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难忘
3042
今年暑假,我们开展了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我所加入的队伍是物理院新成立的“映山红社会实践队”,我们队伍以学习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进行走访以及围绕乡村振兴计划进行调研活动。这次活动也是我第一次和院里不同班的同学合作搞一件事情,感觉很新奇,虽然刚开始时因为不熟悉彼此又觉得有些落寞,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各自的特色之后我却爱上了这群“陌生人”。
“出征”第一天,大家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在火车站出发。简单的合影拉开了“三下乡”活动的帷幕。大家为了这次“三下乡”都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大家都是第一次,只能通过大量的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新闻组参考了大量的新闻报道积累经验,摄影组恶补摄影修图知识,后勤组翻遍各大软件只为了给大家尽量好的食宿条件,策划组一次又一次修改路线规划活动内容,调研组收集并参考学习数不清的调研文献。大家都默默在为队伍努力着。
一路奔波后,我们一行人来到赣州、兴国、瑞金。
兴国县被尊称为将军县。将军广场正中安放由汉白玉石雕刻的5.2米高的毛泽东主席巨型雕像,园内按长征路线进行规划,安放陈毅元帅和兴国籍56位共和国将军的雕像。进去将军馆,陈列馆特有的暗灯营造出肃穆的氛围,一位位开国将军的人物简介整齐地排列在墙上,一张张看过去,这些将军们参加红色革命活动的时候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平均年龄没有超过二十岁的。这要是放在现在,他们也才初中高中,却有着参加革命的思想和魄力,我们如今的安定生活正是革命先士们为我们争取的。将军们虽贡献巨大,但还是逃不过流逝的岁月,享年八十五岁、享年七十八岁、享年一百零一岁……甚至有小部分人,连1949年10月1日都等不及看上一眼,就与世长辞了……他们用血肉铺就胜利的道路,却无法享用胜利的果实…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了无限的贡献,将革命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延安、四川、重庆、北京、宁波、天津等等;他们参加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战役,辽沈战役、解放赣南、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等。用生命点燃共产主义的火把,照亮新中国的前进方向。不禁让我动容,将军们当初参军不为一针一线,没有报酬甚至可能以后都不被世人所知,但他们为了保卫家园,毅然决然走上革命道路。这点是十分令人钦佩的。现代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只要涉及到集体的事,谁都不愿意出面,信奉“枪打出头鸟”,若我们身处将军们的处境,应该就没有接下来的故事和传说了吧,毕竟,中国已经被日本和西方列强瓜分完毕了。
我们还去到了中国苏区。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 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当时,全国已在231个县、1910万人中建立了县以上的苏维埃式政权,苏区建设进入了全盛时期。我们采取了“模拟解说”的方式,主要简单介绍了中央苏区、琼崖苏区、西北苏区、湘赣苏区、闽浙赣苏区、鄂豫陕苏区、湘鄂西苏区、川陕苏区和鄂豫皖苏区九大苏区。因为分组是昨晚才决定的,今早就要录像了,所以今早吃早餐的时候都能看到很多人在很努力地读稿、熟稿、背稿,早餐店里回荡的不是享用早餐的喧杂而是朗朗读书声,格格不入的声音都是为了能顺利并出色地完成解说任务;甚至开录前还在认真背稿,虽然结果不大尽如人意,但是大家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通过大家的解说,也让我们了解到各大苏区的建立的曲折和艰难,往往是经历多次的失败和迁移才取得最终胜利,在这失败的背后肯定离不开党中央的及时修正和正确领导,以及农兵们的英勇骁战和牺牲流血。先辈们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我们应牢记在心,虚心学习。
在军事博览园,在没有提前沟通的情况下,一位值班解说员姐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免费为我们解说,讲到激动的地方我看到姐姐红了眼眶,几个感性的队员也跟着哭了,许是大家都被这浓浓红军情所感动。刘胡兰宁死不愿指认其他共产党同志,被日军残忍铡下头颅,那年她才15岁;唐义贞在一次情报交换工作中因叛徒的出卖被日军所俘,慌乱之下她将藏在身上的机密文件全部吞入了自己的肚子里,最后惨遭日军折磨剖腹痛苦而死,那年她25岁,还有两个孩子在家等她;瞿秋白放弃了舒适的写作生活,投身革命事业;邱少云被活活烧死却一声不吭;董存瑞用生命支起人民生存的桥梁……是什么让他们有勇气抛下父母妻子孩子、抛弃所有去参加革命,是什么让他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紧咬牙关,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是参加革命刻不容缓的认知,落后就要挨打,被压迫就要站起来。这背后,可以说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带领着中国人民脱离水深火热,虽然过程艰辛痛苦,但是历史结果证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 : )
十天很快就结束,转眼就到了离别的时候。窗外来来往往的鸣笛声格外刺耳,似在催促着我们离开。离别总是温情又苦涩,昨夜相约晨起共进早餐,早班车的人儿是不忍心打扰熟睡的我们,亦或是怕激起大家不舍的情绪,她们选择了悄悄离开。十天的暴晒徒步、十天的同床共枕、十天的喜怒哀乐,十天,说长但分离那么快,说短却足以让十九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打成一片,这是神奇的十天。
列车缓缓前进,车窗上倒映着的是落寞的脸,车厢里不再有她们打UNO激动的尖叫声,不再有玩谁是卧底时心力交瘁的辩解声,也不再有教小学生写作业时耐心交谈的身影……
“映山红社会实践队”,不问归程,岭师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