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1724

发布:2021-10-16 14:47:25  来自 云裳佳人 觅知友会员

七月,是夏季最炎热的月份,24节气中的小暑大暑都在这个月份。农谚云:“热在中伏,冷在三九”。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春暖花开,万木萌生;夏热似火,万物生长;秋凉气爽,硕果累累;冬寒严霜,万物凋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七月流火,赤日炎炎。

35度以上的高温在祖国各地居高不下,有的甚至超过摄氏40度。为劳动保护,环卫工人下发了人丹、风油精等防暑药品,建筑工人上午早下班,下午3点后晚上班,就是为了躲避高温,防止中暑。炎热的时刻,室外作业者都给予高温补助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动人民的亲切关怀,值得为各级领导们点赞。

在这炎热的伏天里,从事室内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享受各式空调和电扇带给的凉爽。各级各类大中小学校,每年从6月底就放暑假,到8月底9月初才开学,就是为了保护师生们以最愉快的心情、最有效的生活方式来避暑,确保下个学期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教学环境中去。

在这炎热的伏天里,农民喜欢的是风调雨顺。只要是不发生干旱,或者是雨涝,高温能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充沛的阳光、水分、养分,有利于大量地产生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农谚说:“三伏里面加立秋”,“立了秋,挂锄勾”,“立了秋,庄稼横长18天”。这些农谚从一个侧面都说明了高温的长处,只有高温,才促使庄稼生长得快;只有高温,才促使庄稼秋季大丰收。

在这炎热的伏天里,工人们挥汗如雨,战高温,耐炎热,高高脚手架上身轻如燕,高楼大厦有他们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农民们面对骄阳似火,毫不畏惧,在注意避暑的同时,劳动量不减,而是起五更,打黄昏,在田间地头锄草,翻红薯秧,喷洒农药,灭虫治虫,冲天的干劲不因高温天气而锐减。前几天,生活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的小堂弟,头顶烈日在自己承包的200亩棉花地里劳动,通过视频可以看到他们播种的棉花生长茂盛,话语交流间能体会到他们丰收在望的希冀与豪情!

