然后就收拾我的行李,然后一个人去灶房为我包天明起来吃的素饺子。

父亲去世后,我原本立即接她来城里住,她不来,说父亲三年没过,没过三年的亡人会有阳灵常常回来的,她得在家顿顿往灵牌前贡献饭莱。平日太阳暖和的时候,她也去和村里一些老太太们抹花花牌,她们玩的是两分钱一个注儿,每次出门就带两角钱三角钱,她塞在袜筒。她养过几只鸡,清早一开鸡棚,一一要在鸡屁股里揣揣有没有蛋要下,若揣着有蛋,半晌午抹牌就半途赶回来收拾产下的蛋。可她不大吃鸡蛋,只要有人来家坐了,却总热惦着要烧煎水,煎水里就卧荷包蛋。每年院里的梅李熟了,总摘一些留给我,托人往城里带,没

人进城,她一直给我留着,“平爱吃酸果子”,她这话要唠叨好长 ,梅李就留到彻底腐烂了才肯倒去。她在妹妹家学练了气功,我去看她,未说几句话就叫我到小房去,一定要让我喝一个瓶子里的凉水,不喝不行,问这是怎么啦,她才说是气功师给她的信息水,治百病的,“你要喝的,你一喝肝病或许就好了!”我喝了半杯,她就又取苹果橘子让我吃,说是信息果。

我成不成为什么专家 ,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她既不晓得我工作的荣耀,我工作上的烦恼和苦闷也就不给她说。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未说过一句话。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 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了,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

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因为路窄,不到固定的歇息处是不能放下柴担的,肩膀再疼腿再酸也不能放下柴担的,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 ,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1993年11月27日草于病房。

