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国共两党将领哪位歼灭日军人数最多?

2329

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第一次把自由勋章授予一位中国人,他就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歼灭日军最多的薛岳将军。他在抗战期间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10余万人。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是老战友也是老对手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对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大力称赞: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永垂不朽。


  薛岳,字伯陵,出生于1896年12月27日,广东韶关人,原名薛仰岳,因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薛岳父亲为其起名为仰岳,希望他能像岳飞一样,成为民族英雄。他后改名为薛岳,寓意不仅仰慕岳飞,更要身体力行。他父亲非常重视对儿女的培养,他时常教导儿子要立志习武,长大精忠报国。薛家家训就是:克复汉族,惟武是尚,经生坐谭,无当大局,亟需习戎,以应时变。可见父亲对儿子的迫切希望。


  薛岳是抗战期间唯一被喻为抗日“战神”的将领,官授陆军一级上将。他历任贵州省主席、抗日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等职。


  1921年,26岁的薛岳任职大元帅府警卫团第1营中校营长。此时,孙中山与陈炯明的政治分歧,几经波澜,最终彻底分裂。同年5月4日,孙中山以陆海空军大元帅名义下达北伐令,薛岳随孙中山赴广东韶关。不料陈炯明部下突然发动兵变占领广州,并向孙中山致电,要求恢复陈炯明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职务。6月1日,深知陈炯明不会加害于他的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毅然回到广州,准备劝服陈炯明及其部下,但是无人响应。孙中山此时在广州已经没有任何权力了,但是陈炯明部下嫌其赖在广州不走,索性决定使用计谋赶走孙中山。


  6月15日傍晚,率警卫营护卫孙先生夫妇下榻粤秀楼的薛岳收到情报,陈炯明部下叶举计划当夜采取军事行动。他马上告知孙中山秘书林直勉、参军林树巍,请他们火速通报孙中山,并请先生乔装成出夜诊的医生,趁天黑通过陈军哨站,直奔广州天字码头,登上永丰舰。


  当晚,陈炯明所部叶举果然对总统府采取军事行动,集结士兵2万多人,而驻守大元帅府的警卫部队只有800多人,情况十分危急。然而薛岳指挥若定,将宋庆龄平安地撤离到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并率所部以少敌众击退对方多次攻势。


  期间陈炯明部下向孙中山提出谈判要求,鉴于北方徐世昌已经下台,请孙中山兑现当初他与徐世昌一齐下台的诺言,被孙中山拒绝。孙中山仍然坚持留在中山舰上,与岸上的陈部交火。他迟迟不愿意离去,因为他期望广州城内很快发生他所期待的变化,以及能够获得广州民众舆论的支持,可惜陈炯明民望甚高,当地很多舆论指责孙中山向广州城内发炮,杀害无辜市民。根据梁基永先生发表在《羊城晚报》2011年11月13日B0版的一篇文章《“孙大炮”名不虚传》,将当时发炮细节描述如下:“船驶到白鹅潭中央,孙下令开炮,由于没有海军总长的命令,加上顾虑伤及城内民众,船上没有人敢动手,据文献记载,孙中山‘亲发数炮’,又督促炮手连发七十余炮。--孙中山早年被人称为‘孙大炮’,这下子,倒真是名下无虚了。但孙放炮后,陆上部队并没有响应动手。”


  陈炯明部下其实也并无心攻占总统府,双方的大元帅府战斗不温不火地打了三天三夜,直到18日晚,薛岳率领残存的200多名士兵突围而去。薛岳这一仗,以寡敌众,成功帮助孙中山、宋庆龄脱险,令孙中山刮目相看。


  众所周知,“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日军倾注兵力最多的战役。据战后搜集的日军情报文件证明,日军在此役部署兵力时已经捉襟见肘,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增援武汉大战。


  1938年7月,日军开始进攻武汉外围。大战总司令为畑俊六大将,投入陆海空三军35万兵力,调动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增调40万大军配合作战。作战经费是日军侵华以来所有战役中最高的一次,高达32.5亿日元。日军大本营陆军部文件记载:“陆军为武汉作战倾注了全力,没有应变之余力。”8月22日,日军大本营下达188号、参谋总长第250号命令,做出两点指示:首先,务必攻占汉口附近地区;其次,把蒋政权逐出中原。日本天皇的命令明确表示:“此次大战所期待的是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