在这炎热的伏天里,人民解放军聚焦“准备打仗”,苦练杀敌本领,越是天气炎热,越是刻苦训练。人民海军开着战舰劈波斩浪,遨游于祖国的近海和世界公海;人民空军架着战鹰飞翔于祖国的蓝天,保卫着每一寸国土和领空;人民陆军五大战区同时野营拉练,朱日和的红蓝阵营万马战犹酣,拼拼杀杀日渐多兵种联合作战。今日的信息战将取代传统的保卫战,战略军的出动更彰显现代化战争的残酷和威慑,和平与战争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愈来愈明显。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这炎热的伏天里,我们各行各业既要注意防暑避暑,不至于被中暑所伤害,也要快马加鞭,不因高温的不利因素而降低了我们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或者是打一些折扣。高温既考验我们的坚强意志,也检验我们应对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常言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高温不可怕,怕的是精神萎靡不振。精神振奋了,思想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七月流火,每年都有,而战胜炎热的决心和措施是因人而异。七月将尽,“流火”还会长吗?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新传说]我们有办法
    如今,城里人都喜欢到乡下度假,以此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这不,洪亮是个工作繁忙的都市金领,这个周末,他开着私家车,带上老婆孩子来到朋友推荐的一户农家乐游玩。车子到达农家乐时,已是中午,洪亮一家便来到饭馆吃饭。饭馆的老板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是洪亮朋友的
  • [民间故事]冤案
    嘉庆年间,江苏淮安一带发生了严重水灾,年方十五的莲子姑娘在失去双亲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到江宁府投奔表姑。表姑父是读书人,家道殷实,在江宁府有一小宅院。自乡试中了秀才之后,便埋头苦读一心待着有朝一日科举考试能通过也中个举人当当。表姑父的书房就设在厅
  • [新传说]“房”不胜防
    三年前,房产老板牛盘金在温市长的帮助下,低价拿地,造了高价商品房。如今牛盘金赚到了钱,当然要“意思意思”,要送一套四室两厅的房子给温市长。温市长听了,牙疼似的不住哼哼,最后莫名其妙地说了句:“牛兄,时间点不对呀。”牛盘金知道最近上头抓得紧,
  • [幽默故事]学了一招
    刘飞和女友小芳去饭店吃饭。在他们旁边坐着一个妇女。饭吃到一半,他们看见一个光头壮汉在偷妇女身侧的一个女包。刘飞刚要开口提醒,那壮汉突然转过头,满脸杀气。刘飞把快要说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那壮汉快步向门口走去。此时,妇女转头,恰好看到小偷拿着自己的包走
  • [阿P幽默]阿P遇贼
    清明那天,天气很热,阿P回乡下老家。临走前,老婆小兰非要他买些东西拎在手里,阿P嫌麻烦,说:“我直接给爹娘钞票岂不省事吗?”小兰不依,说:“你每次都是两手空空,不知内情的邻居会说我们不孝呢。”阿P说不过老婆,只好买了很多东西,装进一个拉杆箱里。
  • [阿P幽默]主持婚礼很好玩
    金融危机,公司裁员。阿P被放在了砧板上:惨遭辞退。但阿P毕竟是个人物,依旧豪爽,跟大伙一一握手道别后,甩甩头、意气风发地离开了公司。阿P暗自鼓劲:“我就不相信,我一个大男人,还不能养活自己?”可现实是残酷的,失业的阿P一连应聘了好几家公司,都被
  • [海外故事]三天后永生
    杰克和爱丽是一对恋人,爱丽总是调皮地问杰克:“你到底有多爱我?”这一天,杰克终于想好了答案,分外认真地说:“生命有涯,爱情永生,这就是我给你的承诺。”爱丽听了满心欢喜,两人正依偎着,就在这时,远处突然响起撕心裂肺的鸣叫,是防空警报,杰克大叫:“不好
  • [悬疑故事]抢劫犯搭档
    星期三晚上,罗杰斯像往常一样,驾车来到一条偏僻的山区公路,伺机寻找他的下一个作案目标。现在是冬天,天黑得特别早,人们下班时暮色早已笼罩整个大地,这也为罗杰斯的“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会像猎狗一样在公路上搜寻,一旦发现有车辆抛锚,就会不失时机地凑上
  • [经典传递]糊涂鬼的故事
    都说糊涂人办出糊涂事。在民间故事里就有这么一类,说的就是马大哈们和糊涂鬼们,闹出的那些叫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这里选登几个,让您捧腹大笑之后,也引以为戒。胖嫂回娘家有个叫胖嫂的,接到娘家一封信,刚看了开头一句“你娘生了重病……”就焦急万分,抱起
  • [幽默故事]丑女也疯狂
    有一个丑女叫阿丽,别的丑女虽然丑,但是能看得过去,可是这个阿丽啊、要多丑,那就有多丑,人家虽然长得丑,但是有学历。人家可是个博士、就凭这个,在她们那个小穷山沟就高人一等,直到有一天……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邻村的一个大婶来阿丽家做客,那个大婶的女儿真是
  • [新传说]孝心发屋
    前段时间,巷口新开了家理发店,店名是“杜姐发屋”。店主当然就叫杜姐了,她四十来岁,自来熟,很快就和巷子里的居民都混熟了。玉清嫂也是杜姐的常客,她比杜姐大,是个粗线条,快人快语,跟杜姐挺合得来。不过,每次玉清嫂来,杜姐都爱说玉清嫂的老公大徐。
  • [幽默故事]绝对策划
    炸酱面馆的王老板,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新面馆开张已经两个月了,可生意还是不怎么样。在这条街上共有5家面馆一有拉面馆、牛肉面馆、炸酱面馆等。别人的生意家家火爆,门庭若市,唯独王老板的店冷冷清清,这怎么不让他着急呢。“这面味儿也挺地道
  • [情节故事]以毒攻毒
    老刘的单位分管市容市貌。最近,老刘可是遇到了难题。什么难题?清理凤凰大桥下的流浪汉。那几个流浪汉把市区凤凰大桥的桥洞当成“家”,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单位也组织清理过几次,可一直都没太见效。昨天,领导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了专项清理工作,明确要求节日期
  • [新传说]水晶手链在哪里
    郭老汉常去高速公路边的河滩放羊,那里水草丰美,他每次去都还顺手割点草背回家,为羊群囤粮。说起这群羊,郭老汉可看重呢,因为孙子刚考上大学,头一年的学费都指望这群羊了。郭老汉想,自己平时啃几个咸菜馍馍倒没什么,羊可都得喂饱,家里再穷,也不能耽误孙子念大学。
  • [东方夜谭]七窍玲珑心
    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对病入膏肓的患者开膛剖肚、做“换心”手术了.手术居然能妙手回春,病人竟然能康复如常,你信不信?别说不信,看完这个故事再说……中国历史上称作汉朝的政权实在太多,光正史承认的就有八个,其中就有五代十国时的南汉,那皇帝是高祖
  • [新传说]不义之财
    周大伟到邻市出差,住宿在一家小旅店里,临睡前,觉得枕头下有些鼓,掀开枕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第二天,周大伟跟旅馆老板聊天:“上一个在我房间住宿的是什么人啊?”老板名叫汪全,三十多岁年纪,他说道:“上、上次住这个房间的是、是个小伙子。”汪全说话有些轻微的口
  • [新传说]温暖的家书
    于成林大学刚毕业,在省城的一个邮局工作。这天快下班的时候,急匆匆走进来一个民工打扮的年轻人,不用问,又是李先本。李先本是建筑公司的一个民工,工地就在邮局旁。他一个星期最少要给一个女孩写两封信。于成林一直觉得奇怪,现在电话这么方便,打电话就是了,又简
  • [幽默故事]老张住院
    老张住进医院已经半个月了,儿女们孝顺,给他住两人一间的VIP病房。医生为了确诊病情,不断要老张做检查,有些检查报告要七个工作日才能出来,这样一来,房费加上检查费得好大一笔钱。这天上午,护士长来给病友做检查,老张见他愁眉不展,便讲了一个真实的
  • [新传说]和土豪相亲
    瞌睡遇枕头二宝娶了个漂亮老婆阿花,过了年也舍不得丢下阿花去城里打工,因此两人的生活有些拮据。这天,二宝在村里碰到了他的媒人七婆,七婆把他拉到一个偏僻处,神秘地说:“二宝,眼下有一桩无本万利的买卖,你干不干?”二宝听了精神一振,他正穷
  • [东方夜谈]三万件好事和一座佛塔
    从前有座山叫大洪山,山上有个洞叫莲花洞,洞里住着一位老神仙和他的小徒弟。这天,老神仙对小徒弟说:“我已修成了地仙,不过要想更进一步修成天仙,必须要造一座大佛塔,外加做够三万件好事。”小徒弟一听直吐舌头:“师傅,您知道造一座大佛塔需要多少银子吗?咱们