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间不要厨师的饭店
1892
他出生于御厨世家,17岁便在饭店里跟着掌勺师傅打下手,主要工作是择菜、洗菜跟切菜。那是一间有星级的饭店,在哪儿上班的好处是不但有保障并且还有编制,而坏处则是他的岗位只是打下手,永远都无法做厨师。
打了整整3年的下手,某日,掌勺的师傅突然感冒了,咳嗽得厉害,无法站在锅台前炒菜了。可是偏偏此时饭店里的客人又多,都在等着菜吃,急得饭店经理跟师傅团团转。见此情形,他对经理和师傅说,要不让我来试一下吧。
死马当活马医吧,经理表示同意,于是师傅便让他炒了。没想到,他炒出来的菜居然一点都不比师傅的差,味道堪称绝美!师傅更加迷惑了,问他从哪学来的厨艺?他说,师傅呀,虽然你没有手把手教过我,但是我天天就在你身边打下手,整整观察你炒了三年的菜,还能炒不好吗!
经理和师傅听后都大为感动,这之后便把他调去掌勺了,几个月后,他便代表自己所在的酒店参加了当年的北京市厨师烹饪大赛,并且一举夺得金奖。
就在他顺风顺水,每个月都有着不菲的收入,外界都以为他会在饭店里一直掌勺下去的时候,他却在心里暗下了一个决定,40岁后一定不再炒菜,理由很简单,他不想像师傅那样一辈子都站在烟熏火燎的灶台前,仅仅只是个厨师!
他果真是想到做到,几年后,他便在众人的一片诧异声中,辞了职。然后在北京的平安街上开了一家叫“二友聚”的小饭店,虽然饭店很小,只有四张桌子,可每个月的收入都在一万元,在人人都不是很富裕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月月都是“万元户”,让他感觉非常高兴和自豪。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那便是他每培养出来一个徒弟不久后,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作为借口离开“二友聚”,跳槽到薪水更高的饭店去干,徒弟一走,他便又要不得不重新去招新徒弟,然后又手把手地教,可一旦教会又会走掉,如此反复。
教会了徒弟,累死了师傅。他痛彻心扉又无可奈何地认识到,如果一个饭店太仰仗于几名大厨,那么注定永远无法做大做强。这也是中式饭店为什么不能如肯德基、麦当劳那样做成连锁,形成规模效益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