  国民政府方面也严阵以待,全国总动员调集全部海空军,统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2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人。蒋介石亲临一线指挥,并在中央广播电台发表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足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


  此次战役是冈村宁次和薛岳的对决,号称“三羽乌”之一在日军界享有极高声誉的日本陆军上将冈村宁次,遇到薛岳将军却飞不起来了。


  薛岳负责指挥九江至南昌以及鄱阳湖周围战事,在德安、瑞昌、庐山地区部署了7个军的兵力,摆出“反八字形”的阵势,静待冈村宁次的第11军来犯。


  两军很快进入对攻战,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呈胶着战,由于中日两军双方在每个山头、每个村庄都要反复搏杀,甚至一日数易其手,致使前来助战的日军飞机因双方绞成一团而不敢投弹。薛岳所部借此机会,戏弄日军。有几次日机空投弹药和粮食时,第4军和第74军的官兵在白布中间贴上红布圆心,制作假日军旗,铺在地面,引诱日机将给养空投到我军阵地上,使日军供给陷入混乱。


  8月3日,日军第106师团沿南浔铁路南下进攻南昌,在金官桥遭到薛岳部队迎头痛击,薛岳严令参战部队不能逃跑,否则枪决!日军随后以战车、飞机和大炮配合步兵强攻,兼以施放毒气,都不能逾越阵地雷池半步!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持续到15日,双方均死伤惨重。据后来缴获的敌军日记记载:“几次进攻中,庐山上的迫击炮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皇军大受威胁。”有士兵在日记里写道:“庐山是支那名胜之地,‘不识庐山真面目’名不虚传,皇军在此遭到支那军精锐部队第19师的坚强抵抗,前所未有的激战,中队、小队长死亡很多,战斗仍在艰苦进行,与家人团聚的希望是渺茫的。”


  日军虽然装备良好,但数量有限,尤其是兵源补充困难。战斗进行到9月下旬,薛岳审时度势后,决定与日军相持到底。他指挥第十五集团军在汨罗江南岸运用诱敌深入战术,一次就歼灭日军2000余人。这一下,忧愁的跷跷板重心倒向了冈村宁次。他苦着脸思考着对付中国军队的良策,越想越觉得拖下去凶多吉少,伤亡会更大。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此次出征作战,碰到的是一个硬钉子,这个对手不好对付。因此,他决定撤退。10月5日,全线撤退的命令下达后,日军慌张后退。


  随着当地气温不断下降,冈村宁次站在庐山的峻岭峰峦上,看到自己部队被薛岳所部像春藤一样缠住毫无进展,于是决定撤退。


  薛岳下令各部队于10月6日开始猛攻,这次反攻一直持续到10日才结束。除日军10师团有千余人逃脱之外,其余日军万余人全部被歼,俘虏300余人。这是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首次全歼日军一个师团,而一直到武汉保卫战结束,日军最终也未能全歼我军一个师。


  武汉保卫战,第74军打出中华儿女的骄傲,全国民众欢欣鼓舞,田汉作词、任光谱曲,创作了74军军歌,激励更多的抗日英雄。“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欧战爆发。日军为适应新的世界战争局势,决定加速解决对华战事,第一次长沙会战在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拉开了帷幕。


  薛岳将军因为长沙会战而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薛岳将军求战心切,为了争取蒋介石抗日的军令,竟然不听从蒋介石的电话命令。


  1939年秋,蒋介石对第一次长沙会战高度重视,几乎每天都会与薛岳通电话商议军事。为了争取蒋介石“对日寇迎头痛击”的军令,薛岳那一段时间几乎每次与之通话都会表达自己坚决抗敌、死而后已的决心。蒋介石开始还耐心地与薛岳通话,劝他“稍安勿躁,静待时机”,后来看到薛岳犟脾气上来了,就索性不再理会薛岳的电话了。


  求战心切的薛岳,心急如焚,灵机一动直接打电话给宋美龄,他说:“请转告委员长,敌人再敢向我长沙逼近一步,我就要立即开打了!”