zhl201609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幽默故事]提一级
    同学过来找小林玩。小林向同学诉苦自己部门领导总不给好脸色看,难伺候。同学指指墙上的《职责分工表》说:“你们科长姓傅吧?”小林點头,同学问:“你平时怎么称呼他?”小林一脸茫然:“叫傅科啊!”同学吃吃笑了,然后同学一本正经地告诉小林:“你称呼领导时,总
  • [新传说]老来斗
    民间有句老话,叫“少年夫妻老来伴”,可是韩大爷老两口与众不同,他们是少年夫妻老来斗,年轻时恩恩爱爱,老了以后却时不时地要斗嘴。这天中午,韩大爷夹起一块红烧肉,嚼了又嚼后却“呸”的一声吐了,然后瞪起牛眼大叫大嚷:“老婆子,这是红烧肉吗?这分明是红烧木
  • [幽默故事]扩店
    那阵刚刚兴起旅游,金达屋后的小山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他一些农民已经在开酒店,但金达仍然坚持“以农为本”。有天傍晚,一辆小车停在离金达住房不远的地方,从小车上走下来四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领头的袁总问金达,可不可以让他们在金达家住一宿,他们会付报酬。
  • [新传说]金光穿洞
    拍攝完美作品,要有最佳位置,有人却趁机打起坏主意,摄影发烧友们该怎么办?秦大明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一有时间,他就背着长枪短炮,到市里的各个风景区去拍照。这天,他来到白塔寺公园,走近湖边的观景平台,发现那里有几个影友,已经架好了相机,像是在等待
  • [民间故事]魂断传国玉玺
    纵然伴君如伴虎,也难舍皇权富贵。老奸巨猾的史丞相千算万算,可算到他会——宋嘉定十七年八月(公元1224年),宋宁宗病死,丞相史弥远矫诏拥立了宋理宗。由于当时史弥远权势太大,理宗为了保护自己,只能避其锋芒,将朝中大权全部交托给史弥远,当起了傀儡皇帝。
  • [新传说]一鞋两穿
    人的两条腿应该是生命的支柱。孙玖福本来打算念完初中就弃学务农了。初三的时候,他暗恋着本村同班同学芝子。那天放学从乡中心校回家,走在乡间的山路上,他看着前面走着的芝子屁股一扭一扭的,这一痴迷一走神,一脚踩空,滚下山崖,摔断了一条腿。他被人抬回家,只吃
  • [阿P故事]阿P有龙袍
    喜得宝贝眼下全民收藏热,不少人玩起了老古董。阿P也玩,梦想有朝一日捡个大漏。为了维持爱好,阿P节衣缩食,几年下来也杂七杂八地收了点东西。谁知经过电视台收藏节目的专家一鉴定,其中几乎没有真品。看到辛苦钱打了水漂,妻子小兰气得回了娘家。
  • [新传说]就要把钱借给你
    這天是周末,大柱和媳妇小兰正在家看电视,来了个不速之客,同村的老赵。老赵是个泥瓦匠,技术挺好的,几十年来挣了不少钱。大柱有些意外,他平时喊老赵“二姨夫”,算是远房亲戚,平日里来往不多,忽然登门是想干啥?大柱一头雾水,但还是热情地把他让进了屋里。老赵
  • [传奇故事]病乞
    拜别刘御史刚过半月,司马霖已身在山东境内。回望京城,不由感慨万千,想自己空有一腔报国志,此番应试,却榜上无名。果然像御史老爷所说,朝中大权由严嵩以及他信任的诸多贪官污吏把持着,那是非贿不取,非亲不用的唉。真如此,为国募才岂不成了空话,那国家又有什么
  • [幽默故事]最后的较量
    马奔和牛强是邻居,也都是单车运动爱好者,一有时间,他们就骑着崭新的山地车上街,体验一把风驰电掣的感觉。年轻人都有爱攀比的毛病,马奔和牛强都觉得自己的车子比对方好,实力比对方强,两人互不服气。一天,好友齐松提议说:每个人的状态是起伏不定的,而最佳状态是可以用
  • [情节故事]砸出来的秘密
    这天一早,王鑫提着礼物刚走进福苑小区,突然感觉有东西从天而降,往他脸上砸下来。王鑫连忙一个躲闪,那东西擦着他的背摔到地上,把他的背划出了一道血痕。王鑫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花盆,他抬头冲着楼上喊:“谁家花盆砸人了?”可任凭王鑫喊哑了嗓子,花盆的主人就是不露面
  • [新传说]一块石头做嫁妆
    富甲一方的岳父竟用一块石头做嫁妆!这未免也太抠门了吧?赵风帆未来的岳父丛福华是当地一位远近闻名的富翁,新婚之际,赵风帆不由得心动地想:富翁岳父肯定会拿出一笔丰厚的嫁妆。但赵风帆怎么也没有想到,随着新娘丛水玉那用一辆大型载重汽车运来的嫁妆竟然
  • [海外故事]丈夫们的聚会
    改编自美国作家艾尔森。安。格拉法姆的小说。弗雷迪。内尔夫和妻子乔治娅搬离了美国西海岸,来到东部落脚。搬到新住处后,内尔夫每天都郁郁寡欢,这次离乡背井对他来说实属被逼无奈。内尔夫和乔治娅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不久前,他爱上了自己的女秘书,这段私
  • [中篇故事]接骨奇术
    马的筋骨断了,尚且能用祖传的接骨奇术医好;若是人心里的筋骨断了,那么再好的医术,也用不上了……1。街头露艺南宋时,金兀术领兵侵犯中原,一路上势不可挡,短短时间就渡过黄河,占领了东京汴梁城。这一天,金兀术闲来无事,身着便装,领着两个随
  • [民间故事]神笔破痈
    这软软的笔尖,别说人的皮肉,就是一张白纸也划不破的啊!用笔尖破痈,这不纯属玩笑吗?西蜀国的孟昶是个皇帝画家,他在皇宫中开有一个画院,为了满足画院画师日常用笔的需求,京城中做笔的高手牛老二就被他下旨召进了皇宫,成了画院御用的第一做笔师。这牛老
  • [小小说]寻找有缘人
    一个半圆陶罐里,藏着怎样的心结,又将如何化解?丁晓寒发现,她爸爸丁征桥这几天有点反常。以往,丁征桥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就是为了赶早去岳王路上的蟋蟀市场兜一圈,看看市场上有什么新货,行情有没有变动,和圈内的人探讨一下养蟋蟀的经验……然后才高高兴
  • [新传说]全骆宴
    1。父子反目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古称甘州,该市不仅历史悠久,景点众多,还是一座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随着该市旅游开放的脚步越走越快,尽显本地旅游特色的各种酒楼,便一座座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张掖市东面的木塔街上,住着一个名叫赵拐子的大肉贩
  • [中篇故事]烟戏传奇
    烟戏始盛于清代,以吸旱烟之烟为之。擅长烟戏之人,口中喷出之烟可化为山水楼阁、花木禽兽,如海市蜃楼,莫可名状。此技法于民国末年开始没落,现已基本失传。1。逆子拜师清道光年间,江宁城赵家庄住着一对姓吴的父子。父亲吴峥嵘,四十多岁,早年间积累了一
  • [幽默故事]锅你得洗哇
    平安夜那天傍晚,闫教授终于收到了徐月琴的短信,高兴得他差点没蹦起来。闫教授和徐月琴是在“冰雪一日游”活动中认识的。徐月琴性格爽朗,人长得也漂亮,别看四十多岁了,风韵犹存,一见面,闫教授就被她吸引了。闫教授六十多了,老伴早已去世,闲聊中,听徐月琴说她
  • [小小说]爱有一万斤
    爱可以一万年,还可以一万斤?儿子临去大学时向老爹要的礼物是什么,你一定猜不到。老海没有老婆,自己带着儿子到城里讨生活。他除了一身力气,一无所长,只能在火车站和码头干苦力。儿子阿边十三岁,正读小学六年级,老海求爷爷告奶奶,好歹让儿子挤进了城里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