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闹心的同学会
4885
我这个人,喜欢琢磨事儿,自以为能“管中窥豹”,透过表象看本质,遇到不舒坦的事,喜欢直言揭露,俗称“喷子”。
该喷的事儿太多了,随便来一件吧,事情要从年初的一天说起:那天正闲着,电话响了,我看到手机号是外地的,顿时警觉起来。接听后,我没出声,等着对方开口。片刻后,手机那头传来不达标的普通话:“你是郑小亮吧,猜猜我是谁?”
居然还有人用“猜猜我是谁”这老掉牙的骗术,简直是在污辱我的智商!我铆足了劲,正准备骂娘,那人却“哈哈”一笑,用本地方言说:“老同学,猜不到吧,我是周卫国啊!”没想到来电话的居然是中学时候的同学,闲聊几句后,周卫国切入正题:“没别的事,有几位同学提议,本月18日搞个聚会,地点就在老家,委任我为联络组组长。我已联系了在外地工作的同学们,让他们争取赶回来聚聚,和你联系得稍迟点,莫见怪,因为你就在老家工作,好说。”
什么叫好说?不好说!我不想参加同学聚会,这种活动网上吐槽的多了,说白了,就是一些混得不错的同学,以酒店、KTV等场所为平台,向一些混得不咋样的同学炫耀房子、车子、老公、老婆,甚至情人,使他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这些年,我走背运,混得惨不忍睹,但我不愿流着哈喇子去仰望别人,想叫我去看他们各种矫情、卖弄,免了!
聚会那天,我毫不犹豫地关了手机,估计聚会结束后才开机。开机后,风平浪静,我暗自得意:就说嘛,聚会一阵风,事后还不是烟消云散,谁记得谁?幸好没去!
可是,一个月后,此事又被人提起,有个住在本地、叫王建军的同学找我,问我上个月的聚会去了没有。我摇了摇头,说没去。王建军叹了口气,说:“我也没去,我们这号人去干吗啊,弄不好别人还会说我们混吃混喝。”
王建军之所以这样说,原因跟我差不多,他也混得不咋样。这下,同病相怜,我的话匣子打开了,滔滔不绝地阐述观点,一旁的王建军连连点头。
“不瞒你说,其实我很想去。”一杯茶水下肚,王建军突然语气一转,“我想做点小买卖,周转的钱够了,但房租付不起啊,本地的亲朋好友几乎借遍了,实在没法子,想趁聚会的机会,找有钱的老同学开口试试,但后来还是脸皮太薄,没敢去。”
原来如此,王建军的想法,实属无奈之举,同是天涯沦落人,我的同情心油然而生,问道:“还差多少?我帮你想想办法!”王建军疑惑地说:“我想先试着干一年,房租得两万,一年一次性付清,你……有什么办法?”
其实我已经有了主意,我拿不出钱帮王建军,但我可以找有钱的老同学,帮他借啊!
我把这个计划说出来后,王建军拒绝了:“算了,不让你为难,你连同学聚会都不参加,怎么会去找他们帮忙?”我笑了,说:“这你就不懂了,为自己的事,我肯定不愿低声下气去求老同学,但为别人的事,我就有底气了!”
王建军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说:“你说得没错,那就拜托你了。”
说干就干,得到王建军的“授权”后,我认真分析了一下,该找哪几位开口合适。虽说这么多年与同学们来往不密切,但谁混得好,我还是知道的。琢磨完后,我立马活动开了。
先找谁呢?当然是周卫国,他既然能当聚会联络组组长,肯定和同学们来往密切,最重要的是,他的手机号码还新鲜着呢。于是,我去了个电话:“卫国吗?我郑小亮啊!”电话接通还没说两句,周卫国便打断我的话,滔滔不绝地责怪上次聚会时我的奇葩表现,我打着哈哈敷衍着,好不容易才进入主题:“想求你个事,你还记得王建军吧?”周卫国“哦”了一声,说:“王建军啊,记得,怎么了?”
那會儿,我已做好了替王建军吃闭门羹的准备,我鼓起勇气,把早已背熟的台词一股脑全倒了出来:“是这样的,王建军这几年混得不如意,眼下他想开个店,本钱是有了,但是房租得一年一次付清,俗话说得好,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到这里,我的话被周卫国打断了:“别兜圈子,说重点。”
我深吸了一口气,硬起头皮缓缓吐出一句话:“我想替王建军借钱。”想不到周卫国很爽快地回了话:“你直说不就行了?同学之间的情分都摆在这儿,何必绕圈子?多的帮不了,我帮五千吧……”
我的眼睛一亮,出师告捷,看来完成目标指日可待。于是,我趁热打铁,向周卫国要了几个同学的手机号码,给他们一一去了电话。可能这点钱对那些同学来说,只是毛毛雨而已,没想到事情办得如此顺利,才打三四个电话,两万块钱已经借到位了。我喜出望外,赶紧嘱咐王建军再给他们去个电话,再落实一下,并报上银行卡号。
几天后,我问王建军:“同学们答应借的钱,都到位没有?”王建军高兴地说:“都已经汇到我卡上了,感谢你!”我也替他高兴,既然钱都到位了,就没我什么事了,我撤。
没多久,王建军的小店开张,我很有成就感,这个忙算没白帮。我在心里默默祝福王建军,祝他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就在本月初,王建军找到我,说:“同学们又想聚一聚,已经约好了,让我来通知你,到时候你一定要来。”我摇头,说:“不去,有什么好聚的!”
王建军恳求道:“当初你帮我借钱,人家都没说二话,你总不能在这个时候打别人的脸吧?”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么个事,我还是破例参加一次吧,人情往来,该应付的还得应付。
聚会那天,我如约而至。看着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学生时代的愉快回忆涌上心头,我心里的雾霾居然一扫而空。不知道是该失望还是该庆幸,我没有发现任何值得喷的人或事,同学们没有炫耀,没有吹捧,就那么平淡地交流着,有的只是欢声笑语。
酒宴的时候,周卫国和我碰了杯,毫不客气地说:“老同学,搞不懂你怎么想的,有机会大家聚一聚,怎么老要人三请四接,特别是上次,居然还关机,这么奇葩的事亏你干得出来!”
酒劲上头,我很不好意思地吐露了心声:“唉,不都怪我混得差么,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不好意思面对同学们!”话音一落,同学们“群起而攻”:“你想得太多了,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同学们都会尽力帮忙的。”这话好像也不虚伪,帮助王建军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我找不到破绽,无言以对。
酒杯见底后,坐我对面的王建军对我说:“酒宴后,你把你的银行卡号发给我,我把钱打到你卡上。”我糊涂了,问:“什么钱?”王建军“哈哈”一笑:“就是你帮我借的那两万块钱啊,上次同学聚会,其实我参加了,说起你的情况,同学们都想帮你一把,但知道你这个人脾气怪,如果不采取点手段,你肯定不会接受。老实说吧,这钱不是我借的,我开店的本钱早就有了,是同学们帮你的!”
难怪我借钱的时候那么顺利,原来同学们早就商量好了怎么帮我!其实,目前我在经济上的确有点困难,借都没处借。我正要推辞,一眼便见酒桌上的同学们都露出了“狡黠”的笑来,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
就这样,接下来的一杯酒,我和着泪水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