  宋美龄立即将此话转告蒋介石,这回轮到蒋介石着急了,他连续向薛岳打电话,但薛岳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听电话,还让参谋人员回话说:“薛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此时,薛岳已经打响了长沙会战的第一枪,并慨然立下军令状:“如果湖南战胜,是国家和委员长之福;如果战败,我就自杀以谢国人!”


  当时日军成立了对华派遣军司令部,西尾寿造为总司令,板垣征四郎为总参谋长,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负责战地指挥。日军全力出击,动用了6个师团地面部队及两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共10余万人,海军出动12艘兵舰和100艘汽艇,空军则出动100多架飞机。


  国军方面,由薛岳代第九战区司令,罗卓英为前敌总司令,在湖南集中了5个集团军,共14个军,总兵力近18万人。


  薛岳当时向全军号令:“我若在战斗中阵亡,立即由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将军替代我指挥战斗,各级军师旅团,直到营连排班,都要明确,第一号指挥官若阵亡了就由谁来接替指挥,军人为保卫国家而沙场捐躯,死而无憾。”


  1939年9月17日,日军分四路向长沙进攻,水陆齐发。9月23日,日军调集80门重炮瞄准新墙河南岸、王街坊、七步塘等,向国军阵地发起猛攻,5000名日军强渡成功。薛岳急命守兵坚守碉堡,不能再让日军前进半步。日军进攻受阻后放飞装有毒气的气球,居高临下指挥炮兵射击,继而施放毒气,接着又派飞机狂轰滥炸。这一波攻势之后,6000名日军蜂拥而至向前冲锋。没有戴防毒面具的国军战士们纷纷中毒,但仍坚守在充满毒气的阵地里。他们与戴着防毒面具的日军展开生死搏斗,新墙河上漂满了浮尸,鲜血染红了河水。激战多时,终不敌日军,被迫撤退。国军第60师撤到汨罗江新市南岸一带集结。


  9月26日,原本退到汨罗江一线的国军,依薛岳所定作战计划缓缓退后,这并未引起日军的怀疑,日军第3师团不知是计,一路向前进逼湘阴,第3师团前进到栗桥,第13师团直抵福临铺。国军一路佯装败退,实际在配合友军随时准备“瓮中捉鳖”。到10月2日,薛岳一声令下,以逸待劳的国军终于开始全面反攻,猛烈围攻日军,毫无准备的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据何应钦《八年抗战》的描绘,我军跟踪追击,加上当地武装民众群起协同作战,敌人望风崩溃,死伤4万人上下。到了10月6日,我军恢复阵地秩序,并继续朝岳阳进攻。


  “长沙会战碑”碑文所记:“鏖战二十四昼夜,遂奏肤功,歼寇四万,长驱三百里。”蒋介石得知后,喜出望外,在一次演讲中说:“自从月初湘北战争以来,我国抗战局势,已临到胜利的一个大转变,国际外交形势,亦随之一天一天好转。”


  但是,第一次在长沙受到重挫的日军并没有放弃侵吞我领土的野心。1941年9月,日军卷土重来,出动陆海空总兵力12万余人。此战日方吸取第一次长沙会战战线过长、补给不畅的教训,强拉中国民夫15万人修筑从湖北通往长沙的道路,以疏通战时运输线。


  第二次会战前,薛岳就判断:日军吃过瓮中捉鳖的苦头,第二次打长沙一定会采用新的战术,他断定日军一定从湘北方向单刀直入。不出所料,日军主力从湘北进攻。薛岳灵活运用他拿手的“天炉战法”--薛岳把大部队预置于侧翼,只是以非主力兵力与日军接触,假装正面抵抗,且战且退,引诱日军主力进入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一带。一直到日军先头部队已逼近长沙,日军便衣队甚至渗透进长沙市区,薛岳率领的国军主力仍隐忍不发,按兵不动。


  9月29日子夜,日军第4师团、第13师团先头部队正准备包围长沙城郊,薛岳突然发动攻击,如同拉满弓弦突然将箭射出。他命令预先埋伏的两个军向日军发起猛攻,另两个军由浏阳河两岸攻击日军的侧背,然后调动5个军向万家铺、新安铺之线急进,在日军撤退的必经之路设伏。


  9月30日,薛岳再出招,命令第11、12挺进支队紧急将杨林街、长乐街道及新墙市道彻底摧毁,以此斩断日军退路,合围态势形成。10月1日,薛岳下令总攻,以逸待劳的国军将士奋勇向前不断冲杀,一直处于急行军状态的日军早已兵疲马困,渐渐不支。在战斗间隙,只要稍有休战调整的机会,日军往往倒地就睡。而此时却是薛岳的国军敢死队大显身手的时候,许多日本人尚在睡梦中,便被国军敢死队员手刃。日军夜里不敢睡,白天精神不济,作战时昏昏沉沉,不断遭到国军的追杀及沿路的游击袭扰。日军在“天炉战法”的熔炉内再也无法组织有效反攻,最终溃退而去。


  薛岳的“天炉战法”在长沙会战中大显神威。冈村宁次亦不由得发出“撼山易,撼薛将军难”的哀叹。第二次长沙会战虽然获胜,但由于敌众我寡,国军损伤仍然很重,堪称“惨胜”。据薛岳提供的数字,我军伤亡59000人以上,日军死伤4万余人。


  1941年12月19日,珍珠港事变发生后的一个多星期里,日军不甘心前两次无功而返,又趁珍珠港奇袭大胜的势头,再次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战前薛岳向官兵下达命令:“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此会战持续29天,国军伤亡官兵29217名,日军遭逢更重大的惨败,伤亡万余人,据说光是清理战场时焚烧的尸体就烧了好几天。这也是抗战以来的大会战中,日本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中方的一次。


  1942年1月24日,薛岳因为几次长沙会战赢得了军人的最高荣誉,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蒋介石称:“长沙会战大捷之意义非比寻常,予敌人战略之打击也影响深远,尤其薛长官以下各军、师、团、营、连长,以迄全体官兵人人抱定必死的决心,才能缔造此一光荣之胜利,不仅可以告慰全国民众,而且也可以告慰世界友邦。”1946年10月10日,美国向薛岳颁发“自由勋章”,表彰他在抗战期间的卓著战功,薛岳享誉中外。


  薛岳退居台湾后,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国国民党改造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和“行政院政务委员”等职。蒋介石一直对他很尊重,薛岳性格耿直,有人亲眼见他与蒋介石争吵后拂袖而去还碰倒一个花瓶,蒋介石对脾气上来的薛岳也无可奈何。蒋经国上台后对薛岳更是执礼甚恭。薛岳在台安度晚年,多半闲居在台湾南部嘉义乡间,过着闲云野鹤、与世无争的半隐退日子。1998年5月3日,他在台湾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薛岳将军戎马一生,大丈夫气概义薄云天,不愧为人中豪杰、国之英雄。后人评价道:英烈匆匆过,功绩代代传。民族大义在,中流砥柱魂。传奇人生百余载,功过留与后人谈。国有伯陵战长沙,便得猛虎守疆土。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窗帘是拉开的吗
    我所在的高中是建在一片墓地上的,自然这里就少不了那些关于鬼的故事!我上高中一年,报考我们的考生特别多,学校录取的人数也历年来最多的。本来学校的就不是太多,加
  • 一纸吓退十万兵毛主席的几次退兵之策
    一、一纸吓退十万兵。1948年10月,党中央驻西柏坡。傅作义探知情报以后,准备出动近10万大军和骑兵突袭中共首脑机关。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而党中央
  • 谁是第一位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高级将领?
    胡乾秀,湖北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五十八师参谋长,1950年入朝参战,12月20日在朝鲜长津湖参加围
  • [中篇故事]迷失的河灯
    顺流而下的河灯,竟引来一场血腥屠杀,38个人,不明不白地成了日军枪下的冤魂。所有的秘密都藏于那——一、百姓为啥砸墓碑县长洪汉林从办公室出来,正准备坐车去市里
  • [幽默故事]胆小的学员
    伊冰是一名跳水俱乐部的业务主管兼教练。这天,伊冰刚一上班,就来了一名要报名的美女。来报名的女孩说自己叫汪娜,十分喜欢跳水这项运动。伊冰虽然很想收她,可只能两
  • 以逸待劳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
  • 女推销员
    教授正在家准备第二天的讲稿。教授在一所大学任教,主讲犯罪心理学。教授面前堆着一堆书,他工作时非常专注,最不喜欢有人来打扰。可偏偏在这时,教授刚坐下备课,门被
  • 海明威的大度
    二战时,美国海军炮艇“塔图伊拉”号停泊在英国威尔士,莱德勒少尉在炮艇上服役。一个星期天,他在一个“不看样品”的拍卖会上,用30美元拍得一个密封的大木箱。打开
  • 一块玉籽料的恩怨
    傍晚,汝慧和爷爷在门前的青石台阶上下棋。“请问……”一个唐突的声音打断了汝慧的思考。一个黑黝黝的陌生男孩站在他们面前,嗓子有点哑,是陌生的外地口音,“张玉成
  • 激励短信大全
    1、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良师,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每一都生命,但并非每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
  • 歇后语小葱拌豆腐
    1、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2、小偷进衙门-没理3、小偷进牧区-顺手牵羊(比喻顺便拿走人家的东西或顺势做某件事情)4、小脚女人追兔子-越撵越没影儿(比喻怎么撵也跟不上)5、小鸡吃碗碴儿-肚里有词(瓷)(比喻很有说的)6、小鸡站在门坎上-
  • 我们的爱情始于短信情缘
    那时候,小芬是公司的财务,每一天对着进进出出的账目头痛不已。特别是市场部的账目头痛。常常需要电话查问。方刚是市场经理,时常要报一些账目,但是本人常常不出现在公司里,只好在下班的时候,打电话跟他对账,但是他每次都说忙。叫小芬发短信。小芬只好无比怨恨的发短信,
  • 传奇
    生命里许多传奇而我也无法预见下一个奇迹发生在哪里发生在何地生命里的许多秘密而我也无法告知下一次灵魂的问候下一次情绪的洗礼深深亲吻迎接的不只是生活还有感悟这个世界从不缺少传奇爱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权利爱自己肯定自己而我在书写传奇的路上本身也是
  • 唯美句子:最终谁都不是谁的谁
    1.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2.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3.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
  • 智慧是第一生命
    数日前,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来访。有朋自远方来,沏上一杯香茗。述说别后之情,其乐融融。席间,友人忽问:“何为世间之贵?”我说:“我曾听一位大师说过,诚信是第一财富,正法是第一坦道,实语是第一妙味,智慧是第一生命。”友人说,为什么说智慧是第一生命呢?人的健康才
  • 没有不能尊重的选择
    没有不能尊重的选择人生的坚持,学习的坚持,尽管遭遇困苦,但是我们却能在一次次的苦难中成长,重新爬起来。没有不能宽容的失落同学们:大家好!我想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少男和少女,会盲目地羡慕电视偶像剧里,男女主角多姿多彩的感情生
  • 关于爱情悲伤日志
    一个朋友说追了她很久的那个男孩今天结婚了去参加了婚礼新娘很漂亮新郎也很帅好像第一次觉得他原来也是蛮有魅力的怎么当初没发觉呢他说原本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爱上过他但是在新郎新娘交换戒指的那一刻她的心疼了一下她说最难过的不是你爱的人不爱你而是那个爱了你很多年的人转身
  • 相亲一辈子
    一个秋高气爽的金秋天气,父母下田,把只有一岁的她交给了八岁的哥哥看管。八岁的男孩子,正是猫儿狗儿都讨嫌的顽皮年纪。父母嘱咐他回家看着正在睡觉的妹妹时,他正在屋外同小伙伴们玩得高兴。不想败了自己玩的兴致,又怕妹妹在屋里醒来跌下床来,八岁的男孩就自作主张,进屋
  • 一个反常的女人
    大马在贫民住宅区租房住下后,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个三十出头、五大三粗的女人太反常。她牵着个名叫展志,年龄有三四岁的小男孩,与邻居说话谈到孩子时,她就高喉咙大嗓门地说:“这孩子是我收养的,凭我这德性,哪能生出这么好的儿子?”没错,展志长得细皮嫩肉,一点
  • 农家乐(诗四首)
    下田归来荼余饭后夕阳彩辉雀喳喳,即席赋诗虽不才,狗咬衣角羊咩咩。惟知在家种庄稼。老婆儿把菜端上,荼余饭后凑几句,老汉儿抽烟歇歇。生活有趣人潇洒。山中人家下棋秋风扫落树冠秃,方方正正一块布,山上